巧楼后夜迎牛女留钥今朝送化生

2022-07-15 05:46刘明杉
中国收藏 2022年7期
关键词:磁州窑乞巧孩儿

刘明杉

唐宋时期流行一种持莲童子形象,见湖南长沙窑铜官遗址发现的唐代童子持莲花纹壶(残)(图1),通体施绘褐彩,童子体态丰盈,头部微微侧倾,面庞圆润,身着肚兜,双肩披帛飘逸,右肩扛一支盛开的硕大荷花。

南宋末年周密《武林旧事》“乞巧”载:“七夕节物,多尚果食、茜鸡及泥孩儿号‘摩侯罗’,有极精巧,饰以金珠者,其直不资,并以蜡印凫雁水禽之类,浮之水上……小儿女多衣荷叶半臂,手持荷叶,效颦‘摩睺罗’,大抵中原旧俗也”。宋代七夕节那天,人们不仅膜拜“摩侯罗”造像,儿童也手持莲花、荷叶,效仿“摩侯罗”。这可能是儿童看到“摩侯罗”造像后觉得有趣,无意之中效仿起来,或是成年人有意让儿童效仿以图吉利。由此可知,该执壶所绘为七夕节时儿童肩扛荷叶或荷花,效仿摩侯罗祈求聪慧的情景。此类纹饰又称“持荷送巧”纹,这件唐代长沙窑童子持莲花纹壶应该是目前所见最早表现乞巧节习俗的儿童题材瓷器。

關于“ 泥孩儿摩侯罗”,实物见一件宋代持荷童子立像(图2),泥质。身穿长衫,袒胸露怀,面容丰满,神态和悦。穿花裤,右手持莲蓬,立于须弥座上。其诞生源于佛教中的化生童子,受佛教故事影响,加之莲荷具有“一蓬多子、华实齐生”的特性,满足了中国古人追求多子的诉求。七夕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之日,男女相会利于生育。唐人在这天用蜡制成小儿偶像,放在水上飘浮,以求祈子。《唐贤三体诗》中薛能《吴姬》诗云:“芙蓉殿上中元日,水拍银盘弄化生”,描写了妃子们在中元节拍水玩化生乞子的场景。唐代敦煌文献P3111《庚申年(960)七月十五日于阗公主施舍纸布花树台子等历》中写道:“新五色台子叁拾捌,又旧五色台子贰拾柒。磨睺罗壹拾”,描写七月十五中元节于阗公主施舍给敦煌某寺物品中有摩侯罗10个,说明摩侯罗在唐时本是中元节所用之物。随着佛教教义在中国的本土化,“化生童子”的寓意逐渐与中国乞子文化融合,唐末以后中元节所用的摩侯罗也被移植到七夕节那天。

七夕节供人膜拜的持莲童子造像,称“摩睺罗”(又称“磨喝乐”、“摩侯罗”、“魔合罗”、“摩孩罗”等)。这类持莲童子像主要为泥塑,皇家内府也有金、银,乃至龙涎佛手香等制成者。元代孟汉卿《张孔目智勘魔合罗》第四折中描写了摩侯罗的神力及形象:

【叫声】你曾把愚痴的小孩提教诲,教诲的心聪慧……

【醉春风】不强似你教幼女演裁缝,劝佳人学绣刺……我教人将你享祭,煞强如小儿博戏。

【滚绣球】我与你曲湾湾画翠眉,宽绰绰穿绛衣,明晃晃凤冠霞帔。妆严的你这样何为?你若是到七月七,那其间乞巧的将你作一家儿燕喜,你可便显神通百事随依。比及你露十指玉笋穿针线……

【倘秀才】枉塑你似观音像仪……

依曲可知,摩侯罗的神力是把“愚痴”的小孩“教诲”得“心聪慧”,教女孩“裁缝”和“绣刺”。七夕乞巧节那天,摩侯罗被化了妆,穿上凤冠霞帔,像观音菩萨一样接受人们的祭拜。

《东京梦华录》卷八“七夕”载:“至初六日七日晚,贵家多结綵楼于庭,谓之‘乞巧楼’。铺陈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谓之‘乞巧’”,供桌上铺陈的就是瓷质或泥质持莲童子像,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清代。

如宋代吉州窑黄釉褐彩持莲蓬童子立像(图3),高8厘米,童子面容丰满,身材浑圆,头顶褐发,右手持莲蓬;金代磁州窑白釉红绿彩持莲童子立像(图4),天津博物馆藏,高3 0.8厘米,底座宽8.2厘米。童子面部丰满,发髻饰黑彩,红底绿花衬衣,腰系绦带,双手持莲,赤足立于莲台之上,其下又承白地墨彩六边形底座。清代磁州窑持荷童子坐像(图5),高19厘米,圆脸双髻,眉目清晰,右手持连瓶荷花,左手握带蕊莲蓬。宋金时期磁州窑瓷枕的枕面上常绘农家小儿手持荷叶或荷花赶鸭归牧的场景。因磁州窑瓷器的装饰风格具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所以该窑匠人将摩侯罗请下神坛,让它们过起了农家小儿牧鸭的日子。

宋代以后,河北、陕西、河南、山东、山西及江西等地,摩侯罗崇拜十分兴盛,留存的文物也很丰富。河北磁县观台镇磁州窑遗址发现的金代孩儿枕瓷泥模具(图6),长21.7厘米,高10 . 3厘米,现藏磁县博物馆。其童子横卧,面庞浑圆,眉目清秀,手持荷叶,模具顶部为枕面。宋代耀州窑青釉刻花婴戏莲花纹碗(图7),故宫博物院藏。高7. 2厘米,口径18.7厘米,足径5.5厘米。通体施青绿釉,碗内刻划婴戏莲花纹,婴孩体态丰腴,右肩扛莲花,穿游莲花荷叶间,姿态可爱。宋代湖田窑婴穿莲花纹斗笠碗(图8),高9厘米,口径23厘米。这种“娃娃碗”是景德镇湖田窑常见的产品,可知摩侯罗乞巧习俗的普及程度。

宋、辽、金、西夏政权并立,各民族间既有政治冲突,又有文化融合。在宁夏的西夏灵武窑遗址中,发现一件白釉剔刻婴戏纹瓷片(图9),残长8 . 5厘米;童子头部硕圆,眉目清晰,元宝大耳,目光炯炯,手持荷叶,神采奕奕。元朝时汉族的七夕节俗也影响到少数民族。大德九年铭黑釉剔刻花婴戏纹嘟噜瓶(图10),高27.3厘米,大英博物馆藏。嘟噜瓶是蒙古人使用的盛酒器,器身浑圆粗犷。此瓶圆腹上剔刻持荷孩儿,童子面容丰满,憨态可掬。这两个摩侯罗纹饰出现在少数民族瓷器上,是汉族七夕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交流的结果。

除了儿童对摩侯罗的真人扮演、供桌上祭拜的偶像以外,还有玉雕件。在宋代执莲童子玉雕件中,童子头部往往前额宽阔,后脑勺向外隆起;头顶一撮发似短缨,用细密阴刻线表示,线条雕琢有力,多呈桃形;五官以直线和弧线等简单阴刻勾勒,眉由两道阴刻短线划成“八”字形;眼眶用上下两道阴线表示,上刻线稍深且直接划下来,与鼻上端相连;葱管小鼻,鼻由眉心向下勾出,上窄下宽;口似樱桃,耳多贴于面部;若作面部特写拓片,具有胖头猴面的特征。其身穿窄袖对襟齐膝长袍,外罩比甲,腹前结带,腕戴手镯;手持的莲荷,花茎盘绕着从肩背部穿过,花型硕大举过头顶或在童子身侧,花瓣层次感强。清宫旧藏宋代举莲童子玉雕件(图11),高7. 2厘米,宽2 . 8厘米,厚1.1厘米;玉呈暗白色,童子穿细袖衫、肥裤,外罩长比甲,比甲上刻“※”纹;童子头偏向左侧,露右耳,双手举一长柄莲花,花朵置于头顶;童子五官刻画简单,以少量短弧线表示衣纹。另一宋代青玉持莲童子玉雕件(圖12),高8. 3厘米、宽3.9厘米,重61克,现藏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其为青白玉圆雕,有黄色点片状沁色;童子头部硕大,头顶梳双发辫,双眼呈橄榄形,直鼻小口,耳贴于颊部;身穿无领对襟衣,童子正用小手将莲花、荷叶从地上的瓶中取出。童子的五官、手指、衣纹多用简约直线、弧线阴刻勾出。

宋代工匠为七夕节琢成的精美摩侯罗玉雕件,连皇帝都爱不释手。在《湖海新闻夷坚续志》前集卷一中,记载了一则宋高宗由鱼腹重得旧物的轶事。“建炎中,高宗幸四明,尝执一折叠扇,中有玉孩儿为扇坠。金人至,登舟仓卒,失手沉扇于江。及都杭州十余年,忽一日,循王张俊预内宴,手执一扇坠玉孩儿。上熟视,乃向年四明所沉者,遂问循王得之何所。答曰:‘臣于清河坊铺家买至。’上即遣人往问铺家所买之由,谓于每日提篮者得之。遂转问提篮者,乃谓得之候潮门外陈宅厨娘。继又问之厨娘,答云:‘破黄花鱼重十斤,腹中有此一物。’奏闻,上大悦,以为失物复还之兆。铺家、提篮者各与进议校尉,厨娘仍告封孺人。”虽然明末清初有人写诗讥讽此事,“汴京已亡成何事,临安空赏玉孩儿”,却也从侧面反映出宋代玉工所治“玉孩儿”的艺术魅力。

持莲童子题材寓意美好,不仅在上层社会中流行,也赢得了平民阶层的喜爱。然而玉器珍贵,并非人人可得,因此如前所述价格亲民的泥孩儿、瓷童子,以及磁州窑、耀州窑、湖田窑等地烧制的持莲童子纹碗等生活日用瓷,成了满足普通百姓在摩侯罗信俗中乞子心愿的首选。

猜你喜欢
磁州窑乞巧孩儿
潭山乞巧
藕断丝连
衣服
灵狐少年
黑与白的艺术——磁州窑白地黑花瓷枕
七夕,向织女乞一双巧手
元代磁州窑的“梨花白”酒器
五月,黑色花蕾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