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雅黑鸡种草养殖技术初探

2022-07-15 02:09董志国
家禽科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效益

董志国

摘 要:本文介绍了尼雅黑鸡种草养殖技术,通过种植高蛋白饲草,在夏季进行草地放养、枯草季进行舍饲,不仅保持该鸡的野性和鸡肉风味,而且提高出栏重和鸡肉品质,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

关键词:尼雅黑鸡;种草养殖;野性和风味;效益

尼雅黑鸡因全身被覆黑色羽毛,并在和田民丰县尼雅乡一带育成而得名,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养殖历史。尼雅黑鸡经长期适应昆仑山下沙漠边缘严酷的自然环境驯化而成,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并保持血缘相对纯正。由于长期饲养管理粗放,疏于选育,出现品种退化、特色消失的危险。随着尼雅黑鸡在2009 年被列入新疆自治区一级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尼雅黑鸡这一古老神奇的品种才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尼雅黑鸡为肉蛋兼用型地方品种。成年鸡耳叶为黄色,胡须黑色,公鸡为杯状冠或单冠,母鸡为单冠,冠色呈红色,皮肤为白色或黄色,胸部肌肉为白色,胫部肌肉为红色。该鸡食量小,耐粗饲,属节粮型鸡种,具有抗逆性强、肉质细嫩、口感鲜美和风味独特等特性。尼雅黑鸡的肉与蛋营养丰富,具有一定药膳功效。

民丰县曾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由于这里生产和生活环境恶劣,脱贫之路极为艰难。尼雅黑鸡作为地方优质种质资源,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市场发展潜力,通过自治区“民丰县尼雅黑鸡产业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的实施,特别是种草养殖技术的应用,尼雅黑鸡养殖业成为当地居民脱贫和致富突破口,也成为尼雅黑鸡保护和利用的重要途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绿色、安全、天然无污染的鸡肉、鸡蛋的消费已成为时尚[1]。传统的工厂化养鸡投资大、成本高,对环境污染严重,成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掣肘。种草养鸡是一种完全回归自然、实行野外放牧的饲养方式[2],是一种种养复合环保生态型的农业生产技术[3]。种草养鸡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农闲土地、林地等,改善和保持水土,增加土壤肥力[4],还可以降低养殖成本,节约饲料、能源和养殖设备的投入[2],培养鸡的“野性”,促进鸡的健康、改善鸡肉品质和风味[5],具有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6]。本文就尼亚黑鸡种草养殖技术作简要介绍。

1 建植人工草地

尼雅黑鸡喜食草类和昆虫,适于种草养殖。通过种植高蛋白饲草,在夏季进行草地放养,枯草季进行舍饲。不仅实现尼亚黑鸡提纯复壮,保持野性和风味,而且更为改善恶劣环境、防沙治沙提供了有力保障。

1.1 牧草选择

在草种选择上,要考虑尼雅黑鸡喜食的饲草类型和对当地气候自然条件的适应性,草丛的高度与鸡的采食高度相适应。牧草应鲜嫩多汁、适口性好、营养丰富、再生性及较耐践踏,同时要兼顾考虑牧草的耐寒性、抗旱性、耐盐碱性、抗热能力和耐瘠薄土壤等[7],以多年生牧草为好,可选择黑麦草、白三叶、鸭茅、紫花苜蓿、百脉根等。其中,白三叶、紫花苜蓿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黑麦草、鸭茅产草量高,耐践踏[7,8]。

1.2 播种

尼雅黑鸡产区春播一般在3~4月播种,秋播在9~10月播种。播种方法有条播、撒播或穴播。条播行距为30 cm,播幅10~20 cm,播种深度均匀[9]。撒播要求土地松软,撒种均匀,覆土3~5 cm。

穴播穴距为35~50 cm,穴深 5~15 cm 。适宜的豆科牧草有三叶草、紫花苜蓿和百脉根, 禾本科牧草有黑麦草等。一般豆科草播量22.5 kg·hm-2,禾本科草播量 5 kg·hm-2。放牧草地的建植应考虑鸡的食性、耐践踏和持久性,可采用豆科牧草60%、禾本科牧草40%的混播方式,如苜宿50%~70%和禾本科黑麦草50%~30%混播[8]。

1.3 田间管理

1.3.1 施肥 基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施用量为3 000kg·hm-2。追肥以速效肥为主,在牧草生长的分蘖(枝)期、拨节或现蕾期和放牧后3~5 d,追施2 00kg·hm-2的化肥[1]。

1.3.2 灌溉 建设蓄水池,采用移动式的喷灌系统,具有省工省水、灌溉效率高、不破坏土壤结构、调节地面气候且不受地形限制等优点。根据饲草不同生育期、气候条件和土壤含水量进行定期灌溉。

2 草地牧养

利用苜蓿等牧草在夏季生长旺盛这段时间在草地上进行放牧饲养。一方面可以保证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原生态的生长栖息环境;另一方面,让鸡只在草地间自由觅食,采食鲜草枝叶和各种昆虫,保证食物的有机和多样性,并保持其野性。放养时,确定合理放养数量和放牧强度,以不影响牧草再生为前提。

2.1 划区轮牧

草地养鸡应进行分区轮牧,达到合理利用牧草和减少对草地破坏的目的。具体轮牧周期由放养规模和养殖场的大小决定[1]。牧草长势好时,轮牧周期短一些;反之,则延长时间,保证牧草有充足时间生长和修复。轮牧时,采取诱导方式将鸡引至放牧地点,每出栏l批鸡要搬迁1次[8],避免草地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增殖,同时利于草地对鸡粪的吸收、自我修复以及再次利用。

2.2 饲养规模

一般在鸡40日龄时进行放牧,为了保证鸡既有充足的牧草采食和宽敞的牧地活动,又要避免过度放牧造成草地损坏和土壤板结,同时兼顾降低养殖成本,因此合理适宜的饲养密度为300~400只/hm2。鸡舍密度为15只/m2,以每群300~500只为宜[8]。随着鸡的生长,饲养密度要相应降低。

2.3 鸡舍

放养的鸡群需要建造鸡舍,同时雞舍内设栖架,以便鸡群夜间栖息,在雨天能起到遮风挡雨及寒暑季节保暖避暑作用。鸡舍要选址在地势高燥、避风向阳、排水排污良好处[1],以便保持鸡舍干爽和通风良好,并保证冬暖夏凉。固定鸡舍可采用平养,1只鸡需要0.3~0.36 m2,以200~300只为宜;移动型鸡舍可用轻巧且牢固的钢架结构建造,以便于搬移。

2.4 饲养管理

放养鸡群以采食草地中的细致嫩叶、草籽,昆虫等为主,并适当补饲当地产玉米、饼粕及麸皮等精料 [1]。放牧时每天早、中、晚补饲3 次,30~70日龄鸡,每天按日粮的一半补饲精料,保持适度饥饿,以使其在草地积极觅食,保证肉质和风味 [8]。出栏前30 d左右补足精料,实行短期优饲,以保证出栏重。期间可以人工或牧犬驱赶鸡群运动,增强其野性和肌肉韧度,提高肉质和风味。草地要禁洒农药,以免鸡群中毒;注意防范黄鼠狼等野兽及其他猛禽侵害。

2.5 疫病防控

充分了解本地区或本场鸡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免疫程序。尼雅黑鸡虽然采用了草地放养模式,但管理上同其他规模化鸡场一样,实行全进全出制度,建立严格的生物安全体系,实行严格的消毒和防疫措施,同时加强对鸡场内外人和环境的控制和隔离,切断鸡场内外病原物的传播通道,净化场内环境。

3 出栏

同批次雏鸡饲养结束后,将商品鸡一次性同时出栏。鸡群出栏后,将鸡舍及养殖场所内的一切用具及地面彻底消毒。场地空置30 d后,再进下一批鸡。

4 小结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畜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突破资源环境约束,提高畜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包括产品质量、生态质量和结构质量三个方面。对于养禽业来说,实现高质量发展,就是做到产品好、生态好和结构好。种草养鸡的生态模式有效地促进了草牧结合,极大地节约了饲养成本,为绿色农业发展树立了典范,为高质量发展畜牧业提供了思路,使社会、经济和生态的综合效益显著,而且更加符合人们绿色消费及发展生态养殖的理念,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  乔海云.林地生态养鸡的关键技术[J].畜禽业,2010(2):50-51.

[2] 张昌莲,彭祥伟,王阳铭.種养结合的家禽生态养殖技术[J].中国家禽,2010(12):4-5.

[3] 秦志刚,刘冰,张新.核桃园种草养鸡对核桃树生长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分析[J].广西农学报,2011,26(01):37-39.

[4] 罗艺,王阳铭,潘学华.林下生态养鸡合理密度探索[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2(02):39-40.

[5] 郭淑华.果、草、禽复合生态模式[J].生物技术世界,2012,10(12):57.

[6] 周政华.果园种草-养鸡农牧结合模式研究[J].广西园艺,2006(01):3-4.

[7] 龚雪娇,陈庆,王华.种草养鸡技术要点[J].南方农业,2018,12(03):114-115.

[8] 姜炳晨.种草养鸡技术[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2(12):32-34.

[9] 高承芳,刘远,张晓佩,等.人工种草生态养鸡关键技术[J].福建畜牧兽医,2014(03):44-45.

猜你喜欢
效益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错季土豆 种出好效益
汽车的环保效益与环保管理对策分析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引致国有工业企业低效益的内在因素研究
浅析高速公路系统职工福利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