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仙师水土流失区油茶低产林抚育改造技术

2022-07-15 15:36郭勤忠
新农民 2022年17期

郭勤忠

摘要:油茶为我国南方所特有的优质、高产、长寿的木本油料树种。通过对永定仙师水土流失区油茶低产林抚育改造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油茶适宜在当地水土流失区栽植,油茶低产林采取科学的抚育改造措施,产油量大幅度提高,年平均产油量达6.5~15.4kg/667m2,年产值达1300~3080元/667m2,是水土流失区开发性治理的优质油料林树种,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关键词:油茶低产林;抚育改造技术;水土流失区;永定仙师

永定仙师乡由于历史和人为的因素,山林植被曾经遭到严重破坏,是永定县水土流失最严重的乡镇。据80年代统计,全乡面积147km2,水土流失面积29.61km2,占土地面积的20.14%,光秃秃的“红帽子”山头有120多个,被称为“闽西第二个河田”。1984~1989年,在仙师务田罗墩、社门前开展综合治理试验,建立深塘水保示范場和杨梅示范场,为全县治理水土、发展经济树立了榜样。在永定河沿岸,种植丛生竹,起到了固土护岸的作用。90年代,开展金砂溪、恩前溪、西洋溪、兰岗溪4条小流域综合治理、棉花滩坡改梯坡耕地综合治理。2006年至今,总投资1700余万元,实现造林89hm2,种草35.47km2,果园坡改374.2km2。基本形成了“头戴帽、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经过近40多年坚持不懈的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该乡的森林覆盖率由1984年的58%提高到目前的69%。据遥感数据显示,目前该乡水土流失面积只有866.67km2,占土地总面积的6%。仙师水土流失治理最重要的一条便是“治荒”与“治穷”相结合。1983~1991年以“治荒”为主。永定区通过“示范-推广”的形式,把政府在试验山上示范治理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向全镇推广。1991年后以“治穷”为主,在山场发包给个人的基础上,带动大家种植有经济效益的油茶、蜜柚、杨梅和脐橙等水果,改“要我治”为“我要治”,该乡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水果之乡,最终形成生态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1 研究区概况

仙师镇位于龙岩市最南端的一个乡镇,距县城12km,地处(福建广东)三县(永定、上杭、广东大埔)交界处,东与城郊镇,金砂乡相接,南与峰市镇,广东大埔茶阳镇相连,西与洪山乡毗邻,北与上杭稔田镇接壤,是一个集边区、老区、库区(棉花滩库区)为一体的农业乡镇,全镇总面积147km2,林地11 333.33hm2,耕地833.33hm2,龙湖水城面积

21 333.33hm2,人口2.1万。属南亚热带过渡的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无严寒酷暑,雨量充沛,干湿交界限清晰,全镇以种植养殖为主导产业,早在20世纪90年代,为治理水土流失,当地政府就开展综合治理试验,除大量造林绿化外,还种有293.33hm2油茶林基地,但随着岁月的沉淀,保留下来的面积不多,2018年中央财政补助,对现有部分油茶低产林进行改造。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试验地位于永定区仙师镇九坑村龙谷下,具体在九坑村林业基本图25林班4大班3、5、8、9、13小班。面积17.73hm2。种源为本地小果油茶,苗木为县苗圃培育实生苗。1998年2月栽植,初植密度100株/667m2。长期失管。2014年九坑村成立永定区龙谷油茶专业合作社,2018年实施中央财政补助项目,对该片油茶低产林进行抚育改造试验。

2.2 试验设计与改造技术

2.2.1 试验设计(表1)

2.2.2 改造技术

(1)林地清理

将油茶林中杂草灌木、其它乔木树种及灌木连根挖除,保留少量对油茶林分有益的树种。

(2)疏伐和补植

对分布过密的油茶植株进行密度调整,疏伐去除过密枝和过密株;对油茶植株分布过稀,出现天窗的地方要适当进行补植,使油茶林分达到分布均匀,并根据不同的坡度、土壤肥力、经营强度,使油茶林调整到保留60~110株/667m2,平坡、土壤肥力条件好、经营强度大油茶植株密度可小一些,反之密度可大一些,一般控制在90株左右。

(3)整枝修剪

剪去过密的交叉枝、重叠枝、过弱的营养枝、脚枝、病虫枝等。尽量保留内膛结果枝。对于过分郁闭的树形,应剪除少量直径2~4cm的直立大枝,开好“天窗”,提高内膛结果能力。在树冠内多保留枝组以培养树冠紧凑,树形开张的丰产树形。

(4)垦复深挖

在树冠投影内侧浅刨5cm左右,并且要由外向内逐渐浅刨;在树冠投影外侧深翻30~60cm;为避免过量伤根时也可分年度对角轮换进行。深翻时要注意尽量保护粗根。一般在3~4月或11月份结合施肥时进行。

(5)蓄水保土

为防止水土流失,以达到保水、保土和保肥的目的。针对坡度比较陡的林地,应尽可能地整成梯土,或者每隔6~8m按环山水平开挖宽20~30cm,长1~1.5m的竹节沟,开挖竹节沟尽量不要伤害到油茶树的根系。

(6)合理施肥

每年施肥2次,冬季深施长效有机肥,结合冬垦时进行,成年油茶树每株施有机肥15~20kg;春季施以N、P为主的复合肥0.5 kg/株。

2.3 调查及分析

依据GB/T 26424-2010《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每个处理选择具有代表性地块设置3条样带(每条样带1~3排从山脚到山顶调查总株数60株以上),开展样带每木调查。2021年10月调查地径、树高、冠幅、产果量,依产果量推算产油量等情况,分别计算总平均地径、树高、冠幅、产油量,并dpssjclxt方差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林地和树体管理对油茶低产林地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处理对油茶地径影响较大,排序为处理Ⅲ>处理Ⅱ>处理Ⅰ>处理Ⅳ(对照),最大为处理Ⅲ16.7cm是最小4.8cm处理Ⅳ(对照)的3.5倍。方差分析表明,处理间平均地径差异极显著(表2)。

3.2 林地和树体管理对油茶低产林树高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处理对油茶树高影响较大,排序为处理Ⅲ>处理Ⅱ>处理Ⅰ>处理Ⅳ(对照),最大为处理Ⅲ2.3m是最小1.4m处理Ⅳ(对照)的1.6倍。方差分析表明,处理间平均树高差异极显著(表4)。

3.3 林地和树体管理对油茶低产林冠幅影响

从表5可以看出,不同处理对油茶冠幅影响较大,排序为处理Ⅲ>处理Ⅱ>处理Ⅰ>处理Ⅳ(对照),最大为处理Ⅲ2.4m是最小0.9m处理Ⅳ(对照)的1.6倍。方差分析表明,处理间平均冠幅差异极显著(表6)。

3.4 林地和树体管理对油茶低产林产量影响

从表7可以看出,不同处理对油茶产油量影响较大,排序为处理Ⅲ>处理Ⅱ>处理Ⅰ>处理Ⅳ(对照),最大为处理Ⅲ15.4 kg/667m2是最小4.8kg/667m2处理Ⅳ(对照)的3.2倍。方差分析表明,处理间平均产油量差异极显著(表8)。

4 结论与讨论

(1)油茶产业的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油茶适宜在永定仙师水土流失区栽植,油茶低产林采取科学的抚育改造措施,产油量大幅度提高,年平均产油量达6.5~15.4kg/667m2,年产值达1300~3080元/667m2,是水土流失区开发性治理的优质油料林树种,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2)林地和树体管理对油茶低产林地径、树高、冠幅、产油量都有影响,不同处理影响排序相同,处理Ⅲ>处理Ⅱ>处理Ⅰ>处理Ⅳ(对照),方差分析表明,处理间平均地径、树高、冠幅、产油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处理Ⅲ影响最大,但产油量尚未达到丰产指标(40kg/667m2以上),有待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3)影响油茶树产量的因素主要有油茶树品种、生长环境、种植技术。因此,要因地制宜选择高产、耐旱、抗病等良种油茶苗木。选择交通方便、地势较平坦、阳坡;水源充足,水质好;无空气污染;偏酸性土壤(pH5~6)的山地丘陵。每年进行除草3次(春夏秋各一次),施肥1~2次(以春为主,秋为辅),不定时剪枝。

(4)本文仅永定仙师水土流失区油茶低产林抚育改造试验,要有效提高油茶树的产量,油茶低产林实施分类改造,对于水土流失区油茶丰产栽植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罗惠娇.龙岩市永定区油茶林现状及改造技术措施[J].农业开发与设备,2017(1):24-25.

[2] 林成,王声水,吴立福.庆元县油茶经营现状及低产林改造技术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9(24):202.

[3] 谭学东.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及经济效益分析[J].绿色科技,2018(19):136-137.

[4] 欧结凤.研究新植油茶林的培育和低产油茶林改造技术[J].低碳世界,2019,9(2):311-312.

[5] 胡海妹,彭政,刘瑞战,等.景德镇油茶低产林分类改造技术性措施[J].科学种养,2014(5):142.

[6] 桂斌.油茶低產林综合改造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8(17):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