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制造业引航企业动态培育机制研究

2022-07-15 05:16吴松强张琳曼
现代管理科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制造业

吴松强 张琳曼

[摘要]制造业发展是实体经济振兴的核心任务,企业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载体。加快引航企业培育对深度整合产业链资源要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有着重要意义。基于对江苏制造业现状及问题的分析,首先通过概念辨析将引航企业界定为围绕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的“四基”领域,具有一定规模、具备产业链整合能力的江苏本土头部企业。其次,立足企业培育的评价、遴选以及退出3个环节,围绕企业技术先进水平、行业地位、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社会责任4个方面设计评价体系,以企业发展指数作为遴选标准,提出以末位淘汰为主,企业柔性退出、政府适当干预为辅的退出机制,由此构建引航企业动态培育机制。最后围绕引航企业的特征,提出提高各界创新积极性、全力打造国民口碑制造业品牌、促进产业融合以及帮助企业走向国际的4项发展建议。

[关键词]制造业;引航企业;动态培育;發展路径

一、 引言

工业4.0的浪潮席卷全球,抢占未来产业市场需要先发制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推动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1,坚决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是当务之急2。“百企引航,千企升级”计划3的实施,是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为目的,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增强江苏在制造业内的话语权,树立“江苏标准”,以这样的要求在现有制造业企业中遴选培育100家能够代表江苏制造业一流水平的企业,对外彰显江苏实力,对内带动产业发展。自计划实施以来,即便是面临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袭击,江苏制造业仍能够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但与此同时,江苏制造业在产业创新能力、品牌打造以及产业深度融合等各方面上还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深入探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引航企业”的动态培育机制对于加快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步伐,实现产业能级跃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 引航企业概念界定

当前学界对“引航企业”尚未形成明确的定义,本研究通过对“龙头企业”“高成长企业”“独角兽企业”以及“瞪羚企业”等相关概念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对“引航企业”进行概念界定。“龙头企业”这一概念被广泛运用于农业的产业研究,是指在产业中发挥带领作用的企业。这一概念将产业化经营组织视为组织体系,以企业在组织中发挥的作用对企业的类型进行界定[1]。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龙头企业主要发挥了产业“核”的作用,对配套产业形成集聚力,以产品的绝对竞争力形成稳定的市场占有率,进而维护整个产业链的稳定性。

“独角兽企业”与“瞪羚企业”是“高成长企业”的两大主要组成部分。既有的研究认为“独角兽企业”是21世纪技术更迭背景下对产业融合的高度需求催生而来的企业新形态[2]。“瞪羚企业”则泛指在跨越“创业死亡谷”之后,通过对新知识的利用与再创造,形成新产品并将此类新技术内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借之助推企业高速成长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3]。这一类企业具有虽然成立时间短(5~10年),但是扩张势头猛的特点,其核心团队往往由研发人员构成,人才需求旺盛[4]。此类高新技术企业业务主要分布在全新的产业领域之中,其产品具有技术颠覆性与市场领先性[5],创新是其突出特征。

“引航企业”是推动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其作用在于发挥行业标杆效应,引领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与创新发展。基于以上概念的对比分析,结合江苏省相关文件对“引航企业”的发展要求,本文对“引航企业”进行如下定义:引航企业是指围绕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的“四基”领域,具有一定规模、具备产业链整合能力的江苏本土的头部企业。

引航企业具备自主创新能力强、品牌知名度高、资源整合能力优、国际竞争力强的特征。首先,引航企业的业务开拓与业务布局以国际产业发展趋势为导向,以国际一流水准作为标准,因此其必须具备卓越的自主创新能力,跳脱现有的技术层面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其次,引航企业的能力代表了江苏制造业发展的先进水平,企业的国际知名度体现了江苏的制造业实力,因此企业自身的品牌知名度是引航企业的硬性指标。再次,引航企业作为带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先导力量,由定义可知,引航企业必须具备整合产业链内资源的整体把控能力,只有具备卓越的资源整合能力才能实现对资源价值的高度开发,进而推动产业整体的发展。最后,引航企业的培育目标是国际一流企业,其瞄准的是国际市场,产品与服务能否“走出去”、能否“立得住”是企业能够在国际市场中站稳脚跟的关键,因此引航企业必须是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三、 江苏省制造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1. 发展现状

引航企业的培育基于江苏现有的制造业发展优势,多年来江苏始终领跑全国制造业,不仅在传统工业上具有坚固的发展基础,丰厚的科教人文资源也支撑着江苏在新兴产业领域的开拓更为顺畅。

企业数量节节攀升。截至2020年12月底,江苏省规模以上中小企业数目达45375个,企业数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受疫情冲击影响,规上工业中小企业产值2019年虽有所下滑但2020年回温明显(图1)1。

科创能力与日俱增。截至2020年12月底,规上工业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数224512个,规上有R&D活动的工业企业数目达26161家,规上企业办研发机构数19147家(图2);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2.82%,科技研发经费稳步增长(图3)。截至2020年12月,江苏累计建成各类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163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4000项,在纳米科技、超级计算、生物医药、物联网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位居国际前列1。由以上数据可知,即便在国际形势持续变化与疫情蔓延的背景下,江苏省内社会各界对于科创的重视程度在与日俱增。

产业规模稳步扩张。截至2020年12月底,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为46.5%,较2018年增长近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超3.2万家,全省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较2019年分别增长10.3%和8.9%。分行业来看,电子、医药、专用设备等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4%、12.2%、9.8%,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新能源汽车、城市轨道车辆、集成电路等新产品产量也较上年增长48.9%、42.0%、24.5%以及22.3%。智能装备制造、集成电路、轨道交通以及新材料等产业作为江苏的支柱产业,在疫情冲击与国际复杂环境的双重挤压之下能够保持稳步的增长,可见江苏制造业产业基础之坚实以及产业发展潜力的雄厚2。

人才汇聚效应明显。江苏作为教育大省,高校林立,人才供给充足,2020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毕业生人数达51.3万人,研究生毕业生5.7万人。截至2020年12月底,江苏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达91.45万人,较2018年增长15%,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125.12万人,较2018年增长4%,其中科学研究人员增长0.06万人。引航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创新保持高度的活跃,而人才是创新活动最为重要的资源要素,因此人才招引成果关系到引航企业的培育成效,由数据可见江苏制造业引航企业培育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1。

2. 主要问题

(1)技术突破仍是首要任务

江苏省引航企业想要抢先融入国内大循环当中,亟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创新积极性不高。一方面,部分企业满足于现有技术,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逐渐失去竞争优势,另一方面,科技创新是大部分中小企业得以兴起的核心竞争力,但成长时间过短而产业扩张过快,使得企业人力、资金等要素难以支撑技术的二次开发。二是核心技术尚未掌控仍是大部分制造业企业的现状,企业长期处于价值链底部的加工组装环节,无法向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链下游发展,使得产业价值链攀升受阻。

(2)品牌影响力较低

百企引航战略的实施就是要打造属于江苏的国际化制造业品牌,但是江苏企业的市场影响力仍然不够深厚,以2020年11月份发布的首批“江苏精品”为例2,上榜的50家企业均符合“国内先进,国际一流”的认证标准,但国际品牌影响力相比华为、阿里、海尔等仍有差距,虽为“精品”,但其实力称之为“品牌”仍显单薄。此外,江苏企业质量口碑亟待提升,如何在质量提升工程上下足功夫,打造一批比肩乃至超越“德国制造”的“江苏制造”,打造成为“中国质量标杆”的江苏品牌,将是引航企业培育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3)尚未形成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資源供需的矛盾正在给江苏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桎梏,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形成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首先是产业链与服务链之间的良好互动,以制造业的发展带动服务业的发展,以服务业的发展支撑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发展创造资源,资源回馈发展。其次是各环节、各主体间的良好互动。产业链各个环节信息运转不流畅、不透明,导致交易成本上升,而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协同创新也并不积极,促进技术的供给方与技术需求方的良好协作是提升产业创新的迫切需要。

(4)企业国际竞争力不足

江苏对外资依赖严重,省内的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大部分都为外资企业,这也侧面反映了制造业在核心技术上的困境。外资企业在国内市场上的技术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土高精尖企业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也推动着企业必须着眼于国际市场,在带来“走出”通道与便利的同时,引航企业如何在不同的政治文化环境下仍旧保持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是推动企业国际化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综上所述,江苏制造业发展具有良好而雄厚的基础,企业走向世界也是大势所趋,但始终存在着“大而不强”的明显劣势,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核心技术的缺失,难以形成一批具有国际话语权的企业,来带领产业进一步升级。因此,本文立足江苏现有发展基础,围绕引航企业在创新、品牌实力、产业领导力以及国际化方面的四大特征,设计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的遴选以及退出机制作出一定的探索,形成引航企业动态培育机制体系。

四、 引航企业动态培育机制体系

基于“引航企业”在保持创新活力、做强品牌实力、推动产业集成以及走向全球市场的要求,围绕带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与创新发展的主要任务目标,将引航企业的培育分为企业评价、企业遴选入库以及企业退出3个环节,以企业评价作为遴选的基础,以企业退出机制作为培育的补充手段,设计制造业引航企业动态培育机制体系。

1. 评价体系

(1)评价指标

由前文分析可知,引航企业的缺失是囿于研发技术困境,因此本文对评价指标的设计主要围绕提高企业研发创新实力以及增强企业国际化水准这一目标。首先,以企业的技术水平衡量企业能否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其次,以企业行业地位衡量企业在业内的话语权,这一指标的选取是基于引航企业需要具备整合产业链资源、提升产业集聚度的需求;再次,以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来衡量企业长远发展的能力,引航企业成长为江苏品牌、国际标杆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可持续发展对于引航企业的培育有着重要的意义;最后,以社会责任这一指标作为企业评价标准之一,企业的社会责任能够让企业通过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信誉进而获得差异化的市场竞争力来帮助企业发展[6],对于引航企业而言这也是获取行业领导力的必备因素[5]。

企业动态能力是指企业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的适应力[7],可以帮助企业克服传统核心能力的“刚性”问题[8],而企业能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对新兴技术的掌控与创造,这一能力提供了企业高速发展的核心动力[9]。以往的研究认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能力是培育企业动态创新能力的关键[10],M.Volkan以土耳其的汽车制造业为例确立了技术创新能力在企业动态创新能力培育中的重要性[11]。引航企业能够实现长期发展并成长为产业头部企业的关键在于企业必须拥有持久的竞争优势,而动态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能够持续保持技术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12],因此本研究选取技术先进水平作为企业评价一级指标,在企业技术先进水平指标下设创新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两项二级指标,设技术人员比重、研发经费占比、有效发明专利数、技术合同成交额、PTC国际发明专利数5项三级指标。

行业地位是企业实力最佳的外在表现[13]。企业表现的外部竞争力往往由其在市场中的地位体现,排名较低的企业在竞争中更容易被潜在的对手所取代[14]。冯冰等人以风险投资机构为对象,深入研究机构市场地位在市场竞争中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位更高的机构在资源获取与伙伴选择等方面具有更多的优势[15]。引航企业必须具有能够整合产业链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行业地位才能够为树立行业话语权打下基础,因此选取行业地位作为引航企业评价的一级指标,以市场占有率与国际化水平作为二级指标,包括企业销售占比、顾客满意度、重复购买率、国际销售比率、国际资产比率和国际利润比率6项三级指标。

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决定企业能否长久发展的重要指标。面对疫情的反复与国际市场的动荡,引航企业必须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不被市场淘汰,维持长久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本文选取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企业评价的标准之一。在王新华等[16]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从生产技术的可持续性和生产资源的可持续性两项二级指标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包括高新收入占比、绿色资产比率、资源消耗率3个三级指标。

社会责任是企业发展成功的重要表现因素之一。企业通过承担社会责任获得相应的社会绩效,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6],而引航企业作为国民口碑品牌打造的储备力量,只有承担好社会责任才能通过创造的社会福利获得消费者的信任,也能在业内树立起绿色生产、安全生产的标杆。因此本文选取社会责任作为企业评价的一级指标,下设市场责任、环境责任与安全责任3项二级指标,包括主营业务成本率、单位售后服务费、职工薪酬支付率、有毒有害产品废弃物回收率、环保投资占职工总产值百分比、安全事故率、技术标准完备率7项三级指标。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设计江苏制造业引航企业发展指数评价的指标体系,作为企业遴选入库的标准之一,具体指标见表1。

(2)评价方法

为客观、全面、科学反映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各企业近3年的营业数据,依据指标计算发展指数,进而排序。通过专家访谈的方式,本文认为在引航企业的培育中,对于企业技术先进水平、行业地位、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社会责任4个方面的评价均十分重要,因此本文采用等权重赋值法确定指标权重。

依据[Zi=Xi-XiminXimax-Ximin]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Zi]为第[i]项指标处理后的得分,[Xi]为该项指标的专家得分,[Ximin]为该项指标专家打分中的最低分,[Ximax]为该项指標专家打分的最高分;后根据每年经济宏观大趋势下确定m项一级指标,采用等权重法即权重均为1/m,各二级指标权重为1/q(q为各一级指标内二级指标的个数),各三级指标权重为1/p(p为各二级指标内三级指标的个数)。最后将江苏省“百企引航”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三级指标无量纲化后的数值与其权重按照如下所列公式计算得出各个企业的发展指数:[Ij=i=1nZiWii=1nWi] ,其中[Ij]是第[j]个公司的发展指数,[Zi]为该公司第[i]项指标数据无量纲化处理后的得分,[Wi]为第[i]项指标的权重,[n]即采用的指标总数。

2. 遴选机制

以考评指标体系2019年得分排名为依据,选取排名前100的公司进入“百企引航”培育名单。其中,在遴选时,应当重点关注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诸如物联网、前沿新材料、集成电路等产业内的企业。企业对于产品所涉领域的拓展反映了企业对于技术变革方向的敏锐程度,而新兴产业领域的拓展也反映了企业的研发实力。

以评价体系评估企业的自身实力,是出于引航企业需做到引领产业发展的需求,因此企业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实力。以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评估企业在未来市场变化中的竞争潜力,产业升级是必经之路,引航企业必须做好新兴产业的“排头兵”,因此企业必须具备对科技前沿变化的敏锐度。

3. 退出机制

对引航企业实施动态管理,每年进行考核评价,实行末位淘汰制,处于后20位的企业强制退出,并重新遴选20家企业入库培育。考核期内出现重大安全或产品等事故的、产品质量被大量投诉的公司,也应强制退出“百企引航”培育名单。

鼓励柔性退出。对排名位于后20位被退出“百企引航”名单或因企业自身发展需要主动退出的企业,采取“不再激励”的措施,即并不收回已发出的如土地、资金等激励,仅不再作为重点培育对象享受相关激励政策。已经退出名单的企业在下一个考核期达到标准仍允许进入名单,形成循环动态培育制度,不断培育能促进江苏高质量发展的企业形成“领头雁”效应。

创新退出渠道。鼓励企业通过“打包”的方式进行退出,如在产业链上处于不同环节的企业可以通过兼并或联盟的方式进行重组。对于退出企业,以政府适当干预的方式降低企业退出风险,营造良好的退出氛围。退出“百企引航”名单的企业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成员,仍可享受相关优惠与福利;对于因出现重大安全或产品等事故而退出的企业,相关部门应做好信息公开工作,增强各界的安全生产意识;在今后的申请“百企引航”过程中增加适当的诚信规定,拟定失信企业名单,引导企业良性竞争;不限制企业参与遴选的次数,鼓励指导退出企业针对自身薄弱环节开展提升工作。

五、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结论

本研究立足江苏当前制造业发展基础,针对引航企业技术新、成长快、潜力大等特点,设计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根植江苏的制造业引航企业动态培育机制,机制囊括了企业评估、遴选及退出3个周期。在企业评价中设立4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21项三级指标,以企业发展指数作为企业遴选入库的标准。在遴选阶段对得分排名前100名企业进行重点培育。设计末位淘汰为主、柔性退出为辅、政府适当干预的退出机制,由此构成动态培育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引航企业机制。

2. 政策建议

一是多措并举提高各界创新活力。以项目为抓手,聚焦重大技术攻关项目,深化产学研合作,聚群英之力解产业难题。发挥平台化管理优势,搭建联通企业、高校、院所各方的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办事通道,实现更为高效的沟通。就单个产品的产业链形成纵向的专利联盟,整个系统技术的产业链形成横向的产品技术专利联盟,使得行业主动集聚形成集群竞争优势。营造宽容失败的创业氛围,一方面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服务保障,另一方面严格市场管理条例,引导良性竞争,让企业家敢于把企业做大做强。

二是全力打造国民口碑制造业品牌。实施品牌名企工程,将自主技术研发和相关标准深度结合,着眼制定属于江苏的“引航标准”。学习服务业国际品牌如麦当劳、肯德基等成功经验,引导企业针对不同项目布局地区的特点,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产品,形成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错位布局,深入融合不同的文化,提高全球消费者对企业产品和品牌的认同度。

三是着眼产业链,推动产业融合。以完善产品价值链为抓手,推动产业优化转型升级。创新仅靠企业的单打独斗是远远不够的,新业态的萌发往往是多产业融合碰撞的成果,新科技的运用是帮助传统产业升级的最有效手段。以智能化、网联化为导向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改造,并不断探索制造业服务化领域内的新产品新技术,才能形成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以生产性服务业为制造业企业发展助力,以生活性服务业布局打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四是帮助企业走向国际。多措并举颠覆传统的商业模式,如并购、战略联盟等创新合作模式,尤其是跨国公司间的联盟和横向合作。着手构建海内外研发网络,充分吸纳全球经验。引导企业进行全球的生产营销和供应链体系布局,以支撑企业全球化业务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产品设计中心、研发中心和生产工厂。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员工的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建立全球人才开发体系,吸引高水平人才,实现人才的全球化。

参考文献:

[1] 徐雪高,张照新.农业龙头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界定、履行动因与政策建议[J].经济体制改革,2013(6):63-67.

[2] 胡苏迪,丁少军,姜雅芯.商业银行支持独角兽企业发展:国际经验与启示[J].新金融,2019,366(7): 35-40.

[3] 罗利华,高小惠.知识资本视域下瞪羚企业成长力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2):49-56.

[4] 齐嘉.促进我国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思路——基于瞪羚企业扶持政策的效应分析[J].学习与实践,2019(2):13-19.

[5] 张岭,张田莉,梁杰.独角兽企业成长规律及培育路径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21(5):173-179.

[6] 刘斌,谭书琪.企业社会责任对组织韧性创新的影响——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多维实证分析[J].企业经济,2022,41(1):113-121.

[7] Teece D,Pisano G.The Dynamic Capabilities of Firms: an Introduction[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1994,3(3):537-556.

[8] 韩凤晶.基于组织创新的企业动态核心能力形成机理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9] 向伟勇,陈劲.中国种子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J].技术经济,2015,34(8):1-8.

[10] 贺小刚,李新春,方海鹰.动态能力的测量与功效: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3): 94-103.

[11] M Volkan Türker.A Model Proposal Oriented to Measur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of Business Firms a Research on Automotive Industry[J].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2,41(1):147-159.

[12] 李金生,宋丹丹.技术范式演进下企业动态创新能力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11):73-79.

[13] 王晓燕,宋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抑制企业投资行为吗?——基于行业竞争程度和企业市场地位的视角[J].江汉论坛,2021(6):30-40.

[14] Abdoh H,Varela O.Product Market Competition,Idiosyncratic and Systematic Volatility[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2017(43):500-513.

[15] 冯冰,杨敏利,王凤.阶段投资对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绩效的影响:投资区域的调节作用[J].科研管理,2016,37(2):124-131.

[16] 王新华,冯锡文.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J].山东矿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1):108-11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一般项目“集成电路产业集群韧性测度、影响因素和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1BJY020);2021年南京市科技咨询项目“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与产业提质增效的关系与协同效应”。

作者简介:吴松强(1975-),男,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產业创新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科技政策评价与管理;张琳曼(1997-),女,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与企业战略管理。

(收稿日期:2022-02-06  责任编辑:殷 俊)

猜你喜欢
制造业
浅谈汽车制造业与航空制造业的异同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2019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排行榜
房地产业与制造业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7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排行榜
2016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50强排行榜
2016上海制造业企业100强排行榜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