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运营风险及安全管理研究

2022-07-15 16:23刘韶锋杨亮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安全管理

刘韶锋 杨亮

摘要:近年来我国多数城市开通轨道交通运输,城轨交通大多在地下密闭空间运行,发生安全事故会产生重大社会影响,保障地铁运营安全成为企业的工作重点。鉴于多数城轨交通工程为新建,运营安全管理经验欠缺,新人员增加,网络化运行为地铁运营安全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安全风险预测是城轨交通安全管控的核心工作,城轨交通运营安全历史数据、企业安全工作经验是城轨交通运营安全风险预测的重要部分。城轨交通运营专业性强,对其风险预测难度较大,应用先进理论对城轨交通运营体系进行有效建模分析有助于提高安全风险预测水平。地铁运营安全风险分为系统性与非系统性风险,需根据风险特征采取措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城市地铁交通;运营风险;安全管理

引言:地铁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各大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城市人民的出行需求日益旺盛,地铁可以缓解人们的出行压力和交通堵塞情况,为人们提供更多方便。地铁运营安全是人们十分关注的焦点,为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就要了解影响运营安全的风险因素,这样就可以更高地解决问题,保证地铁正常运行[1]。

1我国地铁安全运营的风险因素

1.1人为因素

地铁运营是否安全,人为因素发挥着主导作用。地铁在城市交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地铁的控制、监督与管理由工作人员完成,因此,地铁的日常运营活动与人有密切的关系,人为因素成为地铁安全运营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地铁的安全运营中,主要涉及两类人员:(1)地铁运营系统的工作人员包括地铁运营管理企业的相关领导、管理人员及专职工作人员,他们负责地铁的运营和日常管理,是其安全运营的直接影响因素;(2)地铁运营系统以外的人员,如乘客、地铁沿线居民等,据相关地铁安全事故数据统计表明,由于乘客不遵守乘车制度导致的安全事故占据较大比例。可见,人为因素是引发地铁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

1.2设备因素

地铁运营是由各类设备设施的支撑,但轨道、轨枕出现磨磨损过度、裂缝等问题,就会导致列车脱轨。供电设备存在老化,一旦出现故障就会出现断电,大量的电气设备就无法正常运行。特种设备安全装置故障,恰好使用人员未违章操作、设备故障产生安全事故,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地铁运营安全,就要定期对各类设备、设施加强安全检查与维保力度。

1.3管理风险

管理是指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客运服务、行车调度、作业员工及设施管理,制定具体运营规章、企业制度等以及进行运营事故救援和应急联动等的组织管理。在“人—机—环—管”关系链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管理[3]。良好的管理可以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如安全职责划分清楚、规章制度健全、监督管理到位、遵章作业、满检满修、工作人员积极主动等,进而减少甚至避免了运营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海恩法则表明,技能和规章无法取代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因此企业管理是管控运营事故风险的一种有效手段[2]。

1.4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也是影响地铁安全运营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包括2个方面: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是指内部社会环境和作业环境,而内部社会环境是指地铁企业内部环境,作业环境是指地铁周边的空间。外部环境是指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指法律、经济、技术等环境,自然环境是指季节、气候等环境。事实上,对于封闭性较强的地铁运输,主要的环境因素是毒气、火灾和爆炸等社会灾害的影响。

2加强地铁安全运营的对策分析

2.1完善地铁安全运营管理制度

要想切实提高城轨交通公司的安全运营管理能力,需要有完善的地铁安全运营管理制度作为制度指导。各部门人员按照规章制度开展工作,严格遵守相关的工作安全规定。地铁安全运营管理制度的制定应考虑三个方面:一是人员的管理。城轨交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地铁运行系统的维护,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是管理工作的考查重点。要对地铁安全运营管理系统里的在职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再培训,增强在职人员的安全意识,定期进行安全事故演练,考核各部门人员的专业能力[3]。地铁安全运营管理制度要明确规定工作人员的相关工作规章条例,根据安全运营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度调整。在人员管理制度部分要明确规定不允许疲劳作业情况的出现。要对各部门工作人员的排班情况进行调查,然后适当调整,避免因工作人员疲劳作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要增强管理制度的威慑力,将安全运营管理制度与各部门人员的薪资酬劳挂钩,让员工自觉提高自身安全管理意识,发挥管理制度的指导作用。二是对设备的管理。安全运营管理部门要定期对相关设备进行维护检修,明确运维工作对应责任人,管理层要定期对设备检修记录进行抽查,对相关负责人设备运行维护情况进行了解程度调查。通过加强对设备运行情况的监督管理打好地铁安全运营管理工作的设备基础。三是对地铁运营环境的管理。安全运营管理部门要对地铁运营环境的工作进行内容细分,对站务人员进行责任落实。可以根据地铁运营环境实际情况设置监控,通过加强对各环境情况的监测管理实现对地铁安全运营情况的管理,充分发挥地铁安全运营管理制度的作用。我国城轨交通快速发展中行业总体安全稳定,但运营安全管理中要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抓住城轨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应急管理,配备责任心强的安全管理人员,行业相关人员要严守纪律,要提高思想认识与工作要求。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保障城轨交通运营安全思路,各地政府部门要按权限制定城轨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地方性法规,完善从业人员培训考核管理制度,推动城轨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要加强风险处理能力培训,地铁公司要针对不同风险制定处理方案。积极制定各种风险处理机制,地铁公司要明确发生运营风险应采取的措施,明确消防等部门的职责分工,确保发生运营风险可得到及时处理。

2.2完善风险辨识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

由于地铁每天会面临庞大的人流量、复杂的设备设施及环境,因此,需要建设完善的风险辨识评估机制,明确辨识的方式方法,不错过每一个风险[4]。要结合地铁运营的风险管控措施,及时观察地铁运营动态,找到安全隐患,在第一时间内整改解决。一旦发现异常现象,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内管控,相关人员根据预警信息迅速举一反三排查隐患,解决隐患。此外,地铁站需要设置完善的安檢设备,安检人员要通过专业的金属探测仪或安检机对乘客的包裹和乘客进行安检,不要留下安全检查的盲点,将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里。

结束语:综上所述,环境、管理、设备、人员等因素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常见安全风险因素类型,这些因素的管控情况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紧密相关。因此,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人员应根据近期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事故主要类别,加强安全培训、巡查及处理,及时发现与设备、环境、管理、人员相关的安全风险隐患,及时制定、实施针对性处理措施,保证相关安全风险的处理效率,避免安全风险扩大而对轨道交通运营效益、轨道交通事业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管国良.地铁运营生产的不安全行为致因分析与预防[J].交通与港航,2021,5(6):69-73.

[2]龚平武.风险管控在地铁运营安全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21(9):228-229.

[3]马天文.地铁安全运营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32):299.

[4]吴强,刘志钢,钟晓,等.上海地铁运营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思考[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20(S1):54-59.

猜你喜欢
安全管理
浅谈煤矿安全管理的创新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