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节能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分析

2022-07-15 00:51
科技视界 2022年18期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单位施工现场

邵 帅

(兰州高科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00)

0 引言

市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具有综合性以及较强的复杂性的特点,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技术人员和资金,建设的周期较长。 此外,施工环境、施工人员以及施工程序这几个方面都会对市政工程的施工带来一定的影响,在管理方面可能会造成混乱或者资源过度消耗的情况。因此,市政工程的建设要秉持科学、合理、绿色的理念,这样才能降低资源的消耗率,提高管理过程的规范性以及施工的效率和效果。因此,为了保证市政工程的建设可以秉持科学、合理、绿色的理念,应当提倡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应用节能绿色环保技术, 以此达到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降低资源的消耗率的目的,提高管理过程的规范性以及施工的效率和效果。

1 节能环保技术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意义

1.1 保护生态,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市政工程的施工工序存在工程量大、 工序复杂、工期较长等特点, 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问题。对于现代化市政工程建设过程而言,其必然会朝着绿色节能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绿色节能技术都会被运用到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这样才能建设好市政工程的绿色管理体系,并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从而加强对市政工程的管控。

1.2 减少场地干扰,尊重基础环境

市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对周围的动植物资源以及房屋建筑带来一定的影响。 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 则要进行专门的保护措施,这样才能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降低污染程度。

1.3 科学缩减成本,实现资源合理分配

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绿色节能环保技术能够达到降低污染排放的效果,只有在工程的各个施工环节都采用绿色环保技术,才能提高施工过程的集成化管理程度。 在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理时,可以采用大数据管理模式。

2 践行节能绿色环保技术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2.1 环保节能观念亟待增强

就当前而言,工程建设管理机制亟待优化,对节能环保的管控不足,绿色节能环保技术应用保障措施未能切实落地, 最终造成工程项目无法达到预期,很难顺应当代社会发展的趋势。

2.2 缺少监管制度制约

施工单位缺少技术支撑,施工单位人员并未接受专业化训练,所以往往不能够完全保证工程绿色环保技术应用环节到位,无法系统掌握工程建设过程的有关技术手段, 面对施工技术过程中产生的诸多难题,不能在第一时间内予以遏制, 造成工程成本浪费,降低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

2.3 材料设备管理亟待增强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工程建设单位无法充分地掌握施工现场状况,对建材类型、规模以及市场价格调研不过关,对过往项目设计经验相对比较依赖,这就会造成建材超量购入,给工程项目带来了资金上的不必要耗费。 而针对施工现场所用的基建设施装置,并不能实现定期检测维护,所以无法在第一时间关闭不使用的电源,大幅度地缩减了设施的应用周期,增加了能源的无用消耗。

2.4 现行绿色环保施工技术体系亟待优化

目前,市政工程的管理体系亟待优化,管理模式相对滞后,在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代社会,过往的工程管理手段很难顺应当代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传统的工程施工技术并没有有机地融合至信息化工程的施工环节。 造成了绿色环保施工技术没有充分应用在工程施工上。

3 做好施工组织

承包市政工程的施工单位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科学的措施来降低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 在对施工周围环境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 制订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按照制定好的施工进度进行施工,必要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现场施工要按照严格的平面图来部署, 施工单位要制定科学的奖惩机制,这样才能提高所有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

在绿色环保节能的大环境下,施工单位可以根据以下六个方面来对施工计划进行优化:

(1)由于市政工程施工过程较为复杂,工期较短,因此,只有制定科学的施工顺序,才能保证市民的日常出行。

(2)在制定科学的施工进程基础上,根据各类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和频率,为不同类型的机械配置合理的进场时间,提高机械设备的实际使用效率。

(3)在进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时,要对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考虑,主要涉及施工人员、施工设备、施工材料、周围环境、施工方法等方面。

(4)根据施工要求以及施工范围,最大程度保留施工环境周围的原有绿化,降低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

(5)在施工工作开始之前,对施工周围的地下设备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如果存在一些重点设备要做好标记,同时也要安排人员对重点设备进行看护,尽量做到不破坏重点设备,这样才不会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在所有施工工作完成后,要及时恢复施工周围的所有线路。

(6)施工单位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对施工现场的土壤环境进行合理的保护:第一,在现有的临时设施基础上,建设一些新的临时设备,只有减少设备的占地量,才不会对原土壤造成一定的破坏;第二,不仅要保护原有的绿色植被,还要在施工现场的合适位置栽培一些新的植物;第三,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所有机械设备在放到指定位置后,要接好油盘,这样才能防止油品泄漏,造成土地污染;第四,如果遇到雨季,要对雨水和污水进行沉淀处理之后才能汇入污水管网,这样才不会产生地表水土流失的现象。

4 节能绿色环保技术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实际应用

4.1 扬尘控制技术

市政工程在施工时会产生一定的扬尘污染,施工单位要对施工区域进行遮挡,这样才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给周围的居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加强扬尘的控制力度,有效避免扬尘现象的发生,这对保护施工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单位没有制定合理的扬尘控制措施,施工人员缺乏良好的环保意识,这就降低了扬尘的控制效果。

施工单位在采用扬尘控制技术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对扬尘控制力度:第一,在施工材料运输时要对扬尘进行有效控制。 由于市政工程的建设需要许多砂石料,砂石料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颠簸会造成材料外泄的现象, 这会给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施工单位可以通过对砂石料运输车进行密封覆盖处理方式来有效避免材料外泄。 第二,在材料运输完成之后,对运输车以及车底附着的尘土进行清洁,这样才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在运输车装卸完施工材料以后,要对车辆的车厢和车底进行彻底清理,利用洒水车对施工现场进行全覆盖洒水,从而避免扬尘现象发生。 第三,对施工区域进行合理的规划,开辟专用的材料运输通道,强化通道内扬尘管控力度。

4.2 噪声控制

市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涉及桩基施工、混凝土浇筑、振捣、路面开挖等方面,这些都会产生巨大的噪声,所以需要根据不同的施工措施,制定针对性的噪声控制方法:

(1)对施工现场进行封闭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如果一些施工工序容易产生噪声,应当将此类工序安排在白天进行,施工现场和居民住宅区之间的距离有一定的要求,如果距离小于150 米,那么在晚上八点以后不要开展任何施工工作,这样才不会对周围的居民生活和夜间休息造成不利影响。

(2)在选择施工设备时,尽量使用产生噪声较小的设备,淘汰技术落后或者状况不佳的设备,提高所有进厂机械设备的检查频率, 确保所有设备状况完好。 设备使用完成以后,要对其进行保养,这样才能使得设备在使用时处于最好的状态。 对于一些必须要使用且会产生较大噪声的设备而言,针对其使用频率采取一定的降噪措施。

(3)噪声较大的设备在使用时要轮流安排人员,尽量减少人员在噪声环境中所处的时间。此外,施工单位还需为在噪声较大设备附近工作的施工人员发放头盔和耳塞。

(4)施工过程中尽量使用成型材料,钢筋加工等过程可以在工厂中完成,加工完成以后,再通过运输车输送到施工现场,这样也能有效降低噪音。

4.3 基坑封闭降水技术

这种技术的核心原理是依托基坑侧壁帷幕、坑底封底等方法防止基坑侧壁有水渗进,另外使用机器完成基坑降水工作。 地区不一样,基坑封闭降水的方法也通常存在差异,如靠近海边的区域通常运用搅拌桩止水帷幕、地下连续墙等方法。 另外,技术工作者可依据项目真实状况制定科学的技术指标,如依照下述方法核算封闭深度指标:

L=0.2hw-0.5b

式中:

L 为不透水层帷幕插入深度;b 为帷幕厚度;hw为水头损失。

按照不超过1.0×10cm/s 的范围控制截水帷幕的渗透系数。

4.4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

这种技术的运行原理是把太阳能有效运用到阳台、建筑外墙等位置,目前普遍运用光伏列阵等设施进行电能生产,用来保证暖通空调等耗能设备的正常工作。 该技术还可以对空气进行加热,依托屋内热压实现通风目标,降低通风设施的使用概率。

4.5 污水控制

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污水源,主要包括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两方面。 在地基开挖过程中抽取的水、运输车辆冲洗水、砂浆拌制过程中用到的水等都属于施工用水。 施工用水会包含许多泥沙和杂质,如果没有经过正确处理就排放,会给施工周围的水资源造成污染。 施工单位可以根据以下三个方面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第一,根据相关部门制定的标准排放污水。 污水排放之前,要委托专业的机构对水质量进行检测,只有确保检测的结果符合标准后才能排放。 第二,对于不同类型的污水而言,根据特点采用不同的处理办法。 如果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泥沙,要将污水排入沉淀池中进行沉淀,才能排入污水管网。 此外,可将生活污水输到化粪池中进行处理再进行排放。 第三,制定相关措施对施工现场的水资源进行保护。 如果施工区域的水资源较为匮乏,那么要减少该区域地下水的抽取,对抽取的地下水进行回灌,制定相关措施确保水资源不会被污染。

4.6 空气污染控制

市政工程的道路施工大部分都采用沥青路面,而沥青混合料在生产、运输、摊铺过程中都可能会对施工现场的大气造成一定的污染,施工单位可以根据以下四个方面对大气污染进行有效的防治:第一,沥青混合料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出厂温度,在敏感处的下风向设置混合料拌和楼。 生产过程要采用严格的封闭式方法,安装专门的粉尘回收装置。 第二,对于运输沥青混合料的车辆而言,要使用篷布对混合料进行全方位覆盖,不仅能防雨保温,还能降低污染。 第三,混合料在摊铺过程中要做到连续、缓慢且均匀,按照固定的速度进行摊铺,不能随意更改,也不能中途停止。 此外,采用专业的摊铺机对混合料进行摊铺,避免使用人工摊铺。 在摊铺混合料的同时,立即对混合料进行碾压,碾压的速度也应当缓慢且均匀,要控制碾压的速度。 第四,如果市政工程采用热拌沥青路面,确保路面在摊铺和碾压完成以后, 其温度自然冷却到50℃以下才能开放使用。

5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市政工程而言,其施工过程可能会对施工环境造成生态污染, 浪费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这就使得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市政工程的施工。 因此,施工单位要加强节能绿色环保理念的学习,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基础上强化环保建设。 在施工时运用节能环保技术, 充分发挥当下节能环保体系的优势,这不仅会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还会带动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市政工程施工单位施工现场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挖淤换填施工工艺在市政工程的应用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法对房地产项目施工单位风险管理的研究
不平衡报价在市政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
市政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探讨
施工单位投标让利分析
施工单位的索赔管理及费用的确定
施工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