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重在一个“实”字

2022-07-16 11:51
党员生活·中 2022年7期
关键词:实施方案用地农民

5月23日,中办、国办印发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公开发布。画图贵有点睛之笔,梳理这张系统施工图,《实施方案》重在一个“实”字。

要从实抓好乡村建设,首先要清楚乡村建设是“为了谁”。乡村建设首先是为农民而建,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依靠农民建设,坚决不能搞任何浮夸花架子。各地应当坚持政府引导、农民参与有机结合。“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的要求不可或忘,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的重点不可或忘。

第二,乡村建设是为解决需求而建,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注重保护、体现特色。不搞齐步走、“一刀切”, 充分尊重各地差异。神州万里,风土各别,新时代乡村建设必须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充分体现本地文化风貌,防止机械照搬城镇建设模式。唯其如此,乡村振兴的富春山居图才能“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第三,尊重规律、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坚持遵循城乡发展建设规律,防止刮风搞运动,杜绝搞大拆建、大开发。建设需要投入,但必须谨记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财力可持续、农民可承受的基础上,防范走样变形,严守债务风险底线。

正是本着这样的原则,《实施方案》提出12項重点任务。概括起来,可称为“183”行动——

“1”就是制定一个规划,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8”是指实施八大工程,加强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加快构建便捷高效的县域农村公路骨干网络;二是强化农村防汛抗旱和供水保障;三是实施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四是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五是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推进数字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六是实施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提升工程,推进“一站式”便民服务;七是实施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八是重点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

“3”就是健全三个体系:实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提升行动,完善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完善组织体系;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完善文化体系。

通过“183”行动把乡村建设落在实处,关键在于确保“人、地、钱”核心要素的兜底保障。

——投入要有多渠道支撑。明确中央财政、中央预算内投资、土地出让收入、地方政府债券等渠道支持乡村建设具体安排,同时创新金融服务拓宽乡村建设融资渠道,大力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投入乡村建设。

——用地基本保障不能存在短板。各地要合理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化用地审批流程,探索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腾挪空间支持乡村建设。

——人才供应要走上可持续正轨。需要出实招加快培育各类技术技能和服务人员,大力支持熟悉乡村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村庄规划设计和建设,探索乡村工匠培养和管理制度,让乡村真正成为各类人才“希望的田野”。

猜你喜欢
实施方案用地农民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小酸枣打开农民就业增收路
耕牛和农民
自然资源部:坚决防范临时用地“临时变永久”
农民
下周分红派息实施方案
下周分红派息实施方案
下周分红派息实施方案
下周分红派息实施方案
2016年房地产用地供应下降逾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