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

2022-07-16 11:47康继红
高考·上 2022年2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素质教育高中

摘 要:随着国家对于素质教育的关注不断加深,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已经逐渐成为我国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研究之一。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有效表达学生的素质,以及学习的质量,是学生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所具备的必备品质。本文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为研究对象,针对教学过程中如何提升地理的核心素养,制订了相应的策略,希望能够有助于我国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素质教育;核心素养;高中;生活化教学

在当今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备受人们的关注。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推崇,这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众多的教育学科中,地理教学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这便使得针对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研究十分重要,能够有力推进我国地理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发展。

一、地理核心素养定义

地理核心素养,是国家在教育工作推进过程中提出的重要定义。自地理核心素养概念提出后,便成为了各地地理课堂教学的核心点。很多地理教师结合这一思想理念,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使得教学质量逐步提升。地理的素养,可以说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过程中的一种思维,或者是一种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地理核心素养则更高一层,是指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以及对于自我发展的能力。随着我国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地理核心素养已经逐渐成为各大学校地理教学的重要发展目标。

自地理核心素养定义提出之后,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结合这一理念创新自己的工作,不过出现了各自为营的局面,使得地理核心素养的定义没有形成统一化。在学术界,地理核心素养的定义具有一种说法,该说法主要将地理核心素养进行了分类,分为地理科学、地理人文和地理技术这三种[1]。在整个学习阶段,地理核心素养的演变过程与学生的学习紧密相连。因此,有效地提升地理核心素养对学生的知识增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如何开展好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很多学者提出应该将地理学科的内容融入实际的生活化教学之中。这样可以使学生与教师找到改善教学,以及学习提高的突破口,实现学生成绩,以及思维能力的快速提升。以此为基础,可以从两方面开展教学:一方面是教师要时刻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学习立足于实际生活。时刻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拓展,使学生能够了解到学习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融入情感,从而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对教学的模式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培养良好的地理核心素养。

二、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内涵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生活化的教学是基于新课改下的新式教学方法,其主要强调师生之间的合作沟通,以及课程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生活化的教学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在教学过程中要灌输素质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习的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发挥生活对教学的辅助作用。并在教学中灌输合理的情感,使得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认知,将学习的知识立足于生活实践之中,解决实际的地理问题。二是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指导。在教学中要坚持以基础的地理知识作为根基,以生活实践作为学习的辅助,使学生能够在开阔视野的同时,将生活与学习的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实现学与做的有效结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能够有效缓解学习的枯燥,使学生更加贴近生活,融入生活[2]。

三、现阶段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资源不充足

虽然在核心素养定义提出之后,我国的大量教育工作者已经逐步开始将这一理念运用到教学工作中。但是,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很多教师虽然深知核心素养的相关理论,但是在课程的运用上并不顺利,在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地理教学资源,而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将这些资源正确地引入,对教师是一种挑战。对生活地理知识的引入,需要深思熟虑,如何将与课程无关的地理知识强行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对学生的学习也将是一种负担。然而,针对一些需要的生活知识,如果只是采取简单的引入,并不能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刻的理解。并且各学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不能有效处理各学科教材之间的关系,将生活化教学融入课堂之中也会十分不顺利,进而使学生的学习迷失方向,影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再者,很多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无故占用学生的自主思考时间,这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造成严重的阻碍。因此现阶段教学资源匮乏的情况严重制约着高中地理生活教学的开展。这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心理,同时对地理教学工作的发展也十分不利。

(二)教学实践性较差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除去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还存在着课堂实践性较差的情况。我国新课改推出以后,要求各学校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充分引导,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而推进地理生活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和实践的各个环节注重发挥教师的组织能力。但是,在实际的生活教学运用过程中,很多教师摆脱不了传统的教学理念,仍然以过去积累的传统经验进行教学,使得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相脱离,无法发挥教学的实践性,进而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打开思维的大门,提升思维逻辑能力,只能够被动地接受教师所承受的知识[3]。地理知识虽然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很难将地理知识与生活知识相结合,使得学生做到融会贯通。很多时候,会出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脱离,使学生无法厘清知识的脉络,以及掌握不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四、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提升策略

(一)创设情境化教学

在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中如何提升核心素养,需要地理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布置教学环节。通过各类活动的参与,使学生能够感悟知识,理解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从而获取直接经验,使学生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教授“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教师要以情境化教学作为基础,对知识的背景进行普及,使学生能够从简单的知识中突破出来,从而挖掘更多与生活相联系的内容。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再借助有趣的图片、视频等方式,便可以直接让知识直达学生的心灵深处,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事半功倍。知识讲授前可以提前播放部分关于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有关的视频,做好课程前的融入工作,使学生了解到雾霾、农作物减产等都是因人类活动而造成环境的污染,这样便可以使这节课学习的理论知识与生活的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找到影响环境的因素[4]。同时,通过有效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人口增长是导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些与生活紧密相连的事物,能够焕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地走进生活,走进自然,发挥情境化教学的真正目的。

另外,在教授“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这一课时,可以以问题导入的方式提升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主动性。例如:提出为何大兴安岭在下雪过程中,长江两岸的鲜花会盛开?我国各地地理环境的差异由什么引起?西北与东北的天气有何差别等问题。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将思维带入学习之中,进而使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与教师共同讨论地理相关知识,使学生形成更好的记忆。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交流的方式使学生回忆起过去的生活经历,与所学的知识相结合。例如:在教师与学生沟通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联想到过去爬山的经历,在爬山过程中随着爬山高度的增加,会发觉周围环境与温度也会悄然发生着改变。这便是地理知识的表现,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垂直地域的地理分布特点。因此,良好的情境化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对知识的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推进自身的知识获取感,实现自身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推进教学生活化设计

从目前高中地理教学的内容来看,很多地理知识较为复杂。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无法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使得所学知识的实践性不高,在学习过程中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难度,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应提前对教授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使知识尽可能与学生生活相结合。教学中可以融入相关的生活实例,使学生加强知识的理解,进而形成有针对性的生活化教学模式。有效的生活化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前对内容进行生活化的设计,使实际的地理知识能够与现实中的生活现象有机结合,从而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例如:在教授地球是如何运动的过程中,如果学生无法理解,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关注日出日落的变化,从而感知地球的运动。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关注每天上学与下学太阳的变化,从而感知天体运动的轨迹,进而获取更多的地理知识。

(三)将生活与地理规律相结合

在实际的地理教学过程中,由于知识点很多,过于抽象,因此会对学生的理解造成很大的干擾。尽管生活中很多事物都与地理息息相关。但是,如何将生活中的事物与地理知识相结合,是教师需要关注的重点。教师应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敢于尝试,将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有效地与学生进行分享,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5]。例如:在学习我国各区域地理环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列举青藏高原地区人们的生活场景,通过出示图片或者描述当地居民做饭使用高压锅的场景等,突出青藏高原地区的地势之高、气压之低等特点,只有借助高压锅才能够完成做饭的过程,这样便可以有效将生活中的细节与学生所学的地理知识巧妙结合,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感受生活和自然的奥妙,从而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中便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四)将地理核心素养与自然生活相联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环境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全世界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推进可持续发展,以及科学发展的观念是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地理学科是集自然、环境、生态等为一体的学科,其承载着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资源观的使命。很多学者在研究中都指出,地理核心素养的养成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正确的地理学科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关爱环境、关注环境、热爱环境的心理,这对我国乃至全世界环境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

一是教学过程要联系自然。良好的社会发展需要贯彻科学发展的观念。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联系自然是开展有效教学的手段。例如:在讲“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引用1954年和1998年长江流域洪水的对比情况,通过分析原因可以发现人类的诸多活动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与破坏,同时也会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通过这样的事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作用。

结束语

运用生活化的地理教学,能够有效将地理学科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地理核心素养,进而推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学生的未来成长。本文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阐述地理核心素养的定义,了解了现阶段地理核心素养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研究过程中,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目前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制订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主要措施包括创设情境化教学、推进教学生活设计、将生活与地理规律相结合、将地理核心素养与自然生活相联系四方面。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推动我国地理教学的稳定发展,推动我国地理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艳.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2):264-265.

[2]王军.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刍议[J].新课程,2020(42):18.

[3]李忠.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20(17):55-56.

[4]吕志忠.基于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生活化教学案例探析[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9(2):61-64.

[5]何俊康.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康继红(1991— ),女,汉族,河南信阳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青云实验中学,中学二级,本科。研究方向:地理教学。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素质教育高中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