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班级管理质量提升对策

2022-07-16 11:47彭乘云葛纪英
高考·上 2022年2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互联网+质量

彭乘云 葛纪英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得越来越好,我国社会也逐步进入网络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已经逐渐进入大众的生活当中,为政治、科技、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的更广泛和快速发展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已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在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提高教育水平作出了重大贡献,并为班级管理的有效发展提供了更强大的推动力和便捷力。鉴于此,本文就探讨了高中班级管理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在“互联网+”背景下,中国中学班级管理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的相应措施,为高中班级管理建言献策。

关键词:互联网;班级管理;质量;对策

一、高中班级管理当前现状

首先,要清楚班主任才是学校班级管理工作的主体领导者,班主任的领导能力和素质是影响班级质量管理的重要因素。但是现阶段,部分中学班主任由于缺乏经验或过于主观缺乏相关管理意识,这也造成了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出现了高度的随意化,并由此造成了班级管理工作质量不高,缺乏有效性[1]。其次,中学生也正处在体格和心智等的发育发展中的最重要阶段,而与此同时,中学生所处的高中时代也是我国教育最关键的阶段。现阶段,高中班级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更加注重学生的理论教育教学,强调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考试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品德和素质的教育教学,严重制约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最后,现在的高中班级通常是有五十到六十名学生,而且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学习成绩也有差异,兴趣及爱好也大相径庭[2]。然而,在当前的大多数的高中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并不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而是采取统一标准化的眼光来衡量学生。这样的管理和教育无疑限制了中学生先行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

二、高中班级管理现存突出问题

(一)教育管理方式存在片面性

很多中学教师因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造成教学方式问题很多[3]。首先,有的中学教师观念并没有达到建立在历史使命感与社会使命感上的高度,从前瞻性的视野对学校加以管理、教学,而仅仅一味地对学生进行课堂理论知识的灌输,无法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其次,有的中学教师完全把自身定位为领导者的角色,把学生定位为被管理者的角色,从而对学生进行了被动性的管理,彻底扼杀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意识,造成了师生关系紧张,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再次,有的中学教师只是关注学生个人的学业,不能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合作学习,造成了学生协作意识的不足,更无法有效训练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最后,还有的中学教师在管教学生的过程中,并没有做到公平公正,特别是在采取奖惩方法上,往往只奖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忽略对成绩差的学生关心和鼓励,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生心态失衡,抵触情绪严重,学生管理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二)管理方式过于传统,没有创新性

在实践工作中,大多数教师管理方式都是表现出高高在上和目空一切的姿态,管理上存在随意和独揽等特征更为明显。在管理方法上,主要是教师对待学生管理存在一种传统性思维来解决问题[4]。当学生出现问题时,班主任常常采用口头批评教育或者是简单而严厉的惩罚措施来解决问题。他们以一种机械的方式单方面顽固地管理班级,这就阻碍了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成长发育,这从长远角度考虑是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

(三)重视应试教学,轻视班级管理

高中是学生最重要的一个时间节点,因此几乎所有高中都把“考试教学”放在第一位,注重高强度、长期的应试教学,一切以升学率为主,大多数教师都把考试成绩放在首要位置,把成绩作为衡量教师工作绩效的唯一标准,并且把这种方法作为奖惩的标准[5]。然而,这不仅加重了班级管理教师的负担,也导致一些教师在课堂中忽视管教,出现只管教学不管育人等方面问题,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發展。高中阶段的学生是接受新鲜事物最强的阶段,也是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最佳时间点,成为未来国家栋梁的关键时期。在班级的管理中,教师时常忽视学生的潜在能力,而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时间管理和外部的强制性要求的管理。很多教师迫于传统教学思想观念,认为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保证课堂的质量和秩序,学生知道怎样学习是主要的,只要管理好这些方面就可以,但是,殊不知这样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遏制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意愿。

(四)班级管理过于主观性

在班干部选择上,大多都实施了从一而终的选拔体系,这无助于培养大多数学生的参与班级管理的能力[6]。而且班级的规章制度通常是作为主要的管理措施由班主任自己规定的,大多数学生没有参与制订班级管理制度的机会,这就导致班级体系是不开放的,迫使学生自动接受,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和实施。事实上,这样的班级管理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难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和创造性,也很难形成真正充满活力和有凝聚力的班级。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班级管理质量提升对策

(一)合理应用“互联网+”,改变教育观念

首先,学校有关领导和班级管理人员都需要正视“互联网+”对班级管理的影响,允许“互联网+”在班级管理中使用,并且需要正确引导学生使用互联网这一媒介平台,针对微文化对班级管理的积极影响和挑战,积极探索“互联网+”背景下适合班级管理的管理方法。鉴于“互联网+”文化存在积极一面和消极的一面,所以这对班级管理面临着重要挑战,因此需要积极思考更适用于班级管理工作的新管理方法。其次,为了提高教学管理者的话语权,班主任必须理解角色意识的转变。改变传统的教学实践思维,及时转变教育观念,这就需要班级管理教师通过搭建互联网课堂管理论坛,改善师生关系,从管理者到参与者的转变,和学生融入一起,以朋友、同学的心态与他们交流互动,了解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向他们收集班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为班级管理建设带来新的活力。最后,通过“互联网+”对班级管理、班级文化、家庭沟通、学生思想交流等方面进行及时总结,以耐心、关心、责任心做好班级管理者,进而提升班级管理效率。

(二)合理应用“互联网+”,构建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不仅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场所,也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场所。为了使班级正常运转,这就需要加强对班级管理,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个快速的时代,学生会在互联网上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也将从不同的角度影响他们的发展。但是,机会和挑战共存,这又给班级的管理工作创造了机遇。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应与学生之间建立并维护好良好的人际关系。而网络的隐蔽性和虚拟功能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特别是对不擅长表达自我看法观点的学生来说,可以随时通过互联网这一平台与教师互动交流,这有助于教师充分了解在课堂以外学生的想法,发现可能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及时适应。此外还能利用互联网构建一个有深度、有内涵的班级文化[7]。

(三)合理应用“互联网+”,规范班级管理

由于互联网这一平台,同时具有宣传积极的一面和不良宣传信息的一面,这也使得一些宣传信息内容并不适宜于现代的学生浏览,这就需要学校加强相应的班级网络管理系统,以监控学校网上消息的传递。首先,校园需要形成一个健全的学校网络平台监管系统。针对利用互联网提供的各类资讯,校方不仅要进行规范的监管工作之外,同时还要将近期的互联网热门事件和创新的思维、创新的现代价值观紧密结合一起,进行传播、教育工作。其次,必须构建一个完整的班级网络管理平台操作系统。班级管理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遵守课堂规则和学校规则,正确使用互联网平台软件进行学习。比如:课堂教师布置的作业,学生应该在放学回家后有意识地自觉登入系统完成作业,如果没有完成,就将被视为违反课堂规则。最后,建立完整的班级学生监督体系。由于高中生正处于一个叛逆的年龄,自我管理不强,容易被虚假信息误导,教师这时候就需要结合实际,制订适合学生可以接受的规章制度,正确引导学生上网,并学会控制和管理自己。

(四)合理应用“互联网+”,多样化管理班级

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增加额外的课堂学习内容。学生是班级管理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在学生闲暇时间为学生组织网络课堂学习课程,并制订非课程的学习内容和目标,以便学生能够深入学习。其次是建立一个互联网平台来管理分类。教师可以使用微信、钉钉等多个网络互动渠道和其他平台来展现班级的日常管理事务,并丰富班级管理的内容,比如:通过注册媒体客户端来宣传班级趣闻和班级动态。最后,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去,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班会的形式呈现的,并且受班会的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如果要打破这种限制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来解除。互联网这一平台的出现,能够让教师们可以迅速地掌握学生的思想情况,掌握学生感兴趣的热门事件,并能和学生一起通过网络平台的图文、声音和视频与学校展开沟通和互动,从而给予学生适当的思维引导,也有助于他们减轻在学业上的压力。最后还能通过互联网进行线上和线下联合。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下,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管理。还可以举行主题课面对面的讨论会议,这样可以促进班级同学之间的感情和集体的凝聚力,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能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8]。

(五)合理应用“互联网+”,提升与学生的互动性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软件,通过设置课堂分组,在网络平台上及时公布教学任务信息,让老师可以随时随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当学生提交任务后可以及时获得教师的回复。利用这个信息交流平台,家长们和学生还能够及时就教师的课堂工作与计划,提交自己的意见和监督教师职能的建议。同时教师还能够采用不同的方法把学生家长们集合到一起,在教学小组中实现高效交流。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个“每周谈话”的小信箱。如果学生要寻找教师的支持,可利用微信、邮件等方法进行。教师能够及时收到学校消息,全方位掌握学生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這样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更好地相互理解。学生可以信任教师,为教师工作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对提升班级管理质量有很好的帮助效果。碍于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它限制了中学生个性化、全面化发展,而且还会出现各种管理不及时等状况。而在“互联网+”平台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和课余状态,对于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接收到的学习内容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更仔细地讲解和交流。因此,在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利用“互联网+”这一网络平台可以很好地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给学生提供一种更加有利于他们学习与发展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璠.“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班级管理质量提升对策[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4(7):122-123.

[2]张宝山.研究“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班级管理新探索[J].科学咨询,2020(47):184.

[3]余冬冬.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班级管理措施探研[J].成才之路,2017(16):10.

[4]郑良邱.“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班级管理新探索[J].才智,2019(5):128.

[5]谢洪勇.互联网背景下农村小学班级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2016(8):00089.

[6]陈昌,朱秀玉.“互联网+”背景下的高中班级管理创新模式[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9):78.

[17]张守平,杨连武.互联网班级群的管理优势与提升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1(28):25-28.

[8]王暐琦.“互联网+”环境下提升国培班级管理的策略[J].黑河学院学报,2019,10(9):64-65.

作者简介:彭乘云(1978— ),男,汉族,山东平邑人,山东省平邑第一中学,本科,中学一级。研究方向:化学教学、班级管理。

葛纪英(1979— ),女,汉族,山东平邑人,山东省平邑第一中学,本科,中学一级。研究方向:数学教学、班级管理。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互联网+质量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