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黑龙江高职通识教育课程思政同向融合路径探索

2022-07-16 11:54宋佳
科学与财富 2022年4期
关键词:通识课程后疫情时代课程思政

宋佳

摘  要:课程思政与通识课程的融合,既保障了在语言知识学习中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又将素质教育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对于落实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现代化教学科学融合课程思政于通识课程教学中,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为学生成长和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通识课程;课程思政;教学策略;

在通识课程教学中将思政教育和通识课程有机统一起来,创新发展“课程思政”教育,能够更加有效地培育学生品德修养,在选修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能够升华学生思想深度和丰富学生文化储备。在此,本文笔者简要阐述课程思政的含义并剖析其与通识课程融合的重要性,进而结合通识课程教学实践探究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目标的教学方略,以期为广大同仁优化选修教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1]。

一、“课程思政”含义探究

1.课程思政的内在涵义。“课程思政”并不是单纯指某一门课程,它指的是一种新式的教育理念,其本质是“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课程思政理念具备教授基础知识与思教

育双向作用,对于培育学生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课程思政在通识课程学科中的运用加强了选修素质培育的作用,有利于健全的高职教育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

2. 课程思政在高职院校的运用功能。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

方,也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近几年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在明显下降,部分学生自控能力较差,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缺乏组织及纪律意识,迟到旷课现象时有发生。更有一些学生养成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缺少人生规划,对于未来充满迷茫……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对于学生思想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这就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将学科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在一起,完成以德育人、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在教学中融合课程思政理念,创新德育教学,促进德育教育和智育教育齐头并进[2]。

二、通识课程教学融合课程思政的意义

1.选修课堂融入思政的必要性。选修作为公共基础课,是所有专业学生都必修的一门课程,其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综合性较强,所以充分利用好选修课堂这一传播媒介的作

用将会加强思政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力。同时,选修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任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 提高通识课程教师政治素养,优化教育形式。在以往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是以思政课为主要阵地,既欠缺方式上的创新,也缺乏足够的素质教育空间。部分教师缺乏政治素养,将思政内容生搬硬套用在教学过程中,在讲授思政知识时具有片面化、层次较浅的问题,长此以往,容易造成德育教学内容枯燥,致使学生对德育知识学习的兴趣不高,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而课程思政观念与选修教学的融合,促使教师重视并带领学生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知识,使选修教学不再局限于理论知识灌输,教育目标的多元化推动教学过程更加丰富多样。在选修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隐形文化知识诱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根据隐性德育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潜移默化地辅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3]。

三、通识课程融合课程思政的教学策略

1.树立科学目标,挖掘教材内涵,融入思想培育内容。素质教育理念的传播和运用为通识课程教师提供了教学创新的方向,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现阶段通识课程教学中,亟待教师有机统一传授语言知识、培育实践能力和落实素质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而课程思政理念突出了对于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通过引导学生坚定思想政治意识渗透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4]。且在通识课程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文化意识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过程中,深入探究其中的情感內涵和思政教育内容,培育学生先进的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立足于选修教材内容,将隐形文化知识合理地嵌入文化教育,滋养学生的思想和心灵,稳步融合基础知识教学和思想道德培育,促使学生理性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和对人生的启示。

2. 发挥选修课堂文化传播功能。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中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日益扩大,在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传播西方文化的同时也要加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增强学生对于本土文化自信心与认同感。

3. 借助信息技术,拓展课堂内容,培养健康价值观念。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选修教学创新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支撑,便于教师在教学中借助信息优势为学生展示正确的思政观念。在课程思政观念引导下加强语言知识与品德培育的双向融合[5]。在通识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托教材内容,利用微课、视频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呈现文化教育知识,通过信息技术的科学运用拓展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思政知识,逐步培育学生健康的价值观。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通识课程课堂讲授语言知识的同时,也应与时俱进融进思政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育符合时代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在通识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以教学内容为主导,遵循课程思政观念的引导,依据选修课程的特性开展思政教育。通识课程是语言知识学习的课程,其与思政教育紧密相连。通识课程教师应当提升自身对课程思政的了解,借助多元化教育方式,充分发挥选修思政教育的优势,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将素质教育与选修教学紧密结合,在教授学生选修知识的同时,融合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塑造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促进学生技能与素养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文华.围绕“立德树人”目标,探索思政课程改革创新路径[J].文理导航(上旬),2019(2):86-87.

[2]郑桂芳.课程思政在通识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讯,2019(11):119,121.

[3]彭宣红,王楚怡,童丽玲,任朗颖.课程思政视角下通识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6):52-55.

[4]吴文浩,李成忠,孙燕,潘燕,糜莉.思政课程视域下林业类高职学校立德树人路径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9):77-78.

[5]张运霞.高校选修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导入研究[J]. 文学教(下),2021(6):164-166.

猜你喜欢
通识课程后疫情时代课程思政
“后疫情时代”的管理新焦点:办公环境
掌控“后疫情时代”的五大商业趋势
进击“后疫情时代”
应用型通识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通专融合视野下高职教育集群型课程模式建构
高校通识课程《美术鉴赏》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