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学生“知、体、训、咨”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

2022-07-16 11:51付可心于嘉怿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18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高职学生培养模式

付可心 于嘉怿

摘 要:本文以新时代高等职业学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在“五位一体”心理育人新格局的指引作用下,积极构建培养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知、体、训、咨”一体化模式,并从“知识传授”“情感体验”“心理训练”“心理咨询”四个维度进行探索,融入思政元素。此模式能提升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打造阳光校园,培育阳光工匠。

关键词:心理品质;高职学生;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8.049

小到个人的发展,大到社会的和谐以及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良好的积极的心理品质的培养。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过:作为教师,要主动、及时、深入的启发引领,不但要答疑解惑,更要关注情绪的健康,培养学生具有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教育部相关的实施纲要中也将“心理育人”纳入高等学校十大育人体系中,在其对构建什么样的工作格局中也提到了本文构建模式中的“知、体、训、咨”。在 2018 年颁布的《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再次强调建构高校心理服务体系是弘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举措。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注重时代性成为高职院校心理育人重要目标中的一方面,创新培养模式,有利于激发其内在层面的能量,从而达到积极心理品质的提升。

1 “知、体、训、咨”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提出

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一线工作者,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以及相关选修课的教学、开展特色工作坊、进行个体和团体咨询服务工作以及组织学校大型的心理健康活动,在实际的工作中笔者发现,单纯地靠其中某一个方式,要想充分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塑造其阳光心态,总归略为不足。所以我们应转变观念,拓展思路,将单纯的四个心理育人环节“知、体、训、咨”有机结合,促进彼此之间的联系,统筹兼顾。所以一体化模式的提出,将更有利于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何为“知、体、训、咨”一体化模式呢?具体内容为:我们借助学校的各种平台,作为载体,以生为主体,以师为主导,把“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贯穿在各个育人环节。教学中,理论知识的讲授可以融入体验式教学、咨询中的共性问题可以匿名呈现为课堂案例。心理咨询中,又是对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效延伸。活动中,积极开发学生创造性,在创新观念的不断碰撞下,学生的主动性、互动性会有效地提高。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忽视评价效果的反馈性。以上所述,都是紧扣时代要求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加深感悟,实现身心成长,为成为专业复合型人才夯实心理品质的基础。

2 “知、体、训、咨”一体化培养模式的研究

2.1 以“知”创新积极心理品质一体化培养模式

“知”为知识传授,他是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核心要素。

2.1.1 课程模式创新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采用1+3+X的课程模式,课程模式灵活多样,深受师生好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是课程中的核心课程,正在探索1+3+X+O(Order订单式授课模式)的新的授课模式,即在原课程基础上根据二级学院的具体要求,结合各二级院学生实际情况,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模式为基础,结合学生学情,结合专业特色设计独特的团体活动课程,助力学生成长。

2.1.2 课程思政建设

“知”为知识传授,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需要融入思政元素。《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是按教育部要求开设的公共必修课,面向全体大一学生。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年龄特点,结合学情分析,设置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内容,具体包括:适应性心理辅导、情绪疏导、人际关系等。无论讲授那个模块的内容,在教学设计中,都要考虑到基础性课程的四性:思想性、基础性、职业性、时代性。同时认真学习理解国家的重要方针政策,从而可以有的放矢的设计课程思政元素。比如,我们使用的数据资料一般是2018年以后的,数据新,体现课程内容时代性:我们讲授的结论和成果,多参考心理学前沿研究理论,我们与时俱进,教师不断参与学习,定期开展研讨,旨在教学内容、课程内容走在时代最前端,凸显内容时代性。具体措施:在课前五分钟活动中,紧跟党中央、学院的导向,设计主题活动,引领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例如,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活动中,利用学校的PPT资源向学生传达主旨,课上让学生谈学习感受,课后在主题活动中形成一种引领。

2.2 以“体”探索积极心理品质一体化培养新方法

“体”为情感体验,这是培养模式中的新方法探索,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心理育人模式和评价考核方式四个维度进行构建。

2.2.1 教学方法创新

教学方法的选择,努力探索小班或中班式教学,教学方法的选择结合各个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采用知识学习,情感体验,行为训练,心理咨询相结合“知、体、训、咨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创新实施特色教学方法。比如,同样是讲授人际交往的方法时,体验式活动在不同专业的课上,选择的授课方法及案例是不一样的。在护理专业学生的课上,如何处理好护患之间的人际关系是其未来一定会面对的实际问题。课上设置护患关系情景:护士长在接到患者投诉时,不同的人际关系类型会带来怎样的结果呢?让学生模拟冲突型、冷漠型和关怀型,在体驗中学习。同样的教学内容,在空乘专业学生的教学中,则要设置符合他们未来职业的特定情景。这种方法的创新,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增强学习体验感,发挥朋辈互助作用,同时能体现职业性,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完善“知、体、训、咨”一体化心理育人体系。

2.2.2 教学模式创新

将钉钉平台、抖音、快手等网络手段方式融入教学中,挖掘新模式,实现线上线下一体教学。课前借助网络平台下发心理问卷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利用大数据进行学情分析,下发教学资源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如讲情绪章节之前:下发预习任务,拍出我的心情故事和我和同学的心情故事,并上传至学习平台,老师可以直接对其进行点评和反馈,这样有效地规避了课上学生数多,教师关注面不够广的不足。课后便于完成作业,开展讨论等,强调体验式教学,加深学生感受度,达成心理、思政育人目标。

2.2.3 心理育人方法创新

不断进行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为了教学效果更优化,利用智慧树、超星等平台实施签到、测试、知识分享等工作。 钉钉的班级群功能、打卡功能以及直播功能的结合使用,可以填补线下授课空间,针对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利用互联网课前开展一对一群的小群辅导,讲明平台操作方法和使用规则,确保线上授课顺利开展。利用校园心理网站和心理公众号开展心理测试,咨询预约等活动,从而掌握学生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知识渗透和课后心理援助,危机干预。

2.2.4 评价考核方式创新

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离不开教学反馈环节,这种反馈可在授课过程中和课程结束时,过程中的反馈有助于我们及时关注不足,改变策略;课程结束时的反馈能让我们客观评价教学效果。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既高效又具备动态性,实现了知识和心理状态相结合的双维评估。这种双维度的评估也充分体现了教师自我评价和学生反馈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创新了考评体系。

2.3 以“训”深化积极心理品质一体化培养新成效

“训”为心理训练。这里的心理训练不仅仅指心理团体活动,还包括主题活动中以及特色文化活动中。

2.3.1 沉浸式体验活动,加深参与者真实感受

通过如角色扮演,案例分析,互动游戏等加深学生情感体验,促成学生在知识、情感双维度的顿悟,达成心理育人目标。比如在讲授愛情章节时,思政点的设置是“疫情中的爱情”“疫情中的大爱”。针对医学院护理专业的学生,设置了“你的今天我的明天”主题宣讲活动,请来参与到武汉抗疫一线工作的学长学姐,给学生做报告。报告结束后,布置给学生这样一个任务:写给在抗疫一线的学长学姐的一封信。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切身的体验真正明白南丁格尔誓言真正的意义,从我们课上对爱情的讲授,能明白未来的职业中,作为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同样需要那份大爱。

2.3.2 运用互动传媒技术,拓展心理训练维度

依托5·25心理健康月,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月,心理健康中心组织学生进行“抗击疫情,心防护”微视频大赛、“战疫中我的‘心’情故事”主题征文比赛、“抗击疫情,‘心’战疫,‘心’成长”主题海报评选。另外,“心协”学生创作系列微视频,比如《我焦虑了怎么办》《面对疫情,我们该如何做好情绪管理》,为学校师生穿上心理防护衣。

2.3.3 延伸思政育人思想,开发心理训练广度

思政理念的传递不仅仅是在课堂教学中,更应延伸到课后学习生活中的“训”。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训”更多地体现在工匠精神的培养。具体在心理训练中,更多的是培养“工匠”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学生学会敬业、专注、创新……通过团体干预训练,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开展了主题工作坊,通过诸如“自控力的培养——时间管理”“意志力的培养——目标管理”“心流体验——幸福细节,体验幸福感”等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2.4 以“咨”升华积极心理品质一体化培养新境界

“咨”为心理咨询,即是对“知、体、训”的补充,又是一体化模式的延伸。

前文提到过,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以促进学生身心成长为最终目标,强调互动与情感体验。如何通过“咨”升华培养新境界呢?我们可以通过课上问卷和量表的下发,及时搜集到学生遇到的个性和共性问题,从而选择适合的咨询方式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成长困惑。比如,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适应问题,那就可以通过“新生适应性心理调适”讲座进行“大团体”干预;再针对个体不同问题的特殊性配合个体咨询;再比如,在疫情期间对学生心理进行关怀,创设心理教学和心理咨询相结合的咨教一体育人模式,学生课后主动寻求心理帮助,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心理因子得分基本接近或恢复常模水平。通过心理热线的方式为有需要的师生提供心理支持、情绪疏导、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防止因严重心理障碍引发的伤害事件。

3 “知、体、训、咨”一体化培养模式的运用

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构建是否合理,需要在实际的教学和各种工作中进行检验,以“学会学习”模块的内容举例:

(1)教学目标的设置中结合一体化模式的四个维度,知识层面(知):了解学习的概念,学习的类型,掌握成败归因和成就动机的内涵;认知层面(体):了解自身存在的学习心理问题有哪些,意识到必须通过自我调适,才能更好地投入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技能层面(训):运用学到的方法,解决自身存在的有关学习的心理困惑;课程思政层面(融入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终身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如有学习困惑可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2)教学内容层面:在讲授学习的概述时,引经据典—习近平强调青年学生学习理论要读经典,学会与古人对话,学会与优秀思想对话,引导青年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学习的观点引入加深青年学习观内涵、文化自信(这是一种体验)。在讲授影响学习的因素时(训),讲出身边的守护者们——疫情期间抗疫一线的学长学姐的故事,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特别是在护理专业学生的课上,这种情感体验也能加深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在讲授如何提高学习效率时,学生能从体验内省过程中,反思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教师对学生的优点积极鼓励肯定,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课上可做团体性辅导,针对个别的问题,可以课后约个案咨询(咨)。

(3)教学反馈层面:课后可布置作业,利用课上所学知识审视自己在学习上出现的困惑,制定学习生涯规划。学生对作业的完成度,能很好地评价“知、体、训、咨一体化模式”是否有效的开展。

4 反思与总结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工作中,及时总结及时改进,不断创新,对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知、体、训、咨”一体化培养模式进行了完善。该模式的先进性,不仅拓展了教师的教学思维,而且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素养,教学的场所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还可以延伸到课后;教书的同时也要育人,作为高职学校的教师,我们要育有积极心理品质的新时代合格工匠。本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尝试在各个环节融入思政元素,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也进行了检验,有一定的可行性;融入的自然而然而不是生拉硬拽。

该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以期通过更合理的评价方式,明确的评价标准,有效检验模式的可推广性。

参考文献

[1]曹晓旭.高职院校“五位一体”立体式资助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

[2]熊晓梅.坚持立德树人,实现“三全育人”[N].光明日报,2019214(01).

[3]王鑫强,苏志强.大学生心理素质之个性品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视角[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06):110114+191.

[4]陶建刚,杨超,高峰,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J].心理导航,2017,(07).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高职学生培养模式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