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意义探析

2022-07-16 11:51乔书义王玉喜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18期
关键词:政治建设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乔书义 王玉喜

摘 要:新时代明确提出党的政治建设这一重大命题,把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政治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属性,党的政治建设即党为了增强执政基础和自我建设而进行的一系列政治活动。鉴于此,全党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党的政治权威。本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对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意义进行探析,内容包括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科学内涵,时代背景,理论基础,理论和现实意义。党的政治建设具有必要性,权威性,时代性,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建设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8.064

1 科学内涵

政治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属性,党的政治建设即党为了增强执政基础和自我建设而进行的一系列政治活动,决定着党的前途命运,是党的建设的灵魂。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并不是喊喊口号这么简单,其中包括深层次的内涵和意义。第一,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把增强党的权威列于首要位置,全党要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第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坚持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优化党内政治风气,提高党的政治性,时代性,统一性。第三,必须继承弘扬党的优秀传统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治党管党的道德标准,提升全党的政治素养和政治觉悟。第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有利于锤炼和提高党员的党性,增强干部的纯洁性,先进性。第五,十九大突出强调了党的政治建设和党的纪律建设,从而形成了“五位一体”的党的建设新布局,表明了党惩治腐败,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

2 时代背景

2.1 国家间的博弈日益激烈

当前国际局势风起云涌,变化莫测。自2018年起美国主动挑起与中国的贸易摩擦,企图遏制中国经济的发展,特朗普,拜登等大力推行“单边主义”政策,在全世界拉帮结派,搞小团体主义,试图通过所谓“亚太战略”,建立“小俱乐部”等一系列做法孤立中国。美国变本加厉地对中国好友俄罗斯展开制裁,找各种理由不断对俄进行挑衅,美俄关系陷入近30年来最低谷。此外,虽然拜登政府口头上维护美国与欧洲各国的关系,但实际行动却背道而驰,利诱澳大利亚与法国撕毁购置潜艇合同,甘愿充当背后的跳梁小丑!美国不遗余力地维护其所谓“民主外交”,其根本目的在于煽风点火,激起国家间的矛盾冲突,从而渔翁得利,事实上,“美国民主”已经沦为了富人的游戏,毫无真正民主可言。除此之外,美国不断强化其军事力量,试图打造海陆空全方位军事体系,冷战对抗思维进一步凸显,结果却是美军仓皇撤军阿富汗,竹篮打水一场空。

2.2 中国经济强势崛起

中国经济建设进入了新时期,呈现出许多新的经济态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和科研制度要协同创新,实現两个轮子一起转。”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依然是快而不优,应由以往强调的投资,要素驱动增长向创新驱动增长转变。我国科研队伍规模宏大,但缺乏世界级大师,尖端人才,因此,我们要把高科技人才的开发应用放在核心地位,努力开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培养新局面。要始终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的研究方向,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不同科技领域之间的互动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球科研重点领域占领制高点,实现“东方科技巨龙”新的腾飞。用好科技,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改变我国目前的产业模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实现产业优化,化解产能过剩,节约成本,为科技兴国打好基础。强大的经济实力是永葆国家兴旺发达的首要条件,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利器,遵循新发展理念,强化科研创新,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经济基础的健康发展需要先进上层建筑的有力支撑,我们要不断维护和确保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地位,同时不断加强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建设,书写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篇章。

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没有明确提出党的政治建设这一概念,但其相关著作和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思想,影响深远。

3 理论基础

3.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政治建设的思想

3.1.1 政治属性是政党的核心要素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恩格斯一方面明确肯定了工人阶级政治运动的合理性,指出工人阶级要紧抓政治运动的主动权,一旦工人阶级忽视政治运动,那么他们就会成为一群没有思想任人宰割的牛羊,这会给无产阶级事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资本家主张工人阶级放弃政治建设的思想只会让他们甘愿服务于资产阶级,最终导致无产阶级革命的失败。因此不能完全放弃政治建设。

3.1.2 无产阶级从事的政治活动与工人息息相关

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应当从事的政治是工人的政治。”工人阶级是政治运动的主力军,工人应当充分意识到自己在各项政治运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必须始终坚定捍卫自己的政治立场,政治信仰,政治原则,勇于对资本家说不,为维护自身的政治权力做出艰苦卓绝的斗争。

3.1.3 无产阶级政治建设需要实干,切勿纸上谈兵

无产阶级需要不断加强对工人的宣传教育,为其鼓足勇气和信心,给予其必要的政治运动知识,不能蛮干。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为了实现政治目标,就必须要有准备革命和教育工人进行革命的手段”,要学会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

3.1.4 党的权威是从事任何政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恩格斯指出:“问题是靠权威来解决的。”权威是党内一切政治活动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恩格斯在《权威论》中曾严肃批判了把“权威说成是绝对的坏东西”的观点。共产主义同盟成立初期组织严密,纪律严明,但到了后期出现组织涣散,纪律松散的现象,极大地削弱了党组织的权威,阻碍了无产阶级事业的发展。恩格斯指出巴黎公社运动失败的核心原因就是组织内部缺乏权威和统一有效的领导,这就导致其无法集中全部力量去应对敌人的攻势,由此可见,党的权威是党开展任何运动的重中之重和必要保证。

3.1.5 无产阶级需要有明确的政治纲领

恩格斯指出:“如果建立一个没有纲领的党,一个谁都可以参加的党,那么这就不称其为政党了。”政治纲领可以细分为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最高纲领即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预计将要完成的目标。二者相辅相承,须臾不可离。最低纲领应始终服务于最高纲领,最高纲领是其风向标,指明前进方向。因此,不可因实现共产主义任重而道远从而盲目否定最高纲领,因实现目标较为简单而否定最低纲领。

3.2 列宁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学说

3.2.1 确立“政治”定义

列宁指出:“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提供真正完备的民主制。”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的诞生,列宁强调“政治就是为了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要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制定相应的政策。除此之外,列宁特别重视党的政治纲领,政治纲领是引领无产阶级进行一切政治运动的根本指南,无产阶级应当严格落实政治纲领的要求,引领国家向好发展,朝着共产主义目标奋勇前进。

3.2.2 明确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伴随着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超前的政治制度和落后的经济的矛盾成为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列宁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制定出一系列大力发展国内经济的政策,一方面他认为政治是“集中了的经济”,要大力加强经济建设,另一方面,他指出稳定的政治环境是发展经济的重要前提,年轻的苏维埃本想从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但给人民带来了一定的灾难,遂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正如列宁所说:“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这再次表明政治发展速度要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3.3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同时不断强化党的组织和作风建设

列宁高度重视党的组织和作风建设,对党员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吸收“具有更高觉悟的,先进的,为人民忠诚服务的”优秀品德的党员,通过加强政治理论指导增强他们的党性与政治素养,这也是在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局势下,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仍能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只有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新时代党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坚信自己的政治信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不懈的努力。

4 时代意义

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与党,国家,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金钥匙”,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4.1 理论意义

4.1.1 深刻总结了历代领导人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

党的建设始终要同党的政治路线保持密切的联系,这是建党以来被实践证明了的永恒不变的真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完整的体系,符合时代要求的政治组织,党的政治路线须臾不可离。正确的政治路线能够引领党的事业走向辉煌,而错误的政治路线会严重阻碍国家的发展。党的二大制定了党的最高和最低纲领,为中国共产主义事业指明了方向;土地革命时期,党正确分析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指出人民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党领导人民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实现了从弱到强,从无到有的巨大转变,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的革命道路,为打败国内敌对势力,建立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抗日战争时期,中日矛盾逐渐上升为我国的主要矛盾,党对政治路线做出了及时的调整,由“抗日反蒋”逐渐转变为“逼蒋抗日”,1937年8月,在洛川会议上党确立了全面抗战路线,正确处理了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关系。毛泽东指出:“对于中国共产党员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具体的环境。”,符合时效的政治路线是成功的根本前提。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首次明确提出“三大法宝”,阐明了其与党的政治路线的关系,是对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建设规律的正确总结。毛泽东主席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据此,党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为全面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牢固的基础。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高度重视“政治建党”,提出:“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的观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的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条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必须坚持下去。1992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式提出为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石。江泽民主席进一步强调了政治路线的重要性,必须全面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胡锦涛主席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坚持科学,民主,依法执政,不断提升党执政能力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主席首次明确提出党的政治建设这一概念,继承和发展了历代领导人的指导思想,首次将党的政治建设从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五位一体”的党的建设新布局,充分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政治建党,净化党内风气,严惩贪污腐败的决心,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之策。

4.1.2 牢牢扭住了党的建设的关键所在

从政党建设方面看,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厉打击了一些党员政治观念淡薄,弱化意识薄弱等现象,由此可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目的是提高党内成员的政治觉悟,纯洁性和先进性。从人民层面看,“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命运前途的根本力量”,鉴于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全党要戮力同心,不断增强党的执政基础,真正为人民谋幸福!从国家治理层面来看,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金钥匙”,只有把自身建设好,党才能卓有成效地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2 现实意义

4.2.1 为实现“东方巨龙”新的腾飞提供了保证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揆时度势,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和前进方向,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进行了适时的调整,表明了党一往无前,勇攀高峰的決心和信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党中央有权威,才能把全党牢固凝聚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鉴于此,必然要加强党的政治领导,增强党的政治权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领导保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牢牢扭住改革开放这一强国富民的伟大利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卓越的政治路线保证。党中央不断强调党的政治纪律,大力打击“四风现象”,并积极开展一系列关于党性,廉洁的思想座谈会,为净化党员思想,整顿党的风气,提升干部质量做出了巨大贡献,全党成员要始终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祸”,鉴于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纯洁,统一的的组织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难题,多关心他们的生活。这就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立场保证。政治生态的好坏关系着党的政治建设的成败,全党要继承党的红色基因,延续党的红色血脉,以优秀思想文化涵养崇廉尚杰,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从而为新时代中国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政治生态保证。

4.2.2 为全球社会主义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一些西方政客据此提出马克思主义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已经过时等一系列谬论,企图阻碍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前进的步伐。反观中国,中国共产党无时无刻不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毛泽东主席指出:“我国的革命和建设的胜利,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胜利。”例如我党创造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独立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提出“改革开放”战略等等。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理论创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顶层逻辑,充分回答了关于中国新型现代化之路,“一带一路”建设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充分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中国共产党人勇于开拓的时代精神,为全球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党的政治建设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是党须臾不可离的“建设法宝”。诚然,在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于党的政治建设的要求,方向,实现路径以及重视程度有所不同,但不管任何时期,党的政治建设始终保持着其独特的重要地位。全党要始终如一坚信马克思主义,在政治和思想上要高度统一,心无邪念,实事求是,忠于实干,勇于面对一切挑战,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和党的政治建设的新局面,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历史上书写灿烂的篇章!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恩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3]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列宁全集(第31,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8]毛泽东选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毛泽东文集(第6-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0]邓小平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1]李晓玉.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21.

[12]周茜.对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思想方法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05):6265.DOI:10.19865/j.cnki.xxdj.2021.05.016.

[13]胡诚豪.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及其意义研究[D].江南大学,2020.DOI:10.27169/d.cnki.gwqgu.2020.000665.

[14]丁新改.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20.DOI:10.27351/d.cnki.gszhu.2020.003621.

[15]刘雯璟.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20.DOI:10.27206/d.cnki.ggsgu.2020.001052.

[16]黃清迎.全面从严治党条件下党的政治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9.DOI:10.27479/d.cnki.gzgcd.2019.000047.

[17]丁新改,田芝健.新时代深入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路径[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9,(02):4553.DOI:10.15993/j.cnki.cn35-1198/c.2019.02.001.

[18]韩缘达.习近平党的政治建设思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政治建设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协商民主政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高度契合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把“两学一做”落实在思想上和行动上
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践途径
当代社会政治思潮对中国的影响
从政治合法性看党的群众路线 教育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