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伦理审视

2022-07-16 11:51何昕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18期
关键词:净化

何昕

摘 要:新时代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中国共产党执政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伦理建设的现实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障。针对目前党内政治生态还存在制度失灵和价值失范的风险,新时代进一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更离不开公平正义、为民情怀、清正廉洁、责任担当等伦理要素的引领与支撑。

关键词:党内政治生态;净化;伦理审视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8.07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关乎党的团结统一和生死存亡的重大命题,需要“久久为功”。本文试图从伦理学特别是政治伦理的视角来探究新时代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为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提供借鉴。

1 新时代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伦理应然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起就对自身提出了很高的政治和道德要求,重视执政伦理建设。当前,要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仍然离不开高度的政治伦理自觉。

1.1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中国共产党执政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执政道德建设对于执政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并不断推进思想道德建设,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在这一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学习并总结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执政党道德建设的理论,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始终积极探索执政道德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增强对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党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以保持中国共产党执政道德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新时代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道德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夯实管党治党基础,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以雷霆之势惩治腐败,有效驱散了党内政治雾霾,党风、政风明显改善。但我们对目前的党内政治生态形势仍然应该予以清醒的认识,党内依然存在各色逆淘汰现象和潜规则,一些官员懒政怠政不作为,甚至顶风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党的执政道德形象。因而,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道德建设必须把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营造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1.2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伦理建设的现实目标

政治伦理主要包括政治制度和政治观念两个层面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伦理建设也相应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强公民的政治价值观、政治信念和政治情感等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建设,以有效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现政党的可持续发展,并最终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地位。这与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基本要求深度契合。

坚持制度建构与文化育成相结合,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原则。制度是约束党员行为的底线,完善的制度体系不仅能够充分发挥“他律”的监督惩戒作用,还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政治生态的利导因素。推进党内制度建构,要注重制度设计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还要严抓制度执行力,提升制度治党的现实绩效,真正做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文化育成主要是采用教育引导、文化熏陶等方式强化党员的理想信念、道德修养、价值追求等,发挥党员“自律”的规范作用,进而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通过制度建构与文化育成,力求实现刚性约束和柔性引导的有机统一,让党员干部将清正廉洁、务实为民、敢于担当等价值标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营造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既表明了政治伦理价值的极大实现,同时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伦理建设指明了方向。

1.3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障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之所以能够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始终勇于自我革命,持续不断地推进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当前中国正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距离梦想如此之近,但我们在增强信心的同时更需要保持时刻警惕。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的世情、国情、党情带来的新挑战,中国共产党人迫切需要进一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以抵抗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风险和考验。

中国共产党是我们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领导核心,党内政治生态状况会对国家的政治生态、社会风气,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优良的党内政治生态不仅能够在党内形成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营造务实为民的工作氛围,树立干事创业的正确导向,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而且有利于整个社会生态的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有利于全社会形成凝心聚力、团结一致、奋发有为的整体局面。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锲而不舍地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使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呈现新气象新作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持续输送新动能新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2 新时代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伦理风险

风清氣正的党内政治生态,既要求党内关系清清爽爽、规规矩矩,又需要党员个体严格遵守组织纪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果党内制度约束不力、党员个体精神懈怠,就可能使党内政治生态朝向乱象丛生的方向发生变化。

2.1 存在“制度失灵”的风险

中国共产党始终强调通过严明的党内纪律来规范党内政治行为和政治生态。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更加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出台或修订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多部党内法规,健全完善了以党章为统领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为维护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提供了制度保证。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严峻形势下,新时代党内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反腐倡廉成果得到广大民众的高度认可,但党内仍有不少分子热衷政治投机,丧失政治立场,经济上贪婪,生活上腐化,甚至有的地方出现了集体性、塌方式腐败案件,这就证明目前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制度失灵”的风险。“制度失灵”,是指制度应有的功能得不到体现,制度不能朝向预定功能目标前进。尽管我们党内初步形成了一整套权力监督问责机制,但在具体实施执行的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比如,对监督制约的协同治理认知不足,各项制度在实施细节方面衔接不畅,缺乏有效配合等,而且制度相对于实际而言,本身就具有滞后性,这就使得同级之间的监督较为乏力,自上而下的监督又由于距离产生难度,对权力监督问责的效果大打折扣,最终难以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当党内有些人认为遵守制度的效用不高,而违反制度的成本又较低时,就会去千方百计钻制度的漏洞,造成制度形同虚设,出现“制度失灵”的现象。

2.2 存在“价值失范”的风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也表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有机统一,始终植根人民、始终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既是保持良好党内政治生态的价值内核和价值指引,也是我们党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根基。

在新时代持续从严治党的强烈震慑下,党内政治生态整体面貌不断好转,但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仍应高度警惕和抵抗“价值失范”的风险。所谓“价值失范”,就是对应有的价值立场和政治原则产生动摇,对党的主导价值不再认同和尊崇,甚至颠覆原有的理念和规则。近年来党内明目张胆的权钱交易等违法乱纪行为有所收敛,但部分党员在实际工作中却完全脱离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和价值理念。有的党员干部的思想受到封建糟粕影响深重,缺乏公仆意识,大搞官僚主义、特权主义,形式主义;有的党员政治纪律意识淡薄,政治原则缺失,热衷拉帮结派,破坏党内团结统一;有的党员思想腐朽落后,不信马列信鬼神,生活上随意化、庸俗化;还有的党员秉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工作态度,使党内庸政、懒政、怠政及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现象突出。这些都是党内“价值失范”的具体表现,也是党内政治生态的“污染源”。

当前,党内政治生态保持相对稳定,政治风气总体向好,但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党内政治生态中“制度失灵”和“价值失范”的风险挑战始终存在。一旦制度环境和价值取向发生松动,就容易使党员的行为选择偏离正轨,从而污化党内政治生态,最终与增强中国共产党执政道德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正确性,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背道而驰。因此,在新时代持续防范各类风险,不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对实现党的长期執政和民族复兴都至关重要。

3 新时代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伦理向度

构建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的广泛培育和积极践行,依赖于一定的社会道德机制与伦理支持。

3.1 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政治伦理,也是中国共产党一贯追求的崇高价值。在社会主义社会,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是社会主义政治的主体,社会主义政治的目标是要促进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政治最起码的伦理要求。古语云“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意思就是为政的最基本含义即公正,还特别强调了为政者的公正对他人和社会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为政者处事公正,则造福社会和国家;为政者处事不公,则祸害社会和国家。可以说,为政者的公正就是其政治行为的伦理底线。

坚守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是新时代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基本前提。这里的公平正义主要是指执政党对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是否公正,只有公正的政策、法规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才能高效、有力地贯彻执行。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公正的领袖对自己毫不多取,但他也会得到公正的补偿,“这就是荣誉和尊严”。倘若每一位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都能得到“荣誉和尊严”,那么,党内政治生态必定是风清气正,人人称赞的。如果执政党对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有失公正,不仅得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而且在党内也会产生各种问题,增加滋生腐败的风险,不利于优良党内政治生态的形成。

3.2 为民情怀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从建党之目的,就是为实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而奋斗,到党的七大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写入党章,再到新时代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利益至上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追求。在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职人员是国家的公仆,“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时期,我们党秉持一切为了人民的初心,紧紧依靠人民,才取得了各项事业的巨大成功。

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赤子情怀是新时代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根本保证。改革开放40多年来,尽管目前的国内外形势和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我们党的干部是人民公仆的信念不能变,要把人民利益摆在首位的原则不能变。然而,有些党员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公仆意识淡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仍然存在,更有甚者在人民面前作威作福。这些都严重损害了我们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污化了党内政治生态,不利于我们党的执政地位长期稳固。因此,每位党员都应该铸牢公仆意识、深植为民情怀,进一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3 清正廉洁

清正廉洁,即洁身自好、清白无污、公正廉明、清廉奉公,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显著的为官之德,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无产阶级政党的价值要求和政治期待。基于这样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清正廉洁是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坚守的精神追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保障。“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对执政者的道德要求,执政者能否做到心怀人民、清廉奉公,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民心向背,对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和执政地位的巩固也会产生重大影响。

坚守清正廉洁的道德要求是新时代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关键要素。清正廉洁的反面是权力腐败,而腐败会动摇政治的合法性基础,影响政治稳定,侵蚀政治权威。亨廷顿认为,“把政治权势当作谋取经济利益的工具,其结果只能是,政治的首要目标在于攫取个人利益而不是实现公共目标”,这就必然导致社会不公,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党必须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以造成“不敢腐”的震慑,加强对权力的制约监督以扎紧“不能腐”的笼子,锤炼党员干部为政之德以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最终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

3.4 责任担当

责任意识、担当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从历史中继承的优秀品质。中华民族的担当精神既体现出对社会的忧患意识,又展示了探索美好社会政治秩序的愿望,正是因为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中华文明才能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无数的中国共产党人也正是凭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担当精神,才使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发展壮大。今天,对广大党员干部而言,勇于负责、敢于担当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直接体现。

忠实践行责任担当的初心使命是新时代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内涵。随着高压反腐态势的形成,一些官员想腐不敢、欲腐不能,便滋生了一种“官不聊生”的错误认识,为避免“出事”,把责任担当搁一边,不碰矛盾、不接挑战,认为只要不贪不腐,不违法乱纪,少做点事、少干点活没什么。如果任由这种“庸懒散”的为官意识泛滥开来,将败坏官场风气,严重污染党内政治生态。责任担当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有勤无廉,政失之于公;有廉无勤,政失之于慵。”中国共产党要巩固长期执政地位既需要能官廉政,也需要清官勤政,只有执政党党内政治生态优良,才能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

[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从严治党落实管党治党责任 把作风建设要求融入党的制度建设[N].人民日报,2014-07-01(1).

[3]肖祥.政治生态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伦理建设的重要目标[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7,(2):1319.

[4]杨俊,宋世奇.论党内政治生态:理论内涵与生成机制[J].治理研究,2021,(2):1725.

[5]原宗丽.建党百年来党內政治生态治理的逻辑与启示[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1-9.

[6]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08.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77.

[8]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51.

猜你喜欢
净化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2019猪病净化技术高峰论坛”聚焦区域净化
吴海:用实际行动净化浑浊之水
肌肤净化大扫除START
杜鹃等 5 种灌木对PM 2.5 的净化作用初探
陶色净化
猪喘气病的控制与净化方法的建议
多功能净化机
净化·细化·亮化——关于践行“三严三实”的三维思考
橡胶低温净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