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初中鲁迅选文民俗文化与核心素养的契合

2022-07-16 11:53丁海迪
民族文汇 2022年46期
关键词:统编版语文核心素养民俗

摘 要: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孕育产生并具有较强稳定性的文化意味。以四分法为分类依据,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鲁迅选文为研究文本,会发现这些民俗对于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较好的契合度。

关键词:民俗;统编版;语文核心素养

民俗是在民间较为流行的习俗,是由广大民众所创造并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民间风尚,形形色色的民俗活动抒发了人民的感情,体现了人民的生活,反映了人民的兴趣爱好。“适当地对民俗文本进行解释,能有效消除学生的认知断层,有助于学生从作品的文化氛围和时代特点中去体会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意图。”[]教师在教学中可尝试以分析文章中的民俗描写为切入点,带着学生解读文章中的人物、背景和情节,引导学生探究那些可能已经失传的民俗文化,了解其中的故事与典故。对于学生而言,这些具有一定趣味性的民俗,往往是最具有记忆点,最能激发其兴趣的。“统编教科书中的本土民俗知识内涵丰富,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力、文化自信力和文化想象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在编写上也更加注重关于传统文化和优秀文化的教育,其中的民俗文本极为丰富,近半数的课文中都包含着民俗文化内容。

本文之所以选择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的文章,是因为鲁迅的作品数量虽比起前几版教材有所减少,但他仍是其中入选作品篇数最多的作者,他的作品也都经过了历史的考验,经过一次次的删订留存了下来,且文章内容也因其时代特性都具有一些民俗文化内涵。鲁迅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共有七篇课文以及《朝花夕拾》的名著导读板块,这七篇课文按照年级划分,分别是七年级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八年级的《藤野先生》和《社戏》,以及九年级的《故乡》、《孔乙己》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处于清末民初的变革时期,当时许多的传统民俗还保留的较好,这些形形色色的民俗在他的作品中也有着深刻的体现。本文以“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在《民俗学概论》中的划分方法为依据,将鲁迅作品中的民俗分为语言民俗、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民俗文化具有着教育和教学功能,这些民俗元素也与语文核心素养有着一定的契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就是指学生在多种多样的语文学习活动中,通过对语言的品味、吸收和归纳,能够感受语言的魅力,学习其运用规律,提高语言能力的素养。鲁迅最擅长以简洁的语言来表达深厚的意蕴,而他对民俗语言的运用也使得他的文章更为简洁凝练。如《社戏》这篇课文在预习板块就要求学生思考结尾处所写到的“长大后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简简单单的“好豆”和“好戏”两个词语,就足以让学生深思鉴赏。叶圣陶先生说:“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而教师的作用正是引导学生通过揣摩“社戏”和“罗汉豆”这些民俗文本来进入文章情感内核,体会本课真正的主题:即对童年和故乡的美好怀念。学生也能在这个过程中靠近民俗语言,感受民俗语言言简而意丰魅力。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与进行语文实践的过程中,在“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基础上,获得一定思维方式的发展,促进相关思维品质的提升,这一核心素养贯彻于语文的听、说、读、写的整个过程中。鲁迅文章最显著的特征便是其批判的特性,其文章含有浓浓的批判性思维。如《孔乙己》这篇课文,主要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冷漠麻木,以及封建礼教的腐朽。教师教学就可以通过长衫和短衫这两种服饰民俗的对比,长衫主顾与短衣帮在酒店中的待遇,来引导学生感受封建社会的固化。科举制度虽然已被废除,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落后毒害思想仍占据主流。但同时鲁迅也以孔乙己这一落魄儒生的生活环境,他的悲惨结局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与科举制度,警醒世人。学生可以通过对民俗文本的分析来感受鲁迅的批判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批判社会、批判自我,最终完善自我。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即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诵读品味、审美体验、欣赏评价等活动,逐步掌握发现美、感受美和表現美等方法。民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学生们要能够发现民俗的美,感受其内在的风俗美和情感美。民俗是故乡的灵魂,强烈地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情感和愿望。教师要敏锐的感知民俗文本所蕴含的美,并把这种对美的感知传递给学生。如《阿长与<山海经>》中的福橘代表了阿长对新年的美好希望;《故乡》中少年闰土脖子上所套的银项圈寄托了闰土父亲对他的美好祝福;《社戏》中的戏和罗汉豆则象征了鲁迅对童年的美好回忆等,这些民俗事项中蕴含着浓浓的风俗美和情感美。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和各种各样的语文活动,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进行多角度的理解,从而能够对其进行继承与弘扬,并在此基础上,开拓文化视野,吸收各民族与各国的文化精华。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育应使学生能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鲁迅的文章中学习他对民俗文化的态度,并以此来思辨该如何传统文化这个整体。从如在《阿长与<山海经>》中,我们能从“福橘”中感受中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又能从阿长嘴边的“道理”中看到封建迷信观念对她淳朴灵魂的腐蚀。总的来说,鲁迅对民俗的态度是一分为二的,即对良俗进行赞扬和欣赏,对陋俗进行批判和驳斥。所以要让学生们意识到自己要继承和弘扬的是“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理性的思考,理解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2022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有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课程内容重要的主题与载体形式之一。[]语文教师也应学会在教材中发现民俗、解析民俗和运用民俗,从中获取社会风俗材料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将民俗元素应用到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为学生们带来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参考文献

[1]蒋红梅.民俗文化与语文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7):14.

[2王学.统编语文教科书中民俗知识的育人价值及其实现[J].课程·教材·教法,2021,41(04):85.

[3]叶圣陶.叶圣陶答教师的100封信[M].北京:开明出版社,1989:87.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8.

作者简介:丁海迪(1999,07),女,汉族,安徽亳州,在读研究生,淮北师范大学,中学语文教材,安徽淮北235000

猜你喜欢
统编版语文核心素养民俗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插图的作用
共在理念视域下的小学低段悦纳课堂构建策略探讨
漫画民俗
漫画民俗
谈统编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整合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识字启示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基于期待视域理论确定诗歌教学内容的研究
印度汉娜,一定要民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