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融入产品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研究

2022-07-16 11:51刘乙诺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18期
关键词: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专业

刘乙诺

摘 要:通过对我国高等院校的产品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的研究,探讨在设计教学中渗透地域文化的意义与紧要性,通过文化与教学的融合促进所在区域文化的宣传与发展,以期助力地区文化经济的发展、创新和传承。

关键词:地域文化;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8.089

1 高校产品设计专业教学现状

全国本科阶段开设产品设计专业的院校有340余所,它早已不是一个新兴专业,也越来越受到各大企业公司的重视。高等院校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要培养适应社会、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随着社会发展中对艺术类设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在社会金融和设计教育创新改革的背景下产品设计专业得到了迅速地成长,国内许多院校都对产品设计专业的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

对国内高校的产品设计专业教学情况进行调研,不难发现教学模式单一化仍然是最主要、最严重的问题。一些院校在课程设置上缺乏新意、如出一辙,没有突显出自身特性。产品设计专业本身是较为复杂且科学的实践性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技术与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的陈旧化和理论化会限制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现在是高度信息技术化的时代,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是与时俱进的,与社会发展相统一,设置相应的教学实践环节将先进的产品设计理念与教学形式进行有结合,才能给学生营造良好的专业学习环境。有些高校选择通过理论教学的形式进行课程考核与教学评价,缺乏对学生设计实践能力的考核,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设计专业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很难传授给学生高质量的设计技能。

设计是要立足于客观实際的创造性活动,也是立足于地方社会发展的创造性活动,不同国家和地区因其文化发展与影响力的不同,设计服务的对象也不同。因此产品设计的受众群体具有差别性,群体的特点与偏好存在较大的差异。现代设计教学普遍会为了迎合全球化趋势,在开创设计类课程时自发地调整文化差距,课程呈现趋同化,导致了现在设计教育缺乏对所在区域文化内涵和地方文化特色的挖掘与融入。目前高校中的设计类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多是将国外等优秀课程资料与设计案例引入所授课程的教学资源中,虽然能够在设计创意与构思等方面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方向,受到更多的设计启发与构想,但长此以往会使得学生对本国本土文化及市场需求了解偏少,最终在自主设计时也很少会运用本国文化元素。很多设计基础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普遍表现学生的设计作品与地方创新文化建设形成了脱节,设计成果不能用于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并且由于设计教学没有与所在地区的实际相结合,导致艺术院校设计教育与当地经济发展相悖,学生能力跟不上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毕业生较难适应实际工作岗位。

2 地域文化融入产品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原本“冷门”的地域文化也逐渐变成了“热门”。早在20世纪初,我国政府就认识到了“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而信心方面属于精神层面,也就是文化问题。欧洲发达国家通过文化立国等战略,在经济危机时期利用文化的逆市发展,形成文化和文化产业迅速崛起,实现了用人文精神去创造经济奇迹。冯骥才曾在《津门谈年俗文化》中说 “如果文化消失了,民族也就没了”。社会逐渐向现代化发展,民俗等实物却一步步变得日渐式微。冯骥才深感惋惜:“民族的亲和力有很多事靠我们的民俗维持下来,民俗不是看的,不是与我们无关的,而是与我们紧密相连的。它虽是潜在的、无形的,却是一种自发的情感,这种团结的情感到关键的时候就会生发出来,这种无形的力量是真正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文化自信,它是国家、民族成长中恒久的力量,作为华夏儿女应该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中华文化。文化自信的基础是地域文化的发展,国内不同的地域文化因其特色鲜明的特点,浓缩了中华文化的精华。这些地域文化在我国的很多区域内长期发挥着重要的文化影响,经过岁月的洗礼,形成了极具价值和意义的中华瑰宝。

高校作为知识传播与文化发展的重要阵地,人文教育也是当前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地域文化自身的特殊性能够使得该区域内的高校学子感到熟悉,接受程度也较高。高校教育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服务地区经济发展,地方院校的生源普遍来源于高校所在地,大多数毕业生也会决定在本地就业。学生认识和热爱所在地区的地域文化,从中汲取优秀的文化养分与艺术熏陶,唤醒自身的文化信息,是增强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切实有效的途径。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结合“十四五”规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地域的文化消化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地域文化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对此进行思考,不难看出产品设计专业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专业教学与实际结合、与市场结合、与企业结合等。只有在产品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中重视专业课程与地方文化特征之间的关系,并关联到具体课程的教学方法实现文化植入性的讲授,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完成相关设计任务,进一步实现将所在地区的地域文化元素与优势产业资源进行整合,师生共同合作开发出实用性强且形式多样的地域文化系列的主题特色文创产品。

高校产品设计专业在教学中应该重视文化育人,吸收所在地区的区域文化精髓,依托独特的地方文化来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随着时代的发展,产品客户也不再满足于产品的基本功能和普通的外观造型设计,客户对产品需求的增多,促使从事产品设计专业的设计师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越来越多,更加注重产品与文化元素的结合,将地域文化与产品设计相结合可以促进产品在该区域内的销售量与客户的喜爱程度,同时能够对该区域的地域文化起到良好的传播与发展作用,助推城市形象宣传、地域文化传播和旅游资源推介,不断提升城市品牌知名度,实现文创产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高校教育本身就有服务于地方的职责,不仅于地方经济,更应该是将地方文化发扬光大。地域文化本身是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特殊文化,在不同的时期会由不同地区的人们创造出来。地域文化可以为产品外观设计的色彩运用、产品形态的造型创作、细节造型的创新塑造等专业教学提供丰富的创作与设计资源。目前大多数高校的产品设计专业在教学体系中对地域性文化的渗透性不足,缺乏文化特征,无法为区域文化经济产生理论研究的助力与输送合格的文化产品设计的相关人才。深入挖掘和理解地域文化的内涵,将地域文化与设计教育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文化创意设计水平,同时避免了目前普遍出现的教育同质化的问题,在促进文化发展和文化传播的同时,也为产品设计人才的养成供应了新的设计思路。

3 地域文化融入产品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研究

3.1 凝练文化自信的产品设计专业教学思路

在很多重大场合中习近平总书记常常强调文化的重要性,旁征博引地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渊博,引起了中国文化的热潮。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节拍,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满怀信心,傲视群雄。

如今,文化已经变为全球领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维度。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我国拥有悠长的历史和辉煌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基之一就是分布在我国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4多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不同地区的人民用他们勤奋的双手与辛苦的汗水培养出各放异彩的地域文化。

随着中西方教育文化融汇后,我国产品设计专业的教育也处于改革时代,旧的模式已经支离破碎,新的教育模式尚没形成,急需推进教学改革。国家的文化和气质能够影响到国家的教育理念。将文化自信与地域文化特色作为核心,进行产品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强调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平衡,鼓励教师从事以研究为目的的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对文化元素的研究水平。

高校是社会真实写照的缩小版,老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会无意识地将自身的思想、行为模式以及价值观无时无刻地影响到学生。在学校里,教师是推动学校教育的灵魂人物,其价值观点或教学信念会自然地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方面饰演着主人公的角色。教师自身具有文化自信以及多元文化理念,能够时刻回应给学生文化自信的理念影响,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学习理解与兼容能力,极为有效地避免学生对文化自信力不足而导致无法正确、全面地认识与了解本土文化。因此,文化自信应该是教学理念中重要的一环,在教学中承载着增强文化自信力的助推器。

3.2 融合地域文化的产品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

对产品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研究,将地域文化的相关内容编入课程理论基础知识当中,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通过理论讲授与案例讲解全面了解所在地区的地域文化以及国内较显著的地域文化的相关内容,如东北地区在冰雪季节时所呈现出的独特的自然、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等,这些文化元素特征与南方地区截然不同,这些地域文化元素迫切的需要宣传到气候不同的国内地区甚至全世界,通过对课程教学内容的讲解,指导学生将这些地域人文和自然资源运用艺术的方式转换形成设计的创作元素,并通过设计实践创造出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文创产品。

在产品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添加地域文化教学环节,根据教学要求合理拟定教学规划。目前以地域文化艺术为主的教学模式在国内高校中并不多见,因此教学中要利用一切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进行相关设计训练。设计课程不仅要时刻紧随时代发展的潮流,保持前瞻思维外,还要体现出地方独特的文化元素。增强对地域文化的研究、整理,是发扬地域文化的首要任务。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可以根据课程需要将相关知识点的讲解结合到实践活动中,组织师生开展考察、采风、调查等活动,挖掘所在区域的相关文化资源与内涵,引导学生切身地感受到传统地域文化的深刻内涵。

传统文化中的地域文化作为高校产品设计专业的课程资源进行收集与归纳、转化与利用、创新与传承等,能够有效将高校设计类专业教育从知识育人提升到文化育人的阶段,加强了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理解,同时加强了区域传统文化资源与高校设计类专业教育资源之间的互动。

3.3 探索文化融合的产品设计专业教学方式

根据文化的自身特点总结出产品设计专业课程融入地域文化特色的教学原则,并参考地域文化的特殊性适当的进行调整。教师在课堂的讲授过程中要强调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运用,理论基础知识教学完毕后,将国内知名的地域文化或高校所在地区地域文化的相关元素作为设计理念对学生进行传授与讲解,结合地区传统工艺美术品种,以现代的设计语言,引导和指导学生掌握对地域文化元素的提取和运用方式,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产品设计中,把产品属性和本土的地域文化相结合,指导学生不能单纯运用该文化中单一元素的外形要素或是将文化元素进行变形与简单的挪用,主动积极地去尝试和练习如何在产品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的内涵,要将地域文化与现代表达相融合,活化旧的特色文化形式,倡导学生在表现形式上大胆创新,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创新能力赋予地域文化元素更多的创造性。

结合高校所在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特色与方向,充分利用师资优势及地方优秀工艺美术大师等特色资源,立足地情和市场需要,形成校企地协同研究的地域文化教学模式,在课程的实践环节里添加地域文化的设计任务,组织师生组建设计团队,通过资料查找、案例收集、网络信息采集等形式,将所在地区的地域文化及其特铯元素进行梳理和归类,实践考察过程中,教師要指导团队立足专业知识,结合自主创新,对相关地域文化的文创产品进行内涵分析,对产品特点、加工工艺技术等进行相关调研,以切身实际行动践行“工匠精神”,将其丰富的设计资源合理运用到方案设计中,实现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密切结合,设计研发出极富特色并兼具实用性的地域文化产品设计,并将课程教学的相关成果与地方的相关文化建设项目进行对接,并与地方文化产品生产企业深度合作,开发和生产能够代表和宣传当地文化的创新的文创产品,供给相关平台进行展出及销售,创新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当地区域文化的活态传承。

充分考虑文化融合的特殊性以及产品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的自身特征,联系应用型大学产品设计专业课程评价体系的要求与潜移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地域文化融入后的专业课程评价体系的要素和原则,从多元化、科学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符合文化融合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保证产品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避免了教育同质化和学生缺乏实践能力等问题,形成一套具有实践指导和推广价值的产品设计专业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融合教学体系。

4 总结

文化对于任何一个区域来说,都是其发展的一种助推器。文化自信更是一个人对国家与民族自信的力量源泉,其核心就是地域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地域文化与产品设计专业教学的联合探究是需要先宏观认识整体后,再剖析其外在表象,从而发展地探索问题的本质,只有在高校内传承和发展地域文化,将地域文化作为产品设计专业课程资源进行挖掘、归纳、转化、利用、创新、传承,将地域优质文化资源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既推动了地域文化的的传承和艺术的创新性再创造,有利于高等教育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所需的专业化人才。

参考文献

[1]苏大伟,李玥.关于把长白山文化引入设计教学中的探讨——以现代包装设计为例[J].艺术教育,2019,(12):149150.

[2]戚剑玲.文化自信背景下比较文学课程教学理念研究[J].教育观察,2018,7(15):810+64.

[3]孙真真,陈铭,吕建华,等.新时期高校产品设计专业教学困境与对策[J].美与时代·城市,2015,(5):119120.

[4]邹志娟.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旅游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以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为例[J].工业设计,2017,(3):7274.

[5]周祺,李晓英,余飞,等.工科工业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结合TRIZ理论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3,(44):160161.

[6]文婷,贺东梅.现代化视域下我国职业教育文化自信的提升[J].职业技术教育,2018,(5):6770.

猜你喜欢
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专业
智能产品设计
《冷·暖》
《教堂之夜》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