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院校统计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

2022-07-16 11:51张馨文马敏娜杨柳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18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统计学

张馨文 马敏娜 杨柳

摘 要:随着课程思政的提出,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逐渐改变,知识储备、科学思维、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显然更加重要。统计学课程是财经类院校必修的专业课,课程包含大量哲学思想、统计学课程思政建设对统计学理论体系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统计学人才培养成果。应用型财经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因此,课程建设必须要结合不同专业学生学科背景,设计以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反思为路线的课程建设路径,并在整个过程中贯穿思政教学元素,以此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统计学;课程思政;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8.092

社会大变革时代,国际社会关系变幻莫测,大学生作为国家培养的人才,社会的建设者,必须担负起时代的重担。为培养一批思想先进、心怀家国的有志青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纲要》指出高校的育人作用不应该只体现为知识的传播,作为人才输出的主阵地,高校更应将立德树人作为发展目标,也就是说本科教育要同时注重学生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及价值观的形成,三者应有机融合。

大数据时代,各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数据的支撑,数据分析能力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必备技能之一。统计学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探索客观发展规律为主要目标,为财经类院校学生打下了数据分析的基础。统计分析不仅要求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拒绝弄虚作假,还需要辩证地看待客观现象。仅以知识传授为主要课程目标是当前高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误区,易导致课程育人的作用的缺失,因此专业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重构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反思,通过上述四个层面进行深入思考课程思政的改革,将高校育人效果落到实处。

1 贯彻统计学课程思政理念

课程思政理念是协同育人。学生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实现了育人与教学间的有效联结。

专业教师应强化协同育人的理念,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统计学教师不应将知识传授作为教学的唯一目的,而应将知识融入于学生成长作为其教书育人的高阶目标。学生若不能将专业知识内化说明教学是收效甚微的,反之,精彩的统计课程不仅能够让学生体会数字之美,还能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分析方法,提升逻辑分析能力,提高对问题的把控力。在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理念下,激发学生洞察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以辩证的思维方式对事物进行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以事實数据为依据,运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客观、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既能做到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也能够促进对社会经济问题深层次的理解,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在实践中体会为学、为事、为人的道理。可见,统计学课程思政联结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社会情感,帮助学生树立了良好的价值观、培养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将全面育人体现于学生成长阶段。

2 发掘统计学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基于协同育人理念,教师应深耕课程内容,将思政元素根植于专业理论中。高校教师需要深刻领悟人才保障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确其自身职责,这关乎国家兴衰发展,责任重大。教师应将立德树人视为职业目标,凸显出课程中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因此要以统计学课程特点为前提,通盘考虑课程思政的融入点。

2.1 了解统计发展过程,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统计活动产生于结绳记事时期,发展成为一门科学历经了上千年,如今这门科学已应用于国民经济、人口等诸多领域中,这是众多统计学家不断探索及论证的结果。统计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生活中形成的对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认识,统计来源于实践,又进一步指导实践。统计发展史讲授过程中可以融入前人对知识的态度,让学生体会到对知识的渴求及探索于社会发展的重要,帮助学生认识到知识无国界,知识的交流及应用可以拓宽其边界,更好地服务于全人类,使学生建立自信及大度的胸怀。蜿蜒曲折的社会发展过程总会看到科技的身影,统计分析工具也逐步完善,虽然众多统计分析工具各有优劣,但整体来说分析过程越来越便捷,结果展现越来越直观,这说明好的解决方案能够将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进而体会生活的真谛。简而言之,统计发展史中蕴含了众多人文元素,帮助学生提升了人文素养。

2.2 学习统计调查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做事态度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统计调查过程中搜集的大量数据为相关人员做决策提供了参考,然而,调查过程中若因疏忽产生偏差,则数据将不具代表性,最终导致全盘皆输的局面。1930年,毛泽东等同志开展“寻乌调查”,从政治区划、交通、商业、旧有土地关系和土地斗争五部分进行了详尽论述,充分了解了当时中国农村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农村为根据地,逐步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最终使革命走向胜利。相反,同样是在20世纪30年代,《文学文摘》关于美国总统选举结果的预测却发生了重大失误,该预测按照电话号码选出1000万调查对象,虽然样本量足够大,但是忽视了那个年代能够用电话的用户多为富裕阶层,而将支持罗斯福的广大工人群体排除在外,正是这一疏忽导致预测结果出现严重错误,《文学文摘》也在不久后宣告破产。由此可见统计调查结论是否准确及时和完整取决于整个统计工作的严谨程度,严谨的工作过程可以培养了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2.3 参与统计整理过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统计整理是统计工作的第三个阶段,它可以使数据更具条理化,同时可以大大简化数据,更易发现数据中所蕴含的信息,为后续的统计分析提供思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结合社会经济问题,以真实可靠的数据为主要“原料”,引导学生用统计数据来发现问题、展现问题。如乡村振兴问题,能源消耗问题等,是当下的热点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现代技术手段查找相关数据,制作次数分布图,充分挖掘数据中蕴含的信息,从差异性的角度分析我国城乡发展特点,能源消耗分布特点等,帮助学生学会用数据说话,更直观地感受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认识到我国在国家治理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4 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统计分析中的描述统计包含了集中趋势和离中趋势两部分内容,其中集中趋势反映了事物的共性特征,而离中趋势则反映了事物之间的差异性。个体间虽然具有差异,但是却总是包含着总体的共同特性,集中趋势的测度可以抽离出个体间的差异,从而发现总体的共性特征,而离中趋势的测度则可以反映出差异程度。

共性和差异是事物存在分析价值的前提,通过个体和总体,共性与差异的对比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学会通过大量事实辩证的了解事物。

统计分析中的统计推断往往是利用样本信息估计总体的一个过程,是一个通过局部认识总体的过程,体现了哲学中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同时事物的整体与局部之间是有机统一的,看待问题必须要做到全面客观,这样才能做出准确推断。统计作为一种数据分析方法,更倾向于将客观事实抽象为数学关系,但作为方法论学科,这其中也蕴含了大量的思维方法,教师结合讲授数据分析方法和思维方法,使这些方法成为学生处理问题的关键手段。

3 改进统计学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课程思政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认真设计课程思政的各环节的教学方法紧急且必要。统计学课程思政虽有大量前人探索的成果,但是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间欠缺紧密度、授课内容生硬、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未能达到预期等,说明授课环节还需进行更加细致的设计。

统计学课程思政多存在于课堂讲授环节,而对于课堂讨论环节、实训环节、论文及作业环节较少有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入,且教学方法上多是以教师为主导,为使统计学课程思政达到育人效果,教学方法上需要进一步创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受思政与专业知识融合产生的巨大能量。如: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全过程,让学生具备发现社会问题的洞察力,结合运用哲学思维和统计方法搜集数据并进行科学分析,辩证地论述分析结果,通过实践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于社会而言是存在价值的,激发出学生的责任心及使命感,发挥更多力量,实现课程思政走出教室,使学生成为心怀家国之人;又如在作业环节中,可以充分利用线上资源,让学生预习知识点,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考这其中蕴含的思政内容,做到教学相长。课后利用相关教学平台进行线上讨论,提升学生思辨能力,使课程思政并存于线下及线上教学中。

4 重视统计学课程思政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通过教学评价及反思解决已出现的问题,发现新问题,并寻找最优解决方案。作为高校教育新理念,课程思政拓宽了教师的专业领域及边界,若想在课程思政中取得预期的育人成果,必须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总结经验、记录经验、累积经验、不断完善,这必然不能脱离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及反思。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教师应做好每一节课的课后评价及反思工作,通过复盘整节课的授课过程,准确把握实际授课效果与预期的差异,择优从之,择劣改之。

当前有关统计学课程思政建设有着相当丰富的资源,但各类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因此对于每一位专业教师而言,没有能够直接照搬的经验,但可以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形成适合于自己的课程思政内容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当前统计课程思政内容很多都脱离了学生的学科背景,割裂了专业内容与思政内容,既不利于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也不利于学生体会思政内容,反而“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局面。对于财经类院校来说主要培养经管类专业学生,因此,统计学教学过程应以经济社会问题为大背景,利用社会经济现象及数据,培养学生结合运用统计思维及哲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认识社会发展现状,让学生在无形中了解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脉络。深刻领会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国家取得的巨大成就,将爱国情怀根植于学生心中。

5 小结

课程思政作为近几年重点的教学理念,对专业课程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及挑战。统计学课程重虽然蕴含了大量的思政元素,但并没有可照搬照抄的直接经验,可见课程建设任重而道远。专业教师需结合财经类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考虑学生學科背景,转变教学理念、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反思,只有沿着这样的路径进行设计,才能够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邱小燕.课程思政融入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06):142143.

[2]张澜,刘宝璋,刘娟,等.系统设计 三方联动构建财经特色课程思政教育体系[J].山东教育(高教),2020,(12):2829.

[3]刘伟杰,师海娟.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实践路径探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0,(11):3335+89.

[4]赵健.课程思政理念下“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路径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5(05):9296.

[5]王萍萍.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统计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9,(18):4344.

[6]李麟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困境与破解策略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08):7475.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统计学
关于投稿的统计学要求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本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本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