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近代哲学感知理论及批评

2022-07-16 08:40杨文君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15期
关键词:现象学批评

杨文君

摘要:感知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意识类型之一,胡塞尔赋予其奠基性地位。自西方近代哲学发生认识论转向以来,其研究集中于对认识相关问题及其真理等问题进行阐明,对认识问题的不同看法形成两个对立的派别。经验论哲学注重感性经验,认为一切认识源于感觉经验;唯理论哲学强调理性认识,认为认识源于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或天赋原则。紧随其后,德国古典哲学对认识的各阶段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克服了理性与感性的对立,在此基础上后人在唯心主义视角下对自我认识进行辩证演绎、对绝对同一的宇宙精神进行理智直观、对绝对精神的演进过程进行辩证演绎,为胡塞尔对意识的研究与感知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思路与经验。胡塞尔则在此基础上深入到纯粹意识的内部追问感知意识的普遍规律与本质。

关键词:感知理论;批评;现象学;胡塞尔

一、经验论与唯理论哲学的感知理论及批评

西方哲学经由中世纪,与中世纪哲学对主观精神世界的关注不同,近代哲学转向对主客体、思维与存在关系的研究,以理性精神为核心,实现了哲学中心向认识论的转化。认识论的研究集中于对认识相关问题及其真理等问题进行阐明,对认识问题的不同看法形成两个对立的派别,分别是“对感觉经验进行概括和提升的基础上制定了经验归纳法而形成的经验论哲学,与以天赋观念与天赋原则作为逻辑起点而发展了理性演绎法而形成的唯理论哲学。”前者注重感性经验,认为一切认识源于感觉经验,后者强调理性认识,认为认识源于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或天赋原则。

(一)经验论哲学的感知理论及其批评

弗朗西斯·培根为了消除各种思想偏见,通过四种假象的的强调,坚持把认识的起点与来源确定为感觉经验,经过逐步的认识过程实现对规律的理性的认识,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二者之间寻求一种协调关系。显然在此可以看出感觉与知觉在他的理论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他对感知的的重视,但他并未过分的夸大感觉经验的作用,而是寻求感性与理性认识之间的协调,让他不至于陷入独断与不可知论。

霍布斯继承培根的经验论传统,把感觉经验也作为知识的开端和来源,“他说:“知识的开端乃是感觉和想象中的影像,如果现象是我们借以认识一切别的事物的原则,我们就必须承认感觉是我们借以认识这些原则的原则,承认我们所有的一切知识都是从感觉获得的。””虽然他强调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但他在《论物体》中对感觉下了定义,认为“感觉是一种影像,它是由感觉器官中向外的反应和努力造成的,是由对象向内的、多少持续一段时间的努力引起的。”在此他把感觉产生的原因归为外物对人的感官的努力,这种努力也即外物对感官的压力,这种压力作用于大脑形成向外的反压力,人由此就感觉到了影像,这种影像就是感觉,但他对感觉的这种观点是粗朴的,带有机械论特征。

洛克指出知识各方面所有的一切材料都来自经验,并且一切知识都是源于经验,并对经验进行了细分,包括以外物为对象的感觉,以及以心灵为对象的反省,但其理论隐含逻辑矛盾。虽然他对感觉和反省进行了明确的划分,把外在物体与心灵区分开,但他指出我们对外物的认识是在外物对我刺激后产生的印象,我们获得的是感觉印象,我们直接把握的是感觉印象而非物自身,心灵与外在事物及世界形成明显的分界,外在对象只能作为印象被我们把握,陷入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困局。

贝克莱发展了洛克的感觉与反省的观点,将其改造为关于触觉与视觉的理论,指出前者是客观绝对的,后者是主观相对的,将事物说成是来自不同感官的各种观念的集合,把物体的性质转变为感觉的观念,广延等第一性质说成是纯粹主观观念,把整个精神世界说成是精神或自我的感知,陷入了一种主观唯心主义。

休谟把经验论原则推向极致,否定了因果关系的客观性与必然性,把认识的前提和基础定位于感觉经验,并认为思想观念来自于经验,并把通过感觉经验而获得的东西称为知觉,将知觉区分为印象与观念,并指出了认识过程中印象的优先地位,但最终却抹杀了观念与印象的区别。

总体说来,经验论哲学都强調感觉经验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把感觉经验作为认识的重要来源,并且突出了感觉在知觉中的重要地位,强调感知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感知更高的知识得以产生。

(二)唯理论哲学的感知理论及其批评

由笛卡尔创立的西方唯理论哲学拉开了近代哲学的帷幕,与经验论哲学相比唯理论哲学更多的沾染了经院哲学的气息,表现在其对抽象思辨和形而上学体系的执着上。经历了从笛卡尔、斯宾诺莎到莱布尼茨的思想变迁。

笛卡尔通过普遍怀疑瓦解了与感官相关的认识的可靠性,从而建立起“我思”的确定性,将“我思”作为哲学的绝对起点,使自我意识觉醒。他认为感觉观念不可靠,通过天赋观念与理性才能获得真理性的知识,但其理论存在不可克服的二元论的倾向。

斯宾诺莎从唯一实体——“神”出发,指出唯一实体具有思维与广延的两种独立属性,两种属性虽各自独立但却完全同一,进而指出身体与心灵也是彼此独立却又协调一致,从身心平行论出发否定了感觉经验是正确知识来源的观点,区分了想象、意见、理性知识与直观知识的认识层次,各层次的认识可靠性逐级上升,直观知识最具可靠性,但他以直觉来说明观念可靠性的方法带有神秘性。

莱布尼茨认为天赋的并不是现成的观念,而是一种能力,观念、真理或潜能等天赋在我们心中,但这些并不是现成的而是潜在的潜藏于我们心中,要靠外部感性的加工,二者结合才能形成我们的知识。他指出反省的对象就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在进行知觉活动前有一种微知觉早已存在于心,我们必须承认这些天赋的微知觉,它是我们感觉不到的东西,只能通过理性的反省才能认识。但他的微知觉来源未弄清楚,其感知理论缺乏必然性。

总体来说唯理论哲学强调人的心灵的理性能力,他们认为理性能力既是人的本性又是有关世界的真理的源泉,他们缺乏对感性的现实生活的关照,只对感觉与知觉的层次进行区分,认为主观感觉和激情作为发现真理的手段没有多大的价值,而是从天赋观念或天赋原则出发构建形而上学理论。

二、德国古典哲学的感知理论及其批评

德国古典哲学中康德在感性内部划分出形式与材料,对认识的各阶段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克服了理性与感性的对立,在此基础上后人在唯心主义视角下对自我认识进行辩证演绎、对绝对同一的宇宙精神进行理智直观、对绝对精神的演进过程进行辩证演绎,都为胡塞尔对意识的研究与感知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思路与经验。

康德在经验论哲学与唯理论哲学的思想基础上融合了两派的观点,对感性、知性和理性进行了区分,并且克服了理性与感性的对立。在康德看来“感性是我们的身体受到刺激时的接受性,而知性是一种自发性,即对感性直观进行思维的能力。”由此看出感性是一种被动接受性,通过感性主体获得了杂多的感性材料,但接收的杂多材料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经过先天时空整理的。从这种角度来说感性不仅仅是被动接收刺激的能力,它同时又有对印象进行综合构造的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时空对感觉材料的综合统一,感觉材料经过时空归整而成为现象。此时形成的对象还不是真正的对象知识,要形成真正的知识还得依靠知性的统一与综合,

康德对感知理论的创建在于其区分了感性材料与纯粹直观形式,感性材料通过时空整理后形成感性直观,感性直观与知性相结合而产生知识,由此我们才可以认识一个外部对象。并且他还对感觉和知觉进行了区分,他指出“知觉乃是经验性的意识,即其中有感觉的意识。”这里他把知觉看作是与感觉有同等地位的能力,但是它并不是独立的认识能力,但他的“感性、知性、理性的区分只是按心理学的方式直接列举,而非根据概念逻辑必然地推演它们。”

在康德的影响之下,费希特高举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大旗,对康德的思想进行了批判,他不接受康德的“自在之物”设定,认为自在之物与表象的分离会导致怀疑主义。因此在发展康德的主体性自我思想的基础上,他把自我作为一切经验事物和知识的前提,自我就是绝对自我,绝对自我是认识的先验根据。在此基础上他提出知识学的基本原理,把自我意识与自由意志合二为一,他赋予了自我相当高的地位,赋予自我能动的创造行动的性能,“他把康德的范畴体系改造为辩证发展的模式,从先验自我中推演出范畴,自我的认识能力也是由自我的活动所推出来的,理论自我的认识活动包括感觉、直观、想象力、知性、判断力与理性几个阶段。”在自我对非我的设定和逻辑推演的作用下,把自我的认识过程辩证的演绎出来。虽然这是哲学史上首次对认识过程的辩证演绎,但其演绎还只是外在性的,把认识活动的产生建立在非我对自我的限制上,而这两者只是分离的。

谢林对费希特主观唯心主义进行修正,确定了位于自我与非我之上的绝对同一概念,指出“绝对同一”是绝对理性或宇宙精神,主体与客体的绝对无差别性就建立于此,它是沉睡的宇宙精神,区别与规定就依赖赖于这种精神的苏醒,如此他发展出自己的自然与先验哲学。他的先验哲学实际就是研究自我意识的客观创造性历史,这一过程分为认识、实践和艺术。在认识阶段他把自我意识的过程描述为从感觉、感性直观、反思到意志的不断对立又同一的过程,而自我意识的对立同一的发展过程就是认识活动的发展过程,对立同一的发展过程首先由感觉开始,这一阶段自我还未意识到自身受限是由自我意识活动产生的,但自我能直观到自身受限制,这种受限制的直观就是感觉。其次,自我在感觉中受限制的同时又极力摆脱限制,这就是创造性直观的阶段,它也是一种理智直观,此阶段中“感觉的主体性己变成自我之对象,在空间中表现为实体,在时间中表现为偶性,此两方面分离时构成同一个对象之活动,即“原因”与“结果”。”最后,由因果性的交互作用推演出知性的范畴,再由反思活动产生出概念,通过判断抽象使对象与意识达到意志同一。意志还可向意识的最高阶段理智直观发展,理智直观中所有的区别都消融了,达到了具体的意识,表现为艺术直观。他把辩证法发展为理智直观的辩证法,但是他的理智直观依靠的是少数天才,它只是偶然性的,缺乏普遍性,是充满神秘主义的理智直观,无法逻辑证明。

黑格尔发展了谢林的绝对哲学,从主客体的绝对同一开始其理论创建和发展,但他认为不是通过传统的形式逻辑,而是通过具有能动内容的辩证逻辑,他把谢林“绝对”的直接性发展为有斗争的自我否定性,发展为一个矛盾的过程。他将各门学科结合为一个庞大的体系,并把辩证法作为贯穿其中的规律。他的感知理论思想是包含在《精神现象学》这部著作之中,他对绝对精神知识的发生阶段进行了详述,他在《精神現象学》中指出感性确定性是最直接的意识,感性确定性就是指关于感性对象在某时某处存在的认识,它是把主体和客体、我与对象直接区分开来的感性认识,这种认识具有确定性,但是这种确定性是最难确定的,其确定性是不能言说的,一说它就不是了。

黑格尔对其感知理论的发展,是建立在其辩证逻辑或辩证法规律基础上的,他对感性确定性等认识能力或阶段的划分比康德的划分更加细化,对胡塞尔感知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哲学史经验。

三、胡塞尔现象学对感知理论的发展

以上感知理论也是胡塞尔感知理论的间接或直接的来源和理论基础,胡塞尔正是在批判性吸收和借鉴中发展出了自己的感知理论。胡塞尔继承布伦塔诺严格科学的哲学理念,但对他以描述心理学作为哲学基础的观点进行了严谨的批判,在批判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描述现象学,并且以全新的哲学方法去探讨必然性的真理问题。胡塞尔的感知理论经历了阶段性的变化,具体来说就是描述现象学时期和发生现象学时期。由此来说《逻辑研究》时期的的现象学分析被称作“描述现象学的分析”,《经验与判断》时期的分析称为“发生现象学时期”。依据胡塞尔前后期两个重要文本,对感知理论进行阶段性分析,以体现出胡塞尔哲学思想前后期的动态变化,以期对感知理论进行整体的把握。

胡塞尔指出:“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证明在静态的和动态的充实或认识之间的无可置疑的现象学区别。在动态关系中,各个关系环节与那个将它们联系在一起的认识行为是在时间上相互分离的,它们在一个时间构形中展开自身。在作为这个时间过程之持恒结果的静态关系中,它们处在时间的和实事的相合性中。”这就意味着认识或充实的分析有静态与动态之分,前一种动态关系中,认识的各个环节在时间上是分离的,后一种静态关系中认识是在时间与事实相合中完成的。《逻辑研究》的第五研究主要是从意向分析的角度切入,从“充盈”与“质料”,也可以说是“被给予者”与“被意指者”的相合关系中来讨论意识,这是在意识已经发展成型的基础上进行的分析,是一种静态的分析,这是意识的立义或统摄能力决定的。从此种意义上说感知就是杂多的感性材料被赋予意义或被统摄为一个统一的东西,感知作为最具奠基性的意识行为,是初级阶段的认识。

胡塞尔认为必须对纯粹意识进行现象学描述。在客体化意识行为层次分析中,他指出感知行为最具奠基性的意识行为,所有其他的意识行为都奠基于感知之上。对感知理论的研究贯穿胡塞尔研究生涯的始終。描述现象学时期胡塞尔立足于对意识行为的描述分析。在《逻辑研究》中通过对意识行为的意向关系的静态分析指出“被给予者”与“被意指者”的相合是由意识的立义或统摄能力决定的,从此种意义上说,感知就是杂多的感觉材料被赋予意义或被统摄为一个统一的东西,也就是把某物接受下来并确认为某物;同时,在意向的动态分析中,他通过意指与充实的相合关系的研究,指出达到确切认识的方式就在于意向得到直观的充实。感觉材料与立义的关系就是充实关系,立义就是把意义赋予某物,也就是一种意向的指向,意向得到充实就意味着意向与感觉材料达到了一致。在此基础上,不仅可以对感性对象进行感知,对范畴对象也可以进行感知。感性的感知就是使对象直接显现出来,范畴感知就是对范畴形式的感知。对不同类型对象的感知为意向提供最终的充实,整体和全部的意向在感知中得到了全部的充实,达到了最终和永久的充实,也达到了完满的相即,也即达到了确切的认识。

到发生现象学时期,胡塞尔为了建立逻辑谱系学,指出必须从谓词判断回溯到前谓词经验。原因在于谓词判断是逻辑学的中心。通过一系列回溯,他指出谓词判断的明证性必须回溯至前谓词经验的明证性,研究要以前谓词经验为基础。前谓词经验的研究必须将目光聚集在感知上,他指出在感知的主动发生之前还有被动构成阶段:在预先被给予的场境中通过时间综合与联想综合使得场境的统一性得以可能;在场境中自我显现的东西有一种指向自我的情绪力量,这种力量是一种朝向自我的趋向,这种趋向意味着这些东西对自我施加刺激,以引起自我的注意;当自我主动追求对象时,也会有对事物的非课题性的追求,指向对象的动机是由非课题性的情感引发的,非课题性趋向对象的兴趣也标识出自我的在场。在主动发生阶段,感知实质就是自我对对象的主动观察,由于观察视域与角度的不同,从对象的素朴观察,到内在视域中对象个别性的摆明,再到外在视域中对象关系的观察,都是自我参与进来的主动性的感知活动。

总之,胡塞尔在描述现象学时期的感知分析中指出,感知就是立义把意义赋予感觉材料,而后感觉材料作为感觉内容起着充实感知意向的作用,由此知觉意向的对象被认识到。发生现象学时期对前谓词经验的研究要求把目光集聚在感知上。通过感知的被动发生与主动发生的研究,对象带着愈来愈多的丰富性被展示出来。从前期描述现象学向后期发生现象学的转变有其内在理路,内时间意识的提出使转变得以可能。

参考文献:

[1]胡塞尔.逻辑研究(第二卷)[M].倪梁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2]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一卷)[M].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3]胡塞尔.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M].倪梁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4]陈嘉明.意识现象、所予性与本质直观——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有关质疑[J].中国社会科学,2012(11).

[5]陈志远.胡塞尔想象现象学的早期发展[J].世界哲学,2013(03).

[6]陈志远.感觉和心象的区分——胡塞尔解决想象现象学基本问题的隐线[J].江苏社会科学,2016(03).

[7]方向红.感知与想象的现象学区分——兼谈胡塞尔“先验想象概念的缺失”[J].南京社会科学,2010(10).

[8]陈攀文.胡塞尔意向性理论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5.

[9]刘建岭.胡塞尔的现象学心理学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0.

[10]李朝东.知识起源的前述谓经验之现象学澄清[J].哲学研究,2005(03).

[11]马迎辉.胡塞尔早期现象学中的内感知与反思[J].江苏社会科学,2009(06).

[12]倪梁康.超越笛卡尔——试论胡塞尔对意识之“共现”结构的揭示及其潜在作用[J].江苏社会科学,1998(02).

[13]倪梁康.关于胡塞尔的《内时间意识现象学》[J].中国图书评论,2007(05).

[14] Andrew D. Spear, Intentionality and Indexicality:Content Internalism and Husserl’s Logical Investigations, De Gruyter,2002.

[15]Bill Brewer,“Perception and its objects”,PhilosStu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16]Corijn Van Mazijk,“Kant and Husserl On The Contents Of Perception”, The Southern Journal of Philosophy,2016.

注释:

①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18.

②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30.

③周晓亮.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第四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300.

④赵猛.胡塞尔的具身化知觉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2.

⑤康德著、韦卓民译.纯粹理性批判[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09.

⑥李志科.论黑格尔的感知理论[D].黑龙江:黑龙江大学,2009:15.

⑦李志科.论黑格尔的感知理论[D].黑龙江:黑龙江大学,2009:15.

⑧李志科.论黑格尔的感知理论[D].黑龙江:黑龙江大学,2009:16.

⑨胡塞尔著,倪梁康译.逻辑研究(第二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1023.

猜你喜欢
现象学批评
教育学研究的新方法
现象学究竟是不是一种方法?
做个“用心”的班主任
“挫”而不“折”,逆风飞扬
具象表现绘画方法与理论的再思考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与现象学关系的历史和逻辑考量
印媒:克里访印“批评”莫迪
赛博空间体现现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