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烈士纪念设施教育功能的发挥和利用

2022-07-16 08:53郑锦
民族文汇 2022年47期
关键词:革命烈士烈士纪念馆

郑锦

烈士纪念设施是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烈士纪念堂、烈士事迹陈列馆等,这些设施是是中国共产党非凡奋斗历程和中国共产党人牺牲奉献的历史见证,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纪念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做出特殊贡献的人物而设立的建筑物,是青少年学生、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学习党的历史、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教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生动传播红色文化”。因此在新时期,如何用好这些红色资源,正确发挥好烈士纪念设施的教育功能,对于深入营造崇尚英烈、缅怀英烈、学习英烈、捍卫英烈、关爱烈属的浓厚氛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的实践经验,就新时期烈士纪念设施教育功能的发挥和利用,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加强氛围营造 打造庄严肃穆的仪式感教育基地

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为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单位,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馆区内有纪念碑、英名碑、革命烈士纪念馆、烈士群雕等设施,纪念馆地理位置位于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杭州市西湖风景区内的云居山上,得天独厚的优越环境,使整个烈士纪念设施呈现出一种庄严雄浑、巍峨壮观的气质,这无疑是开展各类红色活动的绝佳场所。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充分依托这些环境优势,加强氛围营造,打造庄严肃穆的仪式感教育基地。一是策划规范有序的敬献花篮仪式,结合馆区环境及自身条件,从队列、站位、程序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要求和细节,制订一套符合場馆实际的规范有序的敬献花篮仪式;二是推出标准有序的烈士公祭仪式,撰写并向团队提供标准化的祭文,加强仪式中各项细节的指导,使团队能得到较强的仪式感教育;三是策划举行庄严的重温入党誓词仪式,专门制作高2米的大幅党旗,为团队重温入党誓词创设良好的环境,将宣誓时的身体角度、握拳的位置、领誓的用句,都作了细化的表述,将内容融入仪式规范化表述中,从而使重温入党誓词仪式更规范、更显庄重性。除了仪式感满满的线下教育之外,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还注重构建线上祭奠场所,依托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线上英名录系统,设计推出了“线上缅怀英烈”专题页面,页面主色调为暗红色,符合红色教育主题,观众们可以选择按照姓名、地区或关键词来搜索自己想查询的烈士,每个烈士均有一个专题页面,在页面上可以执行向烈士献花、鞠躬、留言等各类操作,美观的界面、详实的信息,为观众搭建了一个庄重、仪式感满满的线上祭奠园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氛围营造形式,使革命类纪念馆仪式感教育作用发挥得更充分。

二、深挖红色资源 丰富纪念设施的红色内涵

每一处烈士纪念设施虽然都是静化的存在,但其实每一处烈士纪念设施背后都蕴藏着设计者的独特构思、良苦匠心,都生动向每一名来访者呈现着一段或多个生动的故事。这些资源,都是最重要的精神力量,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尽情展现,从而让更多的观众了解它、读懂它、记住它。例如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设立的纪念碑,其碑高27米,碑身为汉白玉饰面,线条简洁,庄严挺拔,呈“风帆”形,寓含的深意为:浙江革命斗争如“钱江潮”中的航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乘风破浪,奋勇前进。在纪念碑的周边,设置了许多紫铜锻轧的大型浮雕壁,环绕于纪念碑的东西两侧和北面,长82米、高4.5米,蜿蜒曲折,寓意钱江潮水,反映百年来先烈们英勇奋斗的历史。在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内展陈的诸多烈士事迹,基本上也是以静化的展板的形式,文字无非是一些基本事迹史料,但深挖每一位烈士的事迹,都会发现许多让人泪目的小故事:如被誉为“浙南刘胡兰”的郑明德,父亲原是平阳县委书记,受父亲影响13岁就加入中国共产党,17岁时在一次执行任务过程中被捕牺牲,牺牲前囚禁狱中时,她丝毫没有想过自己的安危,从狱中寄出的生命中的最后3封信,没有一封是向组织发出求救信号的,而是将党和同志们放在第一位,内心总是想着怎样为党组织减少损失;著名的抗日外交九烈士之一杨光泩,1938年他受命于危难之秋,出任中国驻菲律宾首都马尼拉总领事。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他为掩护当地华侨及领事馆财产,婉拒盟军劝其撤出马尼拉的安排,誓曰:“身为外交官,应负保侨重责,未奉命之前,绝不擅离职守。”后日军攻占马尼拉,坚守在马尼拉的杨光泩和其他几位中国外交官被捕后拒不妥协,被日军秘密枪杀。这些动人的故事、厚重的红色文化,都是提升烈士纪念设施魅力的重要资源,只有将这些内在的故事展示给观众,烈士纪念设施的展现才会变得更加鲜活,并绽放出时代光彩。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围绕这些事迹开展““百年·百人·百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浙江英烈故事宣讲活动”、“传红色基因 赓续精神血脉”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守红色根脉 听“浙”里故事——学习浙江英烈精神专题思政课、“文物无声 精神不朽——浙江革命文物故事”等教育活动,以生动形式为广大观众呈现了烈士纪念设施背后的崇高烈士精神。

三、提升设施价值 策划符合时代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烈士纪念设施的价值也应不断得到提升,并且理应具有时代性。而如何让一些老设施绽放出时代的光彩呢?围绕烈士纪念设施开展的一些时代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就成为了一种非常好的选择。近年来,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依托馆区各类设施,开展了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取得了卓实的成效。一是依托国旗广场开展主题升旗仪式。每年清明节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就会邀请浙江省大学生国旗护卫队联盟的专业旗手,在国旗广场举行主题升旗仪式,来馆参与仪式的观众们心潮澎湃,深切表达对祖国无限的热爱和对烈士的崇高敬意。二是依托周边红色遗存开展追寻红色印记徒步体验活动。根据纪念馆周边的红色遗存,策划开展“追寻红色印记“徒步体验活动,制作专门的红色地图引导观众通过手绘地图徒步探访裘古怀烈士遗言碑、浙江陆军监狱纪念亭、体育摩崖石刻、英名碑等红色遗存,轻松快乐地在完成红色任务的过程中接受党史教育。三是依次馆藏红色资源开展“探访红色文物”主题探究活动,围绕展厅中的展陈文物(及复制品),根据学生年龄层次策划设计探究卡片,观众在讲解员引导下进行参观学习或在纪念馆展厅中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深入了解探寻文物背后的故事,寻找问题答案。近年来,走进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举行各类瞻仰悼念活动及进馆参观活动的观众人数每年均在10万人次以上,200万人次以上观众通过网上祭奠平台参与线上祭奠活动,每年纪念馆官方网站的浏览人次达30万余人次,微信公众号粉丝数已达10万人次,各类微信推文年阅读量达50万余人次,各类主题教育活动被省级以上媒体转载报道达50余篇条,阅读量合计百万人次以上,进一步提升了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社会认可度。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而烈士纪念设施是纪念这些烈士的重要场所,它是一个国家的“烈士记忆”,关乎一个国家的尊严与形象,更事关一个民族对自身历史的集体认同。作为烈士纪念馆的宣教人员,要在传承纪念和红色教育下功夫,充分利用好烈士纪念设施宣教价值,挖掘设施背后的故事,弘扬英烈精神、开展红色教育、传承红色文化,使烈士纪念设施发挥它应有的功能与作用。

猜你喜欢
革命烈士烈士纪念馆
蒲松龄纪念馆藏书画作品选登
印象·郭沫若纪念馆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掠影
与李大钊一起就义的路友于烈士
印象·老舍纪念馆
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各界群众夹道迎烈士归来
我与《革命烈士诗抄》的往事
始兴县老促会 向革命烈士后裔学生发放助学金
德庆县老促会 走访慰问革命烈士困难后裔
悼北伐阵亡烈士(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