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探索与实践

2022-07-16 10:10郑薇宜
民族文汇 2022年47期
关键词:课程设置中职

郑薇宜

摘 要: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将直接影响中职院校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更直接关系到我国幼儿发育进程的顺畅度和能力的发展。因此,中职院校要跟进教育体系的改革和发展进程,提高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让学生能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有所收获、有所进步,促进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高效发展。对此,本文将围绕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课程设置进行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课程设置

一、引言

科学规划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课程的设置,能够启发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专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促进学生专业知识运用能力的不断提高与发展。同时,教师对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课程设置进行创新和探索,能够利用更加合理、科学的课程激发学生的专业潜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

二、中職幼儿保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

(一)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才供应和社会岗位需求之间供不应求的尴尬境况,使得中职院校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过程中,盲目的向学生进行课程的教授,没有充分考虑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也没有对岗位职责和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调查,在课程安排的过程中,没有真正结合市场需求进行课程的设计和规划导致学生对课程知识一知半解、对课程内容产生排斥感和厌恶感。课程设置和理性的缺乏,也直接影响到了课程知识的连贯性和紧密性,学生没有办法将专业知识所涉及的多个方面进行有效的结合,导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缺乏理论知识的支撑,严重影响了学生专业技能的运用和进步。由此可见,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不科学,是影响学生专业知识水平,降低学生学习自信心,减弱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原因。

(二)课程设置缺乏实践性

中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过度重视,导致教师在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只停留在了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上,没有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实操和实践,导致学生在运用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无法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操作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和难题。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设置缺乏实践性,也会打击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自信心和积极性,降低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热情。同时,教师没能合理的将实践课程与理论知识进行结合,“错失”了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水平的最佳机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专业知识的提高与发展,也使学生失去了深入了解职业需求和岗位技能的重要机会。除此之外,没有实践性的幼儿保育专业课程,如同枯燥的“死水”,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无法让学生在课程中保持高度的专注力,这对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意识观念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三、如何进行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课程设置

(一)结合社会需求

中职院校在进行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要牢牢结合社会对专业、岗位的相关要求和需要,对专业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与引导,提高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教师在进行专业课程设计的时候,也要紧跟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脚步,以创新的思维和全新的模式进行课程指导和教学,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度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参与度。同时,教师要深入了解、掌握专业在社会上的重要性和作用力,并根据调查的相关结果和情况,结合专业知识的实际内容,将二者进行有效的结合,让学生能够在课程中真实的感受到幼儿保育专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以及专业知识在职业中的重要性,启发学生自主提高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结合社会需求进行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课程的设置,能够使专业课程更贴近工作实际,有助于培养学生更加专业的职业能力,巩固专业基础,提高学生职业规划的合理性,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与进步。

(二)注重校企合作

中职院校在进行幼儿保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要将校企合作的学习课程有效的“安排”进其中,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中职院校和教师要积极与幼儿园、教育机构等工作单位进行交流和沟通,定期将学生以交流、实习输送的方式送往工作单位进行交流学习,在进行定期、定向输送前,中职院校和接收单位要对学生的培养制定学习框架,确定课程学习的开展内容和培训目标,根据教育行业的相关要求、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保育员的学习方案,根据方案对学生进行培养和“打造”。同时,学校要根据学生在企业、单位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完善学生的相关计划和课程内容,对学生在单位实习、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专项、针对性的培训和锻炼,查漏补缺,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让学生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更加清楚、直观的掌握到保育员的工作职责,了解工作中的具体操作要求和规范,让中职幼儿保育专业的学生在校企交流的培养模式下不断提高对保育工作的了解和接触,促进中职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启发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逐步培养自身的专业素养,促进学生良好专业态度的形成。

(三)开创实践课程

对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1]。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是培养优质幼儿保育园,为社会行业所需要的岗位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的重要场所。教师在进行中职幼儿保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过程中,要注重通过科学的课程安排,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在专业课程中学到实用的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健全”学生对幼儿保育职业、岗位的认知和掌握。幼儿保育专业是针对“服务”幼儿的职业,教师可以将幼儿心理学、行为学等有关幼儿发育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的课程列入其中,并课程教学和考核课程分数的时候,注重为学生打造有效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景设定的情况下利用专业知识,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掌握,去解决幼儿发育过程所遇见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也能够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摸索到与幼儿相处的最佳方式,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能力,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进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结语

中职院校幼儿保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要准确把握“保障”与“教育”,专业技能,就业导向和整体发展的关系[2]。中职院校要注重幼儿保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教师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思维,深入探究幼儿保育专业在岗位中的实际应用,并以此为基础优化课程规划,提高课程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王艺如.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 河南科技学院, 2020.

[2]李瑾. 中职学校幼儿保育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探索[J]. 好日子, 2022(11):3.

猜你喜欢
课程设置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浙江试点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创业创新导向下的高校动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关于提高军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