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视域下贾平凹《暂坐》中的生存困境

2022-07-17 12:33刘悦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存在主义贾平凹

刘悦

关键词:贾平凹 存在主义 精神废墟 社会荒诞 救赎之悲

贾平凹的创作带有鲜明的存在主义质素,这得益于新时期以来,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和文学观念对我国文学领域产生的影响。贾平凹以自身的生命体验在小说中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他的孤独性具有存在主义的突出特点。在《魂归何处——贾平凹论》中,赖大仁认为“贾平凹是一个灵魂的孤独者和精神探索者”a。从作家的成长道路来看,特殊的政治环境、家庭遭遇使其有一颗羞涩、孤独的心。b作为对时代敏感的作家,贾平凹的创作中所涉及的生存焦虑、价值虚无等问题,与存在主义关注的问题是相通的。贾平凹谈及《暂坐》时说,《暂坐》以因生病而住院的夏自花为线索,以海若为中心,描绘了十多个女子的关系。她们在与个体的关系、他人的关系、社会的关系等种种复杂的关系中找到自己所处的位置。c由此可见,《暂坐》带有鲜明的存在主义特征。

一、精神废墟之象

“存在主义者对人的存在状况的分析都集中在孤独的个人与其主观心理体验上。”d孤独是生命存在的本质状态,没有人能解决固有的精神困境。伊娃在西京的日子里见过很多老者,伊娃发现,只要这些老者退休了,不论有多么显贵的身份、多么富有的家产,随着年龄日益增长带来的身体衰弱,免不了与社会脱节而被人们无视,他们总会感到难言的孤独。孤独是现代人的普遍特征,也是“西京十玉”们所处的精神困境。这群人表面上光鲜亮丽,但个个都有难言的辛酸,虽然都围绕海若热热闹闹行动,每个人都有无法排遣的孤独。她们生活在灯红酒绿的都市,被金钱裹挟,在生存压力中煎熬而感到精神虚无。冯迎是“西京十玉”中的一个,但是小说并没有对她生活的描述,只存在于人物谈话中。冯迎是姐妹们心中绝望与恐惧的象征,孤身一人死于他乡却无人问津,这是“西京十玉”最害怕的结局。

当尼采宣布“上帝死了”时,西方人由此陷入“无家可归”的境地。e因母亲去世且与男朋友分手想重新寻找情感寄托的伊娃从最初的“西京是伊娃的第二故乡,回圣彼得堡和回西京都是回家”f,到结尾的“西京不是我的西京”,体现了伊娃在寻找精神家园时,感到一种被放逐的痛苦,这种流亡是为了逃避孤独。当小唐说她肯定回来、海若为她保留着专属的北斗七星杯时,伊娃因感动而身子轻轻颤抖起来,这是异国的朋友对伊娃这一漂泊浮萍的接纳。海若之后更是将象征姐妹情的玉送给她一块,消解了伊娃的孤独感。但是,孤独非但逃不脱,反而紧紧缠住了伊娃。伊娃在看到员工守则时说这十三条她可做不到,海若说,做不到便做不到,你既是临时员工,还是外国人。初看只觉得二人关系好,再仔细一想,海若以外国人与临时员工作为标准将伊娃与其他姊妹和员工进行分割,无形之间产生了隔阂,伊娃依旧不被暂坐茶庄接纳。在小说结尾伊娃说:“我只说来这里有收获,没想到丢失许多却回去了。”伊娃丢失了什么呢?显然不是与羿光的一夜情,也不是与“西京十玉”的姐妹情谊,而是现代化进程中人们内心的精神归宿。

二、社会荒诞之感

“荒诞是人与世界唯一的联系,把它们拴在一起。”g人处于社会之中,必然会与群体发生关系,人与群体的关系依托于集体群居和都市空间。《暂坐》借真实存在的地点表现人与群体之间的矛盾,揭示个体在群体关系中的荒诞。西京由于过度工业化而遭到严重环境污染,终日笼罩着雾霾,被称为“霾都”。小说中对于雾霾的描写数不胜数,伊娃的到来与离开无处不有雾霾。“雾霾弥漫在四周,几乎成了糊状,浸泡、淹没了这个城。烦躁,憋闷,却无处遁逃,只有受,只有挨,慌乱、恐惧、挣扎在里边。”可见,贾平凹是有意将“雾霾”这一现象作为悲凉的象征,表现西京人在城市中无法避免的生存焦虑,只能被迫接受。小说以“人物+ 地点”的命名方式将西京这一大都市拆解为公共空间、私人空间与处于二者中间的特殊空间并予以关照。无论是棚户区、医院、茶庄等公共空间,佛堂、工作室等私人空间,还是墓地、灵堂等特殊空间,它们都不只单纯作为一种物质空间存在,而是在此之上象征着“政治性权利”的本质。香格里拉饭店中魏总与秃顶在说请人送礼拉关系的事。严念初找王院长办事,送了他银制的茶壶和一万元的特级龙井,并且说通应丽后不要王院长还欠钱的利息,想要凭关系让自己的医疗器械中标。海若在茶庄让小唐为招商大会跑跑门路,交给小唐一张卡,让其送给宁秘书长,在二人的谈话中,海若与齐老板、吴老板等人都有贿赂之举。

萨特指出“他人就是地狱”。在萨特看来,他人是客观存在的客体,在存在之余还对自我构成了威胁,因为“他”是自由的、不受约束规范的物体。在他的“目光下”,“他”可能把“我”变成物,扼杀“我”获得自由的权利。在此情况下,一个人要从他人的目光或他人的地狱中挣脱开来,只有两种途径:一是选择放弃自己的自由,心甘情愿地做别人的物;二是抹杀他人的自由使他人变成属于自己的物,去掌控他人。h父权制社会为了捍卫男性的主体地位,他们会制定各种各样苛刻的审美标准和行为细则对女性进行规范,并通过不断重复和宣扬将其内化成女性审视自我的规范,仿佛女性只应该貌美如花、相夫教子。底层社会的女性受此观念影响,在男性亵玩般的品头论足中穿衣打扮,就连已经上升为中产阶级的“海若们”也依旧以男性审美为标准,穿V 字领、打玻尿酸、整容等无不是为了保持自己的容颜。城市人际社会关系逐渐异化,这是《暂坐》所表现的一个重要主题。应丽后因为严念初介绍,借贷给王院长的朋友胡老板一千万,但胡老板跑路了,出于姐妹情谊她同意不要利息,只要王院長归还本金。但是严念初为了逃避责任,将自己从中摘除,忽悠应丽后签署新合约将自己从直接担保人变为间接担保人。小说中的人们都戴着虚伪的面具与他人交往,这种社交关系充满着虚假,一切以自我利益为中心,从姐妹之间的温情关系,沦落成一种算计、冷漠和斤斤计较。

海德格尔提出“在世的概念”,以“畏”和“烦”揭示人生在世的烦闷、痛苦与焦虑。保罗·蒂利希认为焦虑的产生原因包括“如果威胁到道德上自我肯定,会对谴责和罪过产生焦虑;如果威胁到精神上的自我肯定,会对空虚和无意义产生焦虑”i。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一些人的道德逐渐沦丧。夏自花无名无分地做了曾姓老板的情人,并为其生下一子;辛起婚内出轨香港老板,为谋求更多财产,她意图取得精子做试管婴儿奉子成婚;严念初与六十岁的收藏家离婚后却被前夫发现孩子根本不是他的……“西京十玉”在精神上迷茫空虚,美丽风情的外表下掩藏着自私自利的极端个人主义。她们只想肆意妄为地追求自主,关心既得利益,《暂坐》中这一类病态的人不在少数。文联换届,组织上要大画家王季做主席候选人,当这一风声传出时,网上立刻出现诽谤王季的文章,经查明是同行焦效文所为。“西京十玉”们穷尽一生都在追求自主,但是现实给她们当头一棒。应丽后被碰瓷时向周围人求助,但那么多人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帮忙。司一楠说:“街上嫉恨你的人数不胜数,还指望谁会伸出手帮你呢?”

三、绝望救赎之悲

经济的独立和生活的富足并没有给“西京十玉”带来真正的自由,她们还有无法实现的愿望,精神的空虚落寞与灵魂的无处归依让她们陷入无家可归的迷茫状态,为了改变所处的困境,她们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克尔凯郭尔在谈及人的自由选择时,提出著名的三阶段论:“人生的选择包括美学、伦理和宗教的选择。”j“活佛”是宗教的象征,为了追求高奢的物质享受、渴望精神独立自主以及期盼改善生存困境,海若将看不见的活佛作为寄托,以期实现精神解脱。海若在茶庄的二楼供奉着佛像,她一直在等待“活佛”的到来,“活佛”就是她自我超越、自我完善的希望。但直到最后“活佛”也没有来,海若在苦苦等待中失去了希望。“美学的选择是无信仰的选择,这是一种贫乏的选择;伦理的选择是一种成熟的选择,属于比较完善的选择;而宗教的选择,最初是突发和不完整的。”k所以寄托于宗教的救赎是无望的,真正的希望掌握在个人手中,寄托于他者最终必然会走向绝望的境地。小说中活佛最终没有到来,让宗教信仰处于一种失语状态,这是借活佛所指代的信仰问题,来提出人们应该直面虚无作出选择,并对自我的选择负责,强调人的主体精神。海若从书中摘出美德十三条作为员工守则,既是自律也是规范。在“西京十玉”们的努力下,她们个个都算事业有成,海若的茶庄、司一楠的红木家具店、冯迎的画等,女性可以依靠自己的双手在城市立足而不必仰人鼻息。除此之外,女性在思想上更是获得了解放。海若说十个人个性毫不相似,向其语则认为我们是每个自己。经济与思想上的独立与解放提高了女性在社会中的话语权。

现代主义的悲剧意识具有彻底性和不可改变的宿命性。虽然女性地位提高了,但是在某些时候依旧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与世俗的偏见。“西京十玉”被整个社会的“蜂箱”所囚禁,她们困于金钱的欲望、不幸福的婚姻以及男权社会的牢笼。伊娃送给海若的俄罗斯套娃,一层套一层,仿佛女人身上担任的一个又一个的社会角色。“妻子、母亲、茶老板、居士、‘西京十玉’的大姐大”,排在第一位的角色竟然不是海若本身,反而是男人的附属品——妻子,这也意味着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改变,不仅是女人自身施加的压力,还有来自社会固有眼光的差异化对待。应丽后想要让章怀不再追债,却反被勒索三十万甚至还有继续要钱的趋势,对此范伯生却说:“如果你有丈夫,事情也不会变成这样。”范伯生只关注应丽后家中无男人才会遭人欺凌,却忘记这件事最初是因章怀要账手段过于极端而起,这不是典型的“受害者有罪论”吗?自诩尊重女性的知识分子弈光也觉得女人总得有个家,但是不结婚就不能生存了吗?“西京十玉”作為女性经济独立得不彻底,当她们开展生意时,用弈光的画作为敲门砖,利用美艳的容貌探听内幕;夏自花去世时,就墓地问题她们也寻求了范伯生的帮助。无论是谁,哪怕像海若这样的“有识”之人,也不过是做无谓的努力,命运的巨石最终还是要滚下去。小说结尾茶庄发生了很大的爆炸,除一只猫死亡外无人受伤,海若被带走调查一直没回来。这暗含了以权钱交易为纽带维系的人生,终将烟消云散。

贾平凹以《暂坐》展示了个体在繁华都市中难以逃离的孤独。小说关注人的生存状态,记录了女性们的泼烦人生,强调个体应该以自由选择应对生存危机和精神困境,寻找超越与救赎,探索人生的意义。

猜你喜欢
存在主义贾平凹
落叶
捉鱼摸鳖的人
路在脚下——从萨特存在主义看《长路》
贾平凹:那个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李世南
积极心理学的批判与发展:存在主义给予的启示
贾平凹书法作品欣赏
西安这座城
月迹
《归来》中的存在主义叙事
存在主义思想下《蝇王》与《鼠疫》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