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数字经济研究的演进趋势与热点聚焦

2022-07-17 12:42曾冠豪
商场现代化 2022年10期
关键词:可视化分析知识图谱数字经济

曾冠豪

摘 要: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000年-2021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CSSCI来源的2304篇文献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研究表明:国内数字经济研究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2000年-2008年的初始萌芽期,二是2009年-2017年的缓慢发展期,三是2018年-2021年的迅速深化期;国内数字经济研究前沿热点主要集中于“数字经济的内涵与测度”、“数字产业化的相关业态”、“产业数字化的赋能机制”与“数字經济的国际影响”四个主题。

关键词:数字经济;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一、引言

自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中国将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开始,我国开始进入数字经济发展新阶段。随后,一系列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不断出台。2017年以来,出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连续五年将“数字经济”作为工作重点。2021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从2015年至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幅上升,由27.0%提高至38.6%。据此,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全新动能与重要引擎,以及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战略部署与发展方向。因此,对我国学界数字经济研究的演进趋势进行梳理,对数字经济研究的热点方向进行聚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

本文将中国知网(CNKI)作为数据检索平台,将“数字经济”设置为检索的主题,选择CSSCI期刊为检索范围,时间跨度为2000年1月1日到2021年12月31日,依此得到2457条数字经济领域的文献数据。为保证数据的精确度,本文在数据清洗过程中,剔除了“新闻报道”、“会议通知”等非研究性文献,最终获得2304条有效文献数据。

2.研究方法

CiteSpace软件是由陈超美博士团队开发的主要用于计量和分析科学文献数据的信息可视化软件。据其团队介绍,CiteSpace软件可以通过计量特定领域文献,得出该领域演化的关键路径;通过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探测学科演化的动力机制与学科发展前沿。本文将从CiteSpace软件生成关键词共现、突现及聚类等知识图谱入手,对我国2000年-2021年数字经济的研究热点及前沿展开分析。

三、国内数字经济研究的演进趋势

突现(关键)词是指在短时间内出现频次变化较大的关键词,通过分析关键词突现图谱,有利于回顾研究热点的演变,并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研究热点趋势。根据发文数量与关键词突现图谱,可以将2000年-2021年数字经济的研究动态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00年-2008年的初始萌芽期,国内该领域研究刚刚起步,每年文章发表数量不足10篇,部分学者对数字经济进行初步探索。“数字鸿沟”、“网络经济”与“信息社会”等关键词在这一阶段出现,并持续了较长时间。此阶段,学界主要探究如何跨越数字鸿沟,并探讨国外发达经济体的创新活动对国内的启示。

第二阶段是2009年-2017年的缓慢发展期,每年都有两位数数量的文章发表,发文数量逐年上升,数字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这一时期突现的关键词有“分(共)享经济”、“数字出版”、“数字保存”、“互联网+”与“国际税收”等。这一阶段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数字经济新业态——分(共)享经济的内涵与面临挑战的探讨;二是研究数字经济对国际税收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以及我国的防治策略。三是对数字鸿沟的深化研究。如:熊光清分析了国际数字鸿沟问题,王兴华(2010)探讨了数字经济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

第三阶段是2018年-2021年的迅速深化期,大量研究人员投身到这一领域,文章发表数量较前两阶段呈爆发式增长。2021年达到研究高峰,文章发表数量达1236篇。这一时期“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空间”等关键词突现,研究成果较多,研究重点将通过聚类分析进行细化。

四、国内数字经济研究的热点聚焦

1.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是一篇文章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的缩影,运用Citespace对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生成关键词共现图谱,从而透析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数字经济相关领域的关键词共现图谱中包含465个关键词节点,587条连线,如图1所示。关键词节点越大,表示该关键词越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连线的颜色越深,表示该研究热点的研究历史愈发悠久。同时,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还可得出各关键词的中心度与出现频次。中心度表示图谱中节点的作用强度,其数值大小与该节点的重要性强弱正相关。根据出现频次与中心度大小,可以得出数字经济领域排名前十的研究热点为“数字经济”(1044,1.00)(前为词频,后为中心度)、“数字技术”(66,0.12)、“数字贸易”(60,0.03)、“大数据”(59、0.03)、“人工智能”(54、0.03)、“数字化”(44,0.04)、“区块链”(40,0.01)、“数据”(38,0.03)、“平台经济”(37,0.02)与“反垄断”(35,0.01)。

2.关键词聚类分析

利用CiteSpace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可以更好地归纳出数字经济领域研究的集中点,并进一步探析数字经济的研究热点主题。依据网络结构和聚类的清晰度,CiteSpace提供了衡量聚类绘制效果的两个指标:一是模块值(Q值),Q值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Q值大于0.3表示按照此法划分的聚类结构较为显著;二是平均轮廓值(S值),S值若在0.5以上,此时的聚类结构较为合理。当其大于0.7时,聚类结构被认为是可信服的。

由于2000年-2017年发文数量较少,且主题较为分散,若将2000年-2021年作为样本期间,得出的聚类不显著且低效。借助CiteSpace的聚类分析功能,将2018年-2021年2282篇文献样本数据中关系紧密的主题关键词进行聚类,通过多次调整阈值,得到最终的关键词聚类可视化图谱,如图3所示。结果显示,模块值Q为0.431,平均轮廓值S为0.7769,聚类结果显著并且令人信服。聚类图谱显示共产生11个聚类,分别为#0数字经济聚类、#1人工智能聚类、#2平台经济聚类、#3网络空间聚类、#4数字金融聚类、#5数据治理聚类、#6数字乡村聚类、#7国际税收聚类、#8双循环聚类、#9两极化聚类与#10供应链聚类。根据上述聚类信息以及高频关键词,得到该领域主要研究方向可分为以下几部分。

一是数字经济的内涵与测度(#0数字经济聚类)。学者目前沿用较多的数字经济概念是G20 杭州峰会上签署的《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中提出的相关概念,即“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濟活动”。专家学者们也纷纷从不同角度对数字经济的含义进行阐述。裴长洪等(2018)认为数字经济是继农业、工业经济之后的更高级且更可持续的经济新业态。左鹏飞、陈静(2021)认为“数字经济”是一种以数据为核心生产要素的新经济形态。

2017年以来,国内不同科研机构开始构建测度数字经济的指标体系,具有代表性的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字经济指数(DEI)、上海社科院全球数字经济竞争力指数与新华三集团城市数字经济指数(DEI)等。也有众多学者做出了构建省际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尝试。

二是数字产业化的相关业态(#1人工智能聚类、#2平台经济聚类、#3网络空间聚类)。学界主要对数字经济时代,新型数字劳动的本质与构建,数字平台组织的本质与演进,数字平台催生的垄断现象与反垄断规制策略进行探讨。

三是产业数字化的赋能机制(#4数字金融聚类、#5数据治理聚类、#6数字乡村聚类、#8双循环聚类、#10供应链聚类)。数字经济时代下,催生了数字金融的新业态,如:刘伟等(2021)认为数字金融能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数据治理方面,不少学者提出数字化转型不仅给企业带来新契机,也给政府治理带来了新机遇,但是数字治理还存在个人隐私泄露、数据治理组织职能分散等问题;不同学者从数字文化产业、数字普惠金融等角度切入,研究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机制;还有不少学者研究了数字经济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机制、路径与对策。

四是数字经济的国际影响(#7国际税收聚类、#9两极化聚类)。相较于研究的第二阶段,学者在研究数字经济对国际征税影响的同时,还探讨了数字经济对本国国内征税带来的一些新的机遇与挑战。还有学者提出,数字经济重构了全球价值链,并对中国对外贸易多元化带来挑战。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本文以2000年-2021年CSSCI来源期刊刊发的与数字经济相关文章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对国内数字经济的研究历程与热点主题进行探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梳理了国内数字经济的研究历程与发展趋势,将学界对数字经济的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2000年-2008年的初始萌芽期;二是2009年-2017年的缓慢发展期;三是2018年-2021年的迅速深化期。

第二,归纳了数字经济的研究热点与重要主题。数字经济研究的主要热点关键词有“数字经济”、“数字技术”、“数字贸易”、“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通过聚类分析归纳总结出“数字经济的内涵与测度”、“数字产业化的相关业态”、“产业数字化的赋能机制”与“数字经济的国际影响”四个研究主题。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对我国数字经济研究前沿提出以下展望:一是应加快形成统一的数字经济内涵与测算体系。对于数字经济的内涵与范围,学界尚未达成一致,并且对数字经济的测度尚处于探索阶段;二是关注产业数字化转型问题。由于数据要素的虚拟性,其发挥作用必须依赖于其他生产要素载体,因此不断涌现一系列新模式新业态。学界应密切关注这些新模式新业态的实质、发展桎梏与优化路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J].求是,2022(2): 4-8.

[2]侯剑华,胡志刚.CiteSpace软件应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现代情报,2013,33(04):99-103.

[3]陈悦,陈超美,刘则渊,胡志刚,王贤文.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33(02):242-253.

[4]熊光清.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数字鸿沟问题:现状、成因和影响[J].国际论坛,2009,11(03):32-36+80.

[5]王兴华.数字鸿沟与中国经济增长[J].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0,25(07):53-57.

[6]裴长洪,倪江飞,李越.数字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财贸经济,2018,39(09):5-22.

[7]左鹏飞,陈静.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J].财经问题研究,2021(09):19-27.

[8]刘伟,戴冰清,刘卫镇.数字金融能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吗?——基于2011-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1(06):63-75.

猜你喜欢
可视化分析知识图谱数字经济
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经验和启示
我国职业教育师资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声波吹灰技术在SCR中的应用研究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可视化分析技术在网络舆情研究中的应用
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脉络、流派与趋势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数字经济对CFC规则的冲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