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

2022-07-17 12:42魏生芮
商场现代化 2022年10期
关键词:审计高质量国有企业

摘 要:近年来,内外部环境复杂多变,贸易摩擦不断,受新冠疫情冲击严重,经济增长处于持续低迷状态,高速增长模式已不适用于当前形势,经济发展需从高增速向高质量转变。国有企业在推动国家现代化发展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改善民生、推动科教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国有企业能否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迈出实质性步伐,对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国有企业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内部审计作为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与治理能力。

关键词:审计;国有企业;高质量

一、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1.完善企业内部体系建设

(1) 内部控制体系不断完善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包含了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管五大要素,五大要素在内部控制框架下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为了保障资产安全,规范财务活动合规性,促进经营活动效果、实现经营活动目标而建立的使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规章制度。通过内部审计活动可以及时识别企业治理过程中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评估内部控制措施运行的有效性,提出合理化改进建议,持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2) 内部监督体系不断完善

内部审计工作是内部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审计监督与纪检监督相互贯通,能够更好地发挥大监督职能,形成企业内部监督合力。通过搭建集中统一、广泛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能够更好地推动审计工作发挥内部监督职能,提升审计监督质效。当制约权力的监督缺失,就容易滋生腐败,而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监督,将可能发生的问题及早消除在萌芽状态,对防治腐败有着重要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关键一环。通过开展领导干部在用权、用人、管物、管钱、重大决策等方面的监督,强化审计全覆盖,做到领导干部把权和钱用到哪里审计监督就延伸到哪里,防止其滥用手中的权力,发挥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2.推动实现治理目标

企业内部审计能够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与企业治理目标存在高度的同一性,内部审计与企业治理都是紧紧围绕着如何实现企业总体经营目标而展开的。内部审计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评价和审查企业内部经营活动的规范性、合理性以及内部控制活动的有效性从而识别和评估内部经营风险和存在的问题进而促进企业治理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职能决定着其对企业的组织架构、运营管理、企业历史、发展及现状有着更为全面、更为准确的了解,在企业信息方面的把握具有突出优势,在推动业审融合的过程中,能够突破企业不同业务条线之间的信息壁垒,整合信息资源,为企业运营效能的提高提供基础保障。内部审计的质量对企业治理能力水平有着重大的影响,通过审计工作的开展能够对企业贯彻落实重大政策、强化内部控制风险、规范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起评价和监督作用从而完善企业治理,推动企业持续改进,实现治理目标。

3.提升企业管理效能

随着内部审计的不断发展,从最初的账项审计到风险导向审计,审计职能不断丰富,作为企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内部审计不仅局限于审计监督,更是在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风险预警、为运营决策服务、防治腐败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资产保值增值方面,优化国有资产配置,提升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通过审计评价能够完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建设,从制度层面强化国有资产管理,通过开展审计监督与整改,督促企业充分有效使用资产,提升资产使用质量和效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在提高风险预警方面,以风险为导向开展内部审计工作,通过建立风险库,建立风险指标和设立风险预警机制,识别、发现、评估、追踪反馈内部风险,从而有效防范风险,提升企业管理效能。在运营决策服务方面,现阶段内部审计职能不仅局限于查找问题,更是需要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微观视野下查找审计问题已不能满足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审计工作需要提高站位、拓宽视野,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增强审计人员的全局意识,结合企业战略目标为决策层提供全局性、科学、可行的审计建议以推动企业更好地实现经营目标。

二、新时代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对内部审计认识不足

国有企业虽然按照审计相关要求设置了审计机构,但是对审计机构的性质、职责与作用没有正确的认识。一是大多数企业管理层存在片面认识。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知还停留在财务收支审计,认为内部审计就是查财务账,忽略了审计工作对企业经营活动、财务收支情况、内部控制、风险防控等方面进行评价与监督,为企业管理层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完善企业治理提供审计建议等服务咨询职能。对审计工作的片面认识导致内部审计范围受限,无法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二是重业务轻审计。相较于业务部门为企业收入利润带来直观的收益表现,审计并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虽然内部审计在规范企业内部管理、提供鉴证咨询服务、風险预警、开展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工程建设项目审计等审计工作能增加组织价值以及改善企业风险管理,但对企业经营管理起到的作用并不能很好的被量化且无法产生直接的资金流入而常常使得管理层认为内部审计不具备价值,内部审计工作是可有可无的。三是注重事后监督。重视事后检查审计,没有充分发挥审计事前监督,大大降低了审计事前风险预警和事中管控规范的作用。四是对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界限认识较为模糊。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是监督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且审计监督可以借助监察监督的力量开展审计工作,企业管理者容易混淆二者之间的职能职责,没有认识到二者在监督主体、对象、内容、方式上存在差异,导致在开展工作时职能定位不清,无法聚焦于发挥内部审计经济体检

职能。

2.内部审计独立性不足

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实施的,通过客观、公正地评价和监督企业业务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以促进企业完善治理、防范风险、实现企业目标。而要对企业组织管理规范、内部控制有效性、经济活动效益以及是否实现组织目标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就要以审计独立性为前提,独立于内部审计活动审查对象以外能够为内部审计保持实事求是、公正客观的职业道德提供必要保障。然而目前还存在着诸多因素影响内部审计独立性。一是机构设置。虽然有关规定中明确了内部审计要在党组织和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内部审计机构受财务领导管理或者协助管理的情况,内部审计部门与财务分管领导形成了实质上的报告关系较大程度地影响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二是业务范围。内部审计人员除了需要具备审计岗位方面的胜任力,同时还可能担任其他工作,部分审计人员还承担着财务工作,这便让审计人员不可避免地需要审查自己负责的业务活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使得其职业判断能力受到损害。三是领导层决策。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管理层领导下工作,当领导人认为内部审计规范与企业利益或者领导个人利益产生冲突时,内部审计工作则会受到领导层主观影响,导致无法有效发挥审计作用。四是个人利益。内部审计人员与其他业务部门在工作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交际,在工作开展中可能受到私人情感影响,同时,作为企业中的一员,审计人员受企业考评制度约束,这也使得审计人员可能会为了得到较高的考核得分不坚持原则以求减少与他人的冲突。

3.内部审计信息化程度低

相对于其他业务板块而言审计信息化建设较为滞后导致存在审计工作效率低下,数据处理能力受限,数据价值挖掘不够,审计方式较为传统等问题。目前内部审计信息化程度低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认识不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审计认知还停留在传统审计阶段,审计创新思维不足,受限于原有审计方式、手段、思维,畏惧于信息化审计准入门槛。二是缺乏必要的信息化审计制度、操作规范用于指导信息化审计作业。一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审计人员获取信息、审计证据归档,可能会导致信息泄露影响数据的安全性与可控性,另一方面不完善的信息制度导致缺乏信息审计监督与问责依据。三是尚未搭建审计大数据平台。无法依托于大数据信息化平台实现高质量的在线审计工作,现有审计作业平台无法满足审计全覆盖、审计功能健全、大数据处理的要求。四是缺乏专业性人才。计算机相关知识的专业人才储备不足,多数审计人员计算机审计相关知识有限,对于大数据的认知相当浅显,大数据技术尚未在审计工作中普及,大多数审计人员开展工作还停留在依靠经验判断,没有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

4.内部审计成果转化利用率低

做好审计整改工作是写好审计“下半篇文章”的关键,推动审计整改工作的落实有利于打通审计监督最后一公里,但现阶段存在审计整改不到位,审计成果转化利用率低的问题。主要在于:一是对审计整改的认识不到位。过于注重审计检查而轻视审计整改,认为出具审计报告就是审计工作的完结。二是审计报告质量不高。由于出具的审计报告未能全面地反映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审计建议可操作性、指导性及针对性不强,导致审计建议未能被全部采纳。三是审计公告制度不健全,审计报告披露不充分,缺乏与监察机构协调联动,审计成果运用受限。四是奖惩机制形同虚设,对于审计整改不到位、不彻底、前改后犯等问题,未能作为干部考核、奖惩、任免的依据,审计成果运用威慑力不足。

三、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对策

1.提升内部审计价值,提高内部审计重要性

内部审计应由传统的财务审计向财务审计、绩效审计、管理审计并重转变,不仅局限于纠错防弊、账项基础的财务合规性检查,而是以企业目标、战略管理为出发点提高审计站位,将业务、企业运营、采购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政策方针的贯彻落实、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干部履职等方面纳入审计范围,以完善企业治理、实现企业目标。推动内部审计由审计监督向审计监督、评价与服务三者并重转变,转变审计理念,充分认识到发挥审计“参谋助手”作用的重要性,对经营活动有关绩效进行评价,提高内部审计服务水平为企业经营建言献策,充分利用审计优势,围绕企业中心任务,着力解决突出矛盾,注重从企业机制、制度层面分析问题,深入剖析问题成因,为企业宏观决策服务。推动审计由事后审计向事前审计转变,为增强内部审计的预见性,前瞻性,化被动为主动作为,由传统的事后检查向事前控制、事中跟踪、事后分析的闭环式审计管理模式转变。通过建立起审计风险提示清单,对关键节点进行事前风险提示,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审计工作,对发现的问题点及时提出防范措施,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推动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有机贯通,不断丰富工作机制,协调监督资源,制定相关制度建设、明确工作范围、加强信息沟通,畅通问题线索移送渠道,及时协商检查发现的重大问题以及推进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2.提升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对公平公正地开展审计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独立性是实现审计客观评价的保证,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是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健全。以制度的形式对内部审计机制、审计范围、审计权责、审计内容、奖惩等方面进行规范,用制度规范明确审计人员的权利与义务,以制度的形式明确标准指导审计工作。二是科学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组织机构的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前提条件,机构的设置直接影响到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客观性,独立于其他业务部门开展工作使得内部审计不受其他部门干预。三是审计人员独立性意识。从制度和组织机构两方面奠定了内部审计独立性基础的同时要强化对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养和职业道德的提升,确保审计人员按照审计规章制度办事,坚持廉洁自律。

3.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

提高审计工作信息化水平,应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审计工作有利于提高审计监督效能,拓展审计的广度和深度,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一是提高对审计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紧迫性、必要性的认识。企业管理层应充分认识到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审计方式、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对推动审计工作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如今,线下审计與线上审计相结合已经成为一个趋势,利用线上审计手段挖掘、筛选、分析海量数据能够协助审计人员高效完成审计工作,通过网上预警系统实时监测异常情况能提高审计预警能力。二是强化审计制度支撑。长远规划审计信息化建设,制定与之配套的系统的、合理的、具有操作性的审计制度,为信息化审计提供制度保障。三是搭建信息化平台。推动线上审计信息化平台的构建,大力推广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大力探索、开发与具体审计业务相适配的以风险为导向、数据驱动的审计信息系统。对复杂的审计业务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整合,便于业务操作提高审计效率,搭建数据库汇总不同业务数据实现高度共享的数据库资源,减少重复工作率。四是注重专业队伍建设。加快审计转型,不断优化人员素质结构,强化审计人员胜任能力,鼓励审计人员积极参与后续教育,在提升审计专业能力的同时,加强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技能的培养,强化审计人员数据分析思维的能力,以适应现代化审计的要求。

4.强化审计成果运用

落实审计整改工作是写好审计“后半篇文章”,打通审计成果运用“最后一公里”的关键,要建立审计整改长效保障机制,持续推动审计整改工作。一是建立审计整改考核问责机制。建立整改的长效机制,将整改情况纳入考核体系,对其考核内容进行细化和量化,明确审计整改考核的标准、考核的要求以及考核的内容,整改考核结果要与领导干部绩效进行挂钩,作为领导干部考核、任免以及奖惩的重要依据,对整改不到位的情况要严肃处理。二是建立审计整改跟踪机制。审计人员要对整改情况进行过程跟踪,及时发现审计整改存在的问题,对不重视审计整改工作,对待整改工作敷衍塞责,整改落实不力的情况要及时介入,督促落实审计整改。三是建立“建账销号”机制,建立审计整改问题台账,倒排问题整改时限,严格落实销号制度,对照台账逐一核实问题落实情况,形成审计整改闭环管理,强化落实审计成果。四是建立审计整改责任制。明确审计整改的责任主体,明确审计整改责任人,被审计单位负责人应作为审计整改第一责任人,对审计发现问题负总责。五是建立审计整改联动机制。加强与监督职能部门的沟通,不断强化监督合力,形成协同效应,对于审计发现的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应及时移送纪检监督部门,推动审计监督与监察监督的有机贯通。

参考文献:

[1]周红霞.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5(06):171-172.

[2]郭澜.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建议[J].西部财会,2022(02):74-76.

[3]尚璐.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 2022(01):122-123.

[4]王艷红.基层内部审计工作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J].财会学习,2022(06):117-119.

[5]解彬.初探推动内部审计在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2(01):153-155.

[6]杨兆菊.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02):129-131.

[7]罗鹃.强化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监督的必要性及实现路径[J].审计与理财,2022(01):24-25.

[8]谭琳.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1(20):80-82.

[9]袁亮亮,罗党论,郭蒙.新时代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发展与挑战——来自问卷调查的经验证据[J].财会月刊,2021(21):92-99.

[10]王兵,鲍国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实践与发展经验[J].审计研究,2013(02):76-81.

[11]王宏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20(06):15-21.

[12]王海兵,曹瑞翔.“互联网+”时代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31(03):55-60.

[13]杨新会.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探讨——基于“双审制”的运用[J].财会通讯,2019(13):90-94.

作者简介:魏生芮(1988- ),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四川省烟草公司内江市公司,中级审计师、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审计

猜你喜欢
审计高质量国有企业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浅谈工程结算审计的方法与实践经验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