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

2022-07-17 03:11万俊励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33期
关键词:渗透措施古诗词教学传统文化

万俊励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和国力水平的提升,民族自信心也日渐增强,弘扬传统文化的风潮逐渐盛行,这也体现在语文的教育改革方向中。语文是我们语言的基础,是倡导和宣扬传统文化的载体,因此,在农村初中语文的课本中,如何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提升、渗透传统文化成为语文学科探讨的主要内容。基于此,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现状分析,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渗透措施。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传统文化;渗透措施

前言:古诗词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点内容,也是涉及中国传统文化最多的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由于古诗词对学生的文化积累和语文素养要求较高,因此,学生相对较难拿分,初中生对待古诗词学习的兴趣也不高,这就导致了,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无法顺利的将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渗透。

一、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现状。

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受中招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多是成绩导向,主要是依赖课本教学,教授学生与考试相关的内容和知识,对古诗词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宣导并不多,教师多是从古诗词作者的角度出发,局限于作者个人的想法和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诗词鉴赏,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无法从古诗词中得到传统文化的浸润。

此外,对于学生而言,出生在现代科技时代,接触的电子产品较多,对文化内容的接触较少。初中生多沉浸于短视频等各类社交媒体,在课外时间对古诗词的阅读和鉴赏时间较少,对弘扬传统文化的读物也接触不多。特别是在家庭教育中,由于家长忙于工作,没有多余时间陪同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因此,导致农村初中生对于语文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兴趣不高,古诗词的素养也较低。

二、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

1.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加强传统文化的提及

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在现代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要积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技术,在古诗词鉴赏课堂上,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段关于要学习的古诗词的趣味短视频。以曹操的《观沧海》的学习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观看一些三国中体现曹操的一些片段,然后在结合《观沧海》的诗词,让学生以发言的方式讲述,自己对于三国人物中曹操的理解,也可以通过视频观看,让同学们间接了解到三国时期,传统的衣食住行是怎样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在《天净沙.秋思》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我国传统的悲秋文化,以及在其他古诗词中,借助秋天的景色来抒发心中感情的诗人还有哪些,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以此种反复提及传统文化的形式,借助多媒体工具,实现在语文古诗词中对传统文化的渗透。

2.在具体的实践中,渗透传统文化。

意识来源于实践,实践也要指导意识。初中语文教学很多是接近课本而脱离实践活动,学生在古诗词鉴赏时,只是一味的听教师在讲台上讲,被动的接受,并没有身临其境,切身体会,这样使得学生缺乏对传统文化和诗词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具体的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进一步渗透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借此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江南逢李龟年》这一首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绘画的形式,画一幅杜甫在江南与李龟年重逢的绘画,可以通过提示诗词创作的“安史之乱”的背景,让学生自由创作,在绘画的过程中,学生对唐朝的衣着,饰品,以及古代的江南景色,都会有进一步的了解和想象,这样的实践教学也可以拓展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3.挖掘教学素材,渗透传统文化

教师可以借助语文作文写作需要古诗词的技巧和语言来诱导学生去学习古诗词,鉴赏古诗词,在古诗词中找到自己喜欢的、善于运用的写作技巧,借助挖掘古诗词中的教学素材,来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的渗透。以周敦颐的《爱莲说》的学习为例,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鉴赏学习时,可以先让学生通过朗诵的方式,自己去发现此篇诗词中,作者语言技巧,和内容创作中的文学美感。用抑扬顿挫的朗读指导学生体会到文言文中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并提出引发学生深入阅读的问题,如:文章还有哪些排比句?也可以通过递进的问题让学生学会以物喻人的写作方式,通过对莲花品质和形象的描述,让学生学习到要做正直,洁身自好,不贪恋权势的人,加强培养初中生的思想品德和文学素养。

4.鼓励学生多积累、拓展,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

许多农村初中学生对古诗词鉴赏和辨识力不足,主要是因为日常的积累不够。因此,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积极倡导学生拓展课外读物,多涉猎古诗词,增加对古詩词文本和中心的理解,能够更清晰的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以此便能更好的体会到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也能更好的接受传统文化,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升自己的诗词素养。例如:在学习过周敦颐的《爱莲说》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搜索并阅读其他的以物喻人,借物言志的诗词,如于谦的《石灰吟》、郑思肖的《画菊》等,并在班级进行分享、推荐。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在同一类的诗词中总结规律,抓住重点,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并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

结束语: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语文教师一定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案,借助外界工具,利用好古诗词作为载体,弘扬宣传传统文化,让初中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以此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高作宾.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探讨[J].新课程,2022(09):163.

[2]陈星,孙永兰.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策略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12):96-100.

猜你喜欢
渗透措施古诗词教学传统文化
论小学体育课程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论加强中国古代经典之作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的思考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在大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