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建设“五个新城”

2022-07-17 03:41
检察风云 2022年14期
关键词:新城融合文化

上海市“五个新城”建设,目标是建成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并打造上海都市圈的核心圈层。其建设理念和路径的“高质量”是重中之重。

“新城”建设秉持高质量理念

背景情况        上海市“五个新城”建设规划,已有较为清晰的发展定位,但仍存在一定的发展不均衡。

1.产业能级方面,特色产业定位较为清晰,但產业发展不均衡,产业生态能级较弱。南汇、青浦两大新城主要承载自贸试验区新片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等国家战略,具备较强的发展驱动力;嘉定、松江两大新城依托国家级科研院所、G60科创走廊等国家级平台,具备一定的发展支撑力;奉贤新城则缺乏国家级平台的发展资源。

2.要素流通方面,交通条件逐渐改善,但链接长三角和全球要素资源的能力有待加强。目前“五个新城”所拥有的参与全球价值网络的龙头企业,和链接全球要素资源的平台仍较少,主要位于南汇、青浦两个承载国家战略的新城,辐射和服务能力有待加强。

3.生活宜居方面,水平显著提升,但高质量公共服务仍相对缺乏。与中心城区及周边城市相比,高质量的教育、医疗、商业等公共服务仍相对缺乏,因此对外来人口、中高端产业人口、外籍人士的吸引力不足。

4.文化特质方面,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但与现代文化发展未能有效融合。“五个新城”都拥有较为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例如“教化嘉定”“上海之源”“上海之根”“贤文化”等。但悠久的传统文化资源未能有效激活,传统文化的开发目前仍处于“盆景式”观赏阶段,与商业消费、贸易、科创、旅游等现代文化传播载体未能有效融合,与数字化、游戏动漫等文化新业态的连接也较为薄弱。

5.治理效能方面,多个管理主体须协调,部门间数据壁垒依然存在,智慧治理需要线上线下共同努力。各新城并非单独的行政区划,其范围内涉及多个不同类型的管理主体,既有街镇管理体系,也有新城公司、开发区等开发主体,在实际运行中,各主体之间沟通协调机制仍待加强。

1.营造产业创新生态环境,在各新城分布式布局“硬核”产业,发挥产业廊道的创新协作功能。首先,中心城区应针对重点产业、核心领域、关键环节的需求,创新金融服务功能和业态,促进资金链、产业链、创新链“三链”融合,着重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其次,着重在“五个新城”分布式布局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硬核”产业及其相关产业链,并注意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打造“龙头企业+产业联盟”的创新联合体,帮助中小企业承接大企业的技术溢出。最后,应注重通过G60科创走廊、沪港通沿海创新发展翼、沪甬温沿海创新发展翼、沿江创新发展带等产业廊道的建设,加强各新城之间、新城与周边城市之间的产业创新协作,提升“五个新城”的产业聚集度和辐射影响力。

2.强化次区域融合与跨区域联动,促进要素对流。一方面要依托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对外交通体系,强化与周边城市的次区域融合;另一方面要依托高铁、沿海沿江发展通道等战略要道,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并与京津冀、粤港澳、海南自贸港等区域展开产业链、创新链的跨区域联动,提高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效率。

3.向新城疏解公共服务核心职能,推进高品质生活社区建设。推进新城高品质公共服务新基建,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导向,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全面融合,以邻里、教育、健康、交通、低碳、服务等若干生活场景集成创新为载体,建设若干体现各新城特质的高品质生活社区。

4.鼓励文创产业本土化发展,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加强新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加强文化遗存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开展基于现代科技的文化展示。推动新城传统文化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融合,培养文化习惯、培育文化新人,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青少年文化熏陶与艺术教育。加大国际组织和公共活动的引进力度,争取国际文化组织和学术机构在新城落地。

5.深化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实现数字化引领治理体系创新。积极破除区域间、部门间的数据壁垒,以数字化转型引领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变革。深化公共数据共享开放,探索建立政务数据开放“负面清单”制度,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和数据汇聚,促进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数据共享和一源多用。

背景情况       “五个新城”是融合科技、农业、生态、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城市体,其中绿色生态发展已成为核心竞争力,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新增长点。

问题及分析       针对“双碳”目标,在信息化赋能新城建设,构建人、环境、建筑相互协调的智慧建筑生态体系,降低能耗成本,提升建筑绿色生态品质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1.确立“五个新城”实施“双碳”战略的顶层设计。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指导和体系化技术支撑。加快研究和建立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统计核算评估体系,明确阶段性减排目标。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对碳排放评估和其他污染评估同步进行测算考量。二是加强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在规划设计源头,对充电装置、加氢设施以及固废资源循环利用、就地处置等项目做好设点布局。三是率先探索完善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制度体系。探索建立能源、建筑、工业等专项领域碳减排联盟,加强与市区的联动,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和绿色金融、节能补贴、碳汇交易、气候投融资等有机融合。

2.打造智慧建筑生态体系。一是依托“五个新城”“一区一中心N节点”的布局,部署融合泛在感知、人工智能、数据共享等技术的数字化底座。以通信网络、传感器物联为基础设施,以设备、能源、环境数据为信息来源,打破传统“烟囱式系统”的数据壁垒,实现信息互通及共享。二是技术节能与管理节能并举,实现全生命周期“绿色运营”。通过对智慧城市泛在数据的实时感知,对能源与设备数据模型进行挖掘分析,锁定楼宇运营管理问题,并提供最优解决方案。确保楼宇管理自动化、信息管理科学、服务高效优质、环境安全舒适。三是创新驱动低碳生活,提高智慧建筑能源利用率。各新城构建统一的综合能源运维平台,对接区(市)能耗监测平台,实现对新城智慧建筑能源消耗进行精细化定额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定位能耗漏洞,持续优化新建筑运行,为节能整改提供数据支撑。

3.推动重点领域实现低碳转型。一是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潮汐能、浅层地温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快推进长江口、杭州湾等水域风电开发,探索深远海域风电开发。二是推动工业领域绿色转型。发展低碳行业,推进绿色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和生态化发展;控制重化工业发展规模,提升发展能级;聚焦高耗能重污染企业,提升节能技术;加大落后产能调整力度,淘汰落后企业。三是推动交通领域绿色转型。积极打造交通新技术示范应用高地,推进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技术的试点和应用,加快氢能等绿色能源的推广和示范。

编辑:姚志刚 winter-yao@163.com

猜你喜欢
新城融合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珠江新城夜璀璨
一座新城的诗与远方
谁远谁近?
长江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