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视角下普通高校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方向

2022-07-17 12:16梁夫生赵佳妮
科技资讯 2022年12期
关键词:五育融合大学体育方向

梁夫生 赵佳妮

摘要:該文运用文献综述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对黄山学院大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并结合“五育融合”教育理念,深度分析其未来改革方向。得出以下结论: 基于黄山学院大学体育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未来改革应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学习和落实相关文件精神;明确实际教学需求,做好人才引进及在职教师职后培训;重视“学生为本”,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对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测试”,打造“课内课外一体化”平台;突出地域特色,充分挖掘大学体育教学资源。

关键词:五育融合  大学体育  教学改革  方向  黄山学院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2)06(b)-0000-00

Reform Direction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General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ve Education Integration

--Take Huangshan College as an Example

LIANG  Fusheng  ZHAO Jiani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Huangshan College, Huangshan, Anhui Province 245041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literature review method, interview method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to study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in Huangshan College and analyze the future reform direction by combining the education concept of "five education integration". Based on the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in Huangshan College, the future reform should firmly implement the Party's education policy, study and implement the spirit of relevant documents, clarify the actual teaching needs, introduce talents and post-service training for in-service teachers,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oriented", and promote the overall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We should connect with the "National Student Physical Fitness Test" and create an integrated platform of "in-class and out-of-class"; highlight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fully explore the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resources.

Key Words: Five education integratio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direction; Huangshan College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首次对“德、智、体、美、劳”教育(以下简称五育)内容和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特别强调要强化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努力构建五育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1]。为各学段教育如何通过“五育并举”“融合育人”,高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个根本问题指明了方向。普通高校作为社会人才的重要输出机构,承担着为校育人、为党育人、为国育人的伟大使命。大学体育课程作为普通高校的重要通识教育课程之一,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学科,不仅能够教给学生体育锻炼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方法,提升自身身体健康水平,还能从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品德、审美观、劳动观。如何紧随时代发展脚步,大力推进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成为当下各普通高校的新挑战和新课题,该文以黄山学院为例,调查分析大学体育教学现状,并透过“五育融合”的视角,审视黄山学院大学体育教学的优势及不足,以期为其可持续高质量改革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综述法

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关的政府文件,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搜索关于“五育融合”“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相关的文献,为该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1.2 访谈法

针对教学理念等问题,根据年龄、职称、专项、学历等统筹抽取访谈对象,对黄山学院16名大学体育教师进行访谈,为该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1.3 问卷调查法

从黄山学院2021级、2022级学生中随机抽选500名公共院系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制定并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97份,回收率99.4%,有效问卷495份,有效率99.6%。

1.4 逻辑分析法

整理访谈和调查问卷的数据,运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合相关理论形成书面文字。

2 黄山学院大学体育教学情况

2.1 黄山学院大学体育师资情况

合理均衡的师资结构是实施大学体育教学的有力保障。黄山学院体育学院共计53名教师,其中44名专职教师、9名兼职教师。职称结构为:正高级教师5名,副高级教师14名,中级教师18名,初级教师16名;年龄结构为:55岁以上10名,45~54岁12名,35~44岁16名,35岁以下15名;学历结构为:博士3名,硕士42名,本科8名;专项结构为:球类(足、篮、排、乒、羽、网)29人,操舞类(体操、健美操、舞蹈)9人,民族传统和搏击类(武术、跆拳道、舞龙舞狮)6人,田径5人,新兴休闲类(輪滑、高尔夫)4人。由此可见,黄山学院体育教师专兼职比例合理;职称结构合理;年龄结构中55岁以上教师较多,应重视近几年的人才引进规划;学历结构中博士比例很小,本科比例稍大,存在明显的学历结构不合理现象;专项结构不够均衡,对大学体育课程的开设项目结构具有较大影响。

2.2 黄山学院大学体育课程开设情况

大学体育课程的开设必须严格依据相关国家文件,并结合学校特色进行整体协调。通过相关教学文件得知,黄山学院面向全体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共计开设了13门大学体育课程,分别为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健美操、武术、轮滑、田径与户外运动、跆拳道、瑜伽、健身与健美,基本能够满足学生的选课多样性需求。学生两学年必须完成124学时的大学体育选修课程,每学年通过线上选修一次,大学一年级共计60学时(第一学期28学时,第二学期32学时),大学二年级共计64学时(两个学期分别为32学时)。因身体疾病、特殊人群等原因,无法参加剧烈运动、正常体育活动的学生,经学生个人申请、院领导核实上报后,可以免修大学体育课程。

2.3 黄山学院大学体育学习评价情况

大学体育课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课程建设这3个方面。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等方式进行[2]。黄山学院大学体育课程评价包含过程性评价(50分)和终结性评价(50分),过程性评价包含平时成绩(20分,考勤占10分、课堂表现占10分)和体质健康测试(30分),终结性评价主要考核学生的项目运动技能。可见,黄山学院大学体育学生评价基本符合教育部评价要求。

2.4 大学体育课程目标认知情况

2019年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在课程目标上明确列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这五个基本目标[3]。表2显示,在大学体育课程目标的认知方面,超过七成的学生选择了“学习体育锻炼方法”“促进身心健康”“提升项目运动技能”,但选择“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提高体育品德”的学生很少,说明从大学生的认知中,大学体育课程的价值还停留在体育的运动能力范畴,而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方面的认知比较欠缺。另外,有近三成的学生选择“拿学分”,这完全偏离的大学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应引起广大教师的注意。

2.5 大学体育课程满意度调查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大学体育课程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优化。传统的大学体育课程体系,已经不能够满足如今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通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程评价”等维度的调查发现(如表3所示):黄山学院76%大学生对大学体育课程评价方案比较满意或很满意,69%的大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安排比较满意或很满意,但不足五成的大学生对教学方法比较满意或很满意。这折射出黄山学院大学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与评价方案较为合理,但大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太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待优化。

在另一项关于“学生对大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满意度”的调查中发现:98.6%的学生对于教师的“师德”比较满意或者非常满意,86.4%的学生对于教师的“专项技能”比较满意或者非常满意,65.2%的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比较满意或者非常满意。可见,黄山学院大学体育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同样有待提升。

2.6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理念情况

教学理念是对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教学理念有理论层面、操作层面和学科层面之分。明确表达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4]。通过访谈得知:黄山学院多数大学体育教师缺少在职培训学习的机会,同时没有组建教学团队,致使黄山学院多数大学体育教师教学理念仍偏向于传统体育教学理念,呈现出重技能习得、轻锻炼方法、轻比赛运用,重身体健康提升、轻心理健康提升、轻品德培养,重课内、轻课外。另外,在学科融合方面,绝大多数教师能够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积极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但几乎不太涉及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教学。教学理念的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 “教学方法”满意度。

3 五育融合视角下黄山学院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方向

3.1 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学习和落实相关文件精神

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批准发布实行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深入贯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相关要求,吃透文件精神,积极承担起为党育人、为国育人的伟大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针对“学校体育”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这是给学校体育工作在新时代做出的全新定位。黄山学院作为“应用型普通高等院校”,应准确定位人才培养方向,切实发挥大学体育教学在培养高质量全面发展人才中的重要作用。

3.2 明确实际教学需求,做好人才引进及在职教师职后培训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才培养及引进成为国际间竞争的重要砝码。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雕刻师,站在落实人才培养的第一线,教师的专业素养及教育理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受教育者所接受教育的质量。黄山学院应基于教师队伍的学历、职称、专项、年龄等结构,按照紧缺程度统筹规划人才引进计划,积极筑牢教师群体的稳定性。同时,应加强在职教师的“再学习平台”搭建,有计划地将各层级教师推出去、强起来,比如学历进修、访学、短期培训学习、校间交流等。还应注重“教学团队”组建,积极发挥团队带头人以点带面的辐射效果,从而做到及时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适应不断变化的人才培养需求。只有让广大教师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流动起来变成“活水”,才能真正保障理念和思想的与时俱进和鲜活生命力。

3.3 重视“学生为本”,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学生为本”型的教育模式,强调学习过程的重要性。要求教学过程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师只是站在辅导地位。把教学活动看成是形成真诚、接受、理解的心理气氛的过程,是人际关系彼此作用的过程。认知的进行、创造性的开发,都是在这种课堂心理气氛下潜移默化地进行的。因此,其控制学生的方式以引起学习动机为主,采取民主参与方式,学生偶有错失,主要采取规劝方法。教学功能在于充分发展学生身心,使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因而比较注重生活教育。教育目标是发展的,而对外适应的方法是传教式的[5]。

黄山学院大学体育教学,应及时摒弃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以“大学体育”为中心学科,积极探寻与其他学科的有效融合,比如体育与数学的数字素养培养、体育与艺术的美育引导、体育与生命与环境的生命健康教育、体育与化学的健康饮食教育、体育与旅游的休闲体育教育、体育与经济管理的经济素养提升、体育与教育的理念融通、体育与物理的运动生物力学运用。這不仅能够增进学生对体育学科的认知深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综合知识解决生活中的跨学科问题,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锻造,是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培养。

3.4 对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测试”,打造“课内课外一体化”平台

2015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OECD)启动了题为 “教育2030:教育和技能的未来”项目,积极倡导未来教育应“回归本真”,突出教育的“社会属性”[6]。教育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镌刻着社会的烙印,学生和学校都具有“社会属性”,不可能独立于社会之外存在[7]。

基于此,黄山学院大学体育教学应当积极融合“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工作,将课内与课外积极打通,形成“课内课外一体化”平台。从当前的现状看,黄山学院大学体育课已经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相结合,在仅仅是结果的关联,而非提高过程的关联,并且仅关联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参与、校内外的体育竞赛处于脱钩状态。如何多管齐下,共同打通课内外的联动,是未来黄山学院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与此同时,以大学体育课为平台,努力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对于学生角色转换及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具有重要意义。

3.5 突出地域特色,充分挖掘大学体育教学资源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8]。中华民俗体育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鼓励进校园。黄山学院坐落在安徽省黄山市,从属古徽州要地,域内传承下来众多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如何结合师资情况及场地器材,将部分徽州民俗体育项目引进到大学体育课程中,意义重大。

4 结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改革的步伐永不停歇。普通高校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现阶段我国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虽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就,但仍有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未来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如何在叉口路口择道?如何在激流中勇进?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协作共建。

参考文献

[1] 董金蕾.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在新形势下的问题与路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9):153-155.

[2] 巩晶晶,赵同庆.“四个回归”视角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0(21):45-46.

[3] 王棣.素质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实践路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33):55-57.

[4]李云霄.动商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解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9):128-129.

[5] 俞纲.考纲为向、回归教材,学生为本、提高素养——“空间中垂直关系的证明”复习课的反思[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21(5):27-30.

[6]曾再平,孟鸿伟.OECD面向2030的课程图谱分析[J].基础教育课程,2019(7):27-33.

[7] 栗晶.素质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J].拳击与格斗,2020(10):108-109.

[8]周瑶.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美育课程建设的可行性分析[D].重庆:西南大学,2021.

猜你喜欢
五育融合大学体育方向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五育融合”与中国基础教育生态重建
五育融合理念下体育在中学的新发展
“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
打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多元通道①
关于大学体育教学中素质拓展课程的探讨与分析
“思维引导”法在高职大学体育教学与训练教学中实践效果
大学体育网络化教学与管理模式探究
改变颜色和方向
位置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