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学生“手机依赖”的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

2022-07-17 04:45王龙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33期
关键词:手机依赖应对策略初中生

王龙

摘要:由于科学技术的进展,以前仅仅用于通讯的普通手机,现在已经通过网络普及化了,成为能够帮助学习和提供闲暇玩乐的手机。虽然手机为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创造了很多有利的条件,但随着中学生手机的大量使用,一些中学生已经出现了心理上的“依赖”。并且阻碍了心理健康与学习发展,同时也对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不少的新课题,并亟需进一步探索处理方法。

关键词:初中生;手机依赖症;影响因素;应对策略

引言

手机已成为一种新型的通信工具,它已成为我们现代生活中的重要角色。美国联邦研究机构尼尔森(Nielsen)发布的《市场消费者报告》显示,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已经超过了美洲和英国。笔者曾对自己执教的学校进行过一次调研,发现目前有上千名学生,几乎每个人都有一台智能手机。在便利生活的同时,手机也使大多数中学生产生了"手机依赖"。

一、手机依赖症及危害

1.手机依赖症的含义

手机依赖症一般指的是个人因为应用手机而导致行动丧失,从而使得自身的心智、生理和社交系统等都明显地遭到了破坏的痴迷现象。在数字化社会下,智能手机的应用范围已经逐渐延伸到了网络、购物、网络游戏、聊天等,并且手机也由于外形漂亮、携带方便的特征,而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追捧。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年轻人最近几年越来越依赖手机。而判断是否存在手机依赖症,一般从下列三项条件出发:(1)滥用移动电话,也就是在必须要使用时就经常使用手机;(2)手机对日常生活、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影响;(3)当手机停止使用或不使用后,人们会产生不安、紧张等的生理和心理反映。

2.手机依赖症的危害

从总体上看,手机成瘾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不良影响。有些中学生在课堂上偷偷地带着手机,上课的时候不关机,肯定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第二,影响初中生的社交活动。中学生如果过分利用手机,势必会在相当程度上偏离日常生活,部分中学生执着于"网上社交",但在实际生活中同其他人发生社交时会经常觉得束手无策,从而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的社会交流。第三,危害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个别中学生由于过分依靠手机,而手机中的部分不好健康信息也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了负面作用,个别网页利用手机软件推送大量交友消息,有的还附带黄色信息,这极易引诱兴趣爱好强烈的中学生阅读,极大危及了他们的身体健康。

二、中学生手机依赖产生的问题原因

1.个人从众心理

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分析,从众行动是个人在面临人群一致性的压迫下,个人寻找化解自己与人群间的矛盾,争取心态上的平衡和增加自我安全感的手段。当中学生们发现很多周围的同学都在普遍使用智能手机,在分享手机带给的各种便利之时,学生便会找很多借口,让父母帮他们买一部手机。从众心态导致中学生希望像其他人那样掌握并运用手机,树立起自己的安全感。

2.自我价值感满足

现阶段大部分学生均为独生子女,由于自幼形成在家长的呵护与关怀之下,因此自我能力较强。正处在青年发展期的中学生自律力比较弱,且自制力也不够。手机互联网上的虚拟生活内容丰富精彩,强烈诱惑了好奇心强烈的中学生。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心灵寂寞的孩子们可以认识更多的好友,从而消除孤独,感受更多的快乐,同时孤独的孩子心理获得了抚慰,自我存在感与自我价值感获得了实现。心灵上的自我满足感也使得孩子们玩手机的内心动力逐步提升,从而使得孩子们对手机的依赖性更加强烈。

3.温馨家庭关系缺失

很多家长为学生长时间使用手机而造成学习成绩下降、厌学逃课感到忧虑,甚至愤怒地指责手机是造成这些问题的罪魁祸首。看似学生因手机问题不能上学,其实是以不上学的方式与家长发生冲突,而手机的问题则反映了人际关系问题。父母首先要冷静的思考:父母和孩子们之间有什么隔阂?如何正确地处理好父母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用什么样的角色和方式来沟通,避免将自以为是的爱发展成为问题和危险。修补家庭关系,修补夫妻感情,恢复家人亲密关系,使家里充满爱意,形成一个温暖的家,这才是根本解决因家人亲密关系失衡造成学生痴迷手机的主要问题。

三、手机依赖症的应对对策

1.强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学生的自觉能力

利用各种有效途径指导学生提高道德与自律意识,进一步提高中学生自身素质,并有意识地抵御非法网络信息的入侵;重点培养中学生健康的个性,增强其抵御各种社会威胁与挑战的能力。同时,指导家长积极协助中学生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指导家长与教师之间必须合理交流与协调,并尽可能地不要在中学生面前玩手机,并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并引导学生的心中迷茫与顾虑,同时指导学生坚持合理原则,并做好自主管理,避免过量应用,并严禁违法应用。

2.举办有利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各类公益活动。

多数中学生对于活动没有任何兴趣,生活较为单调甚至封闭。通过开展各类有益于中学生的精神卫生的公益活动,来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可建立足球、篮球、美术、摄影、合唱、跳舞等协会,以充实其课外活动,让学生从对手机的爱好逐渐转化到其他兴趣上,并训练学生的社交能力,让学生逐步地从手机依赖症中走出来。同时,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开展关于手机依赖的班会,通过个案分析、身体力行的讲解,让学生意识到过度依赖造成的危害,从而逐步消除学生对手机的依赖。

3.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父母是儿童最早的教师,而家庭则是整个社会的基础。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中学生的人格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周末和节假日期间,父母要多和孩子交流,减少孩子在家里玩手机的时间。此外,家长也可以利用“时间控制”来控制孩子每天的手机使用时间,并引导学生正确的运用手机。

4.构建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指在学校园中形成的一种亚文化。是全校师生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活动,所形成的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制度、活动方法、设备等,都是经过长期的教学和活动积累和沉淀而形成的。

校园文化的形成可在校园管理制度、宣传、社会活动等方面加以建立。学校要建立相关的法规、标准来引导学生健康发展,针对学生手机依赖可通过制度来强制规范。宣传理论是可以很好地对学生进行隐性的宣传指导,举办有关的讲座、班主任利用班会课等都可以来宣讲,从而提高学生对手机合理利用的意识和自己对手机的控制力。强化物理论则认为,解决对手机依赖问题可以从加强和消沉强化物两方面着手思考,同时校园活动文化的建设工作也是一个消沉强化物,通过加强这种消沉强化物的强化效果就可以减弱手机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结语

未来的世界将会是一个数码时代,手机将会越来越多。在未来不久,手机仍将成为一种"双刃剑",不仅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所以如何让中学生能够接受手机技术的发展,同时避免成为“手机成瘾”,这就需要学校、家庭和教师认真地讨论。

参考文献:

[1]郑雅双.初中生手机依赖症的心理分析及早期干预[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30):48-50.

[2]徐成芳,顾林.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心理原因及防治对策[J].教育理论研究,2011(32):217-218.

[3]張文平.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心理原因及防治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5):73-74.

[4]郭欢.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与成因的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34):208-209.

[5]刘鹏.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社会支持及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手机依赖应对策略初中生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手机依赖影响下的高职学院学风建设新途径
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芜湖市大学生手机使用与依赖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