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

2022-07-17 05:16蒋文丹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16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策略

蒋文丹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是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帮助学生进行文化传承的特殊平台。而初中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也决定了传统文化传承的必要性,教师只有帮助学生明确文化传承的意义,才能实现课堂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赋予学生文化传承的伟大使命与任务,提升语文课堂对传统文化的诠释价值。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策略

教师对经典传统文化的渗透,应考虑教师的教学模式是否得当,教学手段是否符合学生的接受特点。教师可通过对教学模式的改进、教学手段的更新,帮助学生在恰当的时机收获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为学生指明方向,为语文课堂创造文化传承意识的传递价值。

一、明确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

1.获得道德滋养,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与人格魅力

语文课堂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阵地,在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收录了不少经典名作,这些作品蕴藏着丰富的道德文化资源,可为青少年道德发展提供丰富给养。以六年级上册为例,综合性学习融入了“有朋自远方来”这一学习主题——“君子之交淡如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些朗朗上口的诗句传递着真挚的友情;《管鲍之交》让学生明白了真正的友谊是不计较个人私利的;《割席断交》教会了学生要与志同道合的人交友。又如,八年级下册收录了《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等诗歌,诗人忧国忧民、心怀百姓的高尚情操滋养着学生的心田。让广大青少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道德滋养,不断提高品德修养与人格魅力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2.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学之美,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与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录了许多优秀的经典作品,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带领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品味中国文字所蕴含的音韵、意境、情感之美,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与文化自信。如《范进中举》一课,作者吴敬梓通过独特的讽刺手法,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及在这个制度下人的丑恶灵魂。文中强烈的对比引人深思,具有曲径通幽之妙。中举是范进人生的分水岭,胡屠户对范进这个女婿前后称呼的变化、态度的转变、所提贺礼的不同,周围邻居从不闻不问到跑前跑后、热心张罗,张乡绅从素无瓜葛到亲自拜访、称兄道弟、送钱送房……强烈的对比把人物丑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在细细品读中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一字、一句、一手法的妙用,无不彰显出语言文字的魅力。唯有品其言,方能爱其文而入其境。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并从其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

二、基于课堂教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纲要》强调,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也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将语文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

1.引导学生在书写与阅读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著名学者许嘉璐说,汉字本身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由汉字发展出的书法,又形成了一种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是中国特有的。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强调:讲中国文化史,不能忘记了中国的茶;学中国文化,就离不开中国书法。由此可见,汉字、书法在中国文化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日常教学中,笔者不仅要求学生必须一笔一画端正地书写,还经常给他们讲讲“仓颉造字”的传说故事、说说“象形文字的奥秘”、谈谈《说文解字》、开展“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书写比赛等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诵读经典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经典诗文是我国优秀的文化奇葩,其凝练的语言、深邃的意境、朗朗上口的韵律无不彰显出经典诗文的魅力。如,李贺《马诗》中的“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勾勒出了边疆壮美的图景——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是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学生从诗句中不僅能够感受到广阔雄奇的美景,而且能读出作者高远的志向和雄心抱负。又如,李白《赠汪伦》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作者把无形的友情化作有形的千尺潭水,那份深情厚谊感人至深、意蕴悠长。一句句经典诗文引领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大师们的思想情怀,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2.引导学生在写作中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写作教学有机融合,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热爱。老舍的《北京的春节》让学生了解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传统习俗,泡腊八蒜、买杂拌儿、逛庙会、干果店的冰灯都让学生新奇不已;沈从文的《腊八粥》则让学生感受到了腊八节浓浓的节日氛围与传统美食的魅力……“那我们的家乡又有哪些风俗习惯呢?不妨让我们也来写一写家乡的风俗。”围绕该作文题,学生兴致勃勃地回家采访自己的长辈,认真地做好采访笔记。祖籍温州的小王同学写了冬至外婆做酱油肉的习俗;作为一个地道的东北人,小张同学介绍了东北的美食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还有那独特的表演艺术——“二人转”;家乡宁波的小刘同学写了宁波元宵节的传统美食——糯米汤圆,从泡米、磨粉、制馅到包汤圆、下汤圆、吃汤圆,每一个步骤都仿佛历历在目,让人齿颊留香……许多学生说,虽然自己没有回过家乡,但是通过这次写作活动,不仅了解了家乡的习俗,而且仿佛感到家乡离自己更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在我们的生活中,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书写与发现传统文化之美,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这是让学生体悟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

初中语文教学并不应该沦为教师训诫学生的工具,更不能成为“产分”的机器,教师只有深明语文教学的意义,才能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现语文教学的价值,真正使得学生从中获益。教师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是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重要解读,也是对教育新思潮的积极跟进,教师通过改进教学模式,创设文化认知的教学情境,为国学经典的传诵创造条件,将文化传承意识深入渗透到学生生活中去,这方方面面的教学改变,才是教学观念的真正进步,才能够对学生在发扬传统文化方面产生积极的认知影响,使得学生从学习语文之始,便逐步受到传统文化的有效熏陶,在文化传承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不负祖国的美好期望。

参考文献:

[1]李润平.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2(04):20-22.

[2]韦强,王文汐.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的不足与改进[J].教学与管理,2022(09):72-75.

[3]魏玉华.传承传统文化,链接古今——以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渗透为例[J].品位经典,2021(01):129-131.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初中语文策略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