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生动实践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

2022-07-18 00:06王大南
党的生活·青海 2022年7期
关键词:深入研究青海总书记

王大南

去年6月7至9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青海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为青海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擘画了宏伟蓝图、提供了根本遵循。一年来,全省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躬身实践,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新进展。

今天,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之际,在全省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背景下,我们召开理论研讨会,主题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标对表讲话、深学细研彻悟,总结实践经验、感受真理伟力,明确方向目标、砥砺奋发前行,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刚才,刘伟同志带领我们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胡维忠同志宣读了入选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和优秀组织单位名单,我们向代表颁发了证书。孟海等6位同志从不同角度作了交流发言,既总结特色亮点、又阐释解读,讲得都很好。入选的30篇论文,从不同主题总结阐释了一年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既有理论思考、又有实践总结,各有特色。在此,我代表省委宣传部向入选优秀论文作者和优秀组织单位表示祝贺!向广大理论工作者表示诚挚问候!

学习宣传好、研究阐释好党的创新理论,始终是社科理论界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要在思想行动上再对标、研究阐释上再深化、工作部署上再动员,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真理伟力,深情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各族人民的特殊厚爱。下面,我结合大家的发言,谈几点认识和体会,与同志们交流。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关乎民生福祉,直接影响新青海建设。全省理论工作者要切实提高站位,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引领方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理论研究第一位的要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它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是过去、现在我们党能够成功、未来我们党能够继续成功的制勝法宝,必须贯穿理论研究工作全过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要坚定主心骨、把准定盘星,坚持实现共同目标的方向,夯实共同的思想基础,拉紧共同的精神纽带,确保理论研究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在新时代,社科理论工作者要自觉树立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做科学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和有力传播者。

(二)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理论研究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充满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广大社科理论工作者必须担起责任,主动作为,深入研究阐释蕴含其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准确阐释“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的核心内容,深刻阐释关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重要观点,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理论研究的根本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人民情怀,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青海集西部、民族、贫困地区于一身,让各族人民过上好日子,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全省社科理论界要把学术研究水准和人民评价标准统一起来,把个人事业和奉献人民结合起来,注重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了解群众所思所需所盼,围绕教育、就业、医疗、环保、平安、防疫等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以奋进的精神状态、严谨的治学态度、严格的质量标准,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做学问,为各级党委政府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建言献策。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为我们拓展深化了理论研究的广阔空间。全省理论工作者要在学懂弄通的基础上,坚持目标导向,聚焦发展新任务,准确把握理论研究的重点内容,回答好时代新课题。

(一)深入研究阐释重大思想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提出了“正确认识和把握青海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改革开放,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在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就,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篇章”的总体要求,明确了青海在全国工作全局中“三个安全”重要地位,对青海工作“五项重大任务”,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产业“四地”等重大要求。这是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全局出发,对青海工作的战略谋划和实践指导。我们要准确把握蕴含其中的强大思想张力、深邃理论意蕴和深远战略考量,从情理、道理、学理、哲理上说清说透,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贯彻引向深入。

(二)深入研究阐释重大实践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发表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青海工作的高度重视、对青海发展的殷切期望、对青海各族干部群众的亲切关怀。我们要坚持系统思维、辩证思维、战略思维,深入研究阐释重要讲话精神。比如,深入研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要求,推动全省走出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深入研究“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要求,引领各级党员干部切实承担好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深入研究“增进民生福祉”的重大要求,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深入研究“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大要求,保持社会大局稳定;深入研究“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崇德”的重大要求,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等,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深悟透、笃信笃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三)深入研究阐释重大决策部署。省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去年作出了《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青海篇章的决定》,印发了《关于加快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的行动方案》,对学思践悟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作出部署。刚刚闭幕的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进一步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对青海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细化实化为建设现代化新青海的发展思路、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把宏伟蓝图细化为施工图、任务书。我们要聚焦党代会精神,宣传、阐释、解读好“七个必须”经验启示、“六个现代化新青海”奋斗目标、“八个坚定不移”实现路径等决策部署,为凝聚全省各族人民共同意志、转化为自觉行动提供理论支撑。

全省社科理论界要坚持目标导向,聚焦发展新任务,发扬优良作风,统筹各方力量,从理论上、学理上、实践上研究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凝聚力量。

(一)发扬优良学风。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优良传统。理论研究的最终指向都是实践,必须持之以恒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要把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起来,同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同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联系起来,同新时代新征程新青海的壮阔实践融会起来,深入研究蕴含其中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特别是党在青海多民族地区的长期执政经验和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做到既全面、系统、准确,又突出重点、彰显亮点。要坚持理论性、突出针对性、讲求实效性,既在求深求精上着力,又在求新求活上用功,不照搬照抄、做理论的“搬运工”,要坚持求真务实、严谨求证,用各族群众听得懂、能理解的话作阐释,做青海理论研究的创造者和贡献者。

(二)统筹各方力量。近年来,我省理论界涌现出一批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为理论工作作出了很多贡献,取得了很好成果。但与“六个现代化新青海”的新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服务党和国家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理论研究“闭门造车”与“小散弱”并存,人才队伍“有专家缺大师”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扭转。这就需要全省理论界切实加强合作、相互融通,特别需要发挥理论工作“四大平台”作用,围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多出精品力作。要加强对各级各类媒体的统筹指导和组织协调,集中力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阐释解读,进一步析事明理、凝聚共识。各级党报党刊要围绕重要讲话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在重要版面、重点时段开设专题专栏,刊登推出一批有分量的理论文章和言论评论。要发挥好“马背宣讲队”“红旗宣讲团”“宣讲大篷车”等各级各类宣讲队伍和社科普及基地的积极作用,组织好面向不同群体的宣传宣讲工作。要把网上阐释解读放在突出位置,充分运用媒体融合发展成果,用好各种理论阵地和载体,发挥“两中心一平台”、省内重点新闻网站及“两微一端”的教育引导作用,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坚持守正创新。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理论研究、咨政建言、宣传普及等方面优势,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海的生动实践,不断延伸学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要深入解读内涵、精准把握外延,防止片面性、简单化,在正本清源、激浊扬清中展现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伟力。要提升研究成果的思想分量、对策质量、价值含量,推出一批扎根青海大地、聚焦伟大实践、反映青海实际的原创性、标志性科研成果。要拓宽成果应用转化渠道,提高转化效率,使理论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事业、服务广大干部群众。要加强理论宣传,把政治话语、理论话语转化为群众话语,把深道理讲浅、把大道理讲明,阐释好党的科学理论的精神实质、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同志们,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广大理论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希望大家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以感恩奋进的精神状态、担当实干的工作作风、高质高效的研究成果,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開!

(责任编辑:陈奇)

猜你喜欢
深入研究青海总书记
全民阅读擦亮“书香青海”品牌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国家公园省 大美青海情
初中主题班会中德育渗透研究
时局图
大美青海
图解:如何把学习教育贯穿全过程?青海这样做!
高中数学方程求解教学思路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