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评价在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2022-07-18 00:10陶颖
甘肃教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幼儿教育有效性标准

陶颖

【摘要】灵活运用语言评价是幼儿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高质量的语言评价不仅能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幼儿积累新知识、学习新技能,也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创造力,并且使幼儿建立良好的自信心与安全感。本文结合实际情况与专业知识,从强化教师语言评价的有效性、提升教师语言评价的科学性、丰富教师语言评价的艺术性等三个层面简要分析语言评价在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幼儿教育;语言评价;教师;标准;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2)12—0074—04

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明确提出“五破五立”,其中包括“改革学生评价”,破除以分数对学生贴标签的行为,建立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这意味着,我国从国家层面对教育评价的目的、内容、方法转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更加关注学习者的个性化发展。这就要求在教育评价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者)的个性化发展与综合素养的提升。对于幼儿教育来说,《总体方案》明确了幼儿评价的方向与目标,即坚持幼儿本位,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对幼儿进行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评价,以正向积极的评价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在实际情况中,教师的评价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发展和教学发展作出价值判断的,并需要多种素质有机结合的专业能力,它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能力,是其教育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学前教师评价能力是指学前教师以幼儿为对象,用发展性的儿童观、教育观,在幼儿教育中对幼儿发展变化作出动态判断的能力,即用发展的眼光,通过对幼儿观察、分析等的基础上对幼儿发展状况作出合理评估的一种教师专业的综合能力。学前教师发展评价能力,更多地表现在对幼儿评价是否能摆脱传统的评价弊端,把发展的教育观体现和运用在实际评价操作中,即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能否关注个体间的差异和个性发展,切实考虑幼儿的身心特点与认知水平,采取多维度的评价模式,动态性运用多种评价方法保障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提升评价的质量。

幼儿发展评价是指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及幼儿已有发展水平,制订幼儿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种评价方法进行的评价活动。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教学评价是幼儿教师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也能够帮助教师及时反思和总结教育活动中的经验教训,结合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与成长需求,灵活调整教育活动的实施思路与方法,提升各类教育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促进全体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由此可见,通过多元化的教育评價,有助于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前教育评价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理论专业课,虽然在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中都或多或少涉猎,但是真正将教育评价理论与学前教育教学实践结合并应用于实践是非常少的。本文试图从多元评价理论角度出发,着眼于教师语言评价这一基点,就教师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如何有效运用语言评价手段加以尝试性探索。

多元评价理论起始于1999年,旨在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手段激发学习者的内在驱动力,强化学习者的创新素养[2]。随着现代教育理念与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多元评价理论逐渐形成了完善的理论体系。具体而言,多元评价理论基于个体的多元智能,注重评价目标、标准、主体以及方式的多元化,属于现代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元评价理论的内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价值取向方面坚持一元与多元相统一,既要帮助个体全面成长,又要符合国家与社会的集体利益,通过个体发展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二是秉持发展性的评价原则,即教育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个体的发展,而非仅仅为了达到甄别和筛选的目标。通过多元化的教育评价,帮助个体及时发现和改进问题,为个体与社会的发展创设条件。三是坚持多元智能的理论基础,要求评价过程公平公正,有助于发展个体的多元智能,这对于开发个体的潜能与天赋具有重要意义。四是采取多元评价机制,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个体的创新思维与能力。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基于评价主体的差异,制订多层面的评价内容。对于幼儿教师来说,语言评价是日常教育活动中的主要评价方式,语言评价应当参考多元评价理论的相关内容,尤其要坚持评价主体与方式的多元化,并且据此建立多维度的评价内容。

良好的语言评价对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极大的意义,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结合各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充分尊重幼儿的认知水平,确保语言评价的有效性、科学性与艺术性,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评价的作用。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时刻都需要对幼儿各方面的表现予以语言评价。教师的语言评价,是各种评价中使用频率最高、最便捷,也是最具现场效力的教育手段之一,对幼儿的影响也最直观、最具影响力,因此需要教师合理、适度、科学地运用好这一教育手段。

一切评价活动,必须确立恰当的评价标准,对幼儿进行语言评价也是如此。比如对其身体和动作发展的评价,就需要确立其腿部动作是否灵活、协调,手部动作是否精细等;对幼儿认知能力的评价,则需要确立其注意力是否集中、对新鲜事物是否具有好奇心、其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孰强孰弱等评价标准;对其语言的发展、社会性行为习惯的养成、艺术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也都需要教师悉心明确相应的评价标准。只要教师在进行每一次评价时,做到心中有明确、清晰的评价标准,那么每一评价才具有针对性、有效性,才能真正发挥语言评价的最佳功能和价值。

(一)强化语言评价的有效性

1.采取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激发幼儿的内生动力是语言评价的主要功能,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例如,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当幼儿表现出良好的规则行为,如违规后及时道歉、主动帮助其他幼儿、创作出富有想象力的绘画作品时,教师应当给予幼儿肯定和褒奖,这不仅能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也能为其他幼儿树立榜样。同时,当幼儿表现出不恰当的言行举止时,教师要避免过度指责幼儿,而要结合幼儿平常的行为表现、兴趣爱好与性格特点,及时指出幼儿的不良行为,并且鼓励幼儿遵守规则,以客观、理性、包容的态度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语言评价,给予幼儿正面积极的引导和帮助。此外,教师在采取激励性的语言评价时,不仅要考虑当前的教育情景,也要充分尊重幼儿的自主性与独立性,基于不同幼儿的性格特点灵活运用评价语言,以提高语言评价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评价的激励作用。

2.避免形式化的语言评价。语言评价是幼儿教育活动的主要评价方式,但部分教师运用语言评价的方式并不合理,导致语言评价效果不佳,甚至会对幼儿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3]。例如,部分教师针对幼儿良好的行为表现,只会说出“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真勇敢”“你真漂亮”等較为含糊笼统的语言,而当幼儿出现违规行为时,部分教师只会说“你真麻烦”“你真淘气”“你真腼腆”“你太坏了”等语言。上述语言评价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或制止幼儿的行为,但却存在形式化与表面化的问题,并不能帮助幼儿客观真实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行为表现。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形式化的语言评价相当于给幼儿贴标签,使幼儿误以为自己很聪明、很漂亮或是很腼腆、很麻烦,这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避免形式化的语言评价,而要结合当下的教育情景,针对幼儿的具体行为作出客观公正、积极向上的语言评价。例如,当幼儿主动扶起摔倒的小伙伴时,教师可以说“xx,老师看见你刚才扶起了xx小朋友,谢谢你的助人为乐。”通过这种具体明确的语言评价,幼儿能清晰地知道老师因为什么事情表扬自己,这有助于强化幼儿的积极行为。

(二)提升语言评价的科学性

1.规范使用评价语言。3~6岁的幼儿主要依靠感受和模仿进行学习,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教师作为外部环境的一部分,应当注意自身的语言与行为,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必须规范使用评价语言,在引导和激励幼儿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但就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在进行语言评价时并不注重语言的规范使用。例如,一些教师会说“把手拿出来”“下次回头再说”“小盆友”“放学了哈”等语言,这些语言在逻辑、修辞与语法方面并不规范;也有一些教师喜欢使用大量的网络用语或口头禅,部分教师的普通话不太标准,有时会经常使用方音方言混杂式语言。这些不规范用语都会影响语言评价的效果,也会对幼儿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使用评价语言时,教师要重视这个问题并经常反思。

2.避免语言冗余问题。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语言评价时,教师应当注重语言运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尽可能地避免语言冗余问题,以提高语言评价的质量和效率。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在作出评价时存在语言冗余问题。例如,一些教师会向幼儿强调:“你这么做不对!不对!不对!不对!”“把这首儿歌唱两遍,我说的是唱两遍!”在这类评价语言中,语言冗余度较高,并且反映出教师不耐烦、气愤的情绪,这种语言表达方式不够简洁、客观和理性,向幼儿传达的信息也带有情绪化的成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有部分教师的评价语言过于拖沓,例如,部分教师刻意追求轻言细语的效果,而导致语言缺乏轻重缓急,停顿与断句不合理。因此,教师在运用评价语言时应当注重此类问题,尽可能地结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使用最简洁有效的语言,对幼儿的行为表现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三)丰富语言评价的艺术性

1.重视语言的生动表达。3~6岁的幼儿尚未发展出良好的心智能力,教师在对其进行语言评价时,应当充分考虑各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并且结合不同幼儿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行为习惯等要素灵活选择和运用评价语言,注重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这有助于消除幼儿的抗拒心理,有效拉近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评价的引导与激励作用[4]。例如,在自主绘画活动中,当幼儿只能画出一座房子时,教师可以说“xx,老师看到这是一座漂亮的房子,它是在哪儿呢?森林里?公园里?还是小湖边?里面住着什么人呢?”通过这种生动有趣的语言表达,教师一方面肯定了幼儿的绘画作品,另一方面又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主动拓展画面,真正体现出了语言评价的价值。

2.将语言评价与其他评价方式相结合。在幼儿教育教学工作中,针对幼儿的语言评价是一项艺术性活动,非常考验教师的综合能力与素养。为了提升语言评价的有效性,教师要善于将语言评价与其他评价方式相结合。例如,当幼儿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习惯时,教师一方面要运用语言肯定和表扬幼儿,另一方面也可以奖励幼儿一张奥特曼卡片,或是给予幼儿一个温暖真诚的拥抱,也可以借助手势、眼神向幼儿表达认可和关爱。通过融合各类评价方式,教师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自主性,激发幼儿对教育活动的参与兴趣,同时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和安全感,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由此可见,语言评价幼儿教育活动中的主要评价方式,为了取得最佳的评价效果,教师要善于将语言评价与其他评价方式相结合,并且在评价中融入适当的情感因素,在和谐融洽的氛围里引导和激励幼儿,充分发挥多元化评价的优势。

综上所述,教师在运用语言评价时,首先要确立各种评价的相应标准,同时要注重语言评价的合理运用。一方面要避免形式化的语言评价,善于采取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以确保良好的评价效果;另一方面也要保障语言评价的科学性,规范使用评价语言,并且避免语言冗余问题。要重视语言的生动表达,将语言评价与其他评价方式融合运用,尽可能地对幼儿的行为表现作出艺术性的语言评价,通过语言评价激发幼儿的内生动力,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1]邹美香.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教学策略[J].都市家教月刊,2016(08):231.

[2]程海侠.教师评价语言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运用之我见[J].时代教育,2016(10):248.

[3]周艳丽.幼儿园语言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言语评价行为的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9.

[4]王明香.幼儿园语言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言语评价行为分析[J].天津教育,2020(17).

(本文系2020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学前教师教育评价能力提升的行动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0]GHBZ218)

编辑:王金梅

猜你喜欢
幼儿教育有效性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