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的高等教育影响研究

2022-07-18 00:08陈新忠王欢慧
中国电化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动手实践高等教育双减

陈新忠 王欢慧

摘要:“双减”政策虽然表面针对中小学为主的义务教育,但实质上极大影响着以大学为主体的高等教育,本质上亟需高等教育予以回应,指明出路。推行初期,我国相关政策主要体现为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限制课外机构开展学科培训,更多着眼于“堵”,还未全面“疏通”发展路径。就实施进程看,“双减”政策对高等教育的招录方式、生源质量、专业分流、培养模式和学业评价带来了巨大挑战。直面“双减”,高等教育亟需完善多元招录制度,联合提高生源质量,实施自由专业分流,协同重构培养模式,健全学业综合评价,发挥高等教育促进社会流动性作用,创建公平而高质量的教育。

关键词:高等教育;“双减”政策;兴趣发展;动手实践;高等教育质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以教育发展促进收入代际流动性的机制与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9ZDA066)研究成果。

“双减”政策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旨在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1]。就目前政策实施情况看,面向K9的教育培训机构大幅减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外作业压力大大减轻。但当前“双减”政策更多着眼于“堵”,如限制中小学学科类课外辅导机构经营、限制家庭作业布置过量、限制周末节假日专业课补习等,不可避免地存在部分家长仍想方设法为自己的子女补课、部分校外培训机构“打擦边球”地“暗处”经营等突出问题。为保障“双减”政策更好落地实施,我国上下必须做好“疏通”引导,致力于疏导引流,促使“双减”教育变压力为优势,实现长远发展。

课后作业及校外培训压力的存在源于中小学生及其家庭对高等教育的追求,“双减”并未熄灭这种追求热情。一个人拥有高等教育机会便意味着开启了向上社会流动之窗,能够享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薪酬待遇和更令人尊重的社会地位,高等教育的价值使得每个家庭不得不重视高等教育获得,不得不通过一切可能的教育手段为子女获取高等教育机会而想方设法努力积累其学业资本。“双减”政策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压,必然带来基础教育阶段的系列变化,势必影响高等教育阶段配套发展。

“双减”不仅仅是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的事情,而是一项涉及整个教育系统、影响家庭行为和行业发展的社会变革。面对“双减”政策带来的教育理念更新和教育秩序变化,高等教育如何适应和促进基于“双减”政策培养输送的生源发展,进一步保障教育公平,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建立“双减”政策实施的高校方案,需要及早加以思考和谋划[2]。本文聚焦“双减”政策对高等教育阶段的影响,分析“双减”政策对高等教育带来的挑战并逐一提出可能的应对建议,以期在“双减”政策实施中更好地保障学生健康茁壮成长,推动高等教育公平而高质量发展。

“双减”的出口在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对“双减”的反应是“双减”政策贯彻落实状况的调节器。“双减”政策颁布后,中小学阶段如何使学生继续“增”质量,保证学生当前及未来的学习及培养效果,是社会关心关注的主要问题。“上大学”依旧是学生、家长的主要目标,“双减”对高等教育的人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输出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依据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路径,本文探讨了“双减”对高等教育的五方面具体挑战。

(一)对招录方式的挑战

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录取方式虽然几经改革,现行招录仍旧主要依据高考分数。2021年的“双减”政策明确提出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旨在引导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淡化对课程分数的追逐,正常休息,健康身心,广泛追求,全面发展。“双减”政策之下成长起来的这批学生到了进入大学的年龄,如果仍然要面对传统的“以分取人”高等教育招录方式,势必引起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及其家长对高考分数再次热逐,使得相关政策出现反弹。更何况高招之前还有胜似高招的中招,更是过早把学生及家长推到了人生十字路口。当前,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的招生比例调整为5:5,且不允许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复读重考。如若继续用分数衡量人才、录取学生,即使“双减”政策不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及其家长也会想尽办法补习功课,谋求具有竞争力的成绩。因此,顺应“双减”政策要求及其教育行动,高等教育亟需对未来的招录方式进行改革。

(二)对生源质量的挑战

“双减”是一项“回归天性”的政策,目的是想把正在身心成长期的6—15岁少年儿童从题山卷海中解放出来,促使他们充分享受天性,快乐成长。然而,“双减”政策长期执行必然导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数量减少,习题训练机会减小,计算和读写能力相对减弱。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将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以天性为师”的教育理念付诸实践,提出“儿童中心”,主张把儿童从书本记诵中解放出来,通过参加生活使儿童经验的数量扩充、运用经验指导生活的能力增强。“儿童中心论”带来了美国教育大变革,造成了教育质量滑坡。20 世纪80年代初,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的学术性测试(SAT)表明,1963-1980年的学生成绩逐年下降,语言成绩平均下降50多分,数学成绩平均下降近40分,物理、英语等学科的成绩也在不断下降,优秀学生的人数和比例明显降低。为此,许多本科院校不得不大量削减原定授课内容,开设数学、科学、写作、阅读等方面的补习课程,其中数学补习课程占到全部数学课程的1/4,一度曾达72%[3]。尽管我国的“双减”政策不同于美国的“以儿童为中心”改革,且会防范类似美国“以儿童为中心”改革带来的多种风险,但鉴于熟能生巧的一般常识,长期实施该政策引发学生计算和读写能力相对下降是必然趋势[4]。为应对“双减”政策长期执行带来的学生计算和读写能力相对下降趋势,我国高等教育亟需及早谋划解决未来生源质量危机的治本之策。

(三)对专业分流的挑战

我国传统的大学专业分流以学生入学前的报考志愿为依据,基本上“一次分流定终身”。由于高中生对大学专业内涵不了解,大学新生选报的专业更多体现的是家长和老师的意志,充其量只能算作其专业联想和随波逐流的一个尝试,更何况其对所读学校和专业的选择都受制于自己的高考分数,所以大多学生对入读专业并不满意。大类招生改革后,改革高校实施学生入学一个月后分流、入学一学期后分流和入学二学期后分流等多种方式,有效改善了学生对自己所选专业的满意状况,但仍有很多学生认为所读专业并不契合自己志趣。这是因为大类招生的“大类”很多并不大,只拘泥于一级学科;招生的“大类”所辖专业许多只有2—3个,学生选择余地不大;选择专业的依据仍然是分数,学生由于分数的缘故而不得不屈从于专业。因此,大类招生的专业分流仍是十分有限的专业分流,改革高校不断缩短大学入学后至专业分流前的时间一定程度上是不想再为学生选择适切专业分心劳神。尽管大学生在第二学年仍旧可以申请专业分流,但学校设置的分流机会很少,分流门槛更高,学生因为分数受限实现调转专业愿望的可能性更小。与以往不同,“双减”之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学生将不再把分数作为唯一追求目标,而是把更多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健康成长和志趣培养上。顺应学生加强志趣发展的趋势,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必须转变现行专业分流局面,更多适应和促进学生的兴趣特长发展。

(四)对培养模式的挑战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总体上延续着中小学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校内培养模式。其一,教学主体上,以教师为主。教师自主地设计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分配教学时间,评判正确错误,操纵着整个教学活动。其二,教学方法上,以讲授为主。高校教师大多习惯运用讲授法开展教学,认为讲授法可以将大量知识在有限时间内传授给学生,既避免了其他教学方法可能引起的时间浪费,又容易掌握进度、把握课堂,于是很多时候都一讲到底。其三,教学内容上,以教材为主。目前我国大学多数教师在本科教学中所讲内容主要来自教材课本,教师的讲授基本是对教材课本的复述和例解。更为严重和突出的是,一些涉及科技前沿的教材十年、二十年都较少修订,大学教师仍然年复一年地使用着。其四,教学场所上,以课堂为主。受办学条件和学校资源限制,为追求教学效果和效益,大学本科教学大多在教室之内的课堂上开展。一般而言,专业课在1—2个教学班的课堂中进行,一个课堂有学生50—60 人左右;专业基础课、通识课、公共课在4—6个教学班的课堂中进行,一个课堂有学生100—150 人左右。除学习自然科学学科专业的学生有适当的实验课、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生有少量的社会实践课之外,高校控制开设实践、实习类课程,以减少实践类课程可能带来的资源浪费和其他潜在风险。大学传统上这种以课堂为主的培养模式没有将经济社会发展的诉求、学科发展的前沿及时、科学地与所学内容相结合,与需要真刀实枪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卡脖子”技术突破相距甚远,培养的大学生将逐渐演变为只会汲取和享受知识而不知如何应用知识、创新知识和发展知识的“学习机器人”或“知识储存器”[5]。“双减”之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学生利用丰富的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发展兴趣爱好,实践动手能力将明显增强,自我探索能力将大大提高,追求前沿科技的愿望将更加强烈,传统培养模式不仅难以助推其有效发展,而且有望成为他们脱颖而出的羁绊。为促进“双减”之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学生向更广更深更高方面发展,我国高等教育需要及早谋划培养模式改革。

(五)对学业评价的挑战

当前我国大学对学生的学业评价虽然多元,但主要看分数。在以教师主讲、教材至上、课堂学习和学生听授为主要环节的传统培养模式之下,大学对学生的学业考查方式主要是考试。大学教师普遍认为,考试可以检查大学生是否记住了教师课堂上讲授的教材内容,也可以考查大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理论分析现实存在的事物和问题。在一张卷子考查课程学习成效的状况下,大学生内在的很多方面无法被教师认识,他们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被试卷遮蔽。尽管如此,課程分数及格与否仍是大学判断大学生能否毕业的主要标准,是大学允许大学生能否进行毕业设计、授予相应学位的重要基础;综合学生课程成绩在专业排名状况的绩点更是学校决定学生能否推荐免试保研的法宝,是学校研判学生优秀与否的主要依据。与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标准相一致,用人单位招聘人才时也将学生课程成绩状况作为筛选候选人的第一道门槛。然而,“双减”的真正贯彻落实将引发人们关于课程分数认识的观念变革,学生将从无休无止的计算和书写作业堆中解放出来,不再斤斤计较课程分数的细微差别,而更加注重我学会了什么、认识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推进了什么、解决了什么,致力于自然、社会和思维世界的思考与探索。鉴于此,“双减”时代亟需高等教育谋虑重构大学生学业评价标准。

教育是一项系统性育人工程,每一项教育政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双减”政策虽然表面上针对的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但目标却是想引发教育系列变革,促进社会个体健康成长,催生更多创新人才涌现。作为人才的塑形定型阶段,高等教育必须积极响应“双减”政策及其教育变革,及早谋划应对挑战的举措,确保我国教育改革卓有成效。

(一)完善多元招录制度

针对“双减”政策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后作业和校外辅导负担、引导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主旨追求,为使学生及其家长不再为片面追求招录分数而重返题海训练,为让学校及其教师不再为单纯追求升学比率而违背教育规律,我国要尽快改善教育分流,完善高等教育多元招录制度,为“双减政策”畅通出路做好承启。首先,建立以高中后分流为主体的职普衔接制度。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比较鲜明地显示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新知识、新技术、新科学不断涌现,科技知识不仅得到大幅拓展,彼此间关系亦变得更为复杂[6]。面对科学技术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初中后分流培养人才难以满足未来科技需求,并且过早增加了家长对学生未来成长的担忧和焦虑;而高中后分流能够有效补齐未来人才综合知识的短板,拓展高中后人才的成长天地。因此,顺应“双减”政策发展要求,我国迫切需要逐步建构以高中后分流为主体,“才趣兼顾、渐次分流、并行发展、融合互通”的职普融通框架,促进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课程共通、学分互认、纵向流动、交叉生长”,推动人才培养体系结构优化。其次,将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成绩作为招录依据。学业水平考试是对学业的合格性评估,是对学生的学习痕迹管理,将其纳入高招录取指标可以管窥学生的学业进展轨迹。综合素质成绩是对生源亮点的特色性考察,是对学生创新潜能的专业识别,将其纳入高招录取指标有助于学生在“双减”后自觉自主地培育发展兴趣特长。其三,深化高等教育“三位一体”招生录取改革。尽管现有部分改革高校已将学业水平成绩和综合素质成绩纳入高招录取指标,但纳入的比重和力度十分有限。深化高等教育招生录取改革,我国要稳定建立健全“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成绩”的“三位一体”制度[7],逐步提高富含探究性和创新性科学技术进展成果的特色综合素质评价成绩比重,促进高校招到适切的创新型人才,促使学生被录进适合自我发展的心仪专业。

(二)联合提高生源质量

针对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后作业和校外辅导负担必然带来高等学校未来生源计算和读写能力相对减弱的趋势,我国高等教育要及早联手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共同提高未来生源质量。其一,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对接,以强化应用来提高学生计算和读写能力。利用“双减”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后及节假日闲余时间增多的大好时机,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组织高校分学段分层次地设计能够锻炼学生计算和读写能力的系列动手活动,号召学生人人参与;每学期举行计算和读写动手活动各1次,拉长活动时间,增强学生时间投入,并将活动的个人或小组成果汇编成电子分册,供师生交流学习。动手活动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和读写能力,学生成果也能作为高校招录的重要参照。其二,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主管部门对接,实施高等教育课程修读计划。为让中学生尤其高中生对应性培养高等教育需要的能力,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可以与高中教育主管部门对接,制定实施高等教育课程修读计划方案。美国早在20世纪时便开放大学课程,允许有能力的高中生先行选修拟读大学的部分课程,获取学分。借鉴美国经验,我国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将涉及计算和读写能力的课程列为高中生先修大学课程,编制高中生的高等教育课程修读计划指导手册,指导高中生提前明确大学关于计算和读写的能力要求,针对性提高计算和读写的相应能力。其三,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对接,以学分制落实高等教育课程修读计划。为落实高中生高等教育课程修读计划,高等教育主管部门要与高校及高中联合制订互通互认的学分制,指导高中生选课,监督提高各门计算和读写课程质量。

(三)实施自由专业分流

针对“双减”政策淡化分数追求、引导学生兴趣爱好发展的趋向,高等教育的专业分流应更加突出学生基于志趣的自主自由选择。其一,完善以大类招生为基础的晚分流制度。面向“一次分流定终身”的专业选择传统和大类招生后并不彻底的专业选择改革,我国高等教育要科学构建新时代的大学专业分流制度。鉴于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为培养基础厚实、潜能巨大的创新型人才,我国高等教育要真正按照科研领域进行大类招生,大学前两年通过共性课程学习打牢未来科学研究或技术应用的基本理论基础,在四年制本科的第三学年再实施专业分流,打造高精尖的专业方向。其二,彰显专业选择中的学生自主自由作用。为克服专业选择中分数优先、学生被动、志趣忽略等弊端,高等学校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自由权,对专业的人数和学生的高考分数不加限制,而注重学生志愿、特长和潜能考察,以自主选择专业激发学生对高深专门知识及技能的内在学习潜力。为保障学生能够自主自由选择专业,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前两年对学生的培养,通过两年的培养要让学生具备自主自由选择专业的基础和能力;重视对学生前两年学习的考查,通过考查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业情况和能力状况,在此基础上尊重学生的自主抉择。其三,允许学生拥有调转心仪专业的自主权。尽管第三学年开始专业培养,高校要允许学生仍然可以在学习进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这样,高校既顺应了学生当前兴趣和追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张扬学生的事业理想,有利于学生入职后延续自己的探索之梦。

(四)协同重构培养模式

针对“双减”后学生课余时间增多、节假日根据兴趣自由发展、动手实践能力将逐步增强的趋势,我国高等教育要改革以校内课堂教学为主要指导手段的大学培养传统模式,协同政府及社会力量构建以产教融合为典型教育方式的大学培养新型模式,适应和促进新一代大学生基于兴趣在相应的产业实践、社会实践和思维实践中创新发展。其一,建立高水平的产业、社会和思维实践教学基地。顺应学生兴趣和实践双增长的需求,高等教育的新型培养模式应从校内延展到校外,校内外结合,更多在产业、社会和思维实践的前沿活动中历练学生、激发其潜能。高等教育要协同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建立面向现代科技前沿及趋势的国际化水平产业、社会和思维实践教学基地,确保大学生在读期间可以经常接触与专业相关的最先进实践,能够在最为发达的实践基地充分学习、锻炼和成长。其二,重新修订新时代高校人才的培养方案。鉴于实践育人的重要性,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要增加实践育人的时长和学分。高校要保证学生在先进教学实践基地学习的时长不少于学制的1/3,力争达到40%—50%;相应地,高校要保证学生在先进专业实践中修读的学分不少于总学分的1/3,力爭达到40%—50%。其三,联合企事业单位在实践中开展人才培养。企事业单位汇聚了大学培养出来的众多优秀人才,位于产业、社会和思维实践的前沿,日益成为科学技术创新的主体。国家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让利企事业单位尤其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高校要主动联合企事业单位,将大学1/3以上课堂搬进共建的先进实践教学基地上,在实践历练和科技创新中联合培养大学生。

(五)健全学业综合评价

针对“双减”旨在培养更加健康向上、更加全面发展、更重兴趣引领、更具创新潜能人才的价值追求,高等教育要因势利导,打破传统以分量才的评价标准,健全学业综合评价,适应和促进新一代大学生以兴趣为基础进一步创新发展。其一,重视对学生兴趣发展成果的考查。兴趣是学生成长的最好老师,是学生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保护和促进学生兴趣发展是大学教师的重要职责。高校评价要关注学生兴趣发展状况,重视对学生兴趣发展成果进行考查,对学生基于兴趣的探索予以鼓励[8]。其二,注重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研判。有无专业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强弱是学生学习获得的重要感受,也是未来入职工作后单位对职工考查的重要标准,高校要将此作为对学生评价的关键指标。高等教育是高深专门知识的教与学,本质上是一项专业教育活动。高校要将学生应该具备的专业实践能力分解,重点考察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专业实践能力。其三,加强对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的考量。创新是对学生的高标准要求,也是高校对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发展推动力量的期待。然而,创新的内涵极其丰富,既包括组合式创新,也包括原始性创新,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级和方面。高校要细化创新内涵,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考查,促进学生循序渐进地创新发展。

“双减”政策是我国为减轻中小学学生课业压力和规范课外教育培训行业而出台的硬性保障举措,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为保障义务教育不走形不变样,基础教育、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亟需合力谋求一贯性、一致性和一体性进步,共同促进下一代健康、全面、优质成长。在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建设教育强国进程中,高校作为重要一环,要直面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明确自身在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中的可为之处、可合之力和可行之法,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发挥教育提升社会流动性作用,提高我国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教育公平而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 http://www.moe.gov.cn/jyb_xxgk/ moe_1777/moe_1778/ 202107/ t20210724_546576.html,2022-04-08.

[2] 陶蕾,杨欣.“双减”的价值证成与时代路向[J].中国电化教育,2022, (3):7-15.

[3] 陈新忠,李忠云.“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实践误区及引导原则[J].中国高教研究,2012,(11):57-63.

[4] 郭中华,顾高燕.“双减”与教育高质量发展——一种批判教育学的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22,(3):16-21.

[5] 陈新忠.以学生为中心 深化本科教学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3,(13/14):50-52.

[6] 陈新忠,康诚轩.从招考分育到自由分流: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重构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4):61-67.

[7] 陈新忠,任尙舒.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危机及应对研究[J].教育评论,2017,(5):18-23.

[8] 刘志军,徐彬.教育评价的实践定位及其实现——基于实践哲学的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22,(4):64-70.

作者简介:

陈新忠: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

王欢慧: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on Higher Education

Chen Xinzhong1, Wang Huanhui2(1.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Sciences,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0, Hubei; 2.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0, Hubei)

Abstract: Although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ostensibly aims at compulsory education dominated by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t has a great impact on higher education dominated by universities in essence. In essence, it is urgent for higher education to respond and point out the way out.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implementation, China’s relevant policies were mainly reflected in reducing the homework burden of students in the stage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limiting extracurricular institutions to carry out discipline training, focusing more on “blocking” and not fully “Dredging” the development path. In terms of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has brought great challenges to the recruitment mode, student source quality, professional diversion, training mode and academic evalu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Facing the “double reduction”, higher education urgently needs to improve the diversified recruitment system, joi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implement free professional diversion, cooperate to reconstruct the training mode,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academic evaluation, give play to the rol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promoting social mobility, and create a fair and high-quality education.

Keywords: higher education;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interest development; manual practic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收稿日期:2022年2月20日

責任编辑:邢西深

猜你喜欢
动手实践高等教育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高效学习三角形的方法研究
在小学数学中实施探究性活动的教学研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