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种思维方法

2022-07-18 05:14杨洋
高考·中 2022年2期
关键词:方式创新教学思维语文阅读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作为学生认知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途径,教师要注重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培养,通过多种途径来引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突破学生阅读的思维瓶颈,不断提高学生对语文基础技巧的掌握能力,并通过阅读来提高写作质量和教学效率,让语文阅读不再是学生的难点。本文基于当前的语文阅读现状和实际意义,以推动语文阅读教学水平为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相关见解,希望可以为语文阅读教学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思维;方式创新

随着人们对教育程度的不断关注,在很大程度上我国的教育事业与以前的教育方向相比已经实现了巨大的转变,教育事业也实现了飞速发展。语文学科作为学生接触对外知识的门类和途径,其地位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和广泛关注。人们逐渐认识到阅读作为语文学科的关键作用,对于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具有关键的作用。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语文教学不应该只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应当积极地跟进思路,不断开拓创新,突破当前的阅读教学思维,实现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意义

首先针对各个层次的学生来讲,只有提高语文阅读能力,才能更好地进行下一步学习。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阅读越发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对于学生来说,通过阅读一本好书可以掌握相关的写作技巧和思想,通过作者写作的内容,不断提升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并将阅读技巧应用于自己的写作当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成绩,让自己的语文整体素养更上一层楼[1]。

同时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在进行阅读时,学生可以通过书本来了解自己所无法接触到的事件。例如在进行古文阅读时,学生可以通过古文学习了解人们对古时文化背景的描述方式,通过阅读近现代文化作品可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是如何进行思想解放的,通过阅读现代的优秀文化作品,了解人们的最新思想。通过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感受不同时代的文化魅力,通过多样的阅读,更好地与课堂内容进行结合,推动学生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快速提升。作为最新的教学模式,语文阅读可以有效改善学生对文化的认识,在进行阅读时,教师通过给予学生一些技巧指导和阅读话题,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帮助学生做到积累素材扩大阅读视野,实现写作时可以如笔生风的有效作用。

对于教师而言,通过语文阅读可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师的课程质量。教师应该通过改善教学方法,不断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突破传统语文阅读的教学瓶颈。对于阅读能力较差的學生,教师可以针对其自身优势,开创最新思路,帮助学生提升整体的学习能力;对于阅读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实现整体水平更好的提升。在最新的教育方式下,传统的教育方式弊端凸显,教学效果也远不如最新的教学模式,为此教师要学会通过最新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来改善自己的课堂教学质量,突破传统阅读教学的弊端,在进行写作教学之前要先进行阅读,再进行文化素养提升。为此,教师要进行阅读教学,通过随时随地的语文阅读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展现自我能力,同时教师也要通过阅读教学,帮助学生进行生活化联系,通过阅读优秀作品,学会相关技巧掌握阅读手法,通过相关手法表达自己的心得体会,并运用于实际的作文写作当中,实现会读、会写和会创作的连锁发展。

二、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发展思路

(一)坚持反向思维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反向推理能力

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因时因课进行方法创新[2]。作为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学会以阅读内容作为发展方向,不断改变自己的阅读教学思路,针对一定的阅读教学内容可以坚持反向思维的引导作用,通过反向思维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事件背景,了解事件的起因,让学生在整体阅读过程中真正体会到阅读推理思维的乐趣,并提升对技巧的总结能力,实现对信息的综合应用,在整体上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学生的推理能力,获得一定的阅读技巧。

例如,在进行高中语文人教版《故都的秋》一课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首先对文章进行通读。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想要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事先对学生进行提问:文章为什么要以故都的秋来做题目。通过故都的秋,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感情?教师通过事先对学生进行设问,让学生带着思路进行文章阅读,通过反向思维的引导作用,挖掘学生思考文章的能力,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在进行阅读时,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来进行问题理解,构建一定的推理能力和逻辑能力,通过文章的题目进行内容梳理,实现对文章的整体把握。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作者通过对家乡秋天风景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浓烈感情,作者通过“想饱尝一尝”“故都的秋味”等词语,表达了作者对故都秋天的深刻怀念,以及眷恋之情。作者通过运用大量的写作手法,来表达自己对故都的怀念之情。教师通过事先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从结果推导原因,在整个过程中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以此来帮助学生构建逻辑思维框架,并通过掌握的阅读技巧,进行写作应用,将作者的写作技巧融合于自己的写作当中,实现阅读和写作的结合。

(二)坚持思路更新,不断开拓视野发散学生思维

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要坚持紧跟时代的发展思路,不断进行教学方法创新,随时随地要进行观念变换,以符合最新的时代发展要求作为发展方向,更好地发散学生思维,帮助学生进行视野开拓,实现对作者观点的拓展和延伸,增强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阅读一篇文章实现多样技巧的掌握,并通过相关阅读学会举一反三,实现学生的阅读不再是学习的拦路虎,整体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

例如,在进行高中课文《师说》教学时,教师可以事先让学生对文章进行通读,能通过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大意,并说出自己的感悟[3]。通过阅读文章某位同学说出了自己的答案:《师说》是韩愈写给后生的一篇文章,作者通过引经据典,联系实际来表达希望后生可以不耻下问多多学习的想法,文章从对教师的职责入手,不断对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进行解读,讲述为师的原则,这在当时有着巨大的进步意义。

教师在得到学生的答案后,要及时对学生的表达进行点评,并以此为出发点,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进行延伸思考,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通过本文,我们了解到了韩愈的教育主张,作者的文学水平非常高,那我们如何通过阅读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呢?在这个问题下,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其实通过阅读来提高写作水平是最常见的办法,那么如何利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思路拓展,把掌握的技巧进行转移,实现知识的迁移?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技巧积累,对于古文中的表达手法相比现代文写作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要是应用得当,可以有效改善学生的写作水平,形成严密的逻辑体系和行文水平。

(三)注重思维培育,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在对学生思维方法传授与思维品质培养上是有欠缺的,教师们或无意、或有意地忽视了对学生的思维培育。“无意”,是教师们缺乏有关语文学科“思维科学”的知识;“有意”是教师不知道如何在教学中融入思维培育。随着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为此,教师要积极学习,充分理解直觉思维、逻辑思维等思维方法的概念,把握深刻性、敏捷性等思维品质的特点,积极将对学生的思维培育融入教学中去。那么如何利用阅读教学,促进学生的思维提升呢?其实“对阅读教学而言,最好的思维训练素材就是现成的语文教材[4]”。

例如梳理文章结构思路就是对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说“木叶”》是一篇典范的论说性文本,论述过程严谨,举例丰富,语言具有文学性。剥开语言和诗句的外壳,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很好的教学设计。笔者在进行教学时,将学生分为三组,每组学生的任务分别是:

一组,勾画出文中呈现思路的词汇(连词)、表达观点或结论的语句,并将这些诗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归类;

二组,勾画文中所有引用的古诗句,并分析作者引用这些古诗句的用意;

三组,勾画文中所有的问句,并分析这些问句的作用。

三个小组的任务虽然不同,但殊途同归,经过信息提取,学生很容易地把握了文章的论述思路,而融入其中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训练,正是逻辑思维训练的具体方法。

例如,根据名言警句成立的条件,利用质疑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论语>十二章》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句就是可以利用情境变化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名言。笔者进行教学时,先后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1.这句古语,在现代生活中广为引用,请同学们结合现实生活,说说这句话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2.从儒家的主张来看,这句话是强调自省还是强调律他,结合《论语》其他章句进行说明?

3.请问“己之所欲,可施于人”吗?

4.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在理解这句名言及儒家思想主张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许多名言观点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中才能成立。带领学生走进情境,对这一名言进行质疑,能够提升学生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力,锻炼了学生思维的全面性、辨证性与分析性,在讨论与争辩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四)注重学生综合思维与分析思维培养

综合思维培养可以让学生学会从不同方面思考问题,可以让学生思维变得更加活跃的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辨证思考问题的习惯,将不同知识连接到一起[5]。分析思维培养是借助分析能力培养,让学生可以在思考问题时,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这两种思维培养对学生理清文章发展方向、中心、表达主要情感,以及含义等都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学生了解文章结构、种类、特点等也有帮助。在人们对一件事物进行分析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与事物分析方式,比如事情发生原因、看法和问题方式等,在人们分析时,都会不自觉地带有自己的主观意识,因此,注重学生综合思维与分析思维培养,对学生语文阅读学习能力提升有重要作用。

例如,在初中语文教师为学生讲解《植树的牧羊人》这一文章时,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文章写作手法、领悟课文的清晰思路、学会用环境描写、侧面描写的方式,懂得对文章进行合理分析。首先,在分析思维培养与综合思维进行培养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从文章整体把握上对学生综合思维进行培养,再通过对文章作者表达情感、观念等方面分析对学生分析思维进行培养,让学生既可以从整体上感悟文章,也可以从各自然段与写作手法上体会文章表达中心思想[6]。其次,教师要从文章特征上对文章进行分层,让学生分析出各层级段落表达的内容,而后再将这些内容与整体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无论从哪方面分析,都可以学会从单方面分析到整体分析,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对学生学习阅读也有帮助。

(五)比较、类比思维培养

比较就是学生对不同事物进行比较,找到事物之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分类就是让学生在分析的基础上,对事物进行比较,将不同点共同点进行提取,并将事物特点进行结合,形成一个全新的事物类型。对学生比较与类比思维培养,可以让学生阅读能力提升一个新高度。

比如,在学生学习《紫藤萝瀑布》时,教师可以根据“花”的美以感受、欣赏、发现三个方面对文章进行学习,让学生对“美”进行想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这三种美进行比较,在比较的基础上对学生类比思维进行培养,提升学生文章理解与感悟能力。

结束语

在進行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断开拓思路,将先进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思维教学相结合,利用课堂的优势帮助学生通过相关技巧增加语感,扩大学生的基础素养,增加学生的文学体验度,让学生真正从阅读中获益,实现写作水平的快速提高,丰富写作内容,完善写作体系,构建知识能力,转变学习思路,推动学生整体素养的丰富性务实基础,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构建一定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陈宗荣.初中语文课内外阅读与作文教学的有效结合[J].新课程,2020(37):68.

[2]张婧.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辅助作用[J].参花(下),2020(9):53-54.

[3]彭金辉.阅读教学中图表类非连续性文本的应用[J].中小学班主任,2020(8):29-30.

[4]柳咏梅.借助课文,提升学生思维品质[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11):18.

[5]张雪莲.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方法[J].学周刊,2021(4):149-150.

[6]樊海侠.让思维引领学生深入阅读: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方法[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1,1146(4):43-45.

作者简介:杨洋(1983— ),女,汉族,山东章丘人,山东省乳山市第一中学,中学一级,学士。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方式创新教学思维语文阅读
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及教学思想转变研究
探究基层廉政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和方式创新思考
大数据时代的营销教学探讨
数学教师要科学运用教学思维
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功利性问题
阅读反思: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视角
新时期企业政工管理方式创新的探讨
高职院校学生廉洁教育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