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探究性教学对策分析

2022-07-18 01:32许少杰
高考·中 2022年4期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提升高中历史

许少杰

摘 要:笔者结合自身的相关教育经历,围绕高中历史探究性教学对策进行了一系列探讨。首先,分析了高中历史探究性教学的基本特征,然后明确了探究式教学对策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总结了高中历史教学中探究性教学对策的应用情况,最后重点探讨了高中历史探究性教学对策,旨在优化高中历史教学,助力高中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探究性教学;教学质量;提升

时代发展的步调越来越快,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素质高、竞争力强的新型人才的培养,新型人才培养也成为基础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工作火热推进,探究性教学渐渐地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探究性教学本身也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1]。高中历史教学中也应当考虑学科实际,以及学生学习发展需要,合理应用探究性教学对策,以此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打造高质量的历史课堂。施瓦布作为探究学习的倡导者,提出探究环节,以及探究方法的确定围绕学习者创造力的培养展开。我国学者将学校课程探究性学习定义为:学生围绕既定问题、文本、材料,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探索答案、意义、信息或者理解的活动或者过程[2]。将探究性教学对策应用于历史学科,是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考虑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探究,针对历史史料,以及历史问题展开详细的探讨与分析,将历史结论,以及历史认知全面细致地得出。探究式教学在历史学科中的应用,让学生能够更加自主地对人类的历史展开了解与思考,将历史学习方法掌握到位,同时还掌握历史认识论,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这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有明显促进作用。

一、高中历史探究性教学特征

(一)探究性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强化实践水平的有效举措就是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索的空间。在教学环节,一旦教师完全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更没有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渠道,那么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始终得不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实践素养的提高不是单纯通过教师的灌输以及书本知识获得,更多的是学生自主探究、体验而获取的[3]。

(二)问题性

教师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探究历史问题的情境,立足于不同层面让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现象、人物,围绕具体的历史问题来展开自我设疑,真正从多重立场展开思索与探究。疑问本身就是激发思维的有利线索,而在问题的促进下学生有了困惑,在困惑的推进下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欲望,这就作为探究性学习的前提基础。教师在教学环节有意识地完成问题的设置。例如:在学习洋务运动的时候,设计下述问题供学生思考探究:“1.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促进了洋务派出现?2.洋务派进行洋务的目的是什么?3.洋务运动获得的成就有哪些?4.如何看待洋务运动?5.洋务运动破产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是什么?”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展开自主探究,加深对洋务运动的认识与理解,提升学习成效[4]。

(三)开放性

反思传统教学活动,对于“整齐划一”过分强调,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以及结论的唯一性,教师单纯地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产生不利影响,也压制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探究性教学在教学目标、内容、方式、学习结果等方面与传统教学存在较大差异。探究性教学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格外关注,不单纯强调唯一的标准答案,而是强调教师的循循善诱。探究性教学对于学生的个性给予充分尊重,让学生尽可能地独立学习,将个人潜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探究性教学向学生传授更多获取历史知识的方法及路径,调动学生关心实际,感悟人生,了解社会的热情,这样一来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实践水平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提升[5]。

二、探究式教学对策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现阶段,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工作火热推进,新课程改革在各个学科中的推进强调探究性教学策略的实施。根据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相关要求,一改传统课堂教学死板训练,死记硬背、被动学习的状态,想方设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历史学习中,转变历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得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由此可见,将探究式的教学对策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现实意义凸显。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用环节选择合作探讨,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引导学生将生活实际和历史知识整合起来,为学生创造自主表达、大胆质疑、积极探讨的机会。这一过程,学生运用集体活动,以及小组讨论等方式致力于历史问题的化解,强化实事求是的探究态度,逐步将历史知识掌握扎实。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探究性教学对策的应用情况

发挥探究性教学对策对高中历史教学的促进作用,前提是建立在合理应用的基础上。但是从现阶段探究式教学对策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来看,情况不容乐观。探究性学习作为课程改革的关键性举措,在历史教学课堂中,探究性教学作为突破传统教学的新策略,带给历史课堂全新活力,也使得历史课堂的趣味性增强。但是实际应用环节存在不少局限。主要是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高中历史课堂仍然没有摆脱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也就是教师在讲台上卖力地灌输,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成效可想而知。部分地区的高中对学生划分层次,将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分班教学。这样重点班的学生成绩较佳,基础知识掌握牢固,思维活跃度较高,历史课堂教学中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也比较适合,学生接受度良好。而对于普通班的学生,学习成绩中等,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历史教师想方设法调动这部分学生的探究热情,但是大部分学生怯于同教师交流,害怕回答错误出丑,所以探究式教学往往陷入僵局[6]。普通班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一般都是教材上的知识,而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活动需要将教材之外的知识点交给学生,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不适应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學习模式,所以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直接舍弃探究式教学模式,直接沿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所以探究式教学模式对于历史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并不适用,整体使用成效也不理想。

四、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高效运用探究性教学对策

(一)懂得放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无论是任何阶段,任何学科教学,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不容撼动,对于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也不例外。根据建构主义理念,知识并不是通过教师机械地传授获取的,而是学习者在既定情境下,通过学习环节中其他人的帮助,运用有效的学习资料,采取意义建构的方式得到的。这也充分说明了学习者本身就作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存在,也就是意义主动构建者,并不是被动接受对象。统筹考虑学生的学习特征,教师发挥自身的引导优势,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真真正正地活跃起来,扮演好学习主角的角色。高中历史教师一定要明确“一切为了学生,充分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根本含义。意识到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的现实意义。彻底与传统“满堂灌”的课堂模式说再见,为学生留出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学生有更多表现自我的机会,意识到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人,感受到学习是一件轻松愉悦的活动。坚持以生为本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为高效历史课堂的打造提供支持[7]。

(二)重点把握,发挥教师指导优势

根据建构主义内容,强调教师的引导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展开学习活动,强调学生认知主体作用发挥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本身就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与促进者。教师的基本职责就是指路,万不可替代学生“走路”。高中阶段的学生还是未成年人,无论是思维还是心智都不是那么成熟,但是其发散思维相当发达,如果将课堂全部放手交给学生,那么学生往往不知所措,更不会带着明确的目的投入学习中。所以,教师有必要将自身的引导优势凸显出来,全面掌握班级学生的认知情况,以及探究水平,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制订可行的学习目标。教学环节,教师作为信息的供应者、课程的建设者、活动的策划者、过程的引导者。熟练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辅助历史探究性教学活动的进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扮演着“引路人”的角色,教师需要找准恰当的时机发挥对学生的指导作用,设置导向性问题引导学生,对于学生的回答及时给出评价与鼓励。例如:学习“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这节课的时候,针对秦始皇的评价问题,教师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顺势提问,“有人认为他是英雄,有人认为他是暴君,还有人认为他的政治与军事才能卓越,你是怎样评价他的呢?”然后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秦始皇的相关活动详细了解分析,分析秦始皇的成长历程,找寻秦始皇和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秦始皇对于历史的影响及功过得失。引导学生在了解秦始皇基本活动的时候,对历史人物和其所处时代间的关系有细致把握,客观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间的必然和偶然关系。

(三)考虑学情,贯彻落实因材施教

著名教育学者陶行知先生强调现代教育应当贯彻落实因材施教的基本理念。因为教育活动开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人才,但是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家庭背景各不相同,学生的个性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实际教育环节贯彻落实因材施教理念就是立足于学生实际,结合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接受能力,真正有的放矢地展开针对性的教学,强调分层教学。当前,不少考虑学生的智力水平,对学生划分班级,这当然也是因材施教的直接体现,学生的智力水平存在差异,结合学生的智力特征来分班教学,对于学生学习起到促进作用。但是标签式的分层教学也有其弊端,那就是很容易打击普通班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自尊心,但是只要发挥班主任,以及学科教师的引导优势,从整体层面来看分层教学就会功大于过。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考虑任教班级的具体实际贯彻落实因材施教理念,为学生量身定制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推进高效率的高中历史课堂的打造。对基础知识掌握扎实,思维活跃度高的班级,采取思维性引导策略,关注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进步。而对于基础知识掌握一般的班级,以通俗性的引导为主,关注学生学科基础的扎实。

(四)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

成功的历史课堂离不开多种教学方法的促进。单纯地采用机械单一的教学方法只能让历史课堂变得更加枯燥,对于学生参与历史课堂的积极主动性产生不利影响。所以万不可一味地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展开历史教学,一定要清醒地意识到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尝试着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展开探究性教学,使得探究性教学成效尽可能提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问题引导法、角色扮演法、小组合作法、情境教学法。教师在应用问题引导法的时候关注问题的筛选,好的问题是课堂成功的开端,问题选择对于探究性学习活动的高效顺利展开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教师应当在筛选问题上下足功夫,选择的问题难易适中,对于学生求知欲望的激发有明显促进。此外,选择的问题应当与教学目标相契合,同时还要新颖,有开放性的答案,探究价值十足。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保障探究性教学目标的落实,需要教师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得学生在一个更加自主、更加开放的课堂环境中探究历史知识。

(五)完善总结,实现历史能力转化

课后总结对于学生历史探究学习成效的转化有明显促进,学生将探究成果落实到笔头上才称得上是完整的探究性学习过程。所以历史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课后总结方式,引导学生尝试用知识框架的方式完成知识建构过程,这样学生不仅学习到新知识,还实现了旧知识的高效回归。

結束语

综上所述,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将探究式教学对策高效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符合历史学科教学需要,符合高中学生学习特征,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要求,因此,教师应当将探究式教学对策合理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促进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提升,打造高效率的高中历史课堂。

参考文献

[1]严治学,龙海波.核心素养引领下高中历史探究性学习初探[J].课堂内外(高中教研),2021.

[2]展妍娜.高中历史研究性课题的教学活动探究:以疫情背景下的研究性学习为例[J].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1(6):2.

[3]李彦卿.高中历史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探[J].学周刊,2019(11):54.

[4]季建红.基于深度学习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建设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20(16):63-64.

[5]黄秀华.高中历史课堂探究性教学的开展之我见[J].爱情婚姻家庭,2021(2):1.

[6]韩步锋.高中历史课堂开放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成才之路,2021(1):2.

[7]陈景荣.刍议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J].东西南北(教育),2021(2):1.

猜你喜欢
探究性教学提升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高中化学探究教学的实践体会
优化教学策略,保障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
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