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22-07-18 08:06
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 2022年3期
关键词:机床供应链工业

2022年一季度金属成形机床订单及库存情况

2022 年1~3 月,金属切削机床订单同比下降,金属成形机床订单情况尚好。重点联系企业金属加工机床新增订单同比下降1.5%,截至3 月底,在手订单同比增长7%。其中,金属切削机床新增订单同比下降14.9%,在手订单同比下降6.6%;金属成形机床新增订单同比增长33.5%,在手订单同比增长42.5%。金属成形机床在手订单同比增速突出,下阶段稳定运行基础较好。

机床产量同比低位波动,库存上升明显。据国统局公布数据,2022 年1~3 月规上企业金切机床产量13.5 万台,同比增长1.5%。金属成形机床产量5.4 万台,同比下降1.8%。重点联系企业统计数据显示,2022 年1~3 月,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同比下降6.5%,产值同比增长11.5%;金属成形机床产量同比下降2.2%,产值同比增长24.5%。以上在产量下降情况下,产值增速明显的现象,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技术进步使机床单台价值有所提高,二是因原材料大幅涨价带来机床价格提升。

2022 年1~3 月,重点联系企业存货同比增长12.4%,其中,原材料同比增长16.1%,产成品同比增长6.4%。金属加工机床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长9.9%。其中,金属切削机床同比增长8%,金属成形机床同比增长17.8%。原材料存货增幅较大,反映了企业在当前原材料价格高位波动的一种应对措施。机床产成品库存增加,主要原因是近期疫情严重发货受阻等因素的影响。

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各地加大稳增长政策措施力度,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明显。1~3 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3%。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5.6%。与机床工具行业高度相关的汽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2.4%,设备工器具购置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8%。投资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制造业投资稳定恢复。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

工信部召开提振工业经济会议 将在稳链、助企、提质方面加大力度

工信部近日召开提振工业经济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提出以更大力度抓好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确保二季度工业经济合理增长。将保链稳链作为重中之重,把帮扶中小企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适度超前部署5G、工业互联网……一系列措施全力提振工业经济。

会议提出,将在稳链、助企、提质等几个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稳生产是稳链的关键。在复工复产的基础上,要加快提升稳产达产水平。明确提出,统筹疫情防控和工业生产,指导企业在疫情防控条件下稳定生产,建立完善闭环管理预案。“要将保链稳链作为提振工业经济的重中之重。”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表示,工信部将聚焦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区域,进一步加大力度,确保产业链供应链运转顺畅。

在助企方面,工信部提出,要把帮扶中小企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抓细落实《加力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措施》,着力解决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

在提质方面,将紧抓数字化、绿色化升级。会议指出,提振工业经济,稳增长政策措施要靠前发力、落到实处。工业互联网,既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提升,也促进了供需两端的协同。工信部提出,今年将适度超前部署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要加快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项目建设进度。同时,组织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组织实施公共领域全面电动化和换电模式应用试点,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

航空工业专家谈高端制造数智化及供应链管理新需求

5 月25 日,由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举办的疫情下机床工具产业与用户领域对接及协作新模式研讨会暨机床工具供应链服务平台首发活动在线召开。

中国航空工业设备供应商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中航国际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设备器材事业部总经理陈晨介绍了目前航空工业对供应链管理的新要求。国内航空制造业正处于升级换挡期,从“逆向工程为主、型号研制为重心”向“自主创新为主、规模生产为重心”转变,航空工业对供应链体系提出了保交付、降成本、提效率、促升级的要求。而传统供应链管理模式面临着协同共享、开放融合难以实现,风险管控机制不到位,以及需要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航空工业集团提出了“三位一体”供应链管理体系的战略目标,即“集团抓总、主机牵头、体系保障”。体系保障即统一的供应链服务体系,上述问题的有效解决只能通过升级的集成服务体系来完成,中航国际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正是为建设航空航天领域供应链服务体系而生。针对希望能为航空航天领域用户服务的机床企业,陈晨详细介绍了航空地面装备供应链集成服务体系的构成,包括供应商管理、战略寻源、协同采购、MRO 商城四大模块,以及各模块的具体功能。

中航国际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制造事业部总经理、北京航臻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炜磊介绍了航空航天领域的柔性制造理念以及数智航空工业体系,描述了未来航空航天产业数字化工厂三个发展阶段。并指出,航空航天领域需求井喷,新模式下国产装备大有可为。“十三五”期间,航空工业对柔性生产进行了持续的技术探索、攻关,针对航空零部件加工制造,建成了一批有智能元素的柔性自动化示范单元,仅中航供应链公司/航臻科技公司参与的产线就已经有数十条;“十四五”期间,在典型应用及技术成熟的基础上整个行业将会把柔性制造技术快速推广复制,行业数智化将迎来需求井喷,国产装备大有可为。王炜磊特别指出,机床协会是机床装备企业的代表,是连接客户与装备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建立为高端制造服务的第三方装备工艺验证平台正当其时,是大势所趋。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

工信部公布第三批第一年建议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日前,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公示了第三批第一年建议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共546 家企业上榜,其中浙江易锻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安徽东海机床制造有限公司等多家机床工具企业榜上有名。

据悉,自2019 年开展此项工作以来,已累计三批共培育4762 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带动各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 万多家。

相关文件显示,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的总目标是,围绕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坚持培优企业与做强产业相结合,坚持创新驱动、市场带动、上下联动和持续推动,聚焦政策惠企、服务助企、环境活企,分层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体,分类促进企业做精做强做大,加快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为“十四五”期间培育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十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下坚实基础,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报通知指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导产品应优先聚焦制造业短板弱项,符合《工业“四基”发展目录》所列重点领域,从事细分产品市场属于制造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关键基础材料;或符合制造强国战略十大重点产业领域;或属于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及关键领域“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产品;或围绕重点产业链开展关键基础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攻关;或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创新产品。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

国内最大钛合金挤压装备——宝钛股份6300 吨钛合金挤压生产线成功投产

近日,由国机重装中国重型院为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宝钛股份)成套供货的目前国内最大的钛合金挤压装备——6300 吨钛合金挤压生产线一次性热负荷试车成功。

6300 吨钛合金挤压生产线是宝钛股份“高品质钛锭、管材型材生产线建设项目”的核心设备,生产的钛合金无缝管材最大外径达ø325mm,钛合金型材最大截面积达5000mm2。

该项目填补了我国高性能大截面复杂结构钛合金型材挤压成型装备及技术的空白,实现大截面钛合金型材自主生产,将极大满足我国航空航天领域对大截面高性能复杂结构型材的需求。

中国重型院采用了蓄势器油压传动高速挤压电液控制技术、机器人智能化辅助系统等多项新技术,实现钛合金挤压高可靠性自动化生产。目前,生产线系统控制精准,产品质量优良,用户赞誉有加。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济南二机床举行收购济南迈特力集团股权签约仪式

2022 年4 月2 日,济南二机床集团在吉尔大厦举行收购济南迈特力集团股权签约仪式。济南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李旭东,槐荫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敬涛,禹城市委副书记、市长苏兰武等领导出席,共同见证这一里程碑时刻。集团公司领导班子参加仪式。

济南二机床基于产能规模、绿色制造和市场战略等三方面需要,收购迈特力集团股权。迈特力集团作为国内优秀的冲压工艺解决方案供应商,与济南二机床在产品、市场等方面有较高的重合度。通过此次收购,济南二机床将进一步完善产品结构和市场布局,提高经济效益规模,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李旭东主任在致辞中说,济南二机床收购迈特力股权,是发挥国有企业“链长”作用、提高国企产业链支撑和带动能力的生动实践,希望济南二机床以此为契机,整合优势资源,加快产业集群建设,持续做大做强企业,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刘敬涛区长、苏兰武市长致辞。致辞中表示,槐荫区将与企业休戚与共、携手共进,一同书写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禹城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加快推动省会经济圈一体化进程。

济南二机床张世顺董事长、高守源总经理分别做了致辞和项目介绍,对济南市委、市政府、市国资委,以及槐荫区政府、禹城市政府一直以来对企业的关注与支持表示感谢。完成收购后,济南二机床将对迈特力集团进行系统投资规划,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为两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济南二机床将继续发挥龙头引领作用,通过统筹规划和精益管理,加快推进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努力打造区域性产业集群优势,为强省会战略、工业强市战略的实施以及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济南二机床)

中机股份超大型液压打桩锤快速完成大直径钢桩打桩任务

神速!中机股份超大型液压打桩锤12 天干完12 根桩端7.5m 直径单管钢桩!

2022 年3 月16 日,中机股份研制的YC-3500kJ 超大型液压打桩锤再一次在中广核阳江甲子项目海域响起。该风场单桩桩端法兰直径7.5m,桩长达107m,桩重1600t。

截止2022 年4 月8 日,在中广核和广州打捞局领导及现场项目作业人员的精心组织下,22 天内仅用了12 天的有效窗口期,连续作业,高效完成了12 根高难度沉桩任务,平均单桩锤击次数1200 次,用时1.2h,最大打击能量3065kJ。

(中机股份)

国机重装二重装备为宝武鄂钢研制“巨无霸”宽厚板轧机

近日,国机重装二重装备发挥极限制造优势,研制的特大型宽厚板轧机——宝武鄂钢4300mm 宽厚板轧机粗轧机完成总装,两件“巨无霸”级机架如期发往用户现场,赢得用户好评。

鄂钢4300mm 宽厚板轧机由轧辊、轧辊轴承、机架、轨座、轧辊调整装置、上轧辊平衡装置和换辊装置等部分组成,装配总重2200 余吨。其中,最为关键的两片轧机机架单件长9.2m,宽9.5m,高15m,重达350 多吨。

二重装备经过论证设计、模型制作、冶炼浇注、精整打磨、机械加工、起吊总装等诸多环节,依托完备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优势,深入推进精益化管理,持续创新,卓越运营,实现精品制造,更取得了17 天时间完成主机总装工作的新突破,确保了产品顺利发运。再次彰显了装备制造“国家队”的硬核实力。

(国机重装)

8万吨模锻压力机传感器及电气备件国产化需求对接会成功召开

为推进8 万吨模锻压力机用传感器及电气备件的进口替代,国机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于6 月1 日下午以视频会议方式组织召开需求对接会。会议由国机研究院科技发展部部长赵安中主持,国机研究院副总经理张波、国机重装科技发展部部长王少江、天津电气院科技发展部部长郭培健、沈阳仪表院科技发展部部长孙克等领导及相关部门代表20余人出席会议。

会上,各方围绕8 万吨模锻压力机所需的3 种传感器及EPC、LVDT 等电气配件的国产化进行了深入研讨,并达成了积极共识。

8 万吨模锻压力机是国机集团重要的大国重器,保障其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具有重要意义。

(国机研究院)

一季度工业机器人内资企业出货量超过2 万台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 月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32535 套,同比下降8.4%;1~4 月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为125439 套,同比下降1.4%,是一年多来首次出现下降,主要原因为疫情导致部分企业减产停产。

此前一季度数据显示,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达102496套,同比增长10.2%,增速虽有放缓,但实际增长依旧可期。

在出货上,数据显示,2022 年一季度国内工业机器人出货量为6.6 万台,同比提升20.5%;其中,内资企业出货量达2.1 万台,同比增长29%;外资企业出货量4.4 万台,同比增长17%,内资企业出货增速较快,意味着国产化率在持续提升。

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是受疫情反复影响,外资工业机器人生产和零部件供应链紧张。调研显示,当前外资工业机器人品牌货期已拉长至半年左右,而内资品牌只在一个月左右,在企业复工复产的需求下,国产机器人出货量得到大幅增长。

此外,内资工业机器人企业价格策略更为灵活,服务更为贴切及时,在用户进入门槛上明显低于外资品牌,成为许多中小企业的优先选择。同时,内资工业机器人企业积极深耕细分市场并取得不小成果,行业专机、应用工艺包等不少创新应用频出。

从下游领域上看,锂电、仓储、医疗、半导体等先进制造下游成为工业机器人新的沃土,2021 年出货量增速均超过70%,今年以来也在持续增长。而传统汽车行业需求出现较大幅度下降,消费电子及一般工业也因为消费萎靡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金属加工)

2025我国工业机器人价格将再次减半销售市场或突破千亿元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过去十年,工业机器人的价格下降了50%左右,也因此工业机器人得以进入大规模普及的时代。

2019 年,美国纽约资产管理公司方舟投资(ARK)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到2025 年,工业机器人的成本将下降50~60%,每台成本将低于11000 美元,此价格远低于波士顿咨询集团(BCG)的24000 美元左右的预期。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ARK 的研究似乎更为准确,工业机器人的价格依然在持续下降,有业内人士表示,十年前一台进口机器人要二十万左右,现在已经降到十来万了,以此推测,到2025 年,价格或将降至十万元以内。

ARK 表示,机器视觉、深度学习和新传感器等突破性进展,帮助机器人完成产业升级的同时,也降低了机器人的成本,同时安装和集成相关的其他成本也应该会下降。

BCG 的预测,主要是参考历史价格轨迹,将潜在的材料成本减少等因素作为考量,而并未将制造业中不断发展的创新技术纳入预测中,比如3D 打印大大减少了材料的使用和浪费,节约可达75%,并且保证不会降低性能,这些技术导致的工业机器人价格降低同样十分巨大。

近期,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供应链压力增加等因素,工业机器人迎来了涨价潮。近日,ABB 再次发文将所有机器人等产品价格上调约10%,而七个月前才刚上调了一次;国产企业汇川技术打响了涨价第一枪,同时埃斯顿、阿童木、禾川科技、来福谐波等等也都加入了涨价行列,短期内机器人产业链企业都要承受不断上涨的成本压力。

目前,我国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密度为246 台每万人,以日本、德国等国家为标准推测,仍有50%左右的增长空间,并且工业机器人也存在折旧问题,较早一批的工业机器人已经差不多需要更新换代了,未来几年,市场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并不缺少。

数据显示,2021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市场规模约为445.7 亿元,预计2022 年将突破500 亿元,到2025 年,预计将达到1051 亿元左右,另外还有系统集成市场,其规模一般为本体的2~3 倍。在机器换人的大趋势下,工业机器人未来可期。

(金属加工)

2021新增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4.6 万家

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超11.4 万家。其中,成立时间在1~5 年的占比41.37%,成立于1 年内的占比41.27%;2021 年新增注册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超4.6 万家,增速达到72.97%。

从地域分布来看,江苏、广东、山东三地相关企业数量最多,分别拥有2.4 万余家、1.9 万余家以及1.2 万余家;从注册资本来看,注册资本在100 万元以下的企业占比19.83%,1000 万元以上的占比24.32%。

工业机器人企业数量创新高,一方面是在适龄劳动力不断减少的大背景下,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成为大势所趋,吸引了众多入局者;另一方面则是资本助推的作用,2021 年工业机器人领域融资额达236 亿元,同比几乎增长了一倍,可以说2021 年是工业机器人产业野蛮生长的一年。

企业数量暴增让工业机器人市场看起来更为繁荣,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机器人市场依然大而不强,国产品牌占有率不高,且多在中低端赛道,导致出现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战激烈的问题,新进企业想要活下来并不容易。

(金属加工)

猜你喜欢
机床供应链工业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2021第24届青岛国际机床展开幕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ISO绿色机床新标准
浅谈金属切削机床发展概况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米兰欧洲机床展举办在即
产品可靠性与供应链集成优化设计研究
工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