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

2022-07-19 09:44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2年26期
关键词:苏区答题红军

1.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我第二次看见他是傍晚的时候,毛泽东光着头在街上走,一边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话,一边认真地在做着手势。我起先认不出是他,后来等到别人指出才知道。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

毛泽东有能够死里逃生、大难不死的传说。南京曾经一再宣告他死了,可是没有几天,报上的新闻栏又出现了他的消息,而且活跃如昔。国民党也曾经好几次正式宣布“击毙”并埋葬了朱德,有时还得到有“千里眼”的传教士的旁证。尽管如此,这两个著名人物多次遭难,可并不妨碍他们参与许多次惊人壮举,其中包括长征。说真的,当我访问红色中国的时候,报上正盛传毛泽东的又一次死讯,但我却看到他活得好好的。不过,关于他死里逃生、大难不死的传说,看来是有一些根据的,那就是,他虽身经百战,遇险无数,有世界上最高的赏格缉拿他,可是在这许多年头里,他从来没有受过一次伤。

毛泽东现年(一九三七年)四十四岁。在第二次中华全国苏维埃大会上,他被选为中央苏维埃临时政府主席,这次大会的出席者,代表着当时生活在红色法律下的九百万左右的人民。说到这里,我要附带插入几句话。据毛泽东的估计,中央苏维埃政府在一九三四年直接控制下的各区最高人口数字如下:江西苏区三百万;鄂皖豫苏区二百万;湘赣鄂苏区一百万;赣湘苏区一百万;浙闽苏区一百万;湘鄂苏区一百万,总共九百万。有些估计高达此数的十倍,令人难以置信,大概是把红军或红色游击队所活动的各个地区全部人口加在一起而得出来的。我把中国苏区人民有八千万的数字告诉毛泽东的时候,他就笑了起来,并且说,要是他们真的有这样广大的面积,革命就差不多胜利了。

(1)“死里逃生、大难不死的传说”具体指什么?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他个人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材料二】大官僚家庭。祖父曾任清朝大官,父亲是个杰出的教书先生,母亲不同凡俗,是个博览群书的妇女。

【材料三】他确乎有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

他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1)这个人物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人物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举一例他参加革命起义的历史事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6岁时,他被继母送到一个老式私塾念书,在那里常常挨老师打。有一次,他在挨打时推了老师一下,就被继母赶出家门,送到了婶母家。婶母送他进了所谓的新学堂,又因为一位“激进派”教师告诉他不应该孝敬父母,婶母就不让他去上学了。

【材料二】17岁时,湖南发生大饥荒,他因愤怒于大地主的为富不仁,带领农民攻打了那个大地主的家,把地主的存粮都运走了。为此,他只得又开始逃命,这时他已够参军年龄,他的军人生涯由此开始。

【材料三】他的谈话、举止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他的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他说话南方口音很重,快得像连珠炮。

(1)材料中的“他”是    。请你列举一个他的斗争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具体例子来说明他的人物形象。(至少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

在苏区,     ________________  的任务之一,是在后方检查过路旅客,看他们有没有路条。他们十分坚决地执行这项任务,把没有路条的旅客带到当地苏维埃去盘问。红军一位著名的将领告诉我,他有一次被几个少年喝令站住,要看他的路条,否则就要逮捕他。

“但是我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说,“这些路条都是我开的。”

“你是朱总司令我们也不管,”小鬼们不相信地说,“你得有个路条。”

(1)回忆《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填空。

(2)小鬼们后来是在什么情况下才放行这位红军著名将领的?体现了他们什么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文段并填空。

从北伐到抗日,他身经百战,10年9次负伤,全身有17处弹痕。大革命时期,他的家族失去了66位亲人。他就是开国大将 ________   。他是党领导武装斗争时一个重要战略区域的代表,也是具有鲜明特点的一员虎将。共和国十位大将中,他是出身最苦的一位,也是战斗中负伤最多、最重的一人,在红四方面军中人称“ ________    ”。

1970年3月25日,________大将逝世。在《  ________  》中,  ________写道:“中国共产党的军事领导人中,恐怕没有人能比  ________  更加‘大名鼎鼎’的了,也肯定没有人能比他更加神秘的了。”

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我在甘肃随红军騎兵骑了几天马,或者精确地说,随红军骑兵走了几天路。他们借给我一匹好马,配有俘获的西式鞍子,但是每天行军结束时,我觉得不是马在侍候我,而是我在侍候马。这是因为我们的营长不想让他四条腿的宝贝过累了,要我们两条腿的每骑一里路就要下马牵着走三四里路。他对待马好像对待狄翁尼家的四胞胎一样,我的结论是,任何人要当这个人的骑兵,他得首先是个护士而不是马夫,甚至最好是个步行的,不是骑马的。我对他爱护牲口的行为表示应有的敬意——这在中国不是常见的现象——但是我很高兴终于能够脱身出来,恢复自由行动,这样反而有的时候真的骑上了一匹马。

(1)上面的文字选自文学作品《    》;文中的“我”是  ________   。

(2)请结合语段,说说这位骑兵营营长为什么对马关爱有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

猜你喜欢
苏区答题红军
苏区的故事
苏区精神
李红军美术作品欣赏
红军不怕远征难
十送红军
迎头痛击
全线出击,积极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