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长城研学实践教育的推进与探索

2022-07-19 09:34娄卫润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25期
关键词:内涵式发展

[摘 要] “利用长城文化资源推进研学实践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研究”课题,于2020年被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立项为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历时一年时间于2021年10月完成。课题基于秦皇岛市长城文化资源的现状,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载体,以研学旅行为主要实践方式,积极探索长城文化研学实践教育的有效策略。通过课上与课下、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发了一批极具代表性的长城文化研学基地,构建了以长城文化为核心的研学实践课程体系,出版了长城文化研学实践读本,创建了秦皇岛市长城文化研学活动资源包,为弘扬长城文化、依托长城文化开展研学实践,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提供了有力依托,实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

[关键词] 长城文化;研学实践;内涵式发展

[作者简介] 娄卫润(1971—),女,河北秦皇岛人,秦皇岛市教育局课程评价室主任,主要从事学校课程体系建构、课程评价及中考命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25-0090-06 [收稿日期] 2022-02-18

一、课题基本概况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基于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一的校内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更是远远达不到当今社会对教育的要求。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给出研学旅行的时间,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1]。2017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把“研学旅行”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归入“考察探究”活动,与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并列[2]。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要求充分发挥综合育人功能,加强学生生活实践、劳动技术和职业体验教育。

2.基于秦皇岛市域内丰富的长城文化课程资源。长城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横亘在秦皇岛境内的223.1公里的古长城,东起山海关老龙头入海石城,西至青龙城子岭口,经山海关区、海港区、抚宁区、卢龙县、青龙满族自治县,集山、海、关、城于一体,是现存体量最大、分布范围最广的文化遗产和重要资源[3]。秦皇求仙入海处、天下第一关、老龙头、孟姜女庙、板厂峪长城等丰富的长城文化资源和历史积淀,为推进研学实践教育构筑了厚实的底蕴。

3.基于学生对家乡长城文化的探索兴趣。海港区教师发展中心附属实验学校在2007年5月“世界新七大奇迹”投票评选活动中,向全市小朋友发出倡议:大家为我过“六一”,我为长城投一票。评选结果揭晓,中国万里长城位居第一。以该校为代表的全市热衷长城文化的学校自主将长城文化纳入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并积累了一定经验。学生对长城文化始终饱含热情,乐于参与到弘扬长城文化、保护长城的实践中。

基于此,我们确定了“利用长城文化资源推进研学实践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研究”研究课题。

(二)同类课题研究现状述评

目前,我国许多地区都把研学旅行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2019年7月下旬,《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78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74.9%的受访家长为孩子购买过假期游学项目。其中75%的受访家长[4],对游学效果不满意,认为孩子假期游学的收获低于预期,效果并不理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课程资源和固定的内容,研学旅行没有合适的平台和更详尽的研学方案,困扰着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有效推进。因为课程资源得不到整合、课程推进策略匮乏等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全员常态推进和研学旅行活动的深入开展情况仍不尽如人意。

(三)选题的意义

1.理论意义。基于本地区长城文化资源,围绕长城文化探索研究性學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实施的有效策略,积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共进的立德树人的原创经验,为同类地区开展研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2.应用价值。通过整合长城本体及其承载的文化内涵,发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学校基于长城文化的课程建设和研学活动的谋划与实施,打通课程资源瓶颈,搭建有地方特色和家国情怀的课程体系。探索道德与法治、科学、历史、艺术等多领域的课程实施策略,对合理开发和利用本市长城文化研学实践教育资源,深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色体系、创建具有本地特色的长城文化教育资源库,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本课题的创新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1)运用课程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理念,整合区域长城文化相关的软硬件和智力资源,构建系统化的课程资源平台,超越了以往仅仅将长城作为德育要素纳入教育体系的模式。(2)系统梳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研学旅行之间的关系,为研学旅行的深入开展提供可操作性实施策略。(3)引领和带动基层学校基于本地长城资源,深层次、高效能地开展研学实践教育,为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特色发展提供新的路径。

(五)文献综述

中国研学旅行由来已久,游与学一直紧密结合。孔子周游列国考察各地的风土人情,并宣传文化,可谓是我国研学旅行的鼻祖;陶行知先生也提出了研学旅行的教学方式。如今研学旅行作为践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新途径。

关于长城及长城文化的文献不胜枚举。长城专家董耀会的《长城的崛起》一书,真实还原了长城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所起到的作用和承担的角色;《长城:追问与共鸣》全面翔实地讲述了长城自先秦至明清二千年的修造史,全景展现了长城文化价值与中华文明的关系[5]。这些研究,为本课题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和经验基础。

(六)理论依据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课题组和实验学校关于长城文化研学实践课程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使之愉悦地参与到长城研学活动中,在研与学中丰富对长城的认知,自主传播长城文化,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學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是对当前素质教育弱化的积极回应,也是为了顺应教育科学的发展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提升我国青少年的科学素养。

(七)核心概念界定

1.研学实践。根据孩子的成长规律和特点,通过“教学做合一”的理念、方法和模式,设计实施不同学段的研学课程,通过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实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效融合,合力培养孩子科学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2.内涵式发展。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本课题重在对长城文化研学实践教育内涵进行探讨,更多的是结合本土长城文化资源,从实践层对学校研学实践教育的发展内容和路径进行深入探究。

(八)研究目标

1.深入挖掘长城蕴含的优秀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开发本地长城文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为长城文化研学实践提供场所保障。

2.开发长城文化研学实践课程,开展基于长城文化的系列研学实践活动,探索长城研学实践活动开展的有效方法,传承长城文化。

3.编写基于本地长城文化资源的研学实践教育读本,促进研学实践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九)研究内容、对象及方法

研究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1)本地区长城文化研学实践基地的开发;(2)以长城文化为核心的研学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3)以长城文化为载体的研学实践读本的编写。

以秦皇岛市5所学校的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行动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为主,辅以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研究。(1)行动研究法:将课题研究与课程资源开发和课程常态推进相结合,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材和研学实践活动资源包,带领区域实验学校进行课程推进的创新与实践,不断积累基于长城文化的研学实践教育经验。(2)案例分析法:重点对研究过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新时期以研学实践为途径传承长城文化的有效策略,并积极推广。(3)文献研究法: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长城及长城文化研究成果的信息,为本研究提供参考。(4)问卷调查法:设计并发放基于长城文化传承的研学实践教育问卷,了解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研学实践活动和长城文化传承等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研究。(5)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利用长城文化资源推进研学实践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经验,提炼、升华成果。

(十)研究思路

以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引,基于秦皇岛市中小学利用长城文化资源的现状,运用课程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理念,整合区域长城文化相关的软硬件和智力资源,构建系统化的课程资源平台。根据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要求和教育规律,超越以往仅仅将长城作为德育要素纳入教育体系的模式,科学设计和开展研学教育实践活动,通过专题讲座、交流探讨、实践研学等活动,推进研学实践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全面发展有中华文化之根的接班人。一是将长城研学作为具有综合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习扩展综合实践课程来做。二是把长城研学当作更广阔的立德树人的途径来做。三是让学生通过长城研学体验,学到课堂上、书本里学不到的东西,让学习与社会相结合,形成完善的校内外课程体系进行推广。

二、研究的主要过程及进展

(一)第一阶段:前期准备(2020年10—11月)

主要任务:立足于市域长城文化基础资源,确立实验学校,成立课题组,开展理论学习,做好研学实践内涵式发展课题研究的相关准备。

主要工作:(1)遴选实验学校和实验教师,确定研究方向。通过事前实地调研走访和座谈等方式,确定了海港区和安里小学、耀华小学、东港路小学、教师发展中心附属实验学校(以下简称“中心附小”)和山海关桥梁小学等5所学校作为长城文化研学实践教育课题研究实验学校。遴选对长城文化和综合实践课程、研学实践教育有研究热情和研究能力的教师组成课题组。各校成立课程开发与实施小组,将长城研学实践纳入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聘请行业能人,筑牢专业根基。聘请中国长城学会常务副会长董耀会、长城守护人后裔许国华、长城义务保护员张鹤山等,作为长城文化研学实践研究的顾问,对课题研究进行专业指导。(3)进行理论学习,丰富理论基础。以文献研究为主要方法,搜集、学习《长城:追问与共鸣》《万里长城知多少》《长城志》等资料,深入学习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等文件,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炼长城的文化教育资源,在学懂、做实、弄通上下功夫,为课题研究奠定理论基础。(4)加强实地走访,谋划研学方案。课题组教师带领实验学校相关成员一起走访、考察市域内的长城研学基地及博物馆、长城村落,设计系统的研学实践活动方案。

(二)第二阶段:实验研究(2020年12月—2021年5月)

主要任务:通过多种途径探寻长城本体及长城文化的教育功能,开发多元化主题研学课程,引导学生探索长城知识,体味长城文化,了解长城精神,涵育家国情怀,积累基于长城文化的研学实践内涵式发展的有效策略。

1.课题组成员通过多种途径开展课题研究。(1)实地考察市域内长城现状、文化价值和教育功能。利用双休日到市域内有长城的地方,实地考察长城的现况,深入挖掘其承载的文化价值和教育资源,有计划地开展相关研究活动。(2)通过集体备课开发多元化主题研学课程。每月开展一次集体备课活动,设计主题研学课程,在每个主题课程之下,再设计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如《相约长城大海》设置了烽火传递、长城砖搬运、修长城、长城保护等活动;板厂峪长城研学设计了用模拟长城搭砖窑、脱砖坯、包桲椤叶饼等项目。(3)定期开展课例研讨。课题组教师通过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等方式,每月开展一次研学课题与课型的课堂教学观摩,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中《万里长城知多少》实践课,教师围绕学生提出的“风光片里的山海关、董家口、板厂峪、大境门,怎么名字都不一样?”等问题,进行资料搜集方法指导。(4)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针对性主题研讨。针对“长城文化研学实践活动项目的设计”“研学实践活动的评价策略”“长城文化研学实践读本的编写体例结构”等问题进行主题研讨。(5)定期开展反思交流会。每学期期末,课题组成员齐聚实验学校,开展阶段性课题研究反思,特别是针对长城文化的研学读本进行修改完善。

2.实验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开展研学活动。(1)常态化开展长城文化研学实践活动。德育途径主要有:国旗下演讲、校园广播、学校微信公众号、长城书画展、讲长城故事等。日常教学:各校加强各学科的长城文化渗透。通过研究报告准备课、写作指导课、创意设计课等丰富学生对長城文化的认知。每班组成4~6支研学团队实地登临,与长城零距离接触,深入研学长城文化。(2)特邀名家入校讲学,丰富学生对长城文化的认知。各实验学校开设校园中的“百家讲坛”,邀请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等专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名家讲长城,在师生中播撒和平的种子、民族凝聚力的种子、智慧的种子。(3)参加河北首届长城文化进校园启动仪式。在“长城长,少年强——爱我长城校园公开课”启动仪式上,实验学校师生聆听河北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戴言和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的吉羊教授结合实物讲解长城知识,受益匪浅。(4)加入长城文化联盟学校。秦皇岛市和安里小学、耀华小学、中心附小实验学校被授予“长城联盟学校”。在教育联盟的共同努力下,长城资源研学实践的影响范围逐渐扩大。

3.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丰富长城文化研学实践体验。(1)在阅读中知晓长城。各校充实并开放学校图书馆,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万里长城知多少》《长城的崛起》《千古绝唱话孟姜》《中国文化名海》《中国历史故事》,以及适合教师开发教材用的《中国长城志》等供师生阅读。(2)在参观长城博物馆中博古通今。借助山海关长城博物馆的八个展厅,指导学生以考察探究和设计制作为主要活动方式自行设计研学项目。在丝绸之路前用袖筒里手势交流马市价格,针对高考题论述长城的坚守与丝绸之路的开放,在夯石文物面前进行手夯、抬夯、悠夯表演等。(3)志愿做长城公益解说员。课题组教师指导各实验学校学生走进长城博物馆,通过社会服务和职业体验两种活动方式,担任小小解说员,将长城的历史、建筑、军事器械等知识融汇梳理并生动讲述,成为长城博物院内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学生利用周末和假期时间,自愿参加长城文化公益解说目前已呈常态化。

(三)第三阶段:总结推广(2021年6—10月)

主要任务:对自行研发的教材和资源包进行整理,并在市域内尝试进行推广。对课题研究中积累的研学实践素材进行整理,总结研学实践教育经验,开发有地方特色的长城及以长城文化为主题的教材或范例集。

主要工作:(1)进行课程推广,实现资源共享。课题组出版的《玩转关城》在实验学校取得一定研学实践成效的基础上,向全市推广。各县区有意加入长城文化研学的学校可将此读本作为实践活动的参考。(2)整理研究资料,梳理研究成果。对课题立项以来的相关研究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总结实验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召开课题总结交流会,对各实验学校及实验教师积累的典型经验进行统一汇总,形成终结性研究成果。

三、研究成果与成效

(一)理论成果

1.构建了基于长城文化的开放式主题课程实施体系。探索出以学生的研究需求为切入点,以研学旅行为形式,以语文、数学、科学、艺术、体育、信息技术等多学科融合为模式,以问题设计为导览,以学习流程为导线,以实践体验为统领,以成果分享为升华的长城文化研学实践教育实施模式。课题组制定的《长城研学旅行课程纲要》《长城研学旅行实施方案》和《长城研学旅行手册》等,为各校深入开展研学实践工作提供了方向引领与方法指导。

2.提炼出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和语文两大课程的研学实践教育的六种课型,即开题课、信息搜集课、整理笔记与学写提纲的准备课、研究报告的写作指导课、研究报告的修订课、成果展示分享课。

3.构建了家校社三位一体助力学生研学实践的有效策略。各项目组教师负责点位研学项目的组织实施;学生按小队开展研学实践,队员轮流担任研学项目的项目组长;每组安排家长担任安全志愿者,负责学生安全;设置安全巡查员,负责安全护导工作;学生完成项目之后,由项目组教师和家长进行现场评价,给出项目等级。

(二)实践成果

1.开发了一批利于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长城文化研学基地。课题组从山区长城、平原长城、关隘长城、海中长城、水上长城等5个层面,开发研学实践教育资源。其中老龙头长城、角山长城、板厂峪长城等秦皇岛的知名长城段均被列为我市中小学研学实践基地。

2.设计了一系列长城文化研学主题课程。“龙首探秘,洞鉴古今”“相约长城大海”“関城体验中国力量”“博物馆里体验家国情怀”“花厂峪红色之旅”“玩转古城”等6项研学主题课程,为学生深入了解市域内长城文化、深入传承长城精神提供了有力载体。在每项主题课程之下,均设计了系列化主题研学实践活动。如“龙首探秘 洞鉴古今”主题课程,设计了搬运长城砖、诗意山海、海边筑城等10个项目,并研发了活动手册。通过横纵贯通,构建了系统化的长城文化研学实践教育课程体系。

3.笔者主编并出版了第一本长城研学读本《玩转关城》。此书于2020年8月由燕山大学出版社出版,读本包括关城军事、关城建筑、关城美食、关城匾额、关城集市等5个部分。每部分除简单的知识点介绍外,均以提问、研讨、游戏和实践体验等综合性活动为主。课程实施贯穿一条活动线索,包含“启思苑”“交流园”“体验营”“展示台”等栏目。师生可参照此线索有序地开展研学活动,也可以自主创新开展问题探究。

4.促进了教师研究能力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课题组和实验学校教师在秦皇岛市体验教育等竞赛活动中获优质课等奖项多人次,有多篇文章在各级报刊发表。学生通过长城文化研学实践,总结出“一座城市、两朝长城、三个数字、四大内涵、五种形制、六个故事、七种美食、八河关口、九地研学、十项美誉”的“十个点”长城文化讲解宝典,更加了解、理解并热爱长城文化,传承长城文化的责任担当意识与日俱增。

5.形成了学校传承长城文化的课程特色。5所实验学校被中国长城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主任、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先生授予“董耀会长城文化推广实验校”。和安里小学、耀华小学、中心附小加入京津冀“长城教育联盟”,被授予“长城联盟学校”。各校在“长城教育进校园”活动中,联合录制的60集小视频《董耀会说长城》在网络平台开播,拓展了长城文化的宣传路径。

6.提升了全市長城文化研学实践教育的影响力。笔者(课题主持人)与长城的故事被推送至“学习强国”。学生长城研学活动多次被《长城志》《长城网》《东方资讯》等媒体报道。《“长城研学实践”零距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走进长城 体验“研学之旅”》集中再现了课题研究的相关成果。

四、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一)存在的问题

1.市域内长城文化的挖掘还有待深入。课题研究近一年时间里,课题组主要集中针对山海关长城设计了系列研学实践内容,编写并出版了《玩转关城》研学读本。目前,对其他长城的读本编写尚在进行中。

2.长城文化基地学校的数量还有待增加。传承长城文化,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学生担当意识,功在当代,利泽千秋。在当前5所实验学校基础上,还需吸纳更多有志于传播长城文化的学校加入长城研学的实践与研究中。

(二)展望

1.深入开展市域内其他长城的研学实践活动设计与实践活动。在已有经验基础上,继续编写系列长城文化研学丛书,全方位、多角度再现我市长城文化特色及精神内涵。

2.在市域内有长城本体的地方增设实验学校。指导学生深入开展长城文化研学实践活动,让长城文化在学校落地生根,在研学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16〕8号[A/OL].(2016-12-06)[2021-12-06].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1612/t20161219_292354.html.

[2]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教材〔2017〕4号[EB/OL].(2017-09-27)[2021-12-06].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1710/t20171017_316616.html.

[3]董耀会.长城:追问与共鸣[M].秦皇岛:燕山大学出版社,2020.

[4]孙月飞,朱嘉奇,杨卫晶.解码研学旅行[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9:1-166.

[5]董耀会.中国长城志[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Promotion and Exploration of the Research and Learning  Practice Education Based on the Cultural Resources of the Great Wall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LOU Wei-run

(Teacher Development and Teaching Research Center of Qinhuangdao Education Bureau, Qinhuangdao, Hebei 066000, China)

Abstract: The project of “Research on Utilizing the Great Wall Cultural Resource to Promote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 and Learning Practice Education” was approved by the Office of the Planning and Leadership Group of Education Sciences in Hebei Province as one of the projects of the “13th 5-year Plan”  in 2020, which lasted for one year and had been completed in  October  2021.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ultural resources of the Great Wall in Qinhuangdao City, taking the comprehensive hands-on courses as carriers and the educational tour as the main way of practice, this study actively explored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of how to conduct the research and learning practice education based on the cultural resources of the Great Wall. B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activities in and after class, on campus and out of campus, as well as the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a batch of representative research and learning practice bases were developed, and the research and learning practice curriculum system with the Great Wall culture as the core was established, a book about how to travel at Shanhaiguan was published, and the resource package for the research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based on the Great Wall culture was produced, which provided a powerful support for carrying forward the Great Wall culture, launching the research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based on the Great Wall culture, and enhancing the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bility of students, and had achieved the expected results .

Key words: the Great Wall culture; research and learning practic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内涵式发展
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问题及策略研究
试论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影响
从倒逼机制视角探索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途径
推进内涵式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浅析新形势下高校教学管理内涵式发展思路探索
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内涵式发展与创新转型探讨
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结构要素及策略分析
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结构要素及策略分析
应用型高校学生创业教育探析
高校智库建设对学术评价体系改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