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服务新发展格局:以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

2022-07-19 09:43王笑寒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9期
关键词:综合改革新发展格局创新发展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同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密关联,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扭住构建新发展格局目标任务,更加精准地出台改革方案,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挺进,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高等教育战线要深入贯彻领会总书记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論述综述,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综合改革,在把握历史方位中强化使命担当,服务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新发展格局;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09-132-03

【本文著录格式】王笑寒.高等教育服务新发展格局:以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J].中国民族博览,2022,05(09):132-134.

一、深化综合改革,以新发展格局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1]我国高等教育与国家发展互为支撑、互为原因与结果,其发展脉络清晰可见。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以 “三个飞跃”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等为标志,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础更加牢固。在国家持续快速发展的背后,我们看到了支撑发展奇迹的基本逻辑: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科教兴国基本国策、人才强国战略……“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已经成为民族复兴梦的“强大引擎”。大国崛起的同时,中国教育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大众教育的转变,正快速向高等教育普及化迈进,我国办学规模和年毕业人数已居世界首位,一批国内高校已经逼近“世界一流大学”第一方队,众多高校国际排名也实现了飞跃,初步实现了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迈进。

迈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变化深刻,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亟须高等教育、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响应。高等教育要服从服务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十四五”及长远发展做出的战略部署,以新发展格局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高校工作重心要放在构建坚实的自主发展、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之上,只有这样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逆全球化”潮流干扰中站稳阵脚,取得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

习近平同志指出:“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构建高等教育坚实的自主发展、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路径只有持续深化综合改革,积极落实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同向同行。为此,高等教育战线要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和依法治校,突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个根本制度和大学章程法律主体地位;要坚持“守正创新”的主基调,以体系建设为龙头,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理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结构关系,提升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要推进以人才培养和师资引育、教育教学和专业设置、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主要内容,以多主体、多学科、多角度、多方式资源集聚、深度整合为主要形式的融合式创新,在育人融合创新、科研融合创新、学科融合创新等方面实现融合发展。惟有深化改革创新,高等教育发展才能适应并推动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学科体系才能与文明传承、科技创新的客观规律相契合,才能在优势互补、文明互鉴的原则下建立互信互利的全球合作网络,促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一轮科技革命激发的产业变革、新冠肺炎疫情挑战、战争及国际风云际会特别是日渐显现的中美战略博弈,更加强化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必要性、紧迫性。

二、培育创新型人才是“十四五”时期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知识驱动,“十四五”时期要把创新型人才培育放在国家和教育发展的战略高度。[2]近些年来,我国人口红利消失和人口老龄化成为热门话题。但传统概念上的“人口红利”对劳动适龄人口只有量的统计、年龄的限定,没有质的细分,更没有计算创造性人口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随着科技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将填充、替代越来越多的人工岗位,劳动效率也会越来越高,创新型人才对老龄化“人口债务”的人均抵消能力越来越强。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出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达到了2.18亿。根据之前的预测,中国从业人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例在2020年高于20%,总量约为1.4亿人,已经超越了美国高等教育文化程度人才数量。尽管我们不能把接受过高等教育与成为创新型人才简单地画等号,但只要我国保持高等教育的一定规模和质量,我国创新型人才的绝对值和人口占比将持续增长,加之创新并不完全受年龄制约,所以我国将长期享有“创新性人口红利”(或称“人才红利”),这才是我国参与大国竞争的优势所在,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信心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人力资源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依托。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繁重任务,党和国家的事业对优秀人才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创新型人才、扩大创新性人口意义重大,对高等教育战线而言,这既有质的根本要求也有量的绝对需要,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已经成为教育界无法回避的命题,高等教育应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突破创新型人才培育的瓶颈关口,在国家发展关键时期发挥应有的作用。

培养培育创新型人才或创新性人口要坚持因材施教,把牢人才培养方向和培养标准。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带来了办学导向和改革语境的变化,有利于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更加有利于改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环境。但从教育规律和人才养育全过程的角度来审视,笔者认为创新型人才培育还应把握三个重点,即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

第一,要使青年学生具有和保持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是创新型人才智力的核心,而创新意识是创新思维的起点,在具有创新意识的前提下,经过不断发展,才能形成具备自信性、批判性、独特性、认知性、好奇性、专注性、多向性、形象性、突发性等特征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又是一种精神,也就是“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这是人是否有创造力的前提[3]。第二,在认知的基础上,要使青年学生具有把知识和创新物化的能力,即创造的能力,这才是学习的真正目的。创造能力是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必须通过参加创造实践才能获得。面对新世纪的挑战,中国要发展,中华民族要复兴,我们需要更多的中国首创、世界领先,需要更多的新“四大发明”,这一切,要依赖于新时代追梦人的创造能力。第三,有了敏锐创新意识和优秀创造能力,当代大学生还应当树立创业精神。创业精神是创新者的精神支柱。由于创新不是简单地沿着别人已经开好的平坦大道行进,因此在创新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如果没有强大的精神支持,创新就会止于梦想。同样,创业精神也有许多鲜明的特征,如冒险性、反叛性、独立性、理智性、坚韧性、合作性等。当代青年学生只有树立为民族振兴而创新、为人类服务的崇高理想和探索客观规律、追求真理的坚定信念以及置生死于度外、终身奋斗的奉献精神,才能完成科技创新、科教兴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三、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构建以我国为主的全球科技创新网络

实践证明,如果一个创新生态或机制不能带来市场的自发性创新,其结果必然是供给侧与需求侧脱节、理论与应用脱节,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甚至浪费。当今国际竞争新优势越来越体现在创新能力和集聚创新资源能力上,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十四五规划”明确指明了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和安全保障五大发展方向,用较长的篇幅对很多发展细节要求进行了展现,但并未对经济发展增速做硬性要求。这表明,中国正在由数量扩张时代向质量时代进发,为了实现迈进高质量时代的目标要将“提升效率”“和谐发展”两手抓,把注意力放在提高發展质量和效益上,下大力破解制约“双循环”要素流通的障碍。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2021年9月20日在日内瓦发布了《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4]从数据分析得知:自2013年以来,我国创新指数连续九年稳步增长,2021年中国的全球创新指数名列第十二,较2020年上升两位,超越了日本、以色列、加拿大等发达经济体,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首位。在《报告》中,我国创新方面之进步获得高度评价,这其中政府决策和激励措施对于促进创新具有不可磨灭之突出重要性。从创新投入分项指标看,中国的贸易、竞争和市场规模、知识型工人等两项大类指标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阅读、数学和科学PISA量表得分、国内市场规模、提供正规培训的公司占比、国内产业多元化、全球研发公司前三位平均支出、QS高校排名前三位平均分、产业集群发展情况、资本形成总额在GDP中的占比、企业供资GERD占比等细分指标排名靠前。此外,根据科学技术部2022年发布的通报:2021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2.79万亿元,同比增长14.2%,研发投入强度2.44%。事实说明,政策激励、投入加大促进了创新能力的增强。对此,高等教育战线要迅速进行姿态调整,积极参与并主动作为。

一方面,要以创新创业、创新转化引领内循环。我国数以百万计的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和千万在校大学生,以及走进社会的上亿高校毕业生,不仅蕴藏着海量的创新智慧,也是国家发展绝对可以依赖的创新力量,他们的创新劳动可以创造新的供给,催生新的市场需求。问题是海量的创新智慧如何被激发、转化出来并形成新的供给,如何实现“0到1”“1到100”“100到100万”(分别指原始或基础创新、创新成果转化和转化成果规模化生产)。为此,高校应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深入探索创新转化规律,推动双创新生态、统一政产学研用融合语境的构建,以改变信息不对称、对话频道各异、评价标准和价值观不同的窘境,提高转化质量和转化效率,加大创新的有效供给。要加速政产学研用融合,形成以高校及科研院所为创新源头和人才储备方,企业为应用场景、技术需求和资本提供方,政府为方向引导、政策扶持方的合作格局。要把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前置到创意创新的起点,明确创新目的、提高创新资源使用效率。资本的提前和深度介入会使创新动力更加充沛,有利于跨越科研成果与产业化之间的死亡地带,使大学校园真正成为创新源头,不断生产出接地气的创新型人才和产业结合度高的创意及科研成果。新的需求和供给被不断创造出来,旧动能的生存空间才会被压缩,腾笼换鸟才能真正实现。

另一方面,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也应是创新全要素的双循环和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的双循环,构建人类创新共同体和全球创新体系应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支撑。要推进创新的开放合作,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最大限度吸纳国际创新资源,使我国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舞台。要在探索全球创新转化融合语境和建设工业认知互联网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和创新治理,构建以我国为主的全球科技创新网络,集聚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进一步把全球创新资源辐射到相关区域合作、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和上海合作组织、“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和世界各地。我国具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包括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完整的工业体系、完整强大的供给体系等,对全球创新资源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国内高校要积极对接海外知名高校、国际科技组织,在建立跨国创新机构、企业研发中心,推动国际优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作用。只要抓好全球创新资源集聚整合,就能把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基点真正放在创新上。

四、结语

以中国为代表的中等收入经济体创新能力提升正在深度影响并将彻底改变全球创新格局,我国高等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育、创新资源汇聚方面的关键作用正在显现,能否通过深化综合改革,以新发展格局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经济文化强国特别是实现创新发展必须回应的问题。我国是人口大国、经济大国和教育大国,有国际排名整体快速提升的高等学府和世界闻名的企业,资源蕴藏丰富,创新潜力巨大,应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全方位优化创新环境,增强创新吸引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之路,以高质量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少华,马小燕,盖文燕,王佳颖,张静.多措并举提质量 突出特色创一流:宁夏高等教育内涵式建设发展综述[J].宁夏教育,2018(12):58-62.

[2]陈柯青.创新型人才培育策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18):112-113.

[3]王建新.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认真培养创新人才[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3(2):63-65.

[4]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OL].中国政府网.www.gov.cn,2021-10-2.

作者简介:王笑寒(1993-),女,山东济南人,法学博士,助理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处干事,研究方向为经济法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高等教育与管理。

猜你喜欢
综合改革新发展格局创新发展
新发展格局下对现代流通体系的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格局”,牵动人心
在新发展格局下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民族地区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发展研究
浙江省学校体育综合改革现场会在杭州拱墅区召开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