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递

2022-07-19 05:58
无人机 2022年5期
关键词:系统

通用原子公司推出MQ-9B短距起降舰载无人机

近日,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公开了MQ-9B短距起降舰载无人机的宣传视频。未来,美国海军陆战队可在航母或两栖攻击舰上部署该型无人机。MQ-9B舰载无人机配置了可选装机翼和尾翼套件,起飞快速而无须其他辅助工具。机翼被折叠后,MQ-9B舰载无人机可停放在甲板上或机库中。通用原子公司称,该型短距起降舰载无人机可执行超远程情监侦任务,将在美国海军陆战队“远征前进基地”作战中发挥作用。

喜鹊工程公司开发新型油电混合动力系统

“克特斯”(Cortex)混合动力系统由喜鹊工程(Currawong Engineering)公司研制,配置了二冲程重油发动机,功率密度高,不仅能为无人机提供动力,还能为机载系统供电,减少了无人机飞行所须的电池数量,以及降低了无人机最大起飞重量。在重油发动机空中再起动过程中,“克特斯”混合动力系统中的电推进系统能将电能传输给发动机,为发动机再起动过程提供更大的功率。

美国纳提卢斯公司制造“纳提卢斯” 3.8T验证机

美国纳提卢斯(Natilus)公司将制造首架“纳提卢斯” 3.8T(Natilus 3.8T)支线货运无人机验证机,计划2023年开展试飞。

该机设计航程为1667km,任务载荷重量3.8t,巡航速度407km/h。今年3月,纳提卢斯公司透露,柯林斯航宇公司将为该型无人机提供货物装载系统。

MQ-9B无人机将集成“海浪” 7500E V2海事雷达

2021年4月14日,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第5批次MQ-9A无人机搭载“海浪” 7500E V2(Seaspray 7500E V2)海事雷达开展试飞。目前,该公司正在为MQ-9B“海上卫士”无人机集成“海浪” 7500E V2雷达。该型海事雷达由英国莱昂纳多公司设计和制造,具有卓越的态势感知能力,是“海浪”有源相控阵雷达系列产品中的最新改型,安装了新型处理器和接收机,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MQ-9B“海上卫士”无人机搭载该型雷达,可在海岸线上空和海洋上空等复杂环境执行情报、监视和侦察(ISR)任务。

“空港一号”机场试运营正式开启

在英国政府和现代汽车公司下属企业天国(Supernal)公司的支持下,英国城市空港(Urban Air Port)公司在英国考文垂市正式开启“空港一号”(Air-One)机场试运营。此举预示一个无碳排放、非拥堵城市空中交通新时代即将到来。该机场专为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行器而设计,试运营期为1个月。

在试运营期间,城市空港公司将开展飞行器指挥和控制系统运行、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充电、物流无人机投送货物等演示。当地警察局和英国天空旅行(Skyfarer)物流无人机公司将率先在“空港一号”机场开展飞行器运营。此外,总部位于英国的无人机制造商马洛伊航空(Malloy Aeronautics)公司也将展示大型货运无人机的运输能力,这是该型货运无人机首次在人员密集和多建筑物的城市环境中飞行。

泰国海军增购“坎姆考普特” S-100无人直升机

泰国海军与奥地利西贝尔(Schiebel)公司签订“坎姆考普特” S-100(CAMCOPTER S-100)情报、监视和侦察(ISR)无人直升机增购合同,该合同有效期截止到2022年底。

据悉,泰国海军已于2019年采购了“坎姆考普特” S-100无人直升机。自2019年以来,泰国海军陆上和海上平台一直使用该型无人直升机执行情报、监视和侦察任务。

2005年,奥地利西贝尔公司“坎姆考普特” S-100研制成功。该机采用旋翼布局设计,配装了功率为41kW的AE50R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200kg,续航时间6h,如果加装副油箱,续航时间可达10h,最高飞行速度达220km/h。

荷兰空军MQ-9无人机完成首次飞行训练

荷兰国防部宣布,荷兰皇家空军一架MQ-9无人机于4月20日在库拉索岛成功完成首次飞行训练,使用了卫星通信技术,飞行时间为2h。荷兰皇家空军将继续测试该型无人机的性能,并新增2架MQ-9无人机开展作战测试和评估。据悉,用于测试的第4架MQ-9无人机仍在美国,未来2个月内将完成验收和测试,然后与两个地面控制站一起被运到荷兰。荷兰皇家空军采购的MQ-9无人机计划于2022年下半年投入使用。

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推进反小型无人机系统开放式架构系统的开发

为继续开发作战型反小型无人机系统的开放式架构系统,2022年4月25日,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授予位于纽约州乌蒂卡市的黑河系统公司一份修订合同(FA8750-19-C-0040 P00023),合同总金额为7649万美元,旨在持续且快速推进“第二阶段小企业创新研究”合同涉及的技术和方法商业化应用,支持反小型无人机系统的研究、原型机开发、性能测试、评估和技术转化。美国空军正在从2022财年研究、发展、试验与鉴定经费,2022财年使用与维修经费,2021财年采购经费中拨资金给黑河系统公司。根据合同规定的条款,黑河系统公司预计在2023年5月1日前完成所有开发工作。

美国陆军在杜格威试验场测试无人机蜂群

美国陆军2022年验证试验网关演示(EDGE 22)近日在犹他州杜格威试验场举行。在演示中,UH-60直升机和MQ-1C“灰鹰”无人机模拟陆军未来攻击侦察机,分4批共发射28架阿里亚-I公司ALTIUS 600空射效应(ALE)蜂群无人机,在一名操控员的控制下,无人机蜂群完成了侦察任务并摧毁仿敌阵地。这是美国陆军有史以来开展的最大规模自组网空射无人机蜂群技术验证。

测试结果表明,蜂群无人机之间建立了自组织通信网络,深入敌方目标区后利用红外传感器和电子战任务载荷探测敌方目标,为UH-60有人直升机的空中突击任务提供预定着陆区的信息,极大增强了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并降低了飞行员的工作强度。

ALTIUS 600空射效应无人机系统可以由机组人员控制,也可自主飞行,并利用自组网将信息传输给有人直升机和地面部队。

美国昂德菲恩技术公司发布下一代静音无人机的概念设计

科技初创企业昂德菲恩(Undefined)技术公司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推出了一种静音电动垂直起降(eVTOL)无人机设计方案。该方案充分利用飞行器周围的离子云来产生推力,体现了低噪声创新设计理念。目前,该公司计划在无人机噪声低于70dB的情况下,实现更长的续航时间。

离子推进技术取得突破,将为无人机在民用和军事领域的应用创造机会,例如最后一公里货物运输。

蓝光环公司“泰坦”反无人机系统中标美国国防部采购计划

蓝光环(Bluehalo)公司“泰坦”(Titan)便携式反无人机系统已中标美国国防部采购计划(Program of Record),但具体用户尚未公开。

来自美国国防部的用户已确定将“泰坦”反无人机系统作为首选分层防御解决方案。“泰坦”是一种基于射频 (RF) 传感器技术的反无人机系统,具备威胁目标识别和威胁消除能力,可在2min内完成快速部署,简单易用,为众多区域创建安全空间。“泰坦”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探测、识别和定位单架无人机或无人机蜂群,也可用于反无人机作战训练。使用者无须进行大量专业知识与操作培训。

莱特耶系统公司交付首套“盾牌”高能激光武器

在美国陆军高能激光武器(HEL)项目支持下,莱特耶系统公司(Liteye Systems)于2021年获得一份多年期合同,开始将自主研制的任务效载集成到高能激光武器反无人机系统。近期,莱特耶系统公司已向美国陆军交付首套“盾牌”(SHIELD)高能激光武器反无人机系统。“盾牌”反无人机系统使用了新型雷达,可在作战环境中对第1类和第2类无人机系统进行探测、跟踪和识别。

芬兰国防军计划采购无人侦察机

芬兰国防军计划在2年内购买1000~2000套无人侦察机系统,采购经费约1500万欧元。这些无人机将在从芬兰南部海岸到拉普兰省的北部地区执行情报、侦察、监视和目标获取任务,为各军兵种提供情报信息。为尽快确定潜在的无人机供应商,芬兰国防军已经发布采购公告,要求供应商在在5月9日之前提交申请。芬兰国防军将在2023年夏季前确定无人机的类型及供应商名单,而系统培训预计在2023年下半年举行。

“跟踪者” VXE垂直起降无人机续航时间达39h

2022年2月18日,洛马公司“跟踪者” VXE(Stalker VXE)垂直起降无人机在加利福尼亚州圣玛格丽塔牧场连续飞行39h17min7s,刷新了最大起飞重量为5~25kg的第2类无人机的飞行纪录,展示了超强的续航能力。该机可执行多种复杂任务,其任务载荷采用模块化设计以及开放式架构,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为了完成此次飞行任务,“跟踪者” VXE无人机的机翼加装了一个副油箱。洛马公司的合作伙伴边缘自主(Edge Autonomy)公司、自适应能量(Adaptive Energy)公司、复合材料技术发展(Composite Technology Development)公司以及克洛维斯领域模型(Clovis Area Modelers)公司也参与了此次飞行。

UAVOS公司完成S1-V300中空长航时无人机验证机制造

UAVOS公司已完成S1-V300中空长航时无人机验证机制造。该机基于UAVOS公司“猎隼”(Saker)无人机发展而成,机长8.7m,翼展18.7m,任务载荷重量300kg,巡航速度220km/h,续航时间28h,航程超过4000km,配装了功率为191kW的重油发动机,具有强劲的动力。

S1-V300无人机安装了UAVOS公司自主研制的航空电子设备、冗余飞行控制系统,配置了起飞和着陆自动滑行系统、卫星通信设备,集成了最先进的光电/红外(EO/IR)吊舱、合成孔径雷达等任务载荷,具有全自主飞行能力,可全天候、全天时执行情报、监视和侦察(ISR)等复杂任务。

以色列完成一系列高能激光武器拦截试验

以色列国防部国防研究与发展局(DDR&D)与拉斐尔公司联合开展一系列陆基高能激光武器拦截试验。在试验中,拉斐尔公司“铁束”激光武器系统验证机发射的激光击毁了飞行中的无人机、迫击炮炮弹、火箭弹和反坦克导弹。

奎奈蒂克公司与英国皇家海军签订“吸血鬼”舰载靶机项目第一阶段合同

英国奎奈蒂克(QinetiQ)公司获得“吸血鬼”(Vampire)项目第一阶段合同,合同期限是4年,总金额6百万美元,将为英国皇家海军提供“女妖”(Banshee)靶机及其相关服务,以支持英国皇家海军未来高性能舰载无人机的飞行训练。英国皇家海军将测试并评估“女妖”小型固定翼靶机舰载起飞性能及海洋环境下的飞行能力,为未来组建有人-无人系统部队奠定基础。

通用原子公司提升增程型“灰鹰”无人机系统多领域作战能力

在美国陆军资助下,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GA-ASI)开始对2架增程型“灰鹰”(GE-ER)无人机进行升级,以增强该机多域作战(MDO)能力,2022年晚些时候将进行无人机飞行测试和鉴定。

美国陆军表示,该次升级旨在让增程型“灰鹰”无人机系统更好地支持有人-无人协同作战,进一步提升作战效率。增程型“灰鹰”有望成为陆军空射效应(ALE)无人机的载机。

作为第5类先进无人机,增程型“灰鹰”无人机系统已在尤马试验场演示了多域作战能力,包括集成远程传感器、空射效应无人机的能力。同期,操控员演示了使用笔记本电脑控制增程型“灰鹰”无人机的飞行。该机能与基于开放式架构的其他飞行器和地面指挥控制系统集于一体,拥有先进的数据链和推进系统,大大增强了作战能力。

增程型“灰鹰”多域作战能力升级后,续航时间达40h,能够在多域战场景下持续作战,有效加强了部队的生存力。

美国海军计划于2026年在“罗斯福”号航母上部署MQ-25A无人加油机

美国海军中将凯文·怀特塞尔在2022年海上航空研讨会上表示,MQ-25A“黄貂鱼”无人加油机有望在2025年之前形成初始作战能力,在2026年之前部署在“罗斯福”号航空母舰上。届时,MQ-25A将取代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并执行空中加油任务。目前F/A-18F战斗机承担了20%~30%的空中加油任务。此前,MQ-25A已完成为F/A-18F战斗机、F-35C战斗机和E-2D预警机空中加油试验。

日本海岸警卫队将部署MQ-9B“海上卫士”无人机

日本海岸警卫队(JCG)将于2022年10月开始部署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研制的MQ-9B“海上卫士”无人机。该型无人机具有较强的海上监视能力,集成了多种传感器,可执行侦察、监视、目标搜索等一系列任务。通用原子公司一架MQ-9B曾于2020年在日本展示海上监视能力。

北约联合地面监视部队接收RQ-4D“凤凰”无人机系统

北约联合地面监视管理局(NAGSMA)已将RQ-4D“凤凰”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系统移交给北约联合地面监视部队(NAGSF),全部系统包括5架RQ-4D无人机、地面控制站以及先进传感器。RQ-4D无人机可为北约成员国提供重要的情报、监视和侦察(ISR)信息。第1架RQ-4D已于2019年部署在意大利西西里岛锡戈内拉空军基地。

澳大利亚取消MQ-9B“天空卫士”无人机采购

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表示,澳大利亚国防部已取消12~16架MQ-9B“天空卫士”无人机采购项目。此前,澳大利亚“空中”7003项目(Project Air 7003)选中了MQ-9B无人机,希望使用MQ-9B无人机在陆地和海上目标区执行持久情报、监视、侦察(ISR),电子战和精确打击任务。通用原子公司和澳大利亚相关单位已经为该采购项目投入大量资金。

“航空探测器”小型无人机首次在美国海军导弹驱逐舰上开展试飞

4月4日,德事隆系统公司首次在1艘美国海军导弹驱逐舰(DDG)上成功集成“航空探测器”(Aerosonde)小型无人机系统并开展试飞。

美国海军于2021年9月授予德事隆系统公司一份多年期“航空探测器”采购合同,希望该型无人机为2艘导弹驱逐舰提供海上情报、监视和侦察(ISR)信息。

德事隆系统公司在产品设计之初,就已考虑“航空探测器”的多任务能力。目前,该机总飞行时间已超过55万小时,经历了沙漠高温和北极低温环境下的实测,可靠性和性能得到验证。集成于舰船作战系统后,“航空探测器”可执行全天时广域监视、通信中继、信号情报等任务。该机由重油发动机提供动力,使用的燃料与舰船涡轮机相同,无须单独准备燃料,能够定点起飞和降落,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舰船的影响。

“航空探测器”此次在驱逐舰上成功首飞,说明其现实了海上任务扩展,未来可为海军提供实时态势感知信息。

贝卡尔-马奇纳公司完成“红苹果”超声速无人机机翼组装

土耳其贝卡尔-马奇纳公司(Baykar Makina)公司“红苹果”(KIZILELMA)无人机系统已完成机翼组装,将继续开展整机制造,计划于2023年首飞。该型无人机具有短距起降能力,可在土耳其TCG“阿纳多鲁”(TCG Anadolu)两栖攻击舰等舰船上起降。

“云雀” 3H混合动力无人机开展验证试验

2022年3月21日至23日,埃尔比特系统公司英国分公司与英国民用航空局(CAA)合作,在英国皇家空军(RAF)乌帕文空军基地对“云雀” 3H混合动力无人机系统进行了一系列验证试验。通过试验,英国皇家空军将评估该型无人机的性能,为未来“云雀” 3H作战部署提供依据。

“云雀” 3H军用无人机由埃尔比特系统公司研发,可执行情报、监视、目标获取和侦察(ISTAR)任务。相较普通型“云雀” 3无人机,最新型“云雀” 3H在保持翼展不变的前提下,除实用升限由4570m下降至3660m外,其余性能均大幅提升,航程从100km提至120km、续航时间从5h提高到18h。同时,“云雀” 3H配备的1套地面控制系统(GCS),可支持2架“云雀” 3H同时执行任务,地面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策略,极大提高了作战效率。

英国皇家空军近年来高度重视情报、监视、目标获取和侦察任务,曾于2021年5月在沃丁顿空军基地组建了空军联队,来承担情报、监视、目标获取和侦察任务。“云雀” 3H拥有优异的性能,将在未来空战中为英国皇家空军提供高效ISTAR任务,增强英国空中作战力量。此外,“云雀” 3H使用了混合动力系统,无碳排放,对英国空中力量建设以及绿色航空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雷神公司完成高能激光武器与国家先进地空导弹协同打击无人机蜂群演练

雷神情报与太空公司在白沙导弹靶场进行了高能激光武器(HELW)与国家先进地空导弹(NASAMS)协同打击无人机蜂群演练。美国军方、民间机构、国际防务部门的多位代表现场观摩了演练。

在演练中,国家先进地空导弹火力分配中心(FDC)向高能激光武器发送位置、距离、飞行高度、飞行速度等敌方无人机蜂群的信息,高能激光武器自动处理收到的目标信息,利用光电/红外传感器对来袭目标进行跟踪和识别,在适当的距离快速击落了敌方空中目标。

演练结果显示,高能激光武器击落2批共9架蜂群无人机。此次演练取得成功,说明高能激光武器反无人机系统可与国家先进地空导弹协同作战,真正实现分层防御。

雷神情报与太空公司表示,参与演练的高能激光武器采用开放式架构,可快速安装在陆基、海基和空基平台,满足反无人机作战任务的需求。

霍尼韦尔公司推出可跟踪自主无人机的轻型雷达

霍尼韦尔公司城市空中交通与无人机系统部门开发了一种紧凑型雷达系统,名为RDR-84K,目前正安装在无人机上进行测试。在测试中,该型雷达已经成功探测到无人机的飞行方向。

2021年,研究团队构建了算法,并在真实环境中对算法进行飞行测试,旨在消除无人机与有人机之间的冲突,助力空中出租车和城市空中交通运营系统的发展。

RDR-84K雷达的重量仅1.4kg,安装在一个采用3D打印技术制成的框架中,可以探测到约3km以外与“空中国王”飞机尺寸相似的目标,以及约1km以外的直升机,并能识别300m以外的小型无人机。一架飞行器如果配置7个RDR-84K雷达,即可实现360°覆盖。

“侦察兵” 330小型无人侦察机获型号合格证

泰雷兹集团“侦察兵” 330(Spy'Ranger 330)小型无人侦察机已取得法国武器装备总署(DGA)适航部门的型号合格证。法国陆军可使用该型无人机进行教学、训练和作战使用,无须特别审批。

“侦察兵” 330的航程比“追踪者”智能无人侦察机提高了3倍,使用了“侦察兵 550”(Spy'Ranger 550)微型无人侦察机的结构模块。“侦察兵”系列无人机非常耐用、续航时间长、数据链路安全、指挥和控制(C2)系统易于操作,能够在复杂环境中执行任务,机载情报采集设备的性能满足前沿侦察部队的需要。

“侦察兵” 330由电池提供动力,续航时间3h,机身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结构新颖,重量轻,机头下方挂装有光电/红外高分辨率传感器,该传感器采用了高性能图像处理技术。同时,“侦察兵” 330配有经过实战检验的指挥控制系统,满足多种军事要求,可在雨、风、沙灰等恶劣环境中执行作战任务。2020年12月,在一次打击武装分子的军事行动中,法国陆军十分满意“侦察兵330”无人机的出色表现。

猜你喜欢
系统
Smartflower POP 一体式光伏系统
论宫调系统
一种无人机缓冲系统
热电联供系统复合除湿空调系统动态仿真
坚持系统观念
品“助读系统”之妙
加热炉燃烧烟道系统的改造
加热炉燃烧烟道系统的改造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