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互联网知识服务促进教育公平发展路径

2022-07-20 00:35黄斌
传播与版权 2022年8期
关键词:知识服务教育公平双减

[摘要]落实教育公平既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双减”政策有效落实的基础。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互联网知识服务发挥了关键作用,一方面,互联网在推动教育公平方面成效显著;另一方面,学生对互联网的使用也可能形成“新数字鸿沟”,亟待基于互联网的知识服务实践教育帮扶,优化教育供给,降低地域差别,弥合数字鸿沟。在这方面,为中小学师生群体提供互联网知识服务的“桂师云 中小学教育资源云平台”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互联网;知识服务;教育公平;“桂师云 中小学教育资源云平台”;“双减”政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对我国“十四五”期间乃至更长时间段的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桂师云 中小学教育资源云平台”(以下简称“桂师云”平台)的互联网知识服务在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公平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桂师云”平台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的为中小学师生群体提供教育资源和知识服务的互联网平台,自上线以来,其不断迭代发展完善,已经有相当的用户基础。“双减”政策出台后,“桂师云”平台不断强化知识服务,力图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一、教育公平是“双减”政策的核心目标

教育公平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教育一方面要让学生在其天资兴趣的基础上,普遍得到良好的培养和发展;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普遍发展的基础上,得到公平公正的机会。近十年来,我国教育公平出现失衡的情况,既表现在空间维度上,如教育资源过度集中,又表现在时间维度上,如学习压力向低幼年龄转移。因此,回归“立德树人”、健康成长的初心,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确保教育选拔、机会的公平,是“双减”政策出台的目标所在。因此,“双减”政策要通过直接减少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并辅以其他一系列举措,改善过去一段时期教育公平失衡的局面。我们看到,相关部门在积极采取更多系列、配套措施落实“双减”政策,解决教育公平失衡的问题,包括破解学区房问题、实施教师轮岗措施等。但是,当前教育资源集中的局面还未得到彻底改善,因此,除了减少作业负担、限制校外补习机构,相关部门还需要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解决教育公平失衡的根本问题,才能真正做到为学生减负。这需要相关部门、社会、学校、家庭的通力合作,其中,面向学校教师的互联网知识服务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互联网推动教育公平的巨大潛能以及需要进一步克服的障碍

(一)联结一切:互联网的巨大潜能

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次重大进步,它具有消除空间障碍、联结一切的巨大潜能。经历过手抄时代、雕版印刷时代、机械印刷时代的人类被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量级和速度震撼,人们甚至发明“信息爆炸”“信息过载”“信息过剩”等语词来描绘这种巨大的变革。互联网的突出价值体现在教育领域,第一,在资源获取的空间性上,不同地域的人群,即便是偏远地区的教育从业者和学生,足不出户都能获取互联网中的海量资源,从而降低了信息获取从中心到边缘的衰减程度;第二,在资源获取的及时性上,互联网构建了信息传达的“共时性”空间,让处于共时空间的人在信息获取上消除时间上的差距,如名师的课程直播。因此,从克服信息传播的时间和空间障碍来说,互联网联结一切的优势在实现教育公平方面具有巨大潜能。

(二)数字鸿沟:教育公平任重道远

人们使用“数字鸿沟”描述不同个体、机构、地区甚至国家在应用互联网方面的巨大差距,在教育领域,数字鸿沟也广泛存在,其不体现在硬件上,而是体现在“软件”使用上。在我国,得益于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投入,乡村及边远地区也有较良好的互联网硬件设施。根据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农村网民规模已达2.84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7.6%,较2020年12月提升1.7个百分点,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差异较2020年12月缩小0.2个百分点。但在有效利用互联网方面,城乡差距仍然非常大。有学者指出,当前互联网普及重视“物理接入”,而城乡不同区域的学校教育在互联网的应用方面出现了“使用鸿沟”,这实际上加剧了城乡教育的不平等[1]。在如何用好互联网资源方面,城乡之间、不同家庭背景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

三、知识服务在互联网环境中的价值及功能

“知识服务”这个概念从图情学领域逐渐向更广泛的信息领域拓展,并得到更大范围地使用,也有学者从不同层面和角度提出“知识服务”的定义。从“服务”及“服务提供者”的角度,有学者认为,知识服务提供者凭借所具有的高度专业化的知识,借助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帮助用户获取知识、提升能力、解决问题[2]。

我们从服务提供者的角度来理解知识服务,能够更好地理解互联网环境中知识服务的价值和功能。

(一)以知识服务实践教育帮扶

教育帮扶是我国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在实施教育帮扶的过程中,知识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学者指出,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帮扶大致经历了“基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电视教育帮扶(2000年以前)、基于教育均衡发展理念的信息技术支持帮扶(2000年至2010年)、基于教育公平理念的教育信息化精准帮扶(2010年至今)”三个阶段,“呈现了一种政策话语的重大转移”,表现为“在帮扶内容上,从‘物’的宏观层面逐渐向‘人’的微观层面转移;在价值取向上,从教育效率优先向教育公平优先转移;在政策导向上,从项目驱动向内涵发展转移”[3]。在教育帮扶实践中,服务对象聚焦到“人”身上,既包括学生,也包括需要帮扶的教师;帮扶的重点不再是提供“物理接入”,而是“知识服务”,即针对帮扶对象的具体需求,有针对性地帮助其提升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资源,提升自身获取知识、理解知识、建立知识谱系,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在当前的教育帮扶实践中,知识服务应成为核心内容,才能有效缩短城乡地域差距,弥合新数字鸿沟,有效促进教育公平。

(二)以知识服务优化教育供给

在过去一段时间,我国的教育供给与需求存在结构性失衡问题,尤其在互联网教育服务的供给上,存在“泛化的教育供给与精准的教育需求之间的结构性失衡”[4]。一类是政府主导的各类数字化教学资源过剩,不少地方政府为了尽快推进教学资源数字化,甚至为了使数字资源尽快“达标”,建设了不少资源库。另一类是企业为占领市场,通过各种渠道整合资源,聚集了不少数字资源、网络资源。这类泛化的数字资源的通病是体量很大、内容很多,但不好用,无法满足教育需求。有的平台或资源库号称能够提供个性化服务,往往却名不副实。究其原因,在于这些平台或资源库对“数字化”服务的理解不足。实际上,这些存在泛化缺陷的平台或资源库只是实现了教育供给的第一步:提供和管理数字资源。其要真正满足用户需求,必须以知识服务优化教育供给,也就是在资源数字化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用户真实、个性化的需求,提供能真正解决用户“痛点”,即能满足用户需求的服务。

从优化教育供给的角度来看,当前无论各级政府部门,还是企业的数字资源平台,在满足用户具体需求方面还需要努力。而这也说明互联网时代知识服务需求旺盛、前景广阔;以知识服务优化教育供给,能够切实促进教育公平,特别是民族地区的教育公平。

四、“桂师云”平台推动教育公平的实践和探索

(一)强化对学校及教师的知识服务力度,助推教育回归学校主体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教育主阵地地位得到强化。“双减”政策一方面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必然要求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地位;另一方面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客观上要求学校教育减量提质,即降低作业体量和强度,保持和提升学习质量,这就对学校教育和教师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该背景下,作为为学校及教师提供互联网知识服务的“桂师云”平台发挥更大作用。

“桂师云”平台结合中小学教材及学校基础教育教学目标,通过技术运用和数字化方式,为学校教师群体提供更精准、更系统化的教学辅助知识服务,实现精准教学资源广覆盖、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供给,为推动教育公平赋能增效。一是提供辅助教学的高质量的配套课件,方便教师授课教学。“桂师云”平台提供的配套课件能够帮助学校教师从繁重的基础工作中解脱出来,使其将更多的时间用于设计高质量的课程;同时配套课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区域教学水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有助于学校教育实现既定目标。二是以高质量题库帮助教师提升作业设计质量。“双减”政策要求学校教育体系下作业负担减轻,要求作业“减量提质”,因此教师设计出高质量的课后作业是关键。三是构建教育质量评价分析系统,力争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帮助教师根据学生在平台上的学习行为数据实现学生学习效果的精准化评价和智能诊断,帮助教师摆脱低水平劳动,把更多的精力投入“立德树人”的核心目标中。

(二)积极满足课后服务质量提升的要求,助力减负不减质量

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是当前各地区、各学校落实“双减”政策的一大要点。一方面,课后服务的实施有效缩小了校外培训服务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课后服务也是学校教育体系的一环,对质量和系统性均有较高要求。

“桂師云”平台积极加强对学校课后服务板块的建设水平,一是加强资源库建设,二是创新数字资源形式,力争系统性地满足学校课后服务需求。例如,“桂师云”平台根据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要求,结合一线调研,通过平台资源和线下教学的结合,以丰富的微课资源,既满足学生常规学习的拓展、探索需求,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为更丰富优质的学校课后服务提供有力支持。而针对“双减”政策出台后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的情况,“桂师云”平台参照课程标准和学生学龄特点,开发科学探究、口语表达等不同类型的线上学习资源,通过听、说、读、实践等方式帮助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培养学习习惯、巩固知识。

(三)以互联网知识服务缓解民族地区教育资源不平衡状况

广西虽然是多民族和谐和睦的大家庭,但是也客观存在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其教育资源不平衡状况广泛地体现在城镇与乡村之间、山区与平原之间、不同族群之间等。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是减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在过去几十年,广西的经济、教育事业等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广西教育事业在学校教育技术硬件、软件方面的投入,为进一步缓解广西教育资源不平衡状况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桂师云”平台作为覆盖广大区域、有能力服务广大中小学师生群体的在线平台,力求通过自身的知识服务来缓解教育资源不平衡的状况,为促进教育公平发挥积极作用。例如,在面向教师群体的服务方面,针对教师资源向城镇集中的局面,“桂师云”平台通过互联网知识服务,让乡村教师也有条件获得丰富优质的课程辅助资源,以及提升自我的学习资源。在面向学生群体的服务方面,“桂师云”平台的功能也得到充分发挥。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实现学校基本设施建设、教育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建设等各种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桂师云”平台努力为乡镇教学点的学生提供优质的微课资源,以低成本助力解决义务教育公平问题,实现教育资源公平、开放、共享。例如,物理、化学实验不仅对设备有较高要求,还对实验的安全设施和实验场景有较高要求。这对大部分城市学校来说不成问题,但对乡村学校来说则有很大难度,限于经费、人员素质等原因,乡村学校往往难以开展符合要求的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为解决这一问题,“桂师云”平台开发了实验微课,将“数字”形式的物理、化学实验搬上平台,让缺少线下条件的学校学生能够直观、身临其境地体验物理、化学实验场景,更深刻地理解物理、化学原理,还能避免现场实验可能发生的意外,因而其广受各乡村学校欢迎。

(四)发挥互联网优势,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挑战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广西大多中小学推迟了2020年春季开学时间。基于此,教育部提出了“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对此,“桂师云”平台充分发挥资源和服务灵活开放、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帮助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第一,在学校因防疫要求尚未开放期间,及时提供在线电子版教材及其他资源,助力学校开展在线课堂。第二,“桂师云”平台根据防疫工作需要,及时向中小学师生传播防疫知识。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线下的教育学习造成较大的冲击的局面,“桂师云”平台的线上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总之,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为教育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桂师云”平台应充分发挥互联网知识服务优势,在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公平、服务国家“双减”政策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济洲,黄书光.隐蔽的再生产:教育公平的影响机制:基于城乡不同阶层学生互联网使用偏好的实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11):18-23,132.

[2]李霞,樊治平,冯博.知识服务的概念、特征与模式[J].情报科学,2007(10):1584-1587.

[3]廖宏建,张倩苇.“互联网+”教育精准帮扶的转移逻辑与价值选择:基于教育公平的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18(05):5-11.

[4]冯晓英,王瑞雪,曹洁婷,等.“互联网+”时代三位一体的教育供给侧改革[J].电化教育研究,2020(04):42-48.

[作者简介]黄斌(1975—),女,广西宾阳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基础教育出版分社运营总监,副编审。

猜你喜欢
知识服务教育公平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构建图书馆知识服务理论体系的思考
教育公平视角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嵌入心理契约的馆员知识服务能力建设研究
从西方国家保护消费者权益政策看用户信息消费的安全管理
基于教育公平视角的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发展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