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教育出版社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

2022-07-20 00:35廖民锂
传播与版权 2022年8期
关键词:编校产品线选题

[摘要]当前,我国出版业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不同出版社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会有所不同。地方教育出版社作为教育专业出版社,具有地域优势,其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决贯彻党管出版原则,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构建科学的产品矩阵,强化选题、营销、业态、机制创新驱动,建立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质增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地方教育出版社;高质量发展;路径

当前,我国出版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不同出版社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会有所不同。地方教育出版社具有地域优势,其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决贯彻党管出版原则,践行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自身专业资源、人才资源、出版资源、地方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紧紧围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教育需要,优化结构,强化创新,提质增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优化结构,构建科学的产品矩阵

地方教育出版社的高质量发展须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而构建科学的产品矩阵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地方教育出版社构建科学的产品矩阵,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建设优质内容资源为中心,着力打造以主题出版物、教育学术图书、特色出版物等为主要形象产品,教材教辅为主要利润产品和流量产品,融合出版为主要流量产品和未来利润产品的多元化产品线,让不同的产品和产品线承担不同的职能和角色,形成相互协同、相互导流、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使产品分工更合理、结构更优化、抗风险能力更强,从而构建地方教育出版社的产品生态系统。

(一)结合自身优势做优主题出版产品线

做好主题出版是地方教育出版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责任担当。地方教育出版社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高度重视主题出版,把主题出版物纳入产品矩阵并作为重要产品线。地方教育出版社研发主题出版物,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结合自身专业优势、资源优势、作者优势和实际条件,精准发力,形成自身特色。

(二)将教育学术图书产品线打造成出版社的核心品牌

教育学术图书是地方教育出版社服务广大师生以及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人员最直接的产品,其质量高低和适用与否不仅会直接影响出版社在这些读者心中的形象,还会影响出版社教材教辅等相关产品的推广。因此,教育学术图书产品线是地方教育出版社最重要的产品线之一,地方教育出版社应将教育学术图书打造成出版社的核心品牌。地方教育出版社开发教育学术图书产品线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做出特色,打造品牌。以广西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桂教社”)为例,该社非常重视教育学术图书的出版,现已形成学科教育、比较教育、特级教师等多个产品线,并在这些产品线的基础上,打造了以“成就更好的教育”为理念的高品质教育学术图书品牌“大格局Great Vision”。这些教师用书产品线和品牌为桂教社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也使桂教社获得第三界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并多次入选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1]。

(三)弘扬工匠精神,做优教材教辅

教材教辅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对地方教育出版社来说,教材教辅作为刚性需求产品,其规模和利润都相对稳定,历来是地方教育出版社的重要经济支柱。教材要培根铸魂、启智增慧,教辅是教材、教学的辅助工具,因此,地方教育出版社要弘揚工匠精神,打造高质量的教材教辅。教材教辅在地方教育出版社的产品矩阵中既是利润产品,又是流量产品。教材教辅产品线为地方教育出版社奠定了较好的经济基础。

(四)为创造更多社会效益打造特色精品

地方教育出版社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有更多具有良好社会效益的“高原”乃至“高峰”的特色精品力作。其除了要集中精力开发维护好上述三大产品线,还应发挥自身人才、资源优势,适量开发独具特色的精品产品线,打造特色精品,创造更多社会效益。例如,桂教社利用本地民族文化资源和编辑优势,开发了民族古籍产品线,相关产品获得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装帧设计奖提名奖、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等。

(五)打造服务教育的高水平教育学术期刊和教育研究院

地方教育出版社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广大师生及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人员。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教育教学研究人员和教师进行大量的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而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总结需要有教育学术期刊提供发表的平台。地方教育出版社打造高水平的教育学术期刊和教育研究院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地方教育出版社出版教育学术图书和教材教辅所积累的大量优秀作者资源可以发展为教育研究院的教育教学专家,教育学术期刊还可以从教育研究院的研究成果中挖掘优质的选题。教育图书出版、教育学术期刊和教育研究院三者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动,相互协同、相互导流,共同服务于教育,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六)构建满足用户个性化、多元化需求的教育出版融合模式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使教育、学习及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地方教育出版社须顺应数字时代文化教育移动化、智能化、个性化新趋势,积极探索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地方教育出版社的融合发展应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坚持内容为王,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创新内容呈现及传播方式,构建满足用户个性化、多元化需求的“产品+内容+服务”教育出版融合模式。融合出版产品在地方教育出版社的产品矩阵中既是流量产品,也是未来的利润产品。

二、强化创新驱动,激活地方教育出版社发展第一动力

创新是出版的灵魂,是贯穿出版工作各个方面和环节的系统工程,其包括选题创新、营销创新、业态创新、机制创新等。创新是地方教育出版社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一)选题创新,确保发展的源头活水

选题是出版社的核心,出版社若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推出新选题、好选题,因此,选题创新至关重要。地方教育出版社持续不断地进行选题创新,可以使自己的产品更适应市场需求,满足用户需要,并形成规模、特色和品牌,从而提升自身竞争力。选题创新是地方教育出版社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选题创新要求地方教育出版社最大限度地运用好自身在专业、人才、作者、渠道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打造自己的品牌,形成出版特色和出版优势,不断扩充产品线,做强做优出版主业。

不同出版社的定位有所不同,其选题创新的路径也会不同。以桂教社为例,该社运用跨位理论进行历经二十多年的持续选题创新,开发了以“中国学科教育研究”系列等为代表的学科教育产品线,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研究书系”等为代表的比较教育产品线,以《中国地学史》等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史产品线,以“走向科学的明天丛书”等为代表的科普产品线,可以说是地方教育出版社选题创新的一条有效路径。

(二)营销创新,助推地方教育出版社高质量发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新媒体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线上的平台电商、短视频电商、自营及其他电商成了大多数出版社产品销售的主渠道。一方面,随着营销渠道的增加和营销模式的不断创新,用户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出版社传统的营销方式和手段已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另一方面,虽然地方教育出版社当前的产品主要以纸质的教材教辅和教育相关产品为主,但是随着出版社业态不断创新,数字产品、教育培训、知识服务等将进入其产品矩阵,地方教育出版社的营销创新势在必行。

无论何时,地方教育出版社产品的主要用户始终是广大师生以及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人员,其要把握好精准营销这个营销创新的方向,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新媒体等技术,整合优势资源,打造精准营销的业务平台,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地方教育出版社要借助互联网与教育管理部门、学校以及广大师生保持密切联系,细分市场和客户群,建立与用户个性化的沟通渠道,了解、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其还要重视用户运营,通过整合自身营销资源,发挥本社营销业务平台和其他自建平台的重要功能,建设私域流量池,以增强用户黏性,提升流量转化率,为打造知识付费模式奠定基础。

(三)业态创新,推动地方教育出版社高质量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的广泛应用,人们的阅读习惯、信息获取方式和消费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未来,地方教育出版社要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就不能只出版纸质教材教辅和教育相关读物,或者只提供简单的数字内容资源,而应扮演提供“产品+内容+服务”的角色。而要扮演好这个角色,其必须创新内容呈现方式、传播方式,构建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内容+服务”教育出版融合模式,推动服务教育的业态创新。

(四)机制创新,为地方教育出版社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制度是地方教育出版社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保障。当前,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不完善是地方教育出版社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地方教育出版社要加快机制改革,建立健全符合自身实际、体现导向的激励机制,要坚持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重点奖励那些做出重大贡献的团队和个人;建立健全鼓勵创新探索的容错纠错机制,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激发广大员工干事的热情和积极性;建立健全高效、有序的决策机制,持续激发团队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建立健全有效的约束和监督机制,坚持激励和约束并重。

三、建立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出版质量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第十条规定:“图书出版单位的出版物出现严重政治导向错误、社会影响恶劣的,社会效益评价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年度考核结果定为不合格。”出版工作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必须坚决贯彻党管出版原则,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坚守政治底线。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出版业发展的主题。据统计,“质量”一词在《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中共出现了43次,可见出版管理部门对质量的重视。国家新闻出版署近年来每年开展的图书“质量管理”专项工作,也是为了强化图书质量管理[2]。出版质量是出版社的生命和核心,出版质量高低关系到出版社竞争力的强弱,也关系到出版社的生存和发展。地方教育出版社必须充分认识出版质量工作的重要性,建立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把提高质量作为出版工作的生命线,作为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建设专业化的编校和质检队伍

出版物质量提升是通过编校质检人员日复一日的工作实现的,地方教育出版社建设具有熟练的编校技能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编校和质检队伍是提升出版物质量的根本保障。编校质检人员的成长是需要言传身教和经验积累的。地方教育出版社可以通过实行导师制度来培养新编校人员,如新编校人员进入出版社的第一年由资深的校对导师带培一年,第二年再由资深编辑带培。在日常的“三审”工作中复审人员和终审人员也要结合自身工作向新编校人员传授经验,帮助其快速成长。除了注重编校队伍的培养,地方教育出版社还要组建质检队伍,强化印前把关。质检人员在质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反馈给相关编校人员,允许编校人员申辩,通过反馈和申辩让相关人员吸取经验教训,从而提高编校水平。专职质检人员也要参加各种培训,以提高质检水平。

(二)开展常态化的编校培训

编辑编校能力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期不断地学习、积累。国家新闻出版署要求编校人员每年都要参加规定学时的出版专业继续教育培训,出版社还要结合本社出版物的特点组织形式多样的编校培训、经验交流活动等。这都有助于编校人员积累编校知识和经验,提高自身编辑加工和校对能力,进而提升出版物的质量。

(三)从选题源头提升出版物质量

原稿质量关系到出版物质量。遴选优秀作者,在稿件撰写过程中加强与作者的沟通,帮助作者提高稿件质量,是出版社质量管理的重要一环。地方教育出版社要严格控制选题总量,尽量不做非本社专业领域尤其是本社编辑难以把关的选题。选题是出版物的源头,地方教育出版社要建立健全选题论证体系,不断完善各类选题的评价标准,把好选题这个出版物质量的第一关。

(四)建立完善出版物质量保障体系

出版的高质量发展要有完善的出版物质量保障体系保驾护航。出版物质量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各项质量管理法规、规章制度和质量管理措施。质量管理法规、规章制度是出版社质量管理工作的根本依据,包括《出版管理条例》《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等国家规章,以及出版社根据这些法规规章和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的一系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3]。质量管理措施是出版社质量管理工作的落实手段,如编辑交叉审读,加强印前质检工作,加强选题源头管理。

四、结语

当前,我国出版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不同出版社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会有所不同。地方教育出版社作为教育专业出版社,具有地域优势,其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决贯彻党管出版原则,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坚持质量第一、创新驱动,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构建科学的产品矩阵,强化选题、营销、业态、机制创新驱动,建立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质增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廖民锂.新时代地方教育出版社产品矩阵的构建研究[J].出版广角,2022(05):73-77.

[2]李锋,匡敏.坚持正确导向,弘扬工匠精神,提升图书质量:科学出版社图书质量管理探索与实践[J].中国出版,2021(08):14-17.

[3]张立科.新时代做好总编辑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出版发行研究,2021(01):5-10.

[作者简介]廖民锂(1970—),男,广西北海人,广西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

猜你喜欢
编校产品线选题
新年刊
中国首个智能图书编校排系统发布
选题有误
大投入 大制作 大产出
微软和联想宣布合作
短文改错练习题
创新引领阅读的未来
确定选题,渲染气氛
光学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