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2022-07-20 14:04柳晓东陕西省合阳县第二高级中学陕西渭南715300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多媒体探究

柳晓东 (陕西省合阳县第二高级中学,陕西 渭南 715300)

高中数学知识相比于其他学科来说较为抽象复杂,学生学习起来难免较为困难.再加上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标准下的数学教学,因此,高数数学教师需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构建高效课堂.但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和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会遇到学生无精打采,提不起学习兴趣,课堂氛围严肃等多种问题.为此,本文主要探讨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以期为高中数学教师提供一些教学启迪.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氛围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而兴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大的动力.教师如果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就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的参与度就会大大提高,这对于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来说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感兴趣的点去设置相应的知识讲解过程,也可以在讲解过程中适当为学生设置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些教学情境中展开丰富的联想,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度.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不但能够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还能够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主动交流,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能力.[1]

例如,在进行“三角函数”内容讲解时,教师让学生讨论sinx这个函数与x轴交点的个数,首先让学生自己准备一张白纸,然后带领学生自己去建立sinx图像的模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然后采用支持人数较多的解决方案,尝试是否能得出问题答案.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解决的探讨过程中,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再比如,在讲解“抛物线”这一章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采用较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去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让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物体运动的轨迹类似于抛物线的轨迹等.只有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才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而为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打好基础.再比如,在讲解“集合”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程讲解开始前先让学生去表述自己听到“集合”这两个字时所认为的集合的概念是什么,让学生充分表达完自己的观点之后,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集合的概念及子集、交集、并集等相关概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区分这些概念,教师可以从班级中收集各式各样的学习用品,如红笔、黑笔、蓝笔、橡皮、直尺、圆规和胶带等,然后教师可以把所有的红笔和一半的黑笔放在一起,再把所有的蓝笔和一半的黑笔放在一起,然后让学生分小组抢答,如果把红笔和一半的黑笔看作一个集合,把蓝笔和一半的黑笔看作一个集合,此时这两个集合的交集是什么?并集又是什么?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参与数学学习过程的乐趣,进而使高效课堂的构建更加快速.

二、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俗话说: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捆筷子难折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此时就不难看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新课程改革标准中也倡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从而提高学生在交流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将本班学生分为四到六个学习小组,部分课程讲解时,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充分交流,自主探究并解决问题.[2]

例如,在讲解“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首要的教学任务是通过内容讲解让学生掌握两点之间的直线斜率公式.此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可以为学生设置如下的教学探究作业:已知a>0,如果平面内的三个点A(1,-a),B(2,a2),C(3,a3)在一条直线上,那么a是多少?教师给出任务以后,让小组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小组之间可以进行充分讨论交流,等每个小组得出最后的结论之后选取其中一个小组中的一个代表到黑板上进行讲解,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这样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不仅能够鼓励学生针对同一个问题进行互动和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还能够通过不同学生各自观点和想法的分享,实现思维互补和相互启发,让学生在小组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把握和理解,降低教师的教学难度,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而促进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注重多媒体有效运用,增强学生知识理解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设备在教育领域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将枯燥的知识更加生动形象地转述给学生,让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记忆更加牢固,还能够让学生在多媒体设备创造的有趣情境中发散思维,形成对知识更加独特的领悟和系统化的框架.这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和教师教学的难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教师教学的效率,对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有着积极作用.因此,高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有效运用多媒体设备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讲解“函数”这一章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辅助,利用多媒体中动画的功能为学生展示阶梯式的问题,如映射和函数在概念上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函数y会有与之相应的取值范围?能不能从映射的角度去给函数下一个定义?先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动画形式为学生展示这样的一个阶梯式问题索引,等学生充分思考这些问题后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函数的对应关系:集合A和集合B都是非空数集,X属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在对应关系F下,集合B中唯一与之对应的为F(X),那么集合A到集合B就可以称为一个函数,即F(X),X属于A.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对应关系的展示,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并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去进行知识的扩充讲解,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模式得以延续,还能够给课堂增加思维活力,实现课堂教学的主动化和多元化,促进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再比如,在讲解“统计”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在网络上找一个统计小视频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让学生观看视频中利用统计学原理进行的衣服加工色彩搭配,先在成千上万种纤维原料中一次性筛选,然后再利用函数统计将这些纤维加工后进行第二次筛选,最后确定色样进行制造.让学生在观看中体会统计工具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然后再适当地进行本章统计内容课程的导入.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上进行统计知识的学习,更容易理解所学知识,这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来说也是较为有益的.

四、引入问题创设教学法,促进学生思维发散

高中数学中的问题创设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本章所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采用问题探究的形式往学生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的更深入领域进行探究的教学方法.高中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将问题作为基础知识讲解的有效载体,不仅能够使知识讲解过程有序进行,还能够通过对问题的思索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因此,高中教师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通过问题的思考促使学生发散思维,拓展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宽度,从而构建更加高效的数学学习课堂.

例如,在讲解“等比数列”这一章内容时,教师首要的目标是让学生理解等比数列的性质及计算方法,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等比数列的例子去引导学生认识等比数列相关概念,如让学生去思考分期储蓄的计算与等比数列之间存在的关系.让学生通过思考理解:每年的1月1日我们在银行存款1000块,年利率为3%,那么第二年的存款本金就是1000(1+3%)+1000,第三年的本金为1000(1+3%)(1+3%)+1000(1+3%)+1000,第四年的本金为1000(1+3%)(1+3%)(1+3%)+1000(1+3%)(1+3%)+1000(1+3%)+1000,以此类推,学生很容易就可以推出等比数列的概念.有这个生活化的问题情境的帮助,学生对等比数列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也能更加牢固.在课程讲解完之后,教师为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还可以为学生设置如下的问题检验学生对这一章节知识理解的程度:已知{an}是等比数列,a2=2,a6=126,那么a9等于多少?通过这样一个问题去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等比数列的相关性质和计算方法.教师将问题创设运用到教学前、教学中及教学后的整个过程中,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发散,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来说也是很有帮助的.

五、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深化学生知识记忆

我们的日常生活与数学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能够有效地将数学问题与生活进行密切联系,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并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学习的意义.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教学方法,不论是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还是对学生未来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高中数学的教学实践中,为了打造一个更加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师要积极将生活化的因素融入数学教学实践中,在课堂上为学生带来新鲜感的同时,能够引导学生发自内心地去接受数学知识,让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式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学习质量,促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高中数学“指数函数”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相关事例融入数学课堂中来,设计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对生活化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如在指数函数的问题设计中,教师可设计下面的一个生活化问题:“我们在生活中都吃过拉面,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拉面师傅在制作拉面的时候,都是进行反复多次对折,最后面团变成许多细长的面条,那么如果由一个面团进行3次、5次及10次的对折,请问:面条的数量分别是多少呢?”借助这个生活化的问题,来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与兴趣,让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实践性探究,学生可以通过作画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实践对折的方式来进行解题,那么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够认识到2的几次方的相关规律,并借此逐渐总结出函数方程.与此同时,教师还能够将生物中的细胞分裂的相关例子引入,作为学生学习的案例.向学生展示完相关的生活案例之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自主作图的方式去练习画指数函数的图像,让学生结合指数函数的知识及相关的函数图像来进行深入学习,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将生活中的案例融入数学学习中,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以及思考的主动性,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更加深入,也能够有效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效率.

六、利用探究式教学方式,深化学生知识记忆

高中数学知识的难度、复杂程度等都较高,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主动性经常会被数学知识的难度而阻碍,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及质量等都受到较大阻碍,使得学生的学习和高中数学的教学效率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而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则是一项高效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的实践中通过与相应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究性思考和学习,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探究环境下更加积极主动地去进行思考,并且与其他学生的思维进行相互碰撞,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对相关的数学知识理论、公式等进行推理,在推理中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更加深刻和牢固,同时能够使得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获得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因此,要想在高中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师要积极地利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

例如,在教学“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知识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对前面所学的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等相关的内容进行回顾,让学生对等比数列的基础知识、基本性质等进行复习,然后再引导学生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公式进行实践性推导.那么在探究的过程中,许多的学生会利用前面所学的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思路去尝试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也就是通过倒序相加的方式进行尝试,但是很快就会发现这种方法对于等比数列而言并没有效果,无法显现出相应的规律.此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等比数列的公式来进行探究和推导,在探究的情境中,让学生观察等比数列前后两项之间存在的关系,也就是通过思考其中的比例关系来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让学生尝试将每项同时乘等比之后,再去与前面的式子相减,就能够有效将问题简单化,也就能够发现其中的规律所在,并推导出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教师通过这样探究式的教学引导,让学生自主进行数学知识的推导并深入探究,能够加强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学习的印象,同时使学生对等比数列前n项和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在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引导下,学生能够逐渐形成一个良好的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提升思维能力和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双重要求.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合理利用多媒体设备去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充分利用问题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去促使学生思维发散.通过这样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去全方位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支持.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多媒体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