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举措

2022-07-20 14:04冯居加李佳南南京市芳草园小学210000南京市鼓楼实验小学210000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创新能力数学知识

冯居加 李佳南 (南京市芳草园小学 210000;南京市鼓楼实验小学 210000)

创新的本质是意识培养和能力培养,因此教师应在小学数学活动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设计来提高活动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在活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创新意识.教育的进步离不开创新,因此在小学数学活动教学中,教师应创新活动教学模式和活动教学内容,尽最大可能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促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发挥出个人特长,以此来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

一、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意义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发散思维、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因此在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对创新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可以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个性,既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又贯彻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要求.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主动创造性,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对具体的学习内容进行主动的创新性学习,引导学生对原有知识内容进行合理和突破性的学习,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在学习的过程中超越常规思考,形成创新的解题思路,最终促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独特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数学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创新的活动教学引发学生的学习共鸣,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促使学生在创新学习的过程中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力,帮助学生在创新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数学学科的魅力,使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培养,最终促使班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学科知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现状分析

1.学习地位被动,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并未养成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在课堂学习及课下学习中对教师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自主学习习惯可以帮助学生逐渐获得独立自主的学习思想,改变学生的课堂学习地位,促使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对数学知识内容进行创新性学习.但是,从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来看,部分教师忽略了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一般以自己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满堂灌或自己讲学生听的形式成为教学活动的主流,以至于许多学生丧失了独立学习的能力,造成学生的学习地位十分被动.在这一教学情况下,学生无法通过自主性的思考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无法通过深层次的思考来理解数学思想并灵活应用数学概念性知识来解决数学问题,学生对教师过于依赖,缺乏独立的思想,很难使自己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也很难养成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所以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改变教师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中心地位,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2.应试教育忽视学生数学学科综合素养的培养

在应试教育和传统教育观念的深刻影响下,教师十分重视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忽略了学生数学学科综合素养的有效拓展.虽然素质教育在近年来不断得到推广和实施,许多教师也开始重视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目前仍有一部分教师还没有从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中脱离出来,只注重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而忽视学生数学学科综合素养的培养,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是不利的.部分教师只是以学习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科学教学和有效引导,在这种情况下,常常出现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模式,学生只会被动接受知识,这就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体地位,丧失了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出现缺乏数学学科学习自信心,缺乏数学学科学习积极性等问题,这与素质教育的理念相悖,与新课改的要求相悖.另外,教师以教材中的考点内容为主开展教学活动,忽略了课外知识的有效拓展,学生很难从教师组织的以考试为主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发现数学学科的学习乐趣.数学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会使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也很难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3.教学活动、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且缺乏创新精神

教师本身的思想和能力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实现和学生能力的提升.从实践教学角度来看,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化、形式化,甚至有的教师还存在一本教案使用很多年的情况.一些教师不注重更新自身的教师技能和素养观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缺乏创新精神,只是采用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缺少丰富多样的数学教学内容和形式,对教学模式的创新不够重视,导致班级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在有效学习的前提下对数学知识内容产生创新学习的想法,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还有一些教师不会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没有从生活中发掘数学教学资源的意识,这就造成教学内容十分死板,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热情,创新学习的积极性被遏制,在学习过程中完全按照教师设定好的路线开展学习活动,缺乏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精神,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缺乏自主探索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个性化发展,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也为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带来阻力.

三、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分析

1.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有限.另外,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引导他们有效学习的路标,激发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出发,以实践教学的方式挖掘生活和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设置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等方式,在数学学科的教学活动中,组织班级学生自主地探寻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对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好奇心,在激发学生数学潜能的基础上,将数学概念性知识生活化,引导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实践教学的形式通过一些生活实物来解释数学课本中的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通过有效演示加深学生的课堂学习印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自主探究和创新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验证数学真理,帮助学生养成探究性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数学知识,对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全面培养.教师不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新奇感,还应该有意识地依据好奇心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这样才能全方位地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课时,为使学生快速掌握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师可以以实践教学的形式组织班级学生进行数学活动,通过实践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此,教师可以拿出一个圆形模型,将圆形模型分为6份,分别标注三种不同的颜色,即2份红色、2份蓝色、2份绿色.教师将这六块模型分发给6个同学,然后提问:“每个同学手中有多少个圆呢?相同颜色的学生两两为一组,两位同学手中一共有多少个圆呢?”鼓励班级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以实践行动的方式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组织班级学生在情境中以整体和个体的形式进行分数意义和性质的思考,促使学生掌握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使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

2.总结和归纳知识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总结和归纳是课程的深化和升华,教师应该从课堂小结下手,通过对学生已学得的知识进行巩固,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提升,使学生学会总结与归纳新方法与新路径,进而促进学生养成自学、自查、自习的好习惯,从而促使学生在知识点总结归纳和查漏补缺的反思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引入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开始前,组织班级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根据课本内容进行归纳式预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认真听讲,总结课堂教学的重难点知识和内容,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对思维导图内容进行补充和删减,以此来全面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在知识点总结和归纳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学习.教师还应组织班级学生建立错题库,书写纠错本,记录错题内容,帮助学生养成记录错题的良好习惯,鼓励班级学生在错题中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对学生的创新学习思维进行全面培养.另外,教师在课堂上总结难题时,可以为学生设计一题多解、一空多填的数学题目,发挥数学的灵活性特征,让学生对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进行进一步思考,从而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生活化运用.最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数学题目进行想象,鼓励学生在探索和解决数学问题时积极发现新的解题思路,创新自己的设想,更新数学知识储备,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例如,在教学“圆”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预习活动,要求学生在课前写出这一课的重点教学内容,整理出初步的学习框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提前了解课程内容,进而为接下来的学习提供便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有关圆的数学知识,促使学生理解圆的性质和特征,并利用生活实物进行举例,提高学生对生活中圆的直观性认知和理解.之后,教师再开展有关圆的面积和圆的周长等内容的教学,促使班级学生在掌握圆的概念性知识的同时,了解圆的性质和圆的面积及周长的求解公式,并引导学生解答相关数学题目,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巩固课堂知识.在课堂教学完成之后,教师要组织班级学生对思维导图内容进行补充和删减,帮助班级学生建立圆这一部分内容的错题库,让学生记录自己的易错题目和解题思想,总结自己的错误原因,并巩固和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查漏补缺,获得提高,还能进行创新性学习,形成自身的创新思维和解题能力.

3.小组合作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想要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每一名学生的参与.研究表明,在轻松愉快、精神振奋的状态下,学生更容易打开思路,相反,在严肃紧张、压抑恐惧的精神状态下,学生的大脑将难以高效运转,不利于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产生数学学习的灵感和内在动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数学活动教学一般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根据某一具体的数学问题开展的探讨性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班级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在创新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以小组合作教学的形式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还到学生手中,强化学生与学习的联系,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与掌握,并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已有知识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在教师引导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过程中,相互交流解题思路,共同提高,对数学知识内容进行重新创造性构建.另外,还要注意的一点是,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作用,及时对学生的讨论结果给予评价,耐心地帮助学生解决其在讨论中遇到的难题和困难,引导学生形成合理的解题思路和科学谨慎的数学精神,使学生得到能力的提升.

比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时,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画图的形式来整理策略制定的相关信息,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并解决实际问题,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创新学习活动,使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进而促使班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提高课堂质量和教学效率.在讨论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发现数学问题,探讨数学问题解决方法,确定方案解决数学问题等过程,能够探索和总结数学问题的规律,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这样的学习过程可促使学生在数学问题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对数学知识内容的理解,进而为班级学生提供一个民主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班级学生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创新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

四、结 论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活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创新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并通过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总结归纳知识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小组合作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等方式促进学生掌握数学学习规律,从创新学习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进行全面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促使班级学生在数学活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数学学科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为了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我们应该紧抓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从而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创新能力数学知识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