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2022-07-21 11:53
优雅 2022年6期
关键词:艺术家

巴西 圣保罗 室内“森林”巴西艺术家Henrique Oliveira以回收的废弃木材为材料,结合绘画、建筑、雕塑打造出有着树木肌理的大型空间装置。能在一栋钢筋水泥的现代建筑里,感受枝藤缠绕的活力,是不是有一种魔幻的感觉?艺术家选择用废弃木材来诠释并表达艺术,希望引起人们对现代生活的反思,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韩国 釜山 儿时记忆里的家 早期韩国民众在西方文化影响下,普遍追求西化的生活方式。韩国艺术家Do Ho Suh的父母则更关注本土文化,特意建造了传统样式的房子。装置作品《Seoul Home》重现了Do HoSuh的童年居所——一座精致的传统韩式建筑。绿色纱制材料制作的房屋悬挂于半空,是他对于“家”的早期记忆的提取和重现。

奥地利 瓦滕斯 水晶云 艺术家Andy Cao用80万颗水晶打造出一片水晶云装置,在阳光下熠熠闪光。装置的光影投射在墨色的镜湖之上显得神秘多姿,与天空中流动的云彼此辉映,宛如白天和黑夜、太阳和星光的交错。静坐于湖畔,倾听水晶在风中互相碰撞而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看着山坡上的青草和吃草的羊群,心便会沉静下来。

中国 台湾 看场马戏,回到童年 台湾马戏艺术节“FOCASA”短短两日内吸引了超过5万人次造访。艺术节以“V-13”马戏篷为主体,将现场以“村庄”的性质劃分成游牧市集、游牧转运站、游牧驿站、慢速公路、蛋黄舞台、左岸食堂、上城小农、拾光隧道等8大区域,让每位观众化身为“村民”漫步其中感受马戏艺术节带来的魔力。

美国 纽约 盛放刹那 花艺设计师Jeff Leatham以“万花筒”为主题,将历史悠久的Enid A. Haupt温室融入到千万朵兰花中。1200多种兰花被装饰在拱门和高架上,再搭配上镜面雕塑以及戏剧性的灯光效果,整个空间呈现出万花筒一般的迷幻效果,瞬间让还沉浸在冷色调里的纽约变得温暖动人起来。

英国 伦敦 春日诗会 日本艺术家盐田千春以其巨型线网装置而闻名。她通过各种颜色的线向人们展现她难以言喻的思绪与情感。其最新创作的大型装置《一千个春天》在英国皇家植物园中展出。数百万条从天而降的红线,宛若盘丝洞里的丝线一般把观众紧紧包围。红线上绑着5000封来自世界各地的白色信纸,上面写着人们对春日的感受,观众仿佛奔赴了一场别样的春日诗会。

丁世伟通过影像和装置构建饶富趣味与诗意的屏幕奇观,提示了数字媒体对物质世界的再现与干预。他的作品企图用诙谐的方式对悖论进行质疑和拆解,丰富新媒体视觉文化中的集体经历,并以数据碎片填充个体经验的方式重新界定身体与媒介在真实与虚拟世界中的主从关系。一个静态雕塑装置在像素蓝屏造型的基座上,曲折的黑色热弯管一端是用户虚拟角色面具下的降维抗议拳头,另一端是扁平像素的光标箭头。黑色管体即是用户降维的身体。“信仰得来速”以算法时代的生命经验为素材,通过诙谐戏谑的方式提点人与电子媒介的惯性互动中难以觉察的权力结构。同时,隐写于展览中的预言回应了麦克卢汉对电子媒介作为人类集体意识的延伸的关切,并注入了一层极简主义色彩。

如果你对简策的了解只停留在两三年前的“舰队”系列,那近期她展出的新作便是她创作的另一个切面。这些作品始于去年春季,疫情期间,商场歇业,原本吸引顾客的华丽橱窗成了一个个没有产品只剩打光的空旷舞台。路上行人寥寥,整夜不眠的橱窗只好孤芳自赏,但被压制的消费欲可没停着——打开网站、登录App,各色广告弹跳在屏幕里,填满瞳孔的每一条血丝。一键下单,在线支付,连接消费世界的介质就此改变。“线上购物在中国已是日常,但在德国,除了部分时髦的年轻人,大多数人的消费习惯依然非常传统。疫情的确改变了德国人的购物体验。”四岁那年,她移居德国,成长、学业、工作、安家,重要的人生选择都在柏林。

靳山的创作概念不离他对当代社会问题的关注,他喜欢利用如激进讽刺文学般的方式,向观众诙谐地展现同周遭社会性、文化性问题的对抗,旨在刻画当代社会现状的同时,探究“人类动机”,以及无节制的权欲。在这一最新系列中,借助身体的形象,扭曲、破碎、爆裂、洞穿的躯体凝固在“出神”一刻,展现出永恒的潜在动势,延展于暗藏机巧的情境之中。选用可塑性极强的工业塑料作为主要媒材,靳山将材料固有的流动性和柔韧性注入到了创作中。把塑料导入模具时混合包裹上其他材料(金属、石头、木材等),在冷却变硬前由艺术家进行任意形塑。这个重构过程,既是靳山因即时感受的触发而破出图纸,亦是他对塑料被撕扯后不完美痕迹的刻意保留。

所有的艺术都植根于其孕育的环境,这样的观点致使抽象艺术可能比以往更鲜少与社会和个人心理相关联。早期抽象表现主义时常被归因于一个混乱的世界,一个蔓延纯粹主义的自我心灵世界。唐宋在这个展览中的画,便是艺术家暴风雨般的生活在画布上的暗潮涌动。唐宋的画作虽然使用了表现主义的普世语言,不论在德国、纽约或上海的语境,都是可以相通的,但这些画作的灵魂却独属于中国,根植于中国数千年的文明与工业力量的交替。在这些异常巨大的作品中,还隐藏着中国传统绘画的元素:艺术家在其作品中传递的气韵和骨法,都形成了这些交响乐般的画作的内核。

在景德镇雕塑陶瓷厂的工作室接受了一年的强化培训后,王画进入伦敦皇家藝术学院深造,以继续她在陶瓷和当代艺术方面的研究。王画的艺术实验可以被看作是对不同材料的试验,也是理念的探索,讨论以地域和“主义”带来的“傲慢与偏见”,千禧一代的“无意义感”与传统文化背景的割裂与传承所产生的性别身份议题。王画富有实验性的作品可以被看作是对陶瓷材料的试验性探索,同时也是向个人、社会以及传统观念带有怀疑色彩的描述。王画通过运用不同的材料和媒介作为视觉语言,对当下势不可挡的消费观念以及新旧交替的时代下产生的种种独特现象进行讨论。她的作品通过运用多种制作技法以陶瓷作为主要创作材料,将个人经历和社会现象交错重叠在作品中,建立了具有浓重个人色彩的自传性质的作品结构。

张月薇的这些作品是她在疫情时期的一系列感受、思考和反应——对时间和空间的重新审视,对以往绘画素材回收和循环的方法论的发展。所有作品同时也延续了艺术家对亚裔身份、信息社会等议题的一贯兴趣。展览的中文标题“甲乙丙丁”源自艺术家今年创作的“哑元”系列——以中国古代文字计序符号“天干”为内容的一组绘画,这组作品的初始概念则寄托在英语标题“Lorem ipsum”之中。“Lorem ipsum”作为一段文字,在形式上满足了排版作业对版式、字体等设计和展示的功能需求,在内容上却是无意义的,虽然保持了正常的形式感,但内在却是停滞状态,暗合了张月薇在伦敦近一年以来对时间、空间、创作和生活所产生的感悟和现实体验。

赵赵在作品中运用多种媒介对现实题材以及艺术形态进行转换,着重探讨个体意识与其所处的社会领域的关系。本次展览中的作品最早来源于侏罗纪时代,距今已有一亿多年的光景;再近一些,便是新石器的石耜,最初的生产工具;之后便是文化期玉璧、隋唐的造像、宋代的瓷器、晚清的寿桃、现代的螺丝与耳机。在空间上,有纽约的天空、西域的文字、藏区的天梯、北京的星空,遍布世界各地的坚实的柏油路和柔软棉花。没有多少艺术家能像赵赵这样,将这些纷杂的词汇,分属于不同时空的文明在作品中交汇。赵赵把时空斗转的历史、正在上演的现实、推陈出新的潮流重新连接,打破难以逾越的边界,应用于当代艺术的创作中,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艺术风格和工作方法。

艺术家、先锋独立品牌主理人、纹身师、家具设计师……拥有多重身份的周轶伦,用他的工作告诉我们,艺术家也可以很“斜杠”。周轶伦的作品面貌庞杂,包含绘画、装置、雕塑等多种媒介。他通过拆分、重组、模拟等多重手法,延展日常材料的可能性,自由地从唾手可得的物件中汲取灵感,构建了一个充斥着经典与街头、史前与未来,甚至不同经济形态下的物质生态,让艺术的创作充满突破学科边界的趣味,平衡着手感与工业生产的审美张力。生活中的各种图像、日常物品,“闲鱼”上的商品图片,甚至是被丢弃的破烂儿,都能进入周轶伦艺术创作的“材料大全”。周轶伦的这种非凡的创造力和脑洞,让他的作品总能跟怪诞、离奇、天真滑稽等词挂钩。

“我们都知道现在写作行业不好做,如果我要继续在这个行业里谋生,我应该让它变得更好。”

写作跟阅读是让庄羽保持思考的过程。她认为,如果这个行业风气好,有源源不断的新作品出来,让这个圈子重新繁荣起来,其实每一个从业者都会活得更好。

“自己也曾走过‘重名字而轻品质’的弯路,但现在已经慢慢成熟,要收就收艺术家最好的作品。”

1994年出生的丁一潇,24岁开始收藏当代艺术,27岁创建美术馆。作为新一代藏家,对于收藏他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当然他也觉得买作品,缘分很重要。

“电影从诞生到做完,是一个非常波折、漫长的过程,很多时候其实非常的孤独。”

路阳觉得拍电影这件事情本身就挺戏剧化的。从一个完全空白的word文档开始,投入那么多精力,逐渐地让它一步一步地生长起来,变成一个电影,这过程意外又有趣。

“如果没有艺术家与媒介之间的信赖和亲密度,抑或说‘手感,作品实际上是很难表现出治愈或者自在的。”

潘琳对油画和颜料有种近乎对朋友的友情和爱,这便是为何她的作品所带来的治愈,不仅是视觉上的,也有更深层次的。

“新疆的表达不应该是单一的,我想对自己的家乡进行新的表达。”

出生于新疆的马海伦,最初拍摄新疆时尚和美学,是源自对时尚摄影的反思。她试图通过自己的镜头,展现出新疆年轻的、当下的、充满文化潜力的那一面,并重新建立起与这片土地的联系。

“工作时间修文物,业余时间搞艺术。这两者又相辅相成,都需要对细节的极致把控。”

刘思麟毕业于清华美院,本职工作是在故宫修文物。因为把自己的照片P到名人身边,她又获得了众多摄影艺术大奖。归根究底,源于她是个超级无敌细节控。

“创作者的取舍,就在于能抛弃原来的东西做原创,那就能更上一个台阶,不然就会被淘汰。”

手握流量密码,张策却透露出一种清醒。随着短视频发展,梗的重复意味着被“收割殆尽”。如果不能建立原创的故事吸引观众,就会慢慢被抛弃。

“媒体人是需要往前一步的角色,同时,勇敢也是媒体人很重要的特征之一。”

陈贝儿在尽收掌声与鲜花之后,生活、工作依旧如常。她一直坚持“用心看世界,透过镜头说故事”,她想为这个世界讲述更多真实而有力量的故事,不想却步,还想更往前一步。

越老一岁,我想活下来的感觉越强烈。活下来做什么?写作。”

马家辉认为不写作的时候,在现实生活里面才是孤独的。他创造一个世界,里面有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安排他们的历史、性格、选择、哀喜。那种自由,远远超过现实世界所能给他的。

“以前觉得演戏就是要单场戏做足,后来发现,当你成为她,一切话语都从人物出发,你会觉得怎么都是她,就不再有演技这回事。”

因为红了,很多导演在邀约童瑶时,会说“这角色特别适合你”。但童瑶在挑本子时,更多会选择让自己相信的角色。

猜你喜欢
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