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壁画线描技法对工笔重彩画的影响

2022-07-22 22:52王彩凤
大观 2022年6期

王彩凤

摘 要:在中国悠久的文明发展史中,壁画是我们已知的最古老的绘画形式之一,它记录着中华民族在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思想、时代精神和生活面貌。其中云冈石窟的壁画,在整个中国壁画的历史长河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在早期的壁画体系中尤为重要。云冈石窟壁画的线条淳朴生动,体现了我国早期壁画线描的整体面貌,对现代工笔重彩画的一些创作中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铁线描;兰叶描;以线造型

注:本文系山西大同大学云冈学研究专项课题“云冈石窟服饰文化研究——服饰样式、线描技法对工笔重彩画的影响”(2020YGZX090)研究成果。

工笔重彩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工笔细密和敷设重彩的中国画。中国绘画早期多为工笔重彩,且多以宗教题材出现。线描是中国画基础教学中重要的课程。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临摹能使学生熟悉毛笔特性,提升运用线条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加深对中国画塑形观念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在线条勾勒过程中理解线条的节奏韵味。

我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中的彩陶纹样上就可见到绘画艺术的影子。陶器虽是日用品居多,但是器皿表面的人面形和鸟兽形都用了坚挺单纯、朴素生动的线条,令人印象深刻。1973年5月在长沙楚墓出土的战国时期帛画《人物御龙帛画》中,衣纹和人物形象的描绘都是运用劲健有力、朴素挺拔的线描,这些线条极具感染力。到唐宋时期,线描艺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如吴道子在代表作《八十七神仙卷》用状如兰叶或莼菜条之线条表现衣褶,使有飘举之势,人称“吴带当风”。线条笔势圆转,所画宽松的衣袖和飘带有种迎风起舞的动势,画面人物临风舒展,衣服飘逸,翩翩如飞,充满了动感。唐以前的线描运笔婉转自然,用力均匀,线描以中锋用笔,形式很单纯,线条形态圆转,力道均匀,粗细一致。从唐末到北宋前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文化生活的丰富和审美要求的提高,绘画于单纯朴素中也追求多样的线描风格。这一特征集中体现在山水画的笔法上,并在《笔法记》中有总结性的阐述。南宋马远的《水图》就是采用了不同的线描,这些线描样式体现了水波纹的不同状态。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至当代,绘画题材不断拓展和创新,线描技法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云冈石窟中有大量清代的壁画,据1651年所立的《重修云冈大石佛阁碑记》中提到的“重修杰阁”的记载可见:为了修建现第5窟、6窟前的木结构阁楼而绘制有360年前、面积约40.6平方米的壁画作品。这些壁画内容丰富,从艺术的角度增添了壁画形式的艺术表现。另外还有几个窟中,也有虽历经沧桑依然色彩斑斓的彩绘壁画。其中第12窟中的12位执不同乐器的女子,造型优美、姿态各异。虽然她们只是石窟背景中的一个点缀,却依然细致丰富。

一、线描的表现力

壁画中最具艺术表现力之一的元素是线描,线描是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中基本的造型表现手段,用墨色勾勒,表现多样。云冈石窟壁画的线描多以“十八描”中的铁线描和兰叶描为主,中锋用笔、压力均匀,在线条的外形上没有粗细变化。苍劲有力的圆笔线条,随意飘逸、变化丰富,体现了六法中“骨法用笔”的特点。

(一)铁线描

壁画中出现的材质较硬和厚重的器物、对称的物件、衣物的裙带和饰品等,都是用铁线描来表现的,体现出沉着稳定的视觉效果。高古游丝描、琴弦描都属于铁线描的类型。以东晋的顾恺之为代表,其典型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用笔细劲有力、刻画精细,以高古淳朴的线条刻画出妇女端庄娴静的神态。之后唐代的阎立本也是这一线描的继承和发展者,代表作品有《历代帝王图》。作品中也是运用刚劲的铁线描,但较顾恺之更丰富,表现力更强,对人物的精神状态也有更精细的刻画,超过了前人的绘画水平。至此,铁线描的运用达到了成熟和鼎盛的时期,对后来元代周朗、明代的文征明和唐寅、清代的费丹旭都有一定的影响,从他们的作品中也能看到这一线描法的渊源和流变。

(二)兰叶描

线描的第二大类是兰叶描,虽“十八描”中没有兰叶描,但是其中的枣核描、柳叶描、竹叶描与之类似,几乎如出一辙。兰叶描是表现繁重复杂衣纹的一种形似兰叶状的描法,特点体现为压力不均匀、运笔抑扬顿挫、线条粗细变化多样,每一根线条都是虚入虚出。运用这一描法的代表画家是唐代的吴道子,代表作是他的《送子天王图》。北宋董逌的《广川画跋》中记载:“吴生画人物如塑,旁见周视,盖四面可意会,其笔迹圆细如钢丝萦盘,朱粉厚薄皆见骨高下而肉起陷处……”可见吴道子的线条表现力可以达到雕塑般的立体感。它的线描属于有粗细变化的粗线,这样的粗线用来表现壁画是极好的。

云冈石窟壁画在衣纹的处理上,大量使用兰叶描。壁画中人物身着长袍,衣纹结构复杂。画师用兰叶描的线条娴熟巧妙地表现出人物造型的各种姿势。衣纹简洁明了,只用几根挺拔舒展的兰叶描便把众仙人的飘带衣饰气韵流畅地表现了出来。在胡须和头发的处理上,用虚入虚出的兰叶描提点表现出毛发的特征。站在壁画面前,壁画中飘逸流动、刚毅挺拔的线条所体现出的美感,令人沉醉。这也是传统人物画作品中线条的艺术魅力,将壁画中众多仙人塑造得呼之欲出、活灵活现。

(三)线描的情感代入

气韵生动,是南北朝谢赫在《画品》中提出的品评画作六法之一,位列其首。它是表现特质的概括,是品评中国画的首要要求,也是我国传统绘画的美学准则。云冈石窟的壁画处处体现着气韵在画中的重要性。画家在描绘人物造型和性格时,体现出主观修养对客观对象表达的影响。他们描绘出的每个人物都形象生动、精神饱满、气场十足,充分体现出自身对绘画作品气韵的追求。云冈石窟的壁画带给观者一种飘逸高深、栩栩如生之感,每个人物形象都展现出不同性格、动态、表情及内心世界,活灵活现,神韵悠扬,令人犹如身临仙境。

线条和色彩是具有高度概括和表现力的传统绘畫艺术语言,能够只运用简练朴实的笔墨语言来塑造极具个性特点和复杂内心的人物形象。云冈石窟中的壁画就继承了这种简练朴素的传统绘画语言,并随着时代发展有所创新和发展。壁画的起稿用线豪放粗壮,自由生动。寥寥几笔土红色线条就令事物形象生动自然,虽逸笔草草,但引人入胜。但是壁画的定形线是严谨的,中锋用笔,秀劲流畅,极具线描的语言魅力。

线描是工笔画造型重要且直接的表现形式。线条除了在画面中发挥造型和装饰功能以外,它本身也有自己的生命和情感表达,并且随着不同画家的主观愿望和价值观念而有不同的面貌和情感表露。线条长短、粗细、曲直、节奏等的丰富变化,蕴含着丰富的情感。直线,给人庄重、坚硬、规整的感觉,例如同一时期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东檐墙南的《十六观》。壁画中线条时而柔美,时而刚毅。曲线,给人柔和、舒缓、飘逸灵动的感觉。有的壁画中,大量地使用曲线表现水面和飘带,使画面活泼灵动,仙气飘飘。直线和曲线的结合运用,在丰富画面的基础上,也给人不同的审美感受。壁画《十六观》中完美地运用了直线和曲线的搭配,庄严中不失生动,还有很强的装饰效果。

云冈石窟的壁画也完美地体现了线描的魅力。如云冈石窟中第5窟和第6窟的壁画,开凿于北魏迁都洛阳前的孝文时期,是云冈石窟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组石窟。这一时期祥云、衣服和面部皱纹大量使用曲线表现,造型朴素简洁的同时有很强的装饰性。人物衣服装饰中大面积运用直线呈现方形图案的样式,很好地中和了曲线的柔软。整体画面线条淳朴简练、柔美生动,布局疏密得当,装饰极具图案趣味,完美地体现了这一时期壁画的样貌。

(四)线条的书写性

早在南北朝,谢赫就在其六法论中提出要骨法用笔,这是中国画造型的基础。但书法中的线条不像绘画中那样,而是更注重书写本身的气韵。云冈石窟中的线条曲线流畅飘逸,直线庄重整齐,线条时而庄重,时而灵动,时而繁重,时而简练。画面不光在布局上讲究,在思想情感的表露上也有经营,每每看到石窟中的壁画都不得不为古人的智慧所折服。

二、线条在工笔重彩画中的运用

中国画中的用笔实则是用线。线条作为工笔画最基本的造型手段,在物象的塑造上不仅要体现出轮廓和形象,而且要传递出物体的质感、量感和动感,以及其情绪和精神等信息。如我国山水画皴法中给人坚硬质感的斧劈皴和相对柔软轻松的披麻皴,其用笔用墨的手法不同,体现出的质感和给人的感觉也大相径庭,相差甚远。可见用笔的不同会体现出不同的质感,从而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中国画要求要骨法用笔,要求能准确描写出造型的同时,线条本身也要灵动丰富、力透纸背等。云冈石窟壁画中的线条在刻画具体形象的同时,给人一种飘逸灵动之感,表现出不同人物的特征,使人物更加鲜活生动。云冈石窟壁画线描,对现代工笔重彩画十分有借鉴意义。线在工笔画中的运用直接地表达出画家本人对物体形态的理解。画家根据对物象形态和结构的把握,运用线条这种最简单、纯粹的表达方式最直接地表达出自身的情感,提升画面感染力,寻求与观者产生共鸣。即使用现代手段把云冈石窟壁画去色后,它的线条依然能够坚定有力、淳朴有序地存在着。在现代工笔重彩画中,虽然色彩所占的比例很大,但是线条自身的独立性和自由性依然存在,它依然是构成画面非常重要的一环。

线条在塑造形体、体现客观物象的同时,还体现了画家驾驭物象的创造力。线条具有抒情写意的特殊性,画家在运笔中的变化使线条具有了千变万化的姿态。首先,画家在运笔过程中注入了个人的情感、趣味,使画面中的线条折射出画家个性鲜明的喜好和特征、审美和气质、人格和心灵。这也是古人常说的“画如其人”。其次,丰富多彩的线条可以唤起观者的情感共鸣,给观者带来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如清末画家任伯年在继承了文人画的笔墨特点后,对其进行创新并将其运用在自己的工笔人物画创作中。他的线条书写自然流畅、一气呵成,大胆吸收西洋画的技法,形成線条和色彩完美结合的艺术语言,雅俗共赏,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任伯年身上的这种融合和创新也为后人所学习借鉴,从而使中国画在发展中实现中西合璧,广纳百川而为我所用,促使了中国画的创新和发展。

中国画是点、线和面的交响曲。中国画的线条在塑造形体之余,最能体现画家的个人气质和绘画品位。历代画家们都没有停止过对线条美感的追求,云冈石窟壁画中的线虽不是线面艺术中最典型的代表,但它独有的淳朴、单纯是后世线描作品所不具有的。工笔重彩画如果没有线在画面中的审美作用,也就失掉了中国画的特色。任伯年的《群仙祝寿图》在线条的处理上是有规律地整齐安排,整个作品线条灵活生动、井然有序,极具装饰性。

三、结语

云冈石窟壁画中的线条淳朴、洒脱、沉稳,很易于学生临摹学习,但也有很高的艺术高度。这些高超的线描艺术,成百上千年地影响着中国工笔重彩画的绘画艺术。在这个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时期,中国工笔重彩画将面临更多的挑战,继承和发展问题仍然是不可忽略的。我们在研究学习壁画线描技法时,更重要的是对线描精神的传承,并且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尊重个性,把传统与个性完美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绘画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多年来,云冈石窟壁画虽然由于时间的洗礼有些许的脱落和损伤,但其艺术价值依旧鲜艳夺目。透过云冈石窟壁画不仅可以看出先人技艺的精湛,也可以看到先人身上的匠人精神。在工笔人物画的学习中,云冈石窟壁画是我们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壁画中线条和色彩的魅力,吸收和运用到我们的创作中。

参考文献:

[1]王建英.论大同云冈石窟佛像服装的艺术审美特征[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2(3):16-20.

[2]张焯.云冈石窟全集[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9.

[3]殷宪.北魏平城书迹综览[J].中国书法,2014(7):38-79.

[4]王建舜.云冈石窟[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21.

[5]祝贺,陈彦百.分析中国画线描在各时期敦煌壁画中的运用[J].艺术品鉴,2021(5):15-16.

[6]尹临洪.浅议永乐宫壁画《朝元图》的线描艺术[J].山西档案,2016(3):17-19.

[7]陈剑锋.永乐宫壁画线条运用的艺术美[J].经济师,2017(12):190-192.

作者单位:

山西大同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