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发展研究

2022-07-22 16:14王理
大观 2022年6期
关键词:融合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

王理

摘 要: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自古以来都是非常重要的。乐山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乐山市面临着非物质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困境。作为承担着人才培养和科研任务的地方院校,有义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充分利用地方提供的相应保障措施和资金支持,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体系和科研平台,构建相关课程体系,实现地方院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发展。因此,以乐山地方院校——乐山师范学院为例,分析乐山师范学院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所做的努力,基于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开发和保护困境,探讨地方院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发展

注:本文系2021乐山市科技局项目“乐山地方高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发展研究”(21ZRK217)研究成果。

乐山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一百多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种类多、数量多,而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乐山师范学院作为地方高校,是区域内教育和文化活动的中心场所,具有独特的区域文化背景,应承担起能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特色的工作。然而在保护和传承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乐山师范学院还做得不够,还没能完全发挥地方院校独特的优势,因此本研究调查了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提出了地方院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发展的途径。在分析校地互动现状的前提下,也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遺产面临的开发与保护困境,探究走出困境的途径,提出校地融合的具体途径和方式,为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出一些建议。

一、校地互动现状

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发布。自此,我国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乐山市遵循国家的工作指示,制定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从政策机制上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乐山师范学院作为地方高校,在校内也有相应的研究中心——四川世界遗产普及基地。但是近几年的课题申报中,该基地申报的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题数量比较少,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比较缺乏相应的理论和实践支撑,有一定的困难。

保护和发展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校地加强互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还是有限的,虽然当地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来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但是现实情况并不是那么理想,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意识还不是那么强烈,而地方院校更多是将师资力量放在科学研究和教学创新的一些领域上,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度还不是那么高[1] 。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探索的过程是非常艰难的,需要一定的人力和金钱的投入,一些地方院校也不敢贸然行动,所以还需加强校地互动,探寻一条符合当地现实情况的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

二、地方院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发展的

必要性和重要性

最近几年,关于地方院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发展的研究在学术界备受关注。各大高校会通过相应的平台、教学资源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凭借自身所具备的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地和数据库,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注入新的生命力。地方院校承担着传承该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命,但在传承的时候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校申报的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题很少,相关的理论基础薄弱,实践力度也不够,传承效率低下,资料搜寻比较困难。这就需要地方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协助高校,一起承担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命。

地方院校是知识和科技的汇集场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文化传播不仅限于展馆内的宣传,网络科技的发展能够为我们提供很好的传播方式。地方院校合理利用当今的网络科技,能够有效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也能通过更加快捷、更加深入的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展示与宣传平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更加数字化和智能化。

三、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

开发和保护困境

(一)缺乏创新,形式主义

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乐山市宝贵的资源,除开竹纸制作技艺、木版年画(夹江年画)、草编(沐川草龙)、峨眉武术四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很多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杂,类型多样。然而,其中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流于形式。比如,一些商铺外面打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牌子,但是里面的商品却是杂乱无章的,把一些毫不相关的商品混在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点过于形式主义,没有真正体现地方特色。同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缺乏创新,不够吸引群众的眼球,群众无法对其产生继续欣赏或学习的热情。

(二)传承意识不强

乐山市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仅仅靠传承人去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远远不够的。经调查发现,虽然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博物馆等的保护,但也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人们遗忘了,特别是一些县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对其的传承意识并不强,当地也没有建立起一些保障机制,仅仅是打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旗帜,不仅不能找到传承人,也见不到有关传承的一些标志性的东西,人们对其了解也甚少。普通群众也不是特别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觉得和自己没有多大关系,很少去关注。因此,传承意识这方面还需要加强。

(三)地域条件的限制

位于四川盆地的乐山市,有市中区、五通桥区、沙湾区、金口河区四个主城区。各城区相隔比较远,虽然交通方便,但是各城区往来的交通时间还是比较长。乐山市下辖犍为、井研、夹江、沐川四个县,峨边、马边两个彝族自治县,代管峨眉山市。在地区板块上,它们相隔的距离也比较远。游客基本不了解县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峨边彝族自治县的彝族婚俗,他们没有亲自去过峨边,同时也不了解彝族文化,也就不知道这个婚俗的来源、举办仪式以及文化内涵。

(四)资金来源不足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虽然地方财政能够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但这只是临时性的应对之策。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现在支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资金来源比较单一,单靠地方财政的支持力量仍然非常弱小,需要其他各界也能投入一定量的资金。传承人招收学徒、传授技艺、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等活动需要一定的活动经费,如若一些媒体能够提供一定的支持,免费做广告对外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则能缓解宣传方面的资金压力,节省下这笔开支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他方面的建设。

(五)传承方式单一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大多数都是依靠师徒制口传心授。但是随着现在科技的发展,这种单一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需求了。互联网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更加多样,单靠这一种传授方式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传承方式需要改变,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乘上科技发展的东风[2]。

四、地方院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

发展的途径

(一)地方院校设计创新产品,调动专业学生设计品牌

乐山市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门店很多牌子都比较形式主义,没有体现创新意识。乐山师范学院可以号召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实践练习中,深入了解当地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免费给当地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为乐山市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门店设计店面。比如:让学生参与有关餐厅的店面和品牌设计,打造网红餐厅。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提供品牌影响力。

(二)搭建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体系,增加学生传承意识

可以请专人到学校做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保护、传承的讲座,宣传国家及地方对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保护政策和举措。地方院校可以在校园中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体系,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在课堂中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引入一些具体的实例展示给学生[3],提高其传承意识。学校可以学科教学为基础,结合地方的文化特色,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学科。学校也可以开设相应的选修课程,教师在课上用英语讲非物质文化遗产,用具体的图片、视频等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导学生用英语说出相应的英文单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学习英语的同时,真正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其传承意识,为其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到国外打下基础。

(三)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平台

乐山师范学院的沫若图书馆,拥有丰富的藏书资源,有各类中外文数据库48个、7个特色文献数据库,形成了以二级学院的教学参考文献、中等教育文献和地方文献为主,其他学科专业文献为辅的藏书体系。从资源来看,地方院校的图书馆拥有很大的资源优势,而且地方院校扎根于地方,了解地方的特色文化,资源配置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地方院校的特色图书馆和一些数据库的建设都能很好地为保护和传承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支撑和支持。乐山师范学院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平台,可以利用四川世界遗产普及基地这个平台,也可以自主建立校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平台,成立专门研究团队。利用好地方院校独特的优势,能够有效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有关部门可联合各界提供技术上的保障,如对于保护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的建立,当地有关部门可提供一定的资金,号召技术性人员参与进来,开发建立特色网站,让人们对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所了解,以避免由于地域条件的限制,人们对当地的风土文化不够了解。

(四)投入专项资金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当地有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应政策,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政策保证。这样才能激发地方院校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4]。当然乐山师范学院也可以设立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专项资金库,予以申报人和研究机构一定的资金支持,鼓励其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

(五)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

为了改变传承方式单一的现状,地方院校可对学生的课程教学进行一定的创新。以乐山师范学院为例,其借助本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资源库构建课程体系,编写教材,依托网络在线资源,利用现代教学理论和教学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内容融入课程教学,改变师徒制的传承方式。这样更加容易让学生接受,有利于扩大传承群体。

五、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界都能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在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单靠某一方面的力量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十分吃力的,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社会各界需要联合起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地方院校在这方面拥有天然的资源优势、人力优势,但也需要协调好各方面,搭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平台,不断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新途径,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积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校园教育,开设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开发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科研平台,做好总体规划,深入分辨文化传播和文化传承之间的相同与不同,彰显校园特色[5]。这样才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院校融合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途径。

参考文献:

[1]赵红云.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高校艺术教育融合研究[J].大众文艺,2021(9):151-152,155.

[2]王秀娟,冯双玲,叶小红,等.地方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融合化研究[J].產业科技创新,2020(10):117-118.

[3]高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地方高校内涵发展的融合困境、路径与机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6):184-188.

[4]刘宁.地方高校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研究[J].大众文艺,2014(5):5-8.

[5]张小芳.基于区域文化资源的地方高校特色发展路径[J].教育评论,2017(3):26-30.

作者单位:

乐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融合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传统媒体走出“融合发展”误区的理论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