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探究

2022-07-22 02:11贾露露
考试周刊 2022年22期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素养培养策略

摘要:学生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小学时期入手,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并不是积累知识,而是需要帮助学生全面认知知识。让他们了解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知识。同时,学生在学习期间需要了解盲目的积累知识就好比是知识的容器,无法具备实际应用能力。因此,新课改提出了需要培养学生的各项素质。各个学科具有不同的素质要求,语文学科也是如此。所以,小学时期的语文教学需要以语文素养的培养为重,如此才可以在丰富学生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他们应用知识的能力,进而达成教育目标。文章以此为基础,以低年级学生为例,首先介绍了语文素养的培养必然性,然后阐述了低年级学生目前的语文素养,最后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有效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语文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2)22-0039-04

一、 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必要性

(一)加强学生素质

首先,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够加强他们的素质。针对小学时期的语文教学来说,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并且有强烈的学习兴趣,所以,在传授传统知识的过程中,需要紧密结合实践活动,如此才能够加强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想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需要改变以往的语文教学,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环节加强对学生知识能力等的提升,以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等为重点,对学生进行培养,如此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其次,目前的教学工作主要以应试教育为重点,大部分教师过于重视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虽然学生的成绩得到显著的提升,但是却无法促进他们未来的发展。在明确语文素养要求的同时,需要结合学生未来需要具备的素质,对多项学科进行整合,如此才能够帮助学生合理地应用所学的语文知识。

(三)促进学生文化底蕴的增强

一个人能否具备良好的文学素养,与其文化底蕴有着直接的关系。详细的来说,一个人的语文文学素养如果较为出众,那么他人就能够通过其外部表现感知到他所具备的文学底蕴。为了使小学生能够形成系统的语文文学素养,教师就需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语文知识规律,采用客观、科学的教学方法,以此来促进小学生文学素养的逐步形成。因此,教师在小学阶段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背诵文学名篇等,以此来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逐渐沉淀。当学生坚持一段时间后,就能够发现自己的语文水平在无形中得到了显著提升。特别要注意,教师的教学不能够只限制于教科书,需要推荐一些优秀文学书给学生,以此使学生能够具备更加丰富的文学知识,更加宽阔的视野和思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学素养。

(四)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提升

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具体就是指其所具备的语文学科修养,所需具备的基本能力已经包含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等,还涉及了各项能力,例如审美情趣以及写字能力等。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采用长远的眼光,站在全局的角度,以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为社会提供所需的人才等为目标,积极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此来促进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并且能够形成健全、良好的人格和个性。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其实就是指小学生需要具备坚实的听说读写等语文学习基础,重视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只有如此,才能够使语文教学在高阶段能够减少对烦琐内容的重复。使语文教学在高阶段的进行能够更加顺利,对促进学生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 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现状

想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就需要长期不断地努力,而目前低年级学生和教师存在着个性发展和教学能力等影响因素。

(一)没有重视语文素养概念

通常来说,教师教学大多会以新课标为依据,让学生学习语文拼音,并在课后让学生和家长共同思考探究一些实践应用题。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并没有融入语文素养,所以学生无法形成全面的语文素养。

(二)教师没有积极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想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就必须激发他们的自主性,因此需要在生活实践中导入语文课堂中学习到的技能和思维等,学生在形成语文素养后会在课外进行语文学习,同时,也会在课外参加更多的语文实践活动,进而实现对自身语文素养的创新。

三、 培养策略

(一)重视积累知识

以上简要地分析了语文素养,可以得知语文素养涉及了大量的内容,然而从总体上来说,是为了全面地发展学生,所以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要求。在这之中最基础的就是积累知识,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期间,教师必须要加强对此项内容的关注。而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所限,没有良好的自控能力,所以在学习知识时缺乏敏锐性,教师通过引导,可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记忆和关注。并且,语文学科涉及了十分琐碎的知识,需要长期积累,短时间内难以完成。所以,教师在日常教授一些重要的字词时,需要让学生予以重视,并在准备好的摘抄本中记录这些内容。例如在教授一年级《秋天》这篇课文时,需要让学生做好对不同读音的“一”的重点记忆,如“一片片花瓣、一棵大树”。在講解《小小的船》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记忆“圆圆的太阳、蓝蓝的河流”等形容词。在讲授《江南》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背诵全文。如此,通过学生对字词和句子的不断积累,可以丰富他们的语文知识。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引起重视,虽然一、二年级都属于低年级,但是对学生的要求并不相同,需要在一年级重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由于他们在书写不认识的汉字时会感到十分困难,进而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缺乏信心。而学生在二年级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字词,这个时候,他们需要重点关注句子的积累,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二)锻炼学生的语言技能

学习语言知识是为了运用,特别是对语文学科来说,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可以掌握各种字词,学会如何进行语言表达,所以需要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此才能够融会贯通的运用知识。这也是学生最重要的语文素养之一。所以,教师在教学期间需要加强对学生语言技能的锻炼,一年级语文教材中就包含了口语交际模块,学生需要在课堂上分析和学习课文,并进行相应的练习,而三年级学生则开始学习写作。这些都是在锻炼他们的语言技能。教师在实际教学期间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达机会,让他们仿照优秀的句子或词语进行自我表达。例如在教授《四季》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按照文中写法描述自己心中的四季。这个时候,老师需要做好对学生的引导,例如课本中描写到了一些典型的夏天和春天的事物“草芽尖尖,荷叶圆圆”等,学生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仿述。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做好对口语交际模块的合理利用,不断地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例如在“我们做朋友”这一口语交际模块中,教师需要教授学生自我介绍的技巧。可以对相应的活动进行设计,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练习。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这赢得了大多数教师的认同,也是最重要的语文核心素养内容之一。在教授低年级学生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也需要对这一点引起关注,以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为目标,对他们进行培养。所以教师在日常上课期间,要引导学生的思路,让他们进行独立思考,这是最重要的思维培养环节。例如在教授《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学生在完成初读后需要进行复读,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是怎样的?有没有同学可以讲一讲这个故事?”教师在提出这一问题后,学生会在阅读的同时对问题进行思考,而不是盲目的阅读。大部分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会对教师产生较大的依赖,希望教师可以给出提示和答案。教师在实际教学期间也会发现,一些学生想要顺利解答问题,做到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等,习惯依赖教师的指导,虽然表面上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然而一旦脱离了教师的引导,学生连相同的问题都难以回答。如果稍微改变一下题型,就会出现更糟糕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没有养成独立思考能力和正确的学习习惯。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记录下难以理解的内容,并在课后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或向教师请教,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除此之外,还需要在教学期间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需要尽可能地提问,保证学生在整堂课中都保持活跃的思维。这样一来可以促进学生对语文学习方法的掌握,并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四)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语文学习

语文知识大多来自实际生活,然而部分教师没有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生活,因此加大了他们的理解难度。想要实现对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教师可以筛选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素材加入到语文知识中,然后将此类内容渗透到语文教学课堂中,这样,通过融入生活素材可以促进学生对学习任务的良好完成,能够从综合素养方面实现对学生能力的提升。

学生在此类启发式教学中,会积极搜索日常生活中与语文知识相关的各类素材,并采用所学知识解释此类生活现象,进而实现对所学内容的巩固,如此可以丰富他们的语文认知,进而开展更加有效的语文学习。同时,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完成某一知识点的讲解后,需要预留充足的时间给学生。例如在讲解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小蝌蚪找妈妈》《小壁虎借尾巴》等课文时,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该知识点。学生在这一期间需要结合实际生活来审视该问题,他们在进行自我想法表达的同时,也可以实现对语文知识的内化,如此,可以有效地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五)鼓励学生分享语文学习成果

不同的学生通过语文学习会形成不同的见解。然而,如果学生没有及时输出这些内容,就无法记忆这些瞬间的敏感。老师想要加深这些内容在他们脑海中的记忆,就需要预留充足的课堂时间给学生,让他们分享语文学习成果,学生在进行自我表达的同时提升了口头表达能力。以此为基础,可以帮助他们在日后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学生在分享语文学习成果时,教师需要让他们根据自身的感受阐述自己的见解,通过教师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回顾自己表达的内容,并且能够促进他们深入地理解这些内容,进而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六)创新教学氛围

对学生成长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氛围。所以,教师需要摒弃以往刻板的职业形象,切勿过于重视自身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不断地对学生施加命令,而是需要摆正自己的态度,站在学生的角度,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采用师生交流的形式学习文章;应用翻转课堂来教授生词和生字,引导学生进行反向传授。学生在和谐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中会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此外还需要为学生提供自主锻炼的时间,如此可以加强他们的学科实践能力和语文素养。

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需要密切地联系学生家长,将一些专业的教学信息分享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学科素养对学生的重要意义。或者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介绍给家长,引导家长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阅读和学习氛围,如此可以加强他们的自身修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素养。

(七)深度探寻语文学科的课程教材资源

大部分语文教师存在着如下困惑,不知道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从哪里获取,并且怎样才能够获取此类素材。针对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所采用的语文课本来说,各单元的关键词中都包含了其主体内容,其中具有各种不同教学资源,尤其是综合教学模块,其主要特点就是实践性、灵活性和多样性。不同的地区、校园和班级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环境等,都是最寶贵的语文课程资源。小学语文可以开发的微课资源有许多,其中包含了风土人情和文化遗产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等课程内容,都是需要大力开发的微课资源。语文教师需要时刻观察,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予以关注,探索可用的生活资源。

(八)引导和启发学生思维

教师在开展综合性教学时,应当注意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心理、思维的特点,使小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体,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天性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进行引导,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多跟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其思维特点,才能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和思维方式有所把握,才能够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方案,能够对小学生的语文教学起到激发作用。如教师可以通过对(视频、录音和音乐等)辅助工具的利用,在学生面临新课的学习时,能够丰富学生对课本题材的认识和了解,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使他们的思维得到锻炼。

(九)作业类型多元化

在小学的语文作业设计中,探索性作业和小组合作作业应该适当增加。目前的小学家庭作业大多是完成课本和练习册上的练习题,主要目的是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对定义、语法的记忆可以加强,但是学生的分析能力、评价能力、创造力却不能通过目前的家庭作业得到有效的培养与提高。探索性作业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花更多的时间来收集、分析、组织、总结信息,这样才能对这个主题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他们的好奇心也可以更大限度的被激发出来。同时,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对外界的探索精神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得到有效的培养。

四、 结语

随着当今时代的快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同时也提升了对人才的要求,创新型人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他们的思维在做某件事时可以体现出创新性,而不是对部分模式的照搬照用。所以教师需要明确这些教学要求,做好对自身教学方式的积极转变。一直以来,一些人对语文学科存在错误的认识,认为该学科的主要学习方式就是背和记,这不仅无法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还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目前不断强调需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重视学生在学习期间的知识积累和语言运用等能力。

参考文献:

[1]黎淑明.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语文素养培养路径略论[J].语文课内外,2019(19):246.

[2]陈桂珠.浅析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0(A5):27-28.

[3]蔡颜.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科教文汇,2014(23):194-195.

[4]朱成芸.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2017:285.

[5]杨斌福.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19(32):52.

作者简介:贾露露(1986~),女,汉族,甘肃陇南人,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江北小学,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小学低年级语文素养培养策略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导入环节的探索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