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气象远程教育培训20年进展

2022-07-22 09:04王梅华荆国栋邹立尧高婕赵永明侯锦芳
科技创新导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培训体系

王梅华 荆国栋 邹立尧 高婕 赵永明 侯锦芳

摘要:1999年以来,中国气象局气象远程教育培训经过20年的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本文重点回顾了气象远程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培训资源开发和培训组织实施等3个方面的发展历程,并归纳梳理了各个领域取得的主要成绩:基本建成了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三级培训体系,持续丰富了培训资源,初步实现了气象部门在职员工培训全覆盖。本研究对推动气象远程教育培训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启示作用,对相关行业开展远程教育培训亦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气象远程教育  培训体系  培训资源  培训组织实施

1 发展背景

如何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近10万人的气象人才队伍,始终是中国气象局气象教育培训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经过多年的努力,气象部门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但还存在业务人员高度分散,工学矛盾突出,参加面授培训的机会较少;基层台站人员业务培训周期长,知识更新慢;受培训条件和资金的限制,无论是培训质量还是培训数量,离气象事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1]。

事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培训需先行。远程教育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供更多学习机会,降低教学成本,深受培训对象的欢迎[2-5]。因此,在努力做好传统培训工作的同时,大力发展远程教育,构建服务全体职工的终身学习体系,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组织,是提高气象部门职工综合素质、推进继续教育、提升气象事业发展能力和水平的必然要求,对于高质量的服务于气象部门人才队伍成长,为气象强国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政治保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中国气象局气象远程教育培训创建和发展的初心使命。

2 气象远程教育培训体系初期规划和建设

1999年6月,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成立远程教育部,标志着气象远程教育培训实体化运行。发展初期,主要依靠开发光盘类课件开展远程培训,多普勒雷达资料的分析与应用多媒体教学光盘(1999年)、省地气象台短期预报岗位培训多媒体补充教程(2000年)、卫星气象数据广播接收系统培训VCD光盘(2001年)等是当时较具代表性的光盘类课件,基于上述培训资源,培训的覆盖面和时效性大幅度提高。

2003年2月,气象远程教育培训直播系统建成并正式开播,丁一汇院士通过直播系统开讲 “天气与气候”第一讲,全国气象部门3万多职工参加了远程培训。气象远程教育培训从以光盘类课件为主的学习模式发展为直播的学习模式,为学习型气象部门建设提供了坚强支撑,气象部门参训覆盖面迅速扩大,培训的时效性和实效性明显提高。

作为培训体系重要技术支撑的气象远程教育培训系统,是以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和Internet技术为依托,运用卫星通信、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具有实时交互功能、多通道和多功能(视频广播、多媒体交互式光盘、基于Internet)的气象远程教育培訓,系统由主站(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二级站(省级培训中心)和三级站(地县气象局)三级构成,以满足气象部门实施人才战略、拓展气象业务领域的需要,适应气象部门职工尤其是基层台站职工知识更新和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1]。

3 基于互联网的气象远程教育培训体系日臻完善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证明开展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气象远程教育培训是提升气象系统职工业务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2005年11月,基于因特网的气象远程教育培训管理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标志着气象远程教育培训迈上了新的发展阶段,实现了从培训通知发布、报名组织、开展学习、督促检查、培训考核等各个环节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参与气象远程教育培训的职工提供了更多互动交流的机会,远程学习的互动性大幅增强。

经过20多年发展,气象远程教育培训以“互联网+”理念为引领,构建了气象远程教育培训三级体系,建成了集“中国气象远程教育网”“人员单位信息库、职工培训档案库、学习资源库、师资管理库”“在线学习、在线考试、互动学习社区、虚拟现实、气象行业慕课、同步课堂”等于一体的“一网四库十系统”,形成了具有行业特色的气象远程教育培训云平台,成为气象部门广大干部职工终身学习的有效载体,为气象人才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气象远程教育培训云平台仍由国家级主站、省级二级站和地、县级学习点三级构成,如图1所示。国家级主站设在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气象远程教育培训云平台建设和资源建设,组织全国性远程培训,指导省级远程培训工作;二级站设在干部学院分院及省级培训机构,是整个系统的骨干,承担本省气象远程教育培训的组织实施工作,组织本地学员的学习、学习辅导、教学管理信息反馈等,并与主站共同组织交互式远程教学;地、县级学习点覆盖所有的地(市)气象局及县(市)气象局(台),负责本单位远程学习环境与制度建设,组织本单位干部职工参加远程学习[6-7]。

4 气象远程学习资源建设与发展

学习资源建设是开展远程教育培训的核心。随着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发技术的发展及培训云平台支撑能力日益增强,学习资源从模拟视频课件开始,循序渐进、不断创新,相继开发出光盘课件、数字化视频课件、网络流媒体课件、交互式网络课件、精品网络课程、移动微课、虚拟现实课件等形式多样的气象远程学习资源,逐步建立了符合现代气象业务特点的远程教育培训课程体系。

4.1光盘课件制作开启气象远程教学初体验

气象远程教育培训的发展初期,多媒体光盘类课件在推动远程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传统课本相比,多媒体光盘包括文本、声音、图形、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既能够辅助课堂教学,更是实现远程教学的重要资源。以1999年远程教育部自主开发的多普勒雷达资料的分析与应用多媒体教学光盘为例,该光盘包括9章内容,从雷达探测气象目标物的理论,到应用探测图像识别天气系统的方法,采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 5.0开发,在Microsoft Windows 95以上运行。该光盘应用到工程师高级进修班、全国短时预报员,雷达分析员等多个培训中,均取得很好的效果。

4.2 流媒体课件开发承载快速发展重担

流媒体课件又称三分屏课件,其特点是将界面分成3个区域,左上角显示教师授课视频区或图片,右边的内容演示区呈现电子文档内容或操作演示并与声音同步,左下角是课程的索引或目录,点击课程的索引或目录可实现知识点的跳转。2002年,中国气候大会特邀报告汇编(光盘)是气象部门首次开发的三分屏方式的课件。流媒体课件开发制作的独特优势,使之成为气象远程课件制作的优选技术,目前开发总量已达4000学时,主要包括气象综合观测、人工影响天气,雷电灾害防御、装备保障、防灾减灾、基层综合管理等气象现代化等课件。

4.3 微课件开发成就碎片化学习新需求

伴随着碎片化学习成为现代社会成人学习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微课件越来越被关注和认可。按照开放性、互动性原则,干部学院积极开展微课件资源的建设,主要应用PowerPoint、Camtasia Studio、After Effects等开发工具软件。目前,已自主开发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系列微课件(60个)、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系列培训微课件(16个)、新型肺炎防控专题微课件(59个)等系列课件共计300余个。

4.4精品网络课程建设契合基层气象业务培训总体要求

基层气象工作是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气象业务工作的重要基石。为了全面开展面向基层台站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快提高基层台站人员的总体素质,干部学院组织编写了“基层台站气象业务系列培训教材”,包括《地面气象观测》《高空气象观测》《天气雷达探测与应用》《卫星遥感应用》《天气预报技术与方法》《雷电防护技术及其应用》《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与管理》《农业气象业务》《气候与气候变化基础知识》《气候影响评价》《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基层台站气象服务》《气象台站信息技术应用》《台站气象装备保障》《县级气象局综合管理》等16册,并开发了配套的课程。

如图2所示,课程主要依托于网页课件开发技术,根据教学大纲和学习的要求,经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对一个或多个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的教与学,以网页形式呈现,并且通过网络进行课件发布,截至目前,已完成15册教材的配套课程开发。

4.5虚拟实训课程开发创建培训新模式

针对气象事业发展和业务技术培训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2013年,干部学院首次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发了新型仿真类实操培训系统(“CAWS600型自动气象站虚拟实训系统”),成功应用于开展实习实训课程预培训和远程培训,对于减少基层人员培训压力和基层台站经费压力都大有裨益。2015—2017年,干部学院研发完成了“新型自动气象站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学员只需登登录互联网,即可进入培训系统,模拟和体验实际业务操作过程。系统在研发过程中综合运用Unity3D三维引擎開发平台、3DMAX建模、天气真实感仿真等技术方法,真实再现了各个仪器设备的故障现象[8-9]。在此基础上,干部学院陆续开发了人工影响天气、L波段雷达、S波段雷达、风廓线雷达等系列实操型虚拟仿真实训系统[10],如图3所示。通过组织开展气象虚拟仿真培训,解决了远程培训易讲授、难实操的难题,丰富了气象业务远程培训的呈现方式,大幅提高了培训效率和培训质量,相关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具有迫切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4.6课程体系建设日臻完善

气象远程教育培训课程体系建设遵循“三衔接”原则:与气象基础教育相衔接;与气象业务及管理需求相衔接;与世界先进水平相衔接。按照这一原则,经过20年的努力,逐步构建了面向气象事业发展、以岗位能力为目标、覆盖主要气象业务技术领域的远程教育培训课程体系,如图4所示。

课程体系呈树状结构,每个业务细为若干分支,每个分支下对应若干门课程,每门课程再按章节或知识点细分,每个章节或知识点对应就是一个课件,由若干课件组成一门课程。初步建立具有气象行业特色的气象远程教育培训课程体系框架,为进一步引导教材建设、资源开发及综合岗位远程培训等奠定基础。

5 气象远程教育培训组织实施

自气象远程教育培训工作开展以来,干部学院根据气象事业发展对各类人才培训需求,依托云平台积极探索多种远程教育培训组织形式[11-12]。

5.1举办远程培训班,有效解决组织需求

按照需求调研、计划生成、报名组织、质量评估反馈和考核管理等流程组织开展面向全国气象部门的远程培训班。截至2021年底,在气象远程教育云平台上面向气象部门共举办国家级远程培训班953期,各省根据需要依托该平台也组织了大量的远程培训班。近5年组织开展的国家级远程培训班主要围绕政策宣传、天气预报、综合观测、防灾减灾、人工影响天气、应对气候变化等主题,全国气象部门基层气象职工参加在线学习比例达到95%以上,详见表1。

5.2发布培训课程,着重解决岗位需求

旨在为基层职工提供系统性的专业知识培训,干部学院统一发布远程培训课程,各省结合需求自选课程、自主办班,干部学院统一组织考试、统一考试要求、统一发放《课程学习合格证书》,已经形成一种新模式。远程培训紧密结合国家方针政策和气象事业发展、课程的更新时效快、覆盖面广、灵活性强,被气象部门广大职工所认可[13]。

5.3创建远程培训专题,及时把握时代需求

根据宣传贯彻性培训和专项宣传需要,干部学院加强在气象远程教育培训云平台的专题策划,提供课件等学习资源,学员按照统一部署,进行学习。截至2021年底,累计已建设各类专题培训75个。以2020年“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重要指示精神”专题学习为例,干部学院负责专题学习栏目的策划制作、学习资源建设、培训专栏信息维护更新、学习情况监控和支持保障等工作,各省按照要求积极组织气象职工参加学习,截至2021年底,已有气象职工5.69万人参加学习,总学时已达983万h。

5.4学员自主选学,着力满足个人需求

学员根据岗位工作需要和个人需要,在气象远程教育培训云平台上自主选择课程学习。2016—2021年底,共有5.53万气象职工通过云平台进行自主选学,累计学习人次4522万,累计学习时间3410万h。气象职工远程学习的参训率和有效学习时间持续提升,以2021年为例,气象职工在线有效学时505多万学时,年人均超过90学时,在职职工参学率超过85.12%,基本实现了远程培训全员覆盖,为气象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5.5远程国际培训,展现责任与担当

依托中国气象远程教育培训云平台的行业慕课子系统面向国际学员开展国际网络培训。截止2021年底,围绕观测装备保障、应对气候变化、航空天气预报、气象防灾减灾等主题开展了系列远程国际培训,高标准地服务于中国气象局“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能力建设,累计培训了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学员,培训的覆盖面大幅度提升,特别是有效应对了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解决了国际学员的培训学习难题[14-15]。2021年被世界气象组织教育培训办公室负责人誉为远程国际培训“领头羊”。

6 结语

综上所述,未来的气象远程教育培训工作,在理念上应加强研究探索,推进新理念融入顶层设计;在组织上要完善远程体系建设,加强组织协调,加强科学管理,加強各种规定、规范等制度的落实监督,增强教学研究能力,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提升教育培训保障;在技术上要采用云计算、虚拟仿真、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技术,拓展课件开发渠道,丰富资源内容形式,深化内涵外延,全面提升远程培训综合服务能力。此外,在学员学习端,注重学员体验和成果转化,为学员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及学习路径,有效地支撑员工职业发展和素质提升,从而全面提高气象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气象队伍的科技创新能力,是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 王梅华,高学浩,曹晓钟.围绕气象人才发展战略加强气象远程教育培训体系建设[J].继续教育,2003(1):49-51.

[2] 刘盛峰,朱祖林,汤诗华,等.我国远程教育研究2019年度进展报告[J].远程教育杂志,2020(5):14-22.

[3] 毕磊,朱祖林,刘盛峰,等.我国远程教育研究2020年度进展报告[J].远程教育杂志,2021(5):3-12.

[4] 王健.远程教育服务的质量标准与评价[J].继续教育研究,2021(1):28-32.

[5] 赵宏,陈丽,王小凯,等.现代远程教育政策发展脉络及问题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21(8):12-20.

[6] 马景奕,邹立尧.基于教育云资源平台的远程教育研究[J].继续教育,2014(10):47-49.

[7] 荆国栋,邹立尧,李慧欣,等.基于示范点创建的气象远程教育培训体系创新与实践[J].继续教育,2017(6):44-46.

[8] 安亚君,刘梦洋.基于虚拟现实(VR)技术的网络远程教育的构想性与功能实现研究[J].科技视界,2021(18):67-68.

[9] 杨睿,范雯杰,孙景荣.虚拟实训平台的建设与思考[J].继续教育,2015(8):38-39.

[10] 荆国栋,盖赟.人工影响天气防灾减灾作业虚拟仿真技术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20(5):81-87.

[11] 侯锦芳,姚海涛,储凌.混合式培训研究与实践[J].继续教育,2018(2):25-27.

[12] 王梅华,杨萍,叶梦姝.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行业培训中的实践与思考—以气象行业在职培训为例[J].气象科技进展,2020(4):60-63.

[13] 彭茹,邹立尧.气象远程培训考试成绩统计分析——以“天气预报技术与方法”课程为例[J].继续教育,2015(7):24-26.

[14] 赵紫玉.利用国际性慕课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问题探析[J].教学与研究,2019(3):95-104.

[15] 荆国栋,冀文彬,赵永明,等.气象行业慕课国际培训应用的创新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21(3):235-237

猜你喜欢
培训体系
如何做好企业员工培训管理工作
“国培计划”下农村初中地理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培训体系的构建
高校二级党校培训教育体系建设及办学质量提升探微
探索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训体系的构建
基于心理行为训练的警察培训体系思考
我国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体系构建的思考
基于工作过程的航空机务特定维修岗位培训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