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精神的时代内涵与弘扬路径

2022-07-22 02:52张丁山
军工文化 2022年6期
关键词:强军军工航母

张丁山

以“爱国、创新、科学、拼搏、协作”为代表的航母精神,蕴含着独特的精神面貌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爱国、创新、科学、拼搏、协作”为代表的航母精神,蕴含着独特的精神面貌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国船舶人实现强国梦和强军梦伟大征程中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新时期大力弘扬航母精神,对于提高人民思想觉悟,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有重要意义。

航母精神的形成过程

航母精神作为军工精神与航母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人民军工及其国防科技事业的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探索和开拓的结果。

航母精神的孕育阶段。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中国船舶工业高度重视培育军工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团结力量。航母精神汲取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军工报国、甘于奉献,为国争光、勇攀高峰”的军工精神中的理念滋养,萌发于党中央维护国家利益、推动国防建设的坚强决心,在海军各型主战舰船的研发建造过程中逐步孕育出雏形。

航母精神的形成阶段。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于2012年9月25日在大船集团交付人民海军,实现中国航母“零”的突破。在举世瞩目的航母建造工程中,中国船舶人恪守“重工重任、兴企兴船、强军强国”的核心价值观,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以“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情怀,完成了中国首艘航母的研制。在辽宁舰交接仪式上,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宣读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贺信。贺信中提到了中国航母精神:“忠诚使命、报国强军”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遵循规律、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拼搏精神、“团结奋斗、同舟共济”的协作精神。

航母精神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围绕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研制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进一步明确了航母工程发展的根本指向,为航母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当前,山东舰已顺利交付人民海军,航母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这一光辉历史进程中,航母精神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升华。中国船舶人集中精力、周密组织、精心操作、精益求精,为巩固国防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航母精神也逐渐成为凝聚中国走向海洋强国的重要精神力量,它在继续建设海洋强国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航母精神的内涵要义

航母精神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航母研制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先进文化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远见卓识和执政思想的凝聚,是中华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航母精神是航母工程参建参研参试相关单位、集体及个人进行航母事业科学研究、建造试验及相关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价值追求、道德品质以及理想信念。

“忠诚使命、报国强军”的爱国精神。爱国,是指牢记神圣使命,忠实履行强军首责,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强国强军事业。在人民军工近百年的历史中,中国船舶人牢记祖国赋予的保军报国使命,坚持军品优先,在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研制上付出了辛勤劳动,取得了重大突破,没有辜负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全国人民对中国船舶工业所寄予的厚望。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白手起家建造军辅船,发展到如今的研制完全自主设计、实现装备完全国产化的航空母舰,中国船舶人的努力换来了国家国防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勇攀高峰、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创新,是指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坚持科技兴装、质量强装,树立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理念,打造一流军品工程。军工行业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船舶工业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同时,也履行着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首艘国产航母从设计思想、设计理念,包括计算、试验、系统的构成,整个图样的设绘、文件资料等,全部由中国船舶设计团队,通过不懈努力,攻克技术难关所形成的,中国已完全具备了自主设计研发航空母舰的能力。中国船舶人能够锲而不舍地创新实践,是创新精神最真实的展现。

“遵循规律、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科学,是指遵循客观规律,坚持科学态度,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一步一个脚印地加快推进海军装备建设。航母工程是一项巨大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全凭自主研制建造,设计量、工程量极重,风险点也极多。中国船舶人面对困难和挑战做足准备,在航母研制中下“真”功夫、“细”功夫,科学合理地制订计划,依据航母工程实际以循序渐进、实事求是的态度推动各项目标任务,充分展现了中国船舶人对航母事业高度负责的责任感,为建世界一流军队提供一流装备的使命感。

“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拼搏精神。拼搏,是指保持昂扬的斗志,迎难而上,自强不息,甘于奉献,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矢志兴装强军。在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征程上,许许多多的中国船舶人在“打造我们自己的航母”的信念驱使下无怨无悔、默默无闻地挥洒着青春和热血、贡献着智慧和力量,他们在老一辈军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创造”的军工文化中汲取精神滋养,充分展现了中国船舶人“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拼搏精神。

“团结奋斗、同舟共济”的协作精神。协作,是指集中精力,周密组织,团结奋斗,集智攻关,高质量完成海军装备研制任务。国产航母是我国举全国之力、聚全国之智完全自主设计、建造、配套的超级工程,涉及分布在24个省(区、市)的500多个单位,每天上舰的工程人员超过3000人。航母工程繁琐的施工工序和复杂的建造流程,需要工序之间科学衔接、系统之间协作配合、工种之间协同作战。工程现场广大党员团结协作、集智攻坚,团结带领工程现场广大参建参研参试人员,形成更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新时代弘扬航母精神的路径

随着海军各型号产品的陆续研制和相关军工企业的传承发展,航母精神已逐渐成为航母工程各参建、参研、参试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的动力之源,并以其不断丰富的内涵和时代价值打造国有企业独特的软实力。

弘扬航母精神为国有企业培根铸魂。航母精神所蕴含的内涵、特点和表现,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和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等伟大品格。将航母精神融入国有企业党建中,推动航母精神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引导广大干部员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确保企业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将航母精神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航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大型工程实践过程中总结、凝练出来的,有大量的先进人物、先进事例和先进经验可供借鉴和指导实践。以“航母精神”为引领,结合大项目党建,将党组织建在项目上,大力创建共产党员工程和党员示范岗,开展富有航母特色的主题实践工作,以航母精神不竭的思想动力,推动企业中心工作的按期保质完成。

培育航母特色军工文化。军工文化是军旅文化、科技文化、工业文化的结合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獨特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占据重要比重。弘扬航母精神,构建和培育富有航母特色的军工文化,其“爱国、创新、科学、拼搏、协作”的伟大精神内核,可以帮助企业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可度、满意度,构筑推动军工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和国际局势变化的精神支柱。

塑造航母品牌文化。航母精神,是航母工程参建参研参试相关单位、集体及个人所进行的航母实践投射在精神层面的总和,重构了航母工程参建参研参试相关单位的企业基因,渗透到了企业经济运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理念和意志,增强了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塑造了代表国内先进舰船研制能力和一流装备质量的军工品牌文化。以“航母精神”为核心的军工品牌文化,展示了军工企业的管理风格、经营状况和精神风貌,塑造起军工企业良好的整体形象。

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航母精神,体现了航母工程建设者的价值取向、奋斗精神和政治品质,激励着广大船舶人砥砺报国,潜心研制产品,创造船舶工业新业绩新辉煌。将航母精神融入党史学习教育、学厂史厂情、典型宣传、思想教育等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航母精神在我国航母事业和其他工业领域方面的教育引导价值,在员工的精神文明层面融入历史、融入责任、融入党的创新理论,引导员工与企业同进步、共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船舶集团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强军军工航母
军工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分析
强军战歌
关于舰载机常用到的英文
从《强军》,看强军
世界五百强:中国军工风云榜
军工股上涨
军工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欲“强国”必须“强军”
美国两航母“围住”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