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正“跑偏”的政绩观

2022-07-23 15:00任红禧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22年7期
关键词:跑偏政绩观政绩

任红禧

“某县经济体量靠后、人口总量不多,人流量、车流量不大,修马路却修了12车道,路很豪华,跑在路上的车却没几辆。”2022年7月2日上午,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在召开16个省辖市第二季度工作评议会上,专门批评了个别干部“虚、躲、冷、粗、假”的问题,指出“作风问题背后是政绩观问题”,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显然,光要“面子”、不顾“里子”,是一些干部政绩观发生偏差的具体体现。那么,在日常工作中,错位的政绩观主要有哪些表征呢?

急——急功近利、好大喜功

2022年6月29日,湖南省郴州市江永县委原书记周立夫犯受贿罪一案开庭审理。此前,周立夫曾被批“不顾县情,大搞面子工程”。

2022年1月,湖南省纪委监委制作的专题片《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披露,周立夫在江永县委书记任上盲目举债,铺摊子、上项目,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光县城文化广场景观工程就花去6000万元,其中12根大理石图腾柱耗资1200万元。

有评论指出,周立夫是急功近利、盲目追求政绩的典型,背后折射的是其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权力观扭曲。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彭新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政绩观扭曲是根本原因,某些干部意图凭借所谓‘闪亮政绩’捞取个人政治资本,实际上是任性用权,追求短期效益,置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于不顾。”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多次强调严肃查处应景造势等突出问题,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还专门增加了针对盲目舉债“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处分规定,强化了对这一违纪行为的处分力度。

此外,还有一些好大喜功的“新官”不愿“理旧账”,总想着通过“另起炉灶”给自己的政绩“加分”,其背后也是急功近利、私心作祟;还有的领导干部一味追求经济增长指标,在面对环境整改问题时则“表面整改”“假装整改”“敷衍整改”,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让“高速度”贻误了“可持续”。

正如《人民日报》刊文批评的:“禁锢于个人短期利益的领导者,工作中则不免经常患得患失,挑选‘开花早、结果快’的任务,乐做吹糠见米、立竿见影的工作。当工作未能取得短期的轰动效应时,则前功尽弃。更有甚者,个别领导为追求‘短平快’的显著业绩,不惜‘竭泽而渔’‘寅吃卯粮’,以换取自己所谓‘惊天动地’的功勋,这显然与‘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背道而驰。”

虚——虚与委蛇、阳奉阴违

2022年4月13日,天津市纪委监委通报了四起形式主义问题,其中天津雍鑫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任广亮落实管党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不力问题尤为典型。

2021年1月,天津市武清区开展党员干部违规收送礼品礼金专项治理期间,雍鑫建设投资集团党委并没有及时开展动员教育,制订工作方案也只是照搬照抄上级文件,自查自纠搞形式、走过场,未经核实便做出了自查自纠“零报告”的承诺,后经核查,该集团多人因违规送礼金问题受到处理。2021年6月,任广亮因落实管党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不力而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现实工作中,有的领导干部惯于“高调门”“摇旗子”,把说了当做了、把做了当做成了,看似紧锣密鼓,实则是“喊口号”“装样子”,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而在贯彻落实的结果方面却没有下文。

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我们是‘行动党’,不是‘口号党’,要求真务实、讲真话、办实事。”

为了应付上级,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做“表面文章”上还经常花样翻新。2021年,《中国纪检监察》杂志曾刊文批评这样一种现象:有的地方搞“装修秀”,想宣传哪项工作就开辟场馆进行相应装修;更有甚者,还做起了“色彩秀”——突出基层治理就把屋子刷成蓝色,突出党建就换成红色,突出环保就换成绿色,根据需要轮番调整。

在电影《焦裕禄》中,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我们的工作不是做给上面看的,群众满意才是唯一的标准。”而有些领导干部恰恰相反,惯于虚张声势、阳奉阴违,实际上则是唯上不唯实,只想着做给上级看、喊给上级听,并未真正把群众放进眼里、装进心里。

假——弄虚作假、表演作秀

2022年5月31日,江苏省委原副书记张敬华被通报“双开”。在通报中有这样一句表述——“张敬华政绩观偏差,为谋求个人进步搞经济数据造假。”

2022年7月1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称,近期,国家统计局分两批通报安徽、福建、江西、河北、河南、贵州有关地区统计违法案件,指出存在的统计造假、弄虚作假问题。通报显示,共有209名责任人受到党纪政务处分和组织处理。

“统计造假背后是利益驱动。”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经济社会统计系主任甄峰认为,主观上是个别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淡漠、政绩观错位,信奉“官出数字、数字出官”,企图通过美化数据打造发展假象。

但是,组织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虚报谎报骗不了“较真”的人。

前不久,《半月谈》杂志通过调研发现了另一种政绩造假的方式——伪创新。“造词式”创新,就是把一些平常的工作,改个名字、换个说法,就成了创新做法;“复制式”创新,比如随着“河长制”流行,有的基层工作创新取向呈现以“长”为荣的趋势——治理马路有“路长”,负责环境有“环长”,综合治理有“综长”等;“亮点式”创新,党建展板“琳琅满目”,楼梯、走廊贴得到处都是,内容却华而不实,只顾“上墙”却不入心……

此外,还有的领导干部为了塑造清正亲民的从政形象,擅于伪装、长于作秀。2022年3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称,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史文清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而据相关媒体披露,2015年,史文清在离任赣州转任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时,曾得到上千人的送别,排长队、拎鸡蛋、喝米酒,相拥涕泪。其实这场送别并非群众“自发”,而是史文清自己要求下属组织安排的一场“表演”,提前把群众安排到地方政府招待所,花费由政府买单……

上述种种“跑偏”的政绩观,虽然表现形式不同,带来的后果却大体相同,那就是破坏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形象,贻误经济社会发展。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决摒弃错位的政绩观,真正把“人民至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留下实绩。☜

猜你喜欢
跑偏政绩观政绩
让政绩考核跟着民声走
皮带机跑偏原因及防偏技术探析
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政绩”何以成“政债”?
警惕去产能“跑偏”
奶源地建设“跑偏”了吗
政绩看“观”不看“官”
假政绩也是一种腐败
牢固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绩观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领导干部政绩观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