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码头(外一篇)

2022-07-23 14:55俞雪峰
躬耕 2022年7期
关键词:挑水老井乡亲们

俞雪峰

喝黄河水长大的我,和黄河有着丝丝缕缕的情结。从小目睹了黄河和乡亲们的恩恩怨怨,目睹了黄河带给乡亲们的苦乐人生。使我对生我养我的土地和黄河有了更为客观的思想感知。因黄河水浇灌长势茂盛的庄稼,一直翠绿着我心灵;被黄河摧残吞噬的庄稼,也枯萎着我心灵。当码头让桀骜不驯的黄河顺存停靠在它硬实的臂弯里,我的心灵也找到了停靠的码头,隐隐感到一种莫名欣慰。

汛期到了,来势迅猛的河水对河岸无情吞噬的画面,一直在我脑海挥之不去。房屋和庄稼被冲毁淹塌进河里,发出滔天巨浪,声振四方。乡亲们愁苦不堪的脸上被溅起的水珠涂抹一番变得更加沉默了。乡亲们的无奈和痛苦,全都写在黄色的脸上,布满愁绪又无以应对。就这样,黄河把生我养我的村庄吞掉了一部分。乡亲们退却了,村庄退却了。

20世纪70年代末,儿时留给我的记忆就像烙印的文字一样始终清晰着我的大脑。黄河带给乡亲们的苦痛,只有生长在河边的人,才能切身感受到。黄河不以乡亲们的意志为转移,河岸塌陷依然严峻,治理黄河刻不容缓。

我的家乡地处宁夏平原末梢。黄河到这里,宽阔无边,因为这里的土地是沙土地。黄河毫不留情侵吞了大量沃田,并携带大量流沙淤积到下游变成河床,成为一片可耕作的庄稼地。河逼人退,良田减少。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村里人脚步匆匆,每天在河边走来走去,丈量着村庄与河岸的距离。

汛期治河,整整一个多月。本来是愉快玩耍的暑假,就这样因为桀骜不驯的黄河,连累我们在河边度过了。做码头治河是我人生经历最大的劳动场面。旗帜插在码头上,迎风飘扬,和黄河波浪相映成趣,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让乡亲们的心紧紧凝聚在一起。

生于斯长于斯。熟知黄河的喜怒哀乐,感受着黄河的残酷无情,也感受着黄河的博大厚爱。从小亲近黄河,摸透了黄河的脾气秉性,潮涨潮落,凌汛封河、春暖开河,耳熟能详。黄河给了我连接大地的乡土情结,也给了我许多难解的愁怨。

进入八十年代,治理黄河已不仅仅是村里的事情,而是全县人民共同的大事。县水利局调动十几辆大卡车每天浩浩荡荡拉石头运往河边。做码头成了村里最重要的工作。

河岸有了码头,村里开始做木船往返河滩地种庄稼、收获作物。木船的运行成本低,劳动强度大,风险也大,船底漏水,经常修补,作物在船上遭到进水是常有的事情,吃长芽的粮食司空见惯。

包产到户以后,黄河码头,年久失修,松松垮垮,不堪一击。石头已经脱离了铁丝网束缚。为了补充石头,补齐码头,乡亲们日夜奋战在工地。

此时,黄河码头已不再威胁村庄和沃田。种植河滩地的乡亲们,也不再用木船了,而是更先进的汽船。乡亲们高枕无忧地尽情地在希望的土地上耕作,尽情地享受勤劳致富带来的快乐,尽情地享受着优美的生活环境。茶余饭后,乡亲们喜欢到码头上坐会,看会。码头就是安抚浮躁情绪的一本好书,黄河就是这本好书的封面。

小学到中学,每当老师要检查背诵课文时,我兴奋地拿起课本,不由自主来到码头,坐在一个被磨光的石头上,思想特别集中,凡事无忧,课文背的特别快。每次一检查,我和同村同学们都是过关最早的。河边村的同学大都脑子聪明,记忆力强,全县考上大学的数我们河边村的学生多。老师们对河边村同学评价和印象非常好。码头给我们更多的坚实的依靠和力量,让我们能够在激烈竞争中找到目标,能够在生活激流中定位自己。码头就是我们心情停泊的驿站。

河东河西,虽然相隔不到20公里,依靠摆渡有时遇风搁浅,行程却需要一天的时间,甚至还要搭上第二天的时间。无奈焦躁的心情就像波涛一浪高过一浪。

凌汛时节,渡船被冰凌包围,游来荡去,既潜藏着危机,又孕育着祸端。尝试多次靠岸,都无功而返。只好顺着下游飘去,过河无望,希望破灭。被渡船承载的人们趔趔趄趄的败兴下船,怨声四起。

九十年代初,那年腊月,我提前一天收到石嘴山日报表彰优秀通讯员的通知。想去参加,黄河封冻了;不去,又心不甘。处于极度矛盾状态,正发愁呢,國税局领导给我打电话说第二天去石嘴山开会,让我早晨5点起来乘车,那一夜我好像压根就没有睡着,凌晨4点多赶到国税局等车,本来不到一个小时的路程,却因为黄河封冻,而行驶整整4个小时。

过去的家乡,由于黄河天堑,日报当周报看,周报当月报看,信息闭塞令人难以想象。我曾在乡下当老师,看到报纸刊登一家新闻单位的招聘启事,跃跃欲试去应聘,可我看到招聘启事的那天正是面试的时间,想去也来不及了。

后来,建起了浮桥,不再担心下雨停船,不再担心月黑风高夜回不了家。可到了寒冬腊月,浮桥经受冰凌的重创,淤积的冰块,使桥面倾斜,威胁行人安全,需要整修过冬。当一种产物不能够持久适应人们的正常生活的时候,预示着它必然被时代淘汰。

黄河大桥来的恰如其分。自此,家乡变得更有颜值了。走在黄河大桥上,所有的美景尽收眼底。感觉比走在浮桥上、站在渡船的甲板上更豪迈更有气势,心里也更踏实。手扶汉白玉栏杆,徐徐河风迎面而来的舒爽,心情惬意无比。

岸边,建起休闲散步的黄河公园。早晚散步、打太极、垂钓、观景拍照的乡亲们络绎不绝。当我漫步在黄河岸边,昔日的黄河塌方破败的惨景,再也找不到。几十年的变化,让我看到黄河似乎是不曾相识的黄河,岸边也不是曾经的岸边,码头也不是曾经的样子。黄河平稳流淌,岸边防洪大堤用石头砌护得漂漂亮亮,防护栏增加了观光的品质,人行道铺设的地砖坚实耐用,走在河堤上,沐浴河风,畅想美好。这样一个历经太多苦难得来的美好在我心里不断发酵,冲撞,成为一种最为朴素的情感,招引着我来来回回,重重叠叠。南来北往的车辆往来穿梭,成为引人注目的风景线,河东河西只有十几分钟的车程。

我经常奔跑于故乡,黄河两岸升腾起来的炊烟裹挟着我永恒的乡愁和思绪,生命的温度便永久地镌刻在黄河码头。当我再一次站在码头上审视黄河和家乡时,我多了一份厚重的思想和力量,也多一份眷顾的深情和留恋。我曾经是钓鱼高手,现在我不想钓鱼,只想垂钓黄河码头的风景。站在黄河码头,我自然是故乡的风景,我离开故乡,带不走黄河码头所有风景。乡亲们对黄河和码头有着一种天然的依赖,在日复一日波澜不惊的生活中,一种天然无可修饰的感情牢不可破。乡亲们网上卖鱼卖农副产品,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岁月如水

小时候,家住河边,吃水不得不吃黄河水。家里备着两个大缸,挑水的任务落到我的头上,尚在上小学的我真是我勇挑重担。

住在河边,挑水是我的日常工作,来回把重量近百斤的两桶水,一步一步挑回来,稚嫩的肩膀磨得生疼。挑水,得把两大缸水盛满。夏天的河水,浑浊不堪。必须准备两个大缸,一缸水清下来,一瓢瓢舀到另一个缸里,把缸底泥沙清除出来,然后再挑满另一个大缸。冬天在结冰的河面上砸开一个洞口,水桶伸进去,小心翼翼打水。遇到雪天洞口封住,接着再打开。挑水成为我生活重要组成部分。

后来由于黄河塌方,黄河紧逼村庄,我家不得不搬迁。远离河边,挑水可真是愁坏我了。搬到新庄子,走到黄河边挑水至少有2公里路程,来回4公里。一趟趟把两大缸挑满,累得我腰酸背疼。那时,我是多么的希望家门口能够打一口甜水井啊。

果然,门前打了一眼井,一眼不争气的咸水井。打井那天,我专门请了一天的假,守卫在家门前,忙前忙后,虽然帮不上什么大忙,可我乐意屁颠屁颠地来回跑着,激动之情,难以用语言描述。或许,这口井就会结束我挑水的历史,结束一段辛苦难熬的岁月。放下挑子,喜极而泣。看一眼从地里钻出来的泥土,我喜的两眼生津。可是,最终打出来的水却是连我家的老黄牛都不喝,只配洗衣服。我丧气了好多天啊。还得去老井去挑水,我与老井的情愫未断,我忍耐着跑老井挑水,好像认命了一样服帖。

老庄子靠近河边,吃黄河水方便;搬到新庄子,吃河水远了。与其吃黄河水,不如吃老井的水。老井是村里唯一一口养活全村吃喝的水井。老井的水,也是黄河淌到渠道里渗进来的。井水清澈,水质决定了乡亲们的选择。不管远近,都愿意来挑井水。所以,老井,成了那个年代让村民排队炙手可热的活宝。

老井并不古朴,也不华丽。它没有雍容地坐落在村庄中央,而是很不起眼地处于村子的最东边,靠近通向县城的路边水渠下,老井下面用無数块大小均等的石头垒砌,上面用光滑实木围裹而成。形状和外貌酷似大蘑菇。夏天它被路边杨柳遮衬得翠绿鲜艳,牛羊路过向它张望,干完活计的乡亲和放学回家的学生路过要喝一口清凉爽口的井水才起劲安然地回家。在挑水的乡亲们眼中泛活着生命的旋律,在小学生碎快的脚步中延续单一而又灵活着节奏。

全村人的一日三餐,全劳驾老井的一丝不苟的奉献精神。夏天只要渠淌水,老井就会涨潮,但从不泛滥;冬天,尤其临近年关,家家户户都大量用水,导致老井里的水一度枯竭。远离老井庄子东头人家,天刚麻麻亮就开始拉水车到老井抢水,就近的乡亲已在头天夜里把自家的水缸灌满了。冬阳冉冉升起,老井的水已经被肩挑车拉的乡亲们瓜分得见底了,只有见底的一层近似黄河浑浊的水抗拒着七上八下的水桶。

我是长子,却不是家里的壮劳力。上初中的少年,寒假也得起五更,拉不动水车,却能用稚嫩而有力的双肩挑一担水,样子就像真实的电影镜头,挽起裤腿,左右手一前一后握在挑子上,平衡着悬在下面的两个水桶,既小心翼翼,又步伐坚定沉稳。晃动的水桶里倒映着我被月光拉长的身影,桶里涌起的波纹似鱼儿游动,虚幻的影子被真实的汗水溅湿淹没。途中歇缓三次就完成一趟的使命。迎着朝阳挑回来的水新鲜了家里的两个大缸。家里大大小小的水缸水桶和盆盆钵钵被我一趟一趟挑回来的井水喂养得壮壮实实。

所以,我无论何时都能设身处地地理解缺水地区的人们对水源的珍惜和渴望。

老井和黄河存在着互补和包容性。黄河包容着老井,老井对黄河水又是一个净化过滤的补充。夏天河水泛滥,老井自然膨胀,冬天黄河结冰,水质纯净,正好又弥补了老井水不够用的不足。老井对我的光顾也曾经不友好过,多次吃掉我几个水桶,心存芥蒂的我期盼着有新的水井像希望的曙光一样出现在我家门前。

后来,家家通上了自来水,我挑水的苦日子终于熬到头了。再后来,我成家立业,住上楼房,家里又装上了净水器,吃上干净健康的饮用水,让我心里无比畅快。

面对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只有倍加珍惜。未来生活让我充满心动,我们迎接它辉煌的时刻,生活也会因我们创造的辉煌而温暖。

猜你喜欢
挑水老井乡亲们
院子里有一口神奇的老井
“团长”何八斤让乡亲们便利购物
问月
为乡亲们奔小康当好“领头雁”
乡亲们叫我“卖光光”书记
挑水
周而复始
让乡亲们“零门槛”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