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减”背景的德育生态化建构

2022-07-23 14:57沈泉菠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2年7期
关键词:新政双减德育

沈泉菠

[摘要]在“双减”新政策背景下,学生德育的内容、方式以及过程都需要进行相对应的变化。以简约化的教学内容来促进教学的“提质”“增效”“赋能”;通过对话、交往、体验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探究思辨;通过卷入式学习和实践让学生充分经历自我建构、精神成长的完整过程,如此生态化的教学建构,方能充分地发挥德育学科的育人功能,彰显德育学科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双减”新政;德育;生态建构

“双减”是当下教育的一个热词、主题词。从该政策推行的出发点看,“双减”被称为一种“全面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正本清源之举。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教师对于“双减”政策的执行和落实,几乎都停留在外在的技术性层面,如减少作业的量、减少考试测评次数、减少教学内容难度,等等。真正的“双减”应当从学科課堂教学本身入手,应当直面学科课堂,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着手,在学生的心理和生理上去思考“减什么”“怎么减”,“减后腾出的时间怎么安排”。在学科课堂教学中落实“双减”,还要求教师深入思考德育的内容、德育的方式、德育的过程该如何改观。只有这样,“双减”才能真正地落地生根,才能从根本治愈课业负担重、学习效率低等顽疾。这样的一种从德育本身入手的变革,笔者将之称为德育的生态建构,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德育课堂的生态建构,就是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的生态建构。

一、德育内容变革:让“双减”更具针对性

“双减”背景下对德育作业的研发、设计等进行变革,是一种直接的、功利性的做法,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改革成效。但这种改革“治标不治本”。“双减”改革必须“标本兼治”。从德育内容变革出发,对相关的德育内容进行统整,以“简约”促进“双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可持续性的“双减”教育改革。对德育内容的变革,就是要解决好“用什么来培养人”的问题。

合理的“双减”境界,“减量”和“提质”“增效”“赋能”是捆绑在一起的。换言之,“减量”的目的不是降低我们教育的质量,而是通过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去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学习更多有价值的东西。给学生“减量”、为学生“松绑”的目的是为了“提质”“增效”“赋能”。在小学德育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深入研发、设计相关的德育内容。笔者认为,落实“减量”、促进“提质”“增效”“赋能”,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以教材内容为主线,设计研发高质量的主题性学习。尽管“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但毋庸置疑的是,教材是一个最为重要的例子。在德育过程中,教师不需要“唯教材”,但一定要将教材作为最为重要的参照。相比较而言,教材的内容契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等各方面的特征,契合学生的学情。以教材为主线、脉络,要求教师深入研读教材,不仅解读教材的课时内容,更解读教材的单元内容、整体性内容。要树立教材的整体性意识,包括单元整体意识、课时整体意识等。

二是要将学生生活实践中的相关素材、资源融入教学内容之中,从而让教学内容更富有鲜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生活是学生置身其中的一个世界,将生活世界中的相关内容融入、渗透到德育内容之中,不仅能让教学变革更鲜活,能激发学生的德育活动兴趣,调动学生的德育活动积极性,更能让学生的德育活动具有适切性。

在学习“为父母分担”这一单元,就是要让学生“体谅父母辛苦”“分担家务劳动”“建立家庭责任”。在学情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家庭”的概念比较单薄,对父母的辛劳往往视而不见,同时在家中过着一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小公主的生活。尤其是家长对家务包办,总是认为孩子的课业负担重,没有时间做;或者认为孩子年龄小,不会做、不能做;或者认为做家务如煮饭、炒菜等有一定的危险性,等等。

为此,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依托教材但没有照本宣科,而是借助于多媒体课件融入、渗透了学生生活中的一些表现、家长的一些做法等。这样的一种德育内容,由于融通了生活,因而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引发了学生对“家庭”“家务”“劳动”“责任”“分担”等关键词的深度思考。为了让德育内容从“纸面”走向“地面”,我们在教学中设计研发实践性的作业,给学生提供了诸多的劳动、家务清单,让学生选择。学生通过视频打卡等方式,将实践活动有效落实。

在学生的劳动实践、家务实践中,教师要主动跟进、积极介入,与相关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让他们消除各种疑虑,放手并监督、保护学生的家务劳动。虽然课堂教学内容结束了,但对学生的德育并没有结束。笔者还利用晨会、队会、少先队活动引导学生对从事家务劳动的情况进行交流、展示、评比;借助家长群分享学生生活实践中的点点滴滴;联合语文、数学、美术、劳动、音乐、科学等学科老师在不同的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实践情况,如撰写日记、设计与家务相关的工程问题、植树问题、效率计算等等,让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融合中,充分感受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树立家庭责任感,懂得感恩,乐意付出和分享。

实践证明,实践性活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行动意愿和学习动力。许多家长反映,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家务劳动,已经养成了“主动分担家务”的习惯。“做家务”从过去的“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乐于做”。基于德育内容的“双减”教育变革,充分发挥了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功能,彰显了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价值。

二、德育方式变革:让“双减”更有实效性

在落实和执行“双减”新政的过程中,一部分教师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将相关的德育作业纸笔化,同时将德育作业放置于课堂之中,挤压了学生的德育学习时间。这时候紧迫的课堂时间必然让学生本来充裕的学习、讨论、思考、内化、建构时间被挤占,匆匆忙忙的课堂上,德育的方式往往是以机械地说教、灌输为主,德育被知识化、教条化,学生成了装载德育规范的“口袋”,生硬、被动地接受种种条条框框。显然,这样的一种德育方式彻底远离了德育的本真。“双减”新政下德育方式的真正变革,应当从传统地说教、灌输,转向启发、引导,转向对话、交往,转向感受、体验。我们应当赋予学生充分的德育学习、德育实践、德育感受、体验等的时空,充分赋予学生德育学习的权利,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展开德育思考、德育探索。

为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德育实践的过程中,应当延长德育过程,放缓学生德育感受、体验的过程。尤其是,教师要让学生的德育学习过程成为一种“无限感受”的过程。为此,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充分地看、充分地听、充分地思、充分地做、充分地想,让他们的德育学习过程成为一种具身性的认知过程,而不仅仅是德育认知。

在学习“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这一内容时,其中的“白色污染”这部分内容,与当下人们的实际生活有着千丝万缕地联系,也承载了对人类未来的忧思。如果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仅仅从“白色污染是什么”“白色污染有什么危害”等方面,引导学生认知,这样的一种简单化、机械化、程式化的德育学习过程是苍白的。为了深化学生对白色污染的感受、体验,深化学生对白色污染的认知,我们可以将课堂内容延伸到学生的课余闲暇,让他们在关注生活想象、思考改进方法中提高环保意识,共建美好家園意识,人类共同体意识。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生活中去调查: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哪些白色污染?哪些方面会出现白色污染?白色污染表现在哪些方面?白色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干扰、困扰、影响?

在实践调查中,学生一次次地思考塑料制品的好处、坏处,一次次地对白色污染进行审视。在进行实践调查成果交流时,笔者还举办了辩论会,让学生认识塑料制品的利和弊。通过这样的一种实践性教学,学生的学习时空扩大了,学习的体验丰富了,同时,他们对白色污染的认知不再仅仅停留在“对与错”“是与非”“黑与白”等层面上,而是能展开辩证性地思考,在辩证地看待白色污染中,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由此,学生不再将自己置身事外,而是积极地去寻求“白色污染”的处理办法,并且设计研发“减塑”方案,提出相关的“减塑”金点子。

教师是学生道德生命成长的引路人。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着力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思维,催生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深度探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立足于“双减”背景,教师不仅要“教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教过程”“教思想”等。“双减”背景下的德育必须注重引导学生充分地经历,让学生获得深刻的感悟。德育方式地变革,能让“双减”背景下的德育更有实效性。

三、德育过程变革:让“双减”更有创造性

反观传统的德育过程,其往往是由教师事先预设,而后牵着学生“走完”德育学习过程。这样的德育学习,学生往往是被动的、机械地接受,他们或许认为这是一种束缚,是一种不必要地付出。在这种德育过程中,学生德育学习过程往往是在教师预设的框架内展开,学生不能发挥自我德育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这样的教学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一种解放,而是不断地施压,增加负担。

德育活动是一种实践性、综合性的活动,它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德育知识,更要着眼于德育的情感和德育的实践。德育活动应当超越“说知”“闻知”,真正成为一种“实践之知”。在德育活动中,教师要唤醒、激活、弘扬学生的经验,引导学生深入实践、深入体验。不仅要注重德育知识,而且要注重德育情感、德育行为,才能让学生的德育富有质性。笔者认为,在德育活动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经历。只有让学生参与其中,积极体验,充分经历,才能让他们真正获得深刻地感悟,实现德育生命的健康、活泼成长;德育活动过程,也才真正地发挥充分德育学科的育人功能,彰显出德育学科的育人价值。

立足于“双减”背景,德育要实现真正地转型,即从传统的“接受型德育”转向“主动探究型德育”。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德育困惑,着眼于学生的德育学习的内在需求。只有这样,德育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来说,才能具有一种引领性的作用。着眼于学生的德育内在的心理需求、困惑等,就能让德育活动更具有一种创造性、创生性。“双减”背景下,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德育学习效能,首先就要让德育契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学习心理、实践需求。

在学习“‘119’的警示”这一课时,我们创设了学生的生活化情境,如“焚烧秸秆”“火炉烘衣服”“楼道燃放鞭炮”等,将学生的德育学习引向生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调查,了解一些现实生活中相关的真实的火灾事故,认识火灾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危害等。这样的一个过程,学生对火灾安全的认知不是停留在聆听的层面,而是走向了一种现实性地了解,因而火灾相关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更切近。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让学生真实地记录自己的调查情况,形成了一个个的叙事性文本,这些叙事性文本生动、鲜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自己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的相关疑问、困惑等呈现出来。如“火灾来临时怎样逃生?”“火灾现场怎样救人?”“预防火灾要从哪些地方做起?”等等。这些问题是学生在调查中生发的一种真实性问题,也是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展开学习,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自己所提出的相关问题驱动下,展开的道德与法治学习就不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不再是盲目的,而是自觉的;不再是肤浅的,而是深刻的。通过现实性、生成性、创造性的德育过程,帮助学生树立一种科学的安全观、生命观。德育过程的变革,促进了学生安全意识的知行合一,能真正有效地引领学生“安全地生活”。

德育过程是学生生命实践活动的课程,也是学生本质力量感性显现的过程。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养成学生对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的敏锐性,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相关的问题,更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德育思考、探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德育活动的质性。通过对德育内容的统整、对德育方式地优化以及对德育过程地创造,帮助学生打通德育活动育人的基本面,充分彰显德育活动的育人功能,彰显德育活动的育人价值。

“双减”不仅仅是一种德育思想、德育观念,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德育行为、行动目标。在“双减”背景下实施德育活动,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德育知识学习,更要关注学生通过德育情感地熏染、德育体验获得等,引导学生用相关的德育感悟自觉地观照自我的德育生活,以便让学生的德育智慧真正发挥作用。“双减”背景下的德育活动,真正将学生置于课堂的正中央,尊重学生的德育活动经验,尊重学生的德育活动原有认知,注重启迪学生的德育思考,发展学生的德育智慧。“双减”背景下的德育活动,更加聚焦于学生,更加聚焦学生的德行、德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冰.生态体验式德育在学生行为养成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J].教育观察,2021(15):50-52.

[2]黎红霞,潘玲丽.核心素养视域下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研究,2021(9):81-82+113.

[3]殷红.小学德育如何从培养责任意识启程[J].吉林教育,2019 (20):31.

猜你喜欢
新政双减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新政”爆款第一车?
关于新政的思考